- 相關推薦
希望小屋社會實踐報告
接地氣的實踐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煉自身,那么我們需要好好地進行總結了。那么如何把實踐報告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希望小屋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項目介紹
“希望小屋”是共青團山東省委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大局關鍵期推出的,主要針對省內貧困家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14歲兒童設立的兒童關愛項目。
在建設“希望小屋”的基礎上,市團委將組織志愿者結對幫扶、定期實地走訪,通過愛心支教、心理疏導等專項幫扶,幫助受捐贈兒童實現從“小屋煥新”到“精神煥新”的轉變。
本著“平衡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為兒童身心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的初心,團隊成員成功聯系到了山東省滕州市“希望小屋”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張義老師。在張老師的帶領下,團隊了解了“希望小屋”項目在當地建設的基本情況,并實地走訪了龍陽鎮七戶希望小屋,開展了詳盡的線上調查,了解了受助家庭孩子教育方面的相關需求。
二、線上調研
在線上調查中,團隊共收集了143份有效的線上問卷,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人認為“希望小屋”項目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且愿意為該項目的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但是該項目目前存在的問題也較為明顯:超過一般以上的調查受眾認為該項目沒有很好的普及,他們對此項目的發展狀況并不了解,大多數人愿意伸出援手卻并沒有合適的幫扶渠道,可見項目宣傳效果并不理想。
三、開展授課
在線上調研和線下走訪后,團隊成員在尊重孩子與家長意愿的基礎上,于近期給相關同學開展了有關學業生活興趣培養等方面的輔導,致力于幫助孩子實現更全面的發展。
團隊成員處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在了解了受助學生電子設備配備狀況后,開展了相關的線上教學。團隊與學生一起制定了上課計劃,在詳細認真的備課后,借助騰訊會議等專業軟件,對孩子們進行了集中線上授課,授課注重與學生的雙向互動,確保孩子們更快更好的吸收專業知識。所有的課程都可以通過錄播反復觀看。
其中,團隊成員潘震林、張明馳為希望小屋的孩子講解了小學四年級下冊的數學課程,主要內容是運算律的學習和應用題的講解,同時對孩子在講解過程中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負責英語授課的黃莉莉同學在第一節課時帶領學生識讀了課本第一單元單詞,并且為孩子們詳細地講解了課程計劃,教會了孩子們如何區分形容詞原型和比較級。
在語、數、英三門主課授課基本結束后,團隊還為孩子們準備了線上科普、興趣愛好培養、生活指導三節課,以期幫助他們將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在生活中,更好的幫助孩子培養業余愛好,促進全面發展。
四、團隊感悟
團隊成員在第一階段地授課結束后,對“希望小屋”項目的建設發展有了更進一步地認識。通過該項目,成員們感受到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意識到社會上需要更多的大學生投身于國家扶貧項目中來,同時,也感受到了我國相關教育政策的溫暖。
然而,政策落實普及非一日之功,該項目的影響力仍有待提高,如何擴大受眾、如何讓有能力的人更好的提供幫助、如何使項目持久深遠的發展,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是團隊進一步調研的關注點。
【希望小屋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我的“小屋”作文02-11
幸福小屋作文08-25
我的小屋作文10-12
愛的小屋作文04-19
我的小屋小學作文06-18
卡利的小屋_800字02-12
神奇的小屋小學作文10-16
我設計的小屋作文11-08
[精]愛的小屋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