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開展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深化素質教育論文
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思想的影響下,中學學習普遍只重視智育而輕德育,志愿服務以及社會實踐活動更加沒有地位。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之路,我們積極尋求社會的廣泛支持,組織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作為學校素質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在組織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時,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開設技能類課程,成立各種興趣小組
技能類課程是加強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使中學教育從“升學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特定的社會環境也要求我們改變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同時,開展素質教育,又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通過一些技能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因為人的認識發展與技能發展是相互統一的。動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據,也是它的經常的體現者,心智活動又是外部動作的調節者,兩者相互滲透,缺一不可。
我們從落實雙重任務,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出發,經過認真的準備,在全校各年級分別開設了書法、播音等技能類課程。學校自籌資金建立了專門的教學和活動場所,并購置設備,選聘兼職教師,逐步做到了師資、教材、基地和經費的四落實。每學期末,學校對技能類課程同其他課程一樣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考試、考核,成績不及格者不予畢業,這對學生中學階段的素質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確立志愿服務目標,提供社會實踐場所
根據實際,我們在南街村植物園、黃龍渠濕地公園和產業集聚區建立了三個服務基地,引導學生服務社會,熱愛生活,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我們按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育序列,原則上安排一個年級參加一個基地的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
三、組織校外小隊活動,豐富假期教育內容
鑒于學生會在寒暑假中出現教育間斷狀況,學校以生活區為單位組織起“快樂的校外小隊”20余個。每學期末,在教師的分頭指導下,要求隊員們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訂計劃,自定內容,自聘校外輔導員,開展形式多樣的有益活動。
他們到社區、單位進行社會調查,耳聞目睹的事實,使學生對社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寫出了有思想、有水平的調查報告,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實面前油然而生。同時,在假期中學生們自發組織聯歡會、智力競賽、法制講座、理想暢談會、學雷鋒服務隊,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學生親自體驗到了黨的各項改革開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發了他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學生們通過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了解了社會,親密接觸社會,親自體驗到改革開放的生命力,激發了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情,促進了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觸,提高了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的興趣。我們堅信,通過組織多種多樣的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社會,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努力的干勁,加入到更多的服務活動中去。
【開展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深化素質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總結04-05
開展志愿服務的活動總結04-01
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總結04-10
街道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總結01-15
校園開展志愿服務的活動總結01-01
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總結06-14
婦聯開展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總結11-05
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總結03-19
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總結15篇04-06
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總結范文(精選14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