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也利于自身發展高一議論文900字
正在高二的小鄧同學在中秋節做了計劃,但是媽媽不答應,催她去寫作業,我認為媽媽的這種不允許小鄧進行社會實踐的行為是不正確的,是片面的。在學校的學習是在鍛煉人的思維能力,而社會實踐,顧名思義就是鍛煉實踐能力,社會實踐也是有利于個人的自身發展的。
誠然,小鄧媽媽是在叮囑小鄧在假期要好好學習,不能因為放假而使自己放松了學習。但是從長遠來看,小鄧媽媽是從短期來看待問題,具有暫時性,小東在中秋節計劃陪家人過節,這是無形中便聯絡了家庭成員間的感情。會使這個家庭充滿融洽的氛圍。雖然,小鄧媽媽認為假期學習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但這個效果不一定會明顯。反而會在某種程度,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學校也多次提出過“勞逸結合”以及教育學生向德、智、體、美、勞,這些方面發展,如果真像小鄧媽媽那樣只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與以往明朝時期的讀書人只懂得紙上談兵,卻到實踐時便束手無策那樣嗎?正如當今正在機械化的社會如果真的只會讀書不會去實踐,不通過實踐,又如何能得到提升?這樣長期下去,這類人不就很快被淘汰了嗎?
小鄧的計劃中,通過幫媽媽做家務通過這樣的方式,適當的放松緊張學習后的'大腦,這也是鍛煉小鄧的自理能力。這也幫助小鄧在社會上沒有家人照顧的情況下自理,小鄧帶爺爺奶奶上公園,這不正符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嗎?帶爺爺奶奶上公園這使小鄧能與兩位老人家聯絡感情,更了解爺爺奶奶那些年代的故事。同時也在擴展爺爺奶奶的人脈,讓爺爺奶奶晚年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小鄧向爸爸學習,學會做一道菜,這能讓小鄧的廚藝長進,不斷培養自己向“出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發展,使自己能全面發展。這些計劃都有在學習,小鄧學習的是課外知識,學習怎樣去自理,不引起父母的擔心。學習去了解一個人,一個年代,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這也在說明,這是應教育中的可行性的發展。我們國家的教育太過于注重分數,太過于注重理論而輕視了實踐的重要性,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實踐,才會讓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更豐富。其實學習也是如此,學習可以促進人的發展,而社會實踐也可以發展,并且是更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實踐與學習是緊密相關的。因此,我認為,學習固然重要,但勞逸結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陪家人過節也是重要的作業。
學習有利于自身發展,社會實踐也有利于自身發展。
【社會實踐也利于自身發展高一議論文】相關文章:
放棄溺愛喂養,利于成長發展作文12-09
勿讓職場逆境成為自身發展的最大雷區10-30
燃料電池自身配置及其發展前景02-21
平凡也美麗高一作文09-01
痛苦也美麗高一作文09-04
1968年岀生的人到哪個方位有利于發展10-11
成長,也需要靜候的高一作文05-26
文理分科更有利于高中生發展高中作文07-13
樸素也美麗作文初二議論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