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1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1
一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背景
(一)高校招生規模擴大90年代中期開始。
新聞與傳播教育在國內超常規發展,原有開設新聞專業的“老牌”院校,如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新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各地方院校也紛紛開辦新聞專業,中國最著名的兩所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分別于20xx年、20xx年開設了新聞與傳播學院。1994年以前,國內有新聞學類專業點66個,而目前已經有專業點230個以上。據估計,目前全國新聞專業本、專科的在校生人數達到4―5萬人。有關專家指出,新聞學屬社科類專業,高校投入成本較低,普通高校、民辦高校以及二級學院都能很快上馬。因此,各高校紛紛開設,學生總數迅速膨脹。
(二)教育同市場有距離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應該是“雜家”,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培養的卻是“專家”。
因為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新聞專業教學方案很難做到跨學科、跨專業。,新聞實務界對人才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媒體需要的是既能采寫、又有創意,既會新聞、又懂管理,既懂媒體、又懂經營的復合型新聞人才。高校的培養目標同市場的需求有不小的距離。
(三)就業或社會需求狀況調查與結論
新聞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滿足傳播媒體的需要。近年內,國家對新聞傳媒,特別是報刊雜志進行整頓,傳媒業基本上維持現有規模,對新聞類畢業生需求量有限。據調查,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傳媒對本科畢業從事一般新聞采編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飽和,今后不再錄用大專層次的畢業生。同時,各類非新聞專業畢業生也蜂擁至媒體希望分一杯羹,很多媒體也更愿意錄用具有經濟、法律等專業知識的畢業生。
目前人才市場對新聞人才的要求更高了,新華社等知名媒體接收畢業生時,明確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此外還要過五關斬六將層層筆試、面試。據了解,北京青年報每年招聘記者,報錄比在50∶1左右。目前來說,傳媒業對新聞類學生需求量有限,就業前景并不是很看好。
二 自身條件或能力狀況
我自身條件相對而言在完成新聞學原理、中國新聞傳播史、新聞采寫等基本的專業課程外,還要學習一系列必修的課程,留給自由選擇課程的學分、自由使用的時間都很少。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其他學科了解甚少,可以說是更加偏向理論應用,實踐方面較少涉及到。另一方面,在社會上新聞實務界對人才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媒體需要的是既能采寫、又有創意,既會新聞、又懂管理,既懂媒體、又懂經營的復合型新聞人才。自己目前來說可以進行簡單的新聞采寫編排,但是對于難度高深的專業性領域和學術領域無法進行著手報道。新聞功底較為薄弱,在看待事物角度是有所欠缺并不能真正挖掘到新聞真正有價值的方面。
三 針對自身情況,如何應對就業、自身能力等問題
這里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本?script>s("content_relate");
【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11-19
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04-06
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07-07
關于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08-16
關于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03-25
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15篇03-29
大學生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01-15
關于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9篇03-27
(優選)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15篇09-05
大學寒暑假社會實踐報告(通用5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