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習生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習生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實習生調研報告1
一、目的:
(一)對六個調研小組的全體成員進行現場培訓。
(二)分析實地調研狀況和預調研得到的一線資料。
(三)進一步微調、完善調研方法與工具,為下一步實地調研打好基礎。
二、預調研方法與內容
為了預測調研的情況,及時發現調研內容的不足之處和培訓參與調研人員的調研能力,使他們熟悉調研過程,調研組首先進行了預調研工作。為了達到預調研的目的,預調研所采用的方法與內容是和正式調研一致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問卷調查、訪談和課堂觀察與錄像。
(一)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包含五個方面的問卷:實習生問卷、實習學校學生問卷、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校長問卷、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問卷和語數外學科專業教師知識問卷(包括中學教師和師范生兩種)。通過廣泛的收集數據,和同類樣本間與不同樣本間的橫縱對比,研究分析此次教育實習的效果與存在的問題。
問卷調查樣本抽取原則是:實習生問卷的調研樣本為所有調研學校的所有實習生;實習學校學生問卷的調研樣本是每個縣域塊內各選擇一所初、高中學校,每校抽取兩個班級(不同年級,有實習生工作的班級);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校長問卷的調研樣本是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的校長1人;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問卷的調研樣本為縣域內實習學校的所有實習學校指導教師;語數外學科專業教師知識問卷的調研樣本為參與問卷調查的數語外專業的實習生和指導教師。
根據樣本抽取原則,把樣本確定為:實習生問卷的預調研樣本為在永吉七中實習的我校全部實習學生,共十五人;實習學校學生問卷的預調研樣本為永吉七中兩個班的學生;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校長問卷的預調研樣本永吉七中副校長;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問卷的預調研樣本為永吉七中的所有指導教師;語數外學科專業教師知識問卷的預調研樣本為參與以上問卷調查的數語外專業的實習生和指導教師。
(二)訪談
訪談的對象包括四部分:實習生訪談、實習學校指導教師訪談、實習學校學生訪談和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校長訪談。訪談的內容是訪談者依據訪談提綱上的內容進行訪談,主要分三大塊內容:基本情況訪談、教育心理訪談和教育技術訪談。
訪談樣本的選擇原則是:實習生訪談對象為每校選擇3—5名不同專業實習生,實習學校指導教師訪談對象為每校2—3名指導教師(其中要有班主任指導教師),實習學校學生對象樣本為選擇6—8個學生進行訪談,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校長訪談對象為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的校長1人。
根據樣本選擇原則,把樣本確定為:實習生訪談對象為在永吉七中實習的我校實習生,實習學校指導教師訪談對象為永吉七中的一名女英語教師,實習學校學生訪談對象為永吉七中的六名學生(三男三女),實習學校主管教育實習校長訪談對象為永吉七中副校長。由于此次預調研目的之一是為了培訓參加調研的全體成員,因此進行訪談的學生都是有過訪談經驗的或者之前受過訪談方面培訓的,其余參加訪談的調研組成員則是見習這些訪談者訪談,向他們學習訪談的方法與技巧,吸取經驗。
(三)課堂觀察與錄像
課堂觀察與錄像的樣本選擇原則是:隨機抽取有我校實習生實習的班級進行課堂觀察與錄像的工作。
預調研的課堂觀察與錄像工作一共記錄了三節課,分別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課人:劉偉),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課人:吳靜)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語(授課人:文雅)。
三、預調研過程
(一)預調研的時間和地點
1。時間:20xx年10月8日上午7:30——18:00
2。地點:
(二)預調研準備工作:
1。分配工作:侯恕安排此次調研的工作分工,提出基本要求。
2。協調工作:向永吉七中學校領導說明調研目的與內容,協商具體的調研事項,得到了校領導的大力支持。
(三)預調研工作內容:
預調研工作的主要內容有三項:訪談、問卷調查和課堂觀察與錄像。
1。訪談
(1)學校主管教育實習領導(此次訪談對象為永吉七中副校長)的訪談,訪談時間為15分。
(2)我校實習生的訪談,訪談時間大約為15分鐘。
(3)實習學校指導教師訪談(英語,女),訪談時間約5分鐘。
(4)學生座談(6人,三男三女),訪談時間約為5分鐘。
2。問卷調查
(1)學校主管教育實習領導問卷調查,為5分鐘,在訪談之前。
(2)我校實習生的學科能力試題和我校實習生的問卷調查,發15份試題全部收回,調查問卷發15份返回13份。
(3)實習學校指導教師的調查(學科能力試題和調查問卷),共持續約一小時。學科能力試題全部做完收回,問卷調查做了10份。
(4)學生問卷調查(兩個班),每班的問卷平均都用了40分鐘。
3。課堂觀察與錄像
共錄了三節課的教學錄像,分別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課人:劉偉),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課人:吳靜)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語(授課人:文雅)。
(四)下一步調研工作安排:
1。問卷相關部分負責人對問卷調整(周五完成),周六合卷,周日印出(楊明)。
2。侯恕協調帶隊老師分組,參與調研的研究生分組(專題負責人分本專業學生,統一調整)。
3。聯系六個調研縣域的學校帶隊教師,與調研學校提前協商(張丹)。
4。調研設備落實(李廣負責)
5。調研預算(侯恕)、借款(張丹)
6。下周開始進行實時實地調研工作。
(五)預調研材料的簡單處理
預調研結束后,為了進一步完善和微調調研的方法與工具,科學有效的進行實地教育調研工作,為下一步實地調研打好基礎,課題組成員將收回的問卷、訪談錄音和教學錄像內容做了一些處理與分析,并對實地調研狀況作了分析討論。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在永吉七中領導和我校實習生的積極配合下幾乎所有問卷的完成質量都比較好,而且收回了絕大多數的發放問卷。問卷內容基本真實的反映了教育實習的實際情況,能夠達到了調研的目的。但是在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的問題。實習學校領導問卷、實習生問卷、學生問卷和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問卷這幾類問卷中,只有實習學校領導問卷的問題數量適中,便于回答。
實習生問卷、學生問卷和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問卷的問題數量都較多,但是實習生問卷的問題數量雖然較多卻并沒有影響實習生的回答。學生問卷的問題一方面問題數量比較多,另一方面其中教育心理的有些問題問得比較晦澀,學生難于理解,因此平均每個學生回答問卷的時間在40分鐘左右。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問卷的'問題數量較多也影響了對問題的回答。
(二)訪談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訪談者依據訪談提綱的內容都進行了訪談,并且能夠就一些問題展開提問,進行深度訪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見習訪談的學生也通過當場觀察、學習訪談者的訪談過程,得到了很好的學習機會,對訪談的整個過程有了較為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學會了訪談的一些基本方法與技巧,為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有的訪談者雖然就某一個問題問的較為詳細,卻忽略掉了一些問題的訪談,尤其是對基本情況的訪談并不全面。
(三)課堂觀察與錄像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新授課的錄像圖像清晰,教學情境反映的較為全面。不僅有對實習生的講課情況進行錄像,還有對學生的上課情況進行錄像,而且質量很好,可用性強。但是此次預調研只有新授課的錄像,可參考的維度太少,給課堂教學的分析討論帶來不便。
基于以上對預調研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盡管課題組成員為教育調研的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使預調研的工作順利進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在后續的工作中改進。為了使實地調研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取得完滿的成果,因此提出以下建議。
五、建議
(一)對問卷的建議
由于各類問卷中,只有實習學校領導問卷的問題數量適中,其余問卷的內容都過多,而且學生問卷中教育心理的有些問題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建議精簡除了實習學校領導問卷的所有問卷的內容,使問題少而精,淺顯易懂便于回答。
(二)對訪談的建議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訪談者進行訪談時并不能對所有相關問題進行提問,有遺漏的地方。因此,建議訪談者在訪談之前要熟記訪談提綱的內容,對相應部分的問卷內容也要有所了解,使訪談全面深入的進行。
(三)對課堂觀察與錄像的建議
課堂觀察與錄像之前要得到被采訪者的教學設計,而且不僅要對實習生的新授課進行課堂教學錄像,也要對實習生的試講課和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課進行錄像。這樣就可以為以后的課堂教學觀察與分析提供較為全面的參考依據,完善調研內容。
實習生調研報告2
實習,在實踐中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實習是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他們在這個階段能更實際地認識到象牙塔外的世界。對于企業而言,實習生崗位則提供更充足的時間來對“新手”進行觀察和選擇。即將畢業的學生寧愿逃課也要保住一個好的實習機會,而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時也越來越在意他們的實習經歷。
企業能提供些什么機會給這些稚嫩的學子呢?對實習生有些什么要求呢?學生的實習狀態又如何?企業HR和實習生都站在自己的立場有著不同的說法,通過本次調查的結果,我們希望雙方能彼此有更多的了解。
本次調查于20xx年x月x日啟動,至1月x日截止問卷回收,吸引了多家企業和山東三所大學以及300位個人(網絡調查)參與。此外我們還和企業的相關HR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回收的300份網絡問卷中,253份來自工作經驗小于2年的社會新鮮人,這個比例占到所有個人反饋問卷的84%,在以下的數據分析中我們將主要以這一部分個人作為重點來進行闡述。
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包括民營私企、國營、及外企三種類型,從個人問卷來看,仍然是來自外商獨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比較多,進一步來看參與調查的個人,學歷和工作經驗是本次調查所關注的兩個重要因素。
調查發現一,實習的是大多數。
如我們開篇所說,實習對企業和學生都很重要,那么多少企業提供實習的機會,而多少學生有過實習經歷呢?這是我們本次調查關注的第一個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255家企業中,81%有實習生。且有27家企業設有專門提供給實習生的崗位。學生方面(指工作經驗小于2年的參與調查個人),有過實習經歷的比例為76%,也就是說基本上每4個人中有3個是實習過的。
調查發現二,后勤支持類職位較適合實習生。
企業中的實習機會都存在于那些部門呢?我們將企業中的職能部門進行歸類,分為:行政/人事/財務部門、市場/銷售/客服部門、生產部門、技術部門、其它部門,同時又將主要由學生擔任的促銷員單列成一類。
調查結果如圖4,我們可以看出各部門實習機會與實際實習生參與的百分比。市場/銷售/客服部門里的后勤支持類職位,是企業最愿意提供給實習生的崗位。大部分接受訪談的HR都認為,助理類職位是比較適合實習生的,此類職位對專業知識要求不高,能比較快地上手。同時這類職位也可以讓實習生較全面地了解到企業的一般事務流程,體會職場與校園的差別。另一個被HR廣泛提及的是技術部門的實習生職位。技術部實習生與后勤支持或客戶服務相關部門的實習職位有比較明顯的差別。技術部實習生的招聘目的通常為人才儲備,這類實習生也是最終被錄用的幾率最高的。出于同樣的原因,雖然39%的企業有在技術部實習的學生,但是這類職位的實際數量相對較少,加上對任職者要求較高在技術部實習過的學生人數只占到20%。
調查發現三,實習生在企業中的比重不大,且實習期多為3個月以下。
20xx年全國共有應屆高校畢業生559萬人,比上年增加了64萬人,是近年來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為做好新一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國家人事部把大學生就業作為明年工作的重點,教育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于11月x日也出臺了多項舉措。“廣泛開展畢業生技能培訓和就業見習”是其中之一。
那么實際情況如何呢?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在錄用實習生的企業中,實習生所占員工總體的比例絕大部分低于5%,而其中低于1%的企業比例高達45%,接近一半。使用加權平均推算,實習生在所有參與調查的企業中占到的比例約為2%左右,也就是說通常一個千人左右的中型企業,實習生不到20人。
另一方面,我們詢問了實習生在一家企業中最長的實習期,最終反饋如圖六所示。超過60%的實習生在企業中的實習在3個月以內,而1-2個月的寒暑假實習是占比例最高的,占到26%。在與HR的溝通中,我們發現企業對待寒暑假實習的學生與畢業前相對長期的實習生的策略是有很大差別的。在寒暑假安排的實習一般是臨時安排,對實習生不會有嚴格的出勤要求,招聘要求也相對比較寬松。
調查發現四,企業為了儲備人才,學生為了積累經驗。
企業雇用實習生是有好處的,98%的HR都這么認為。比較常提到的有利之處包括: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實習生一般只需要提供少量的補貼),挑選儲備人才(利用實習期對應屆畢業生進行考察),崗位設置靈活(臨時性崗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增減)。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對于HR而言,挑選儲備人是企業雇用實習生時的主要目的。就這一調查題目77%的HR選擇了“挑選儲備人才”,而“降低人力成本”和“崗位設置靈活”的選擇比例分別只有19%和11%,差別相當明顯。
對于實習生而言,他們犧牲假期和減少聽課去換實習機會是為什么,他們覺得實習能帶來什么好處呢?“積累工作經驗”是學生們給出的最多的選擇,1153人選到了此項,占所有受訪者的45%。與之相反,認為毫無幫助或僅僅為了增加收入的學生分別是44人和38人,均不足2%。從這一發現我們也就不難了解到,只要有一個好的實習的機會,真的能從中獲得經驗,學生們是不被眼前利益所誘導的。
那么,一個好的實習機會應該具備哪些因素呢?我們緊接著讓同學們選擇3個他們在選擇實習機會時最關注的因素。工作內容、專業相關度、實習待遇是被選到最多的,占總量的比例分別為78%、52%和45%。而出勤時間和通勤距離這些因素是可以忽略的,實習公司的品牌和是否可以被錄用也太“虛”而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幾年的“就業難”的'確已經讓這些年輕人們變得更現實了。
調查發現五,實習生月薪多數低于1200元,明確工作職責是關鍵。
積累經驗固然重要,如果還能有些收入,能補貼一下交通費、餐費就更好了。雖然有不少的企業HR在訪談中表示,企業基本上僅僅為實習生提供一些基本的交通或午餐補貼,甚至有個別企業連補貼也不提供。但是,更多的企業認為,出于公平的原則,實習生為企業提供了勞動,也應該獲得相當的報酬,更何況很多的實習崗位本來就是預留的正式編制。
就數據來看,企業雇用實習生總體上還是比較“實惠”的。不分學歷,超過60%的實習生的月薪不超過1200元。這個數據不論是出自企業HR還是受訪個人,是比較一致的,如圖9。
在對企業HR的調查中,我們進一步詢問了不同學歷的薪資水平差異,主流薪資段如下表所示:
調查發現六,供大于求,實習期同樣如此。企業挑選儲備人才也謹慎。
HR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人才難求啊!”,即將畢業的學生們也為了尋找實習機會而四處奔波。真的就這么難嗎?就我們的調查來看,實習生的市場是供大于求的,HR要比學生輕松一些。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7成的HR認為招聘實習生是比較容易的,招聘過程不會超過2周。而,實習生們則僅有23%的人可以在2周以內找到合適的實習機會,43%的人需要用將近4周的時間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實習機會。
獲得了難得的實習機會以后,又有多少人可以順利轉正呢?就這一問題,我們對HR進行了調查,得到的反饋結果有些出乎意料。255家參與調查企業中的93家的實習生轉正率在20%以上。
在與這些企業HR的進一步溝通中,我們了解到除了前面提到的假期實習外,企業更重視的是學生的畢業實習。“我們也很忙的,畢業生招聘又有計劃。當然要把實習生當正式的來招咯。”、“我們對畢業實習的實習生招聘是很嚴格的,一般用人部門主管也都要參與,因為這些崗位都是已經有編制的。如果實習期表現好的話,畢業后就可以直接轉正,而不需要試用了。”、“錄用實習生的好處是,他們通常對企業的忠誠度很高。因為是我們給了他們認識社會的第一印象,頭開好了,他們會很踏實。”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在留人方面,錄用一個實習生比招聘一個應屆畢業生有優勢。
調查發現七,朋友介紹和學校推薦是最有效的實習安排渠道。
說了林林總總的實習生帶給企業的幫助,以及學生對實習機會的需求,我們如何才能找到一個有效的途徑來架起企業與學生的橋梁呢?
企業和實習生們都說出了他們認為比較好的實習安排渠道。企業認為“學校推薦”是比較好的方式,他們通常用這種方法來招聘實習生。但是學生卻不喜歡,“學校推薦的(實習機會)都不太好的,錢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比較無聊。”這是我們身邊實習生的說法。“熟人介紹的會比較好,我同學去了好的大部分都是熟人介紹的,做得不要太差就畢業人家就要了。”另外,我們看到“網絡招聘”也在招聘實習生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學校招聘會我們會去的,但是那不是連續的也不經常有。所以我們會用網絡招聘來做個補充,一直掛著,反正費用不高,效果還挺不錯的。”年輕的實習生們早已習慣了互聯網帶來的便捷生活,有事沒事都掛在網上,用網絡來找工作當然也是駕輕就熟的事了。
企業給學生一個機會,其實也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我們從實習生那里收獲良多。現在他們還很稚嫩、天真,但是他們樂于學習、快速成長。三年后的技術能手,八年后的管理精英也許就是我們當年招進來的一個實習生。
【實習生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實踐調研報告08-16
調研實習報告10-28
離職調研報告15篇09-19
社會實踐調研報告08-11
離職調研報告14篇10-20
暑假社會實踐調研報告05-20
市場調研工作報告08-03
實習生離職報告09-02
師范實習生報告06-03
實習生實習報告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