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四篇
社會實踐 篇1
x月13日,我與高中同學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小分隊,滿懷高興的走進京口區諫壁鎮的敬老院,剛走進去就被老人們淳樸的熱情給打動了。院長給我們事先安排好了工作,我們也分工細致和明確的干起了手中的活兒,在此過程中汗水雖如雨下,可是我們卻感受不到絲毫的疲累,看著老人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心里早已充滿了勁兒,在累也是值得的。
首先,我們安排好同學分別負責搬桌椅、拖掃地、擦洗座椅等任務,隨后便開始細致的開始了手中的任務。院長讓我們把醫務室的桌椅先挪出來然后掃地的同學便開始可以進行工作了,我們有著規律的忙碌著,看見人手不夠時,我們又主動積極的協助他們把事做好,然而在幫助他們的同時我們還把自己手中的事做得井井有條,閑暇之余部分同學主動接近老人陪老人們聊天測量血壓,關心老人們的生活狀況,看到老人們眼上洋溢著的笑容心里別提有多溫馨了。
手中的事干到一半時,院長和藹地讓我們歇息,但是我們并沒有絲毫的疲憊,一直埋頭干著手中的事,其中有一位同學盡管在做事的過程中受了些小傷可是他仍然加入我們的隊伍中,這種精神使我們非常欽佩。看著他們細致的用抹布擦著滿是灰塵的書架、汗水浸濕的身影穿梭在樓道里,忘卻了休息和悶熱信念只有一個,只為奉獻只為給老人們營造一個全新的舒適的生活環境,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不知不覺的時間已到了中午,我們的任務也結束了,令院長十分滿意和高興。
隨后,我們又走進了老人們的房間,食堂等一系列生活場所,充滿了家的溫暖和親人般的照顧。結束后,我們又拍照留念,老人們也是不舍的向我們告別,院長也十分熱情地我們下次有時間能再來,走時我們一一向爺爺奶奶們揮手再見告別。
人老不足畏,可怕的是周圍冷漠的眼光。人老了之后,仿佛就是可憐造的,討得萬人嫌。其實,我們不應該這樣去想,因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腳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會的負擔,就會拖累社會。如此的話,人老了豈不就成了罪過了。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現在,他們老了,社會不應該遺棄他們。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后,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這是我們此次活動最大的收獲!
拓展閱讀: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報告
對這次社區清掃,我想做一個小結。
環境是我們共同維護的,而當今社會,人們對環保的淡化令我們深感危機重重,且不說人們做什么來使環境衛生步入標準指標,一個簡單的要求,讓人們不污染環境,這就很難做到。
在這次活動中,我清掃了大街衛生,時間比較累的活兒,活動完結后,整個人都要散了,但看見大街上的白色垃圾都消失了,心里便也踏實了,開心極了。
在污染的(或許不能說無污染)環境中,無論是工作.游戲,心情都是舒暢的,哪怕是在其中呼吸便也輕松多了。
所以,從今往后,無論到哪里,保持一個清潔環境是必須的,不僅對健康,還有對心情,都是有很大好處的,無論是在哪里,這也都是適用的。
社區慰問
通過這次社區慰問活動,我受益匪淺。
首先,對所訪問的對象是一次溫馨的問候。老人們在經過一輩子將兒女養大后倒覺得閑著無聊了,這是他們自己的想法。這是我認識到一個事實,父母永遠為兒女而活著,待到頤養天年之際,卻也無所適從了。也難怪,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讓它停下來,也就很難了,清閑也不過是兩個空字罷了。所以對我們這些社會上所謂的80后.90后,是時候停下腳步,與他們相隨相伴了。
其次,幫助他們做家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他們如溝壑般布滿皺紋的臉上的慈祥的笑容便是我們最好的回報,簡單而又厚重。有時,最簡單的往往是最真的。
最后,我想說,親情是人世間永不退色的一抹色彩。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有一個另一個來陪伴,到哪兒都不是終點,看看兩位老夫婦相互扶持,相互愛戴,留下的不是別的,而是數不盡的情思在空氣中回蕩。
作為大學生,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應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通過這次社區服務活動,我熟悉了社區在地理環境,人文景觀,物產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色,進而萌生出親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保護他們。
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走向社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并提高社會交往,組織管理,分析思考,實踐創新能力。
參與社區管理,協助社區出墻報,普法宣傳,進行清潔樓道,撿拾垃圾等活動,清理綠化帶內隨意丟棄的垃圾,幫助清理社區內墻面上張貼的廣告;幫助社區居民分發報紙,服務孤老,為社區孤寡老人做家務事,收集社區廢品,將經兌換的現金用于社區公共服務建設,為社區種植綠色植物,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在社區開展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活動,開展本地區水資源狀況的調查并提出改善的建議;開展讀書學習互助活動,幫助和指導社區內的小朋友開展讀書活動;進行義診活動,給小區的居民進行基礎診療并宣傳保健知識,將診療結果進行記錄。
通過這次社區服務,我發現在社區存在一些問題,在樓道里,地面上,甚至是居民的防盜門上,都貼有小廣告,這不僅會對社區衛生構成威脅,還會影響社區的整體整潔性,對社區居民的心情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另外,社區花壇里的花草毀壞程度較重,由于小區內停車位緊缺,不少居民直接將私家車開到周圍的草坪上,這種做法直接影響到草坪的使用壽命,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我建議在草坪上立上警示牌,寫上警示語,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此類不文明做法,我還發現,社區內供人們娛樂休閑的健身設施普遍較少,由于社區內老人和小孩子較多,因而常常有設施不夠的現象發生,為了給社區居民創造一個和諧的社區環境,我建議相關部門應盡快采取措施,確保此類現象不再發生。
通過這次社區實踐,讓我從中得到了在平時學習生活中無法領悟到的東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身處工作崗位的那份熱情。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我們作為大學生,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應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通過這次社區服務活動,我熟悉了社區在地理環境,人文景觀,物產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色,進而萌生出親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保護他們;留意社區中人們關注,談論的問題,并能學會綜合而靈活的運用自己的知識來加以解決,從而掌握基本的服務社區的本領,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環境的情感和態度;在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自覺地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注社區,國家,乃至世界的環境問題,并養成隨時隨地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我想,這才是社區服務的意義所在。
社會實踐 篇2
一、調查目的
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逐步養成節約的行為習慣,最大限度減少食 品浪費。動員學生積極參與節電節水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關水、關燈習慣,杜絕長流水和長明燈現象。
二、調查時間
20xx年寒假
三、調查范圍
新鄭市龍湖鎮王許村4戶居民。 四、調查方法談話法:通過談話了解他們每個家庭的用糧用水用電情況,并分析原因。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1號家庭有3口人,家里有一臺電腦、三臺電視、一臺電冰箱、一個微波爐、一個電飯煲等家電。平均每月水費22 元,128.4元,合計每月150.4元,平均每人水電費51元[我大多數不在]。用電、用水習慣:爸爸愛玩電腦,所以家里電腦一天到晚開著。周末,時常三臺電視全部打開。我們常常會忘了隨手關燈。洗菜的誰會用來沖廁所。2號家庭爺爺家有4口人,家里有一臺電視、一臺微波爐、一臺洗衣機一臺冰箱。平均每月水費17.6元,電費116.416 合計每月134.016,平均每人水電費33.504元。用水、用電習慣:平常他們兩位是很節約的,夏天連電風扇都很少開,電視也不看什么,可我和我表妹來了以后,就開銷大了,幾乎每天晚上都開空調,還會看電視。上廁所沖馬桶幾乎都用廢水。3號家庭外公家有4口人[外加一名3個月的嬰兒]家里有四臺電視、三臺空調,平均每月水費30.8元、平均每人水電費43.224元。用電習慣:人走關燈、用節能燈、電視聲音開的小。用水習慣:家里有個嬰兒,要常洗尿布,水會比別人家多,刷牙洗臉,水龍頭不是一直開。
六、調查結論
3號的水、電費都是最高的`。其實用水,用電量跟家庭人數也有關系,2號家庭和3號家庭人數一樣,但3號全是大人,2號有2個小孩,自然多了一些水費和電費。從每個家庭用水、用電情況來分析,都有環保意識,但因為每個家庭的電器不一樣,情況也就不一樣了。家庭的用水量與家中人口和家中人口用水習慣都有關系,養成好的節水習慣能決定用水的多少,能節約水。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節水節電在我們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下面給介紹幾個節水節電小妙招。
七.節水節電小妙招
節水篇
1. 洗衣,水可反復使用。
2. 一水多用,環保節水法。
3. 收集廢水:家中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的家庭廢水沖廁所。
4. 家庭澆花,易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5. 淋浴:如果關掉龍頭擦香皂,洗一次澡,可節水60kg。
節電篇
1. 養成不使用或離開房間時,隨手關燈的習慣。
2. 冰箱存放食物要適量,以免影響冰箱內空氣對流,影響保鮮效果,增加壓縮機時間。 措施:
①做到隨手關燈。
②買冰箱時買節能型冰箱,即省錢又省電。
③刷碗時用一個大盆接著,不要讓干凈水白白流走。
④我洗澡時,站在一個大盆里,沖澡的水流在盆里可以沖廁所。
社會實踐 篇3
作為一名學生,從來都是在校與家間穿梭。在學校與同學的交往是簡單和友好的,雖然有時會任性但也會得到包容。在家父母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對我呵護有加,關愛備至。不可否認現在的學生大部分如我一樣,不曾涉世不知艱辛。這次的實踐活動給我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可以有與人交流、服務他人的體驗。也能檢驗自己能否有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和毅力,積累一些社會經驗,也希望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有裨益。這次我有了進入移動學習實踐的機會甚感欣喜,我從最簡單的做起,接聽客戶打來的求助電話,幫助客戶解決遇到的問題,幫助上門的客戶辦理相關業務,比如交話費、更改套餐、辦理增值業務就這樣,我愉快的工作便開始了。
以前看著移動服務廳的工作人員工作,環境很好,又是室內工作,自己感覺很輕松的,不就是接接電話,幫客戶交交話費,但是真正開始工作才發現,其實工作很辛苦,并且還很煩人。我自己雖然只是簡單的.去打打,接接電話,但是每天通話對著這么多的人,然后講著幾乎一樣的話語,然后保持著幾乎相同的幾個動作,坐在電腦前對著麥克風講話。之前覺得不就是打電話嘛,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家應該都差不多,客戶問問題就友善的回答一下。可哪知,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有的客戶問一些很刻薄的問題,還有就是態度極差,動口就罵人。有的時候真是讓你很生氣,但是還得很耐心的幫助他解決問題。對著麥克風,不能看到對方的表情,只能夠去猜測他的態度,揣摩他的心思,以便能夠使他滿意。
平時在家也好,在學校也好,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怕別人生氣,但是這次不行了,你要低聲下氣的去講話,去賠笑,有再大的火氣也只能放在心里,很無奈沒辦法,客戶就是我們的上帝,我們得為他們服務。不過,還是能夠遇到一些很善于傾聽的客戶還是很開心的,雙方很容易溝通,問題能在愉快的聊天中得以解決。呵呵我還清楚的記得以前自己打10086時,問題得以解決后,10086都會發一條要回復滿意度的短信,我總是滿意,而不是非常滿意。現在我知道其中的難了,所以呢以后就會多往非常滿意評價了。因為我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辛苦。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沒有親自去體會一些事情,所以顧及他人的感受要少很多。
短短幾天我學到了很多,我學會了打電話時用稱呼您,還會在結束時加上祝您 工作順利,生活愉快!以前自己打10086時,他們也會這么講,總以為是工作需要而已,但是自己親自做了,慢慢的才體會到其實那是發自肺腑的希望我們的客戶工作順利,生活愉快。當然,若能聽到客戶的一聲謝謝,那我還是真的很高興的。自已以前一天并不感覺到有多么的快樂,其實呀,內心的喜悅其實很簡單的,又是只是來自對面客戶的一句話或者拿親切的語氣。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自己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社會實踐 篇4
班級:09級新聞3班
學號:01010120
實踐時間:7月4日~7月11日
實踐地點:阜陽市穎東區袁寨鎮北照小學
實踐團隊: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未來教師實踐協會
心得體會:
一、7月4日清晨,我們早早地起床,準備自己的三下鄉二次之旅。我時刻期待著與他們的再見。我們如期來到了穎東區袁寨鎮北照小學,那里還是那么破舊,唯獨有著改變的是老師的辦公室換到了另一個大教室,但條件仍然惡劣。主要有以下4點:
㈠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教育素質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
㈡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㈢思想觀念落后,教師價值觀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㈣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經濟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二、支教過程中我們在生活上遇到了很多問題,包括吃飯問題,衛生問題等,但相比較而言,教學問題其實是讓我們最頭疼的。和學生上課后發現,他們的基礎還停留在去年,基本上過了一年了,沒有多少提高,他們的基礎很差,數學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沒打好,單位“米/分”的表達,九九乘法表的熟練背誦......之類的知識絕大多數學生沒掌握。其中有個學生是在鎮上上學的,暑假回家來著上課的,他的基礎相比他們別的孩子要好很多。他上五年級,但一些初中的題都會做,而且上課從不講話,很乖巧。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仍然和調皮,去年沒想到方法治他們,今年直接就用罰寫作業來“對付”這些小猴子們。
三、生活上我們遇到了一個吃飯的大問題,以前,我們都會和當地飯館聯系好包管我們支教人員的三餐,但今年由于各種情況,三餐得我們自己解決。這樣,就出了一個大問題。我們將自己遇到的困難向村長提了,熱心的村長很高興地將他自己家的廚房,客廳讓出來給我們使用,還經常給我們一些家里的新鮮的蔬菜。我們團隊里男生的手藝居然比女生還好。由于人比較多,所以大家分工進行,每天安排人到鎮上買菜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派人管理財務。每天早晨派人去提前做早餐,打掃衛生,大家經過三、四天后就進入了狀態。每件事都進行得有條不紊了。但是皮膚過敏這一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孩子很臟,身上有虱子等等。由于學校空置的課桌不夠,大家輪流睡教室,幸好有人帶了蚊帳,才不致于被蚊子叮咬。洗澡的睡都是從男生廁所打的,男生一般兩分鐘洗個澡,然后就為女生送水洗澡、洗衣服......大家相處其樂融融。
四、“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增長了見識,對中國鄉村的現狀有了深刻的感性與理性認識,我來到了需要我們的'地方,到條件艱苦的地方,通過艱苦環境的鍛煉,磨練意志,克服生活上的困難,把學到的知識有效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中國有9億農民,不了解農村,不接觸農民,將來個人發展和事業都無從談起。在支教活動中集體的生活,都無私的相互幫助照顧,讓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學會欣賞別人身上我未曾認為是長處的優點,更加熱愛集體,利于將來事業的發展。
【社會實踐】相關文章:
社會實踐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告09-06
精品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綜合實踐報告09-30
社會實踐報告07-26
社會實踐報告08-17
社會實踐心得11-05
社會實踐報告03-12
社會實踐報告10-15
社會實踐的總結12-02
社會實踐的簡介11-28
社會實踐的體會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