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隆平珍惜糧食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珍惜糧食作文15篇(精華)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珍惜糧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珍惜糧食作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請允許我冒昧的問一句,“你們吃了嗎?”。說出這句簡單的話語,請不要說我的無知和浮淺。因為,今天我演講的內容與吃飯有關,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珍惜生活》。
我們古代教育家孔夫子給后人留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這一句“吃了嗎?”也是若干年前曾十分流行的問候語,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句“吃了嗎?”也就顯得不合時宜了,提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大的餐廳里雪白的饅頭四處橫飛,菜飯滿地撒,不知是該把這看作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還是看成眾人對過去的背叛。“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難道我們真的忘記過去不如古人嗎?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帳: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么13億人可節約大約5000多千克,一年可節約將近200萬千克,折合人民幣約400萬元。這筆錢若用于蓋學校,按每所希望小學50萬元算,則可蓋8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300元計,則可使1萬多名失學兒童重返學校;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看來,也的確該堵堵我們這張嘴了!
還有,許多同學都有愛吃零食的習慣,課余飯后,小吃店里總是人流涌動,熱鬧非凡,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出手大方,抱著一堆花花綠綠的零食,令伙伴們眼饞不已;錢不多的也不甘落后,不怕打腫臉充胖子,寧可用掉生活費也要過過癮,這樣一來,一則影響了學習,上課時老惦記零食,可謂,“身在曹營心在漢”又怎能搞好學習;另外,容易養成好吃懶惰的壞習慣。
更讓人憂慮的'是,社會上的請客風,送禮風也刮到了我們的校園,手里有一點錢就要請同學吃零食,否則就是不大方,小氣鬼;要是趕上誰的生日,精美的賀卡已不足以表達心意,還要送上帶鎖的本,光碟……還有的大方為了顯示自己,宴請同學,開生日Party……,同學們,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花的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啊!難道我們回報他們的僅僅是失望的嘆息嗎?
同學們,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身上有沉重的希望,人們把我們比做雛鷹,是希望我們舒展理想的翅膀,不能讓“饞”壓住我們的羽翼,不能讓“奢”迷失我們的方向,我們腳下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珍惜每粒糧食,珍惜每一寸光陰,用滿腔的熱情去擁抱生活,在這里我們祝大家人生的路途上一路順利!
珍惜糧食作文2
“叮鈴鈴……”吃飯的鈴聲響了,同學們一窩蜂地沖進了食堂。
小明和小剛沖進食堂一看,臉上頓時掛上了不滿的神情。原來今天食堂做的全都是素包子。小明偷偷地對小剛說:“學校怎么給我們吃這個呀,不怕我們營養不良嗎?哎,算了,吃一點吧,下午還要上課呢!”于是,他們就買了四個素包子。來到門口,才咬了一口“呸!真不是一般的難吃,本來還想將就一頓。”只見小明把咬進嘴巴的素饅頭又吐了出來,“家里的山珍海味是多么得令人回味無窮呀,而眼前這些菜包子真是讓人不能下咽。”說完,他隨手把包子往后一扔。
這時,一個送菜的老伯伯剛剛經過。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看到這一幕,老伯伯馬上走上前去,和藹地對小明和小剛說:“小朋友,糧食是我們農民的血汗,你們不能這樣浪費呀!”小明簡單而又輕蔑地掃視了一下老伯破爛不堪的.穿著和骨瘦如柴的身子,驕傲地說:“我就吃一個扔一個,關你什么事?”他邊說邊白了一眼老伯伯。老伯伯見他們并沒有悔改之心,一臉嚴肅地說道:“你知道農民們種糧食有多么辛苦嗎?不要說在烈日炎炎下彎腰直背地插秧苗,更嚴重的是還要被螞蟥吸血。我們這么辛苦地干活,而你們呢?你們卻悠閑地躺在空調房里看電視!”說完,老伯無奈地搖著頭走了。小明和小剛傻傻地站在那,慚愧地低下了頭。
從此,他們倆都明白了一個道理:糧食是農民伯伯用血汗換來的,一定要好好珍惜!
珍惜糧食作文3
開學到現在已經有兩個月了,每天中午食堂里,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滿滿的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呀!
逢年過節,家里常常來了許多人做客,一套套傳統的菜被端了上來,老人們的眼里都布滿了笑容和滿足,而小孩子卻在旁邊拿著筷子嘴里嘟囔著:“怎么又是這些菜呀。”
記得那天,當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開始抱怨:“這些菜吃了那么多年早膩了,我們出去吃肯德基麥當勞。”桌子被敲得咚咚的響,爺爺奶奶有些生氣了,眉間顯露出了一股滄桑感,雙目盯著那幾道菜,眼神飄得很遠:“你們這些小孩呀,現在整天就想著吃好的,其實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年我們那會吃飯吃肉都不是頓頓都有的.呀!”
坐在一旁的大人們也開始議論道:“爸媽,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不要老是跟孩子們說舊時代的事,孩子們,總想著吃些好的,人之常情么。過去的就過去了就別再想了。”
爺爺奶奶聽了,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失望,無奈的搖了搖手:“說的是這樣沒錯,但是。”“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他們深深的嘆了口氣。
飯吃完了,桌上剩許多剩飯剩菜,看著這些菜,爺爺奶奶想說些什么但還是猶豫著沒有說什么,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同時我仿佛又聽到了他們的嘆息。
坐在一旁的我聽著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書上看到過的文章,現在的生活哪有好轉,那些受到戰爭侵略的人呢,他們不是跟爺爺奶奶那輩一樣么。許多人因為戰爭飯都吃不飽,他們沒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為他們卻連吃飯都顯得有些奢侈。盡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處處都想到自己啊,也許節約一點食物節約一點水資源,那些人民也不會顯的那么貧乏了。
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污染,在我們開始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是,在我們出門減少用汽車多步行時,在我們提倡全球關燈一小時時,也要想想,節約點食物也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么,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于快餐無法自拔,讓那么辛苦播種來的食物盡到他們原本應盡到的義務,這不是比原本在飯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飯剩菜來的更有意義么?
在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珍惜糧食作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家喻戶曉的唐詩,早已把節約糧食的重要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一次,小菲考試考了一百分,作為獎勵,爸爸媽媽帶小菲去飯店里吃飯。他們有說有笑地來到飯店,小菲興奮地說:“我要吃紅燒肉!”媽媽笑著答應著,接著又點了一盤清蒸魚和一盤炒青菜,媽媽又點了三碗干飯。等菜都上桌了,小菲看著色澤誘人的紅燒肉,食指大動,正打算開吃,突然聞到了后面有一股濃濃的菜香味兒,她好奇地轉頭一看,原來是后面的飯桌上傳來的`香味,桌上有美味的北京烤鴨,有營養的佛跳墻配料,有配料豐富的蛋炒飯等許多美味的菜肴,可后面的飯桌旁只做了兩位叔叔正邊說笑邊吃著菜。小菲再扭回來,看了看自己的桌子上,只有三道家常菜,不太開心地對媽媽說:“為什么后面只有兩位叔叔,就點了那么多菜,我們有三個人,卻只點了三道菜,我也要點那么多。”媽媽對小菲說:“不行,等下不夠再點,浪費糧食可不好。”小菲聽了,失落地吃起了飯。
等她們吃完了飯,后面兩位叔叔也吃得差不多了,可桌上卻剩了很多菜,他們提上公文包付了錢就走了。而小菲一家,雖然也有剩余,但他們打了包,才付了錢走了。服務員來到那兩位叔叔的桌子,見那么多剩菜,驚訝極了,她一邊嘀咕一邊把剩菜倒掉,暗說可惜。等她收拾完了,來到小菲一家剛剛吃過的桌面時,看見小菲一家的桌子上盤中只剩一點菜汁,見了這一幕,服務員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小菲在路上迫不及待地問爸爸:“為什么我們要打包回家呢?”爸爸笑著說:“因為這些菜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俗話說得好——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水換。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小菲聽了,恍然大悟,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行動起來吧,光盤行動,從我做起,珍惜每粒大米!
珍惜糧食作文5
泱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經久不衰;優良的傳統文化,歷經數年的文明傳遞,至今仍炫爛不已;顆顆優質稻谷,歷經數千次的科學鉆研,可謂千里飄香。勤儉節約,是中華民稱的傳統美德。勤儉治國的堯,受萬民敬仰,被稱頌萬世;出生農家的毛澤東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埋首田間的袁隆平畢生奮斗,造福人類……顆顆金黃而飽滿的谷粒,是父輩們辛勤的耕耘,是父輩們勞累的汗水,是父輩們凝結的奉獻。我們有什么理由去浪費,有什么理由去揮霍呢?我們沒有理由,我們只有“愛惜糧食,杜絕浪費”。
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碎;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你看到父母在烈日下忙碌流下的.滴滴汗珠時,你是否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當你聽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讀書聲時,你是否在為自己的浪費感到羞愧?當你看到飯桌上殘留下的粒粒米飯時,你是否感覺到那異樣的眼光?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從節約粒粒糧食做起。
我們是龍的傳人,是繼承最優美德的中國人!中國雖在歷史長河中歷經滄桑,但依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東方,向世人展示著,一個以農業為基礎而翱翔的龍的傳奇!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為我們的祖國涂上一個句點,我們應該讓她更加繁榮昌盛。為此,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珍惜每一粒糧食,共享幸福明天。
每天我們去飯店,是否看到那個就餐之所的浪費之處。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塑料桶里被倒掉的飯菜。那是農民們的血汗啊!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天堂,可我們卻在這天堂里盡情傾倒,盡情揮霍,盡情浪費。因此,當今世界的糧食總產量已經在下降,不少人都吃不到食物。贊比亞的孩童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伊拉克的老人過著畫餅充饑的生活。他們那一雙雙渴盼食物的眼是否觸動了你的心弦?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節約糧食,溫飽更多的人。
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尊重每一位勞動者;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珍惜每一天幸福的生活;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傳承每一份關愛。
碗中的米是汗水,碗中的湯是心血,我們不一定是名垂青史的人,卻要爭做歷史長河中鮮活而有力的旗手,要高舉“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旗幟,讓我們傳承這優秀的傳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提醒我們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當我們吃著可口的飯菜時,是否想到每一粒米都是“粒粒皆辛苦”,是否又想到了世界上依然還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所以,珍惜糧食吧,從現在做起,從我自己做起。
珍惜糧食作文6
同學們,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自己有時候吃不完的零食,或者不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到最后都扔掉了,不光是我們自己,如果你留心觀察周圍的同學,也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根據調查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那這“舌尖上的浪費”一般發生在哪些群體身上?既有公職人員,也有普通民眾,還包括一些大學生——一項調查顯示,每年大學生倒掉的食物,可養活大約1000萬人一年。不同的'群體,浪費食物的原因不盡相同,一些公職人員認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費起來不心疼;而一些普通百姓則認為,大操大辦才有面子,菜點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學生花著父母的血汗錢,糟蹋糧食不以為意,因為他們不事稼穡不知辛苦。
當發達地區孩子們為選擇吃什么而苦惱的時候,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每餐只有一個菜可以吃。此外,因浪費而被倒掉的大量食物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管理和利用,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病菌的傳播,甚至是不安全食物的隱患。
我們幼兒園的時候就學過《鋤禾》這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誰又能真正體會到農民伯伯的艱辛呢?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從我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杜絕浪費,節約食物。不亂買零食;和爸爸媽媽在飯店吃飯時要少點一些菜,吃不完的要打包帶走;在家里也不要燒太多的菜,以免浪費,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健康,消費更文明。
珍惜糧食作文7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寫出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但在生活中,常常出現浪費糧食這種現象。
有一次,我們在餐廳吃飯,我看見打飯時,個別同學把飯撒出去,但他們若無其事。吃飯時,他們嫌飯不好吃,挑三揀四,把肉呀,豆腐呀,涼粉等有營養的食物趁人不注意扔到桌子底下,有的吃不完就“撲通”一下倒在了桶里。我不得不說:“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生活中,像這種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有很多。我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在我國,糧食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但有很多人浪費糧食的現象十分嚴重,讓人擔憂。
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丟棄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的情感。
節約糧食,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堅持實行關盤行動。
“剩下的是飯菜,流走的是汗水。”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杜絕浪費,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作文8
綠色在字典中所指的是綠的意思。我以前就覺得綠色這種顏色不僅可以緩解眼部疲倦,而且它本身還挺好看的,就有點喜歡這種顏色。畢竟比起紅的大艷,藍的大深,還是綠色這種不深不淡,不華不實的顏色適合我。但是那天后,我對綠色的愛又提升了一個境界。
那是一個春季的周末,我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考試的`失落,父母的責怪,老師的失望,與朋友的矛盾,這一切的一切壓在我的心上,像一塊巨石,使我喘不上氣來。我心中十分煩惱,路邊隨腳踹飛了一個可樂瓶,以此來發泄心中的委屈。走進附近的一個公園內,隨便找了一張長椅坐了下來。因為是春天,滿園都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綠色,平時這種我還比較喜歡的顏色,今日一見不覺有些厭煩。
這時,一對母女走了對來。那個小女孩顯然十分活潑,一會兒跑到那兒,一會兒跑到這兒的,像一只小麻雀,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而那個母親則用慈祥的目光追逐這女孩的身影。看到這幅溫馨場景的我不禁鼻子一酸,想到自己小時候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是現在學習壓力重了,從前漫步的悠閑沒了,親子間的歡聲笑語也淡了吧了。正在我的淚水將要下來之時,那個小女孩過來了,手上拿著一片綠葉,她笑著對我說:“姐姐,你看!這綠色都美麗呀!媽媽告訴我它是生機的代表哦,所以你也應該有生機,笑起來呀!”她把綠葉放入我的手中就走開了。那個母親這時走過來,滿臉歉意的對我說:“對不起呀,這孩子的眼睛不好了,我就想趁著她還能看見,讓她開心點。”我聽到這個消息驚住了,那個小女孩面對那么大的痛苦,竟也能笑的如此坦然,在她面前,我那點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注視著手中的那片葉子,它在陽光的照射下那么的耀眼奪目。那一陣微風吹過,樹林間的葉片發出陣陣不絕的“沙”響,展現看它們的活力,它們的生機。我再次環視周邊的綠色,心中的巨石落地,臉上的笑容也終于回歸。
那天起,那個女孩的笑顏和滿園春色使我銘記于心。現在的我哼著歌曲?綠色?的曲調,在手下默默寫著對綠色的愛戀。
那天起,我更愛綠色。
珍惜糧食作文9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幸福美滿,但是社會上依然有許多浪費食物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應該提倡文明用餐。
我的弟弟也是這樣一個總是剩下許多飯的人。每次開飯前,他總是揚起頭,得意洋洋地擺起腔來:“給我來大碗飯,我肯定能完!”可媽媽卻不容置疑地盛小碗,可他居然自己勺去了。果然,不出所料,他還是剩下了半碗飯,更可惡的是,他的'前面都是米粒。為此,我采取了文采法,去教育他:“你呀,你呀,屢教不改,所以我要教你背誦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母親也不甘示弱,她選用了強制法鞭策他——如果不把飯吃完就罰寫1~100 5次,發現偷懶,全部重寫。
經過調查,全國有餐飲垃圾10000000噸都是不吃、余下的。就像我爸爸,每天忙著去確認數據,早餐也沒有吃,只好扔掉,這就是一種不好的習慣,表妹也有別具一格的事例:零食不管好不好吃都買,可遇到不可口的,就扔;在酒店,人們都點一大桌子菜,但真正吃完了的卻只有一兩盤,甚至一盤也沒有。
我以后也要珍惜糧食,不丟棄食品,大家也得聽我一句勸,做到盡量不浪費!
珍惜糧食作文10
人們在享受美食時,也要時刻牢記古人所說過的珍貴話語,比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是李紳寫的其中一首詩,告訴我們不能浪費糧食,要做到勤儉節約。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家餐館里吃飯,在點餐時發現一旁的甘水桶里,裝著許多雜食,我問那位服務員阿姨,說:“阿姨,這個桶里怎么有這么多雜食呀?"那位服務員阿姨說,"唉,現在人們都光顧面子好看,一點一大堆,其實只有幾個人,吃不完還點那么多,根本就是不懂得珍惜糧食,而且現在國家都定下"世界糧食日",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況且我們店門口都寫著“吃多少,點多少。點多了,打包走。”這些人根本就是把“好心當做驢肝肺",他們只是沒吃過苦,不知道“民以食為天"糧食的重要性!”這位阿姨說的很對,某些人就是這樣!
現在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的人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物資匱乏,但還有某些人不懂得珍惜糧食,鋪張浪費,他們真應該到貧困地區去體驗一下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就知道什么是“美好“食"光了!
“節約是一種優雅,節約是一種高尚,節約是一種責任,節約是一種可貴,節約是一種精神”,“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讓我們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珍惜糧食作文11
記得那是一次春節,那時的我才8歲,外公外婆特別喜愛我,視我為掌上明珠。那時的我有個壞習慣,那就是偏愛零食,不肯吃飯。而外婆常常給我零食吃。
春節那天,快到中午,我趴著床,看著電視,吃著零食,十分悠閑。媽媽快步上前關掉電視,奪走零食,把我拉上飯桌吃飯。我望著白白的米飯,頓時沒有了食欲,將米飯推走。媽媽見狀,有將米飯推到我面前,并用兇狠的眼光盯著我,我只好拿起筷子,慢慢地將米飯送入口里,吃到一半時,我想把飯倒給狗狗吃。
乘大家不注意,我把米飯偷偷地倒進狗碗里后,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時爸爸出現在我的面前,望了望我,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說道;“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我搖了搖頭,又說道;“你知道農民是怎樣種莊稼嗎?”我又搖了搖頭。
我與爸爸坐下,爸爸意味深長地說;“大米是由農民伯伯種的,農民要播種,插秧,澆水,除草,經過這些,才能種出莊稼......”聽完后的我不禁背出了一首小詩——《憫農》。
后來我珍惜著每一粒糧食,沒有浪費過一粒糧食。
珍惜糧食作文1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詩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是啊,這首詩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理解的一首詩。每一粒糧食都凝結著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啊!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糧食,珍惜糧食便應該從我們小學生做起!
我們國家雖然是一個繁榮昌盛,地大物博的國家,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里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吃山里的蘑菇,野菜。更別說肉了,有時一兩個月都吃不上肉,吃不飽肚子。作為在城市里生活的我們應該很滿足了。整天,衣食無憂。每天魚肉蝦,樣樣齊全,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可有些人卻卻在福中不知福,還浪費糧食。
有些人只要是他吃過的東西總要剩下一口。剩下一口饅頭,留下一口稀飯。為了讓人們珍惜糧食,為了提醒人們注意糧食短缺的問題。為了避免更多人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問題。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每年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別有心栽的做法。讓人們珍惜糧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了的東西掉在地上,不挑食偏食,不浪費食物。讓每一個人都珍惜糧食!
在飯館,有些人為了炫耀自己有多大方,點上了一桌子菜。往往這些菜總會剩下。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實完全可以讓這一類的事情不再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少點一些,吃完了再點,或者打包回家都是一個很好的節約方式。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只需舉手之勞,不費絲毫力氣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更要節約糧食。為那些營養不良,忍饑挨餓的人們想想。當你想到掉這些食物的時候,想想他們。或許他們此時,正在挨餓。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吃干凈盤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做一個節約糧食的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珍惜糧食作文13
這個五一假期,德州晚報組織小記者去開心農場種菜。讓小記者參與種植,了解如何去種植蔬菜,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體驗耕耘、播種的辛苦與收獲的快樂。
4月30日上午,爸爸帶我和同學興高采烈地來到開心農場。許多人在搶種子,說時遲那時快,我搶了幾棵小苗和同學選了片好地,我們小心翼翼地埋進土里,并為他們灑上甘甜的水。聽,風吹動著葉子,它是在為我們鼓掌呢,也是為小苗鼓掌呢,希望它們能茁壯成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通過這次短暫的體驗,我體會到了許多,我知道了農民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平時我也發現有不少浪費糧食的現象:在餐廳吃午餐的同學不是很多,可是總能發現白花花的米飯倒在垃圾桶里;在餐廳里,一些人的飯菜點了一大堆,吃不完就倒掉了,這樣既花錢又浪費糧食。這些現象真令人痛心,所以光盤行動是正確的選擇。
糟蹋糧食就是糟蹋農民伯伯的心血,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通過這次種菜活動,同學們都知道了要保護和珍惜糧食!珍惜糧食作文9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跟著老師學會了這首古詩。老師告訴我們古詩寫的是糧食來之不易,雖然會背古詩,卻沒有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每次吃飯我總會把飯粒撒到桌子上,有時候還把吃不了的.飯菜偷偷倒進垃圾桶里,媽媽批評了我,還常常給我因為缺少糧食而餓死人的故事,可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我認為那些故事全是大人編造出來哄小孩子的,再說我也沒見過身邊的人有哪個餓死啊。我們家里的米面吃完,媽媽就會去超市買回來,沒聽說誰家缺少食物啊!
后來媽媽為了幫助我解決心中疑惑,陪我一起上網查閱有關糧食的資料,原來,我國人口眾多,已達十四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著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在非洲,由于缺少糧食,人們啃食大象,很多年幼的孩子只能等待死亡……這些事實真是矚目驚心啊,一樁樁一件件震撼這我的心靈,原來媽媽給我講的全是真實的事,想想自己以前的做法,感到非常慚愧。今后我一定也要做個珍惜糧食的人,我也呼吁小伙伴們,一定要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作文14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每一碗粥和每一碗飯,都是靠叔叔阿姨們的雙手得來的。如果叔叔阿姨們不勞動、不勤勞,就不會有吃的東西。我們就只能餓著肚子了。”
你們知道嗎?在農田你干活是很辛苦的,因為白天天氣太熱所以很容易中暑。但是如果不辛苦的話哪來的錢和飯啊!這可以比喻為苦口良藥。”
飯那么甜,粥那么香。那都是叔叔阿姨們努力干活才有的。叔叔阿姨們的汗水如同雨滴一樣落在農作物上。”
有一天,早上,我去田里幫奶奶摘茄子,茄子又大又甜。炒熟之后,聞起來香噴噴的。”
吃完早飯,我和爺爺奶奶去田里挖貝母。我們一下子挖了好多貝母,我們家的貝母又大又好。有好多人要來我們家買貝母,但是有些人價錢不高,爺爺就不肯賣。不過爺爺奶奶一賣貝母就能賺好幾萬元呢!他們都把錢藏的.好好的,絕對不會讓第三個人知道包括家人。他們都很節省,很少出家門去買菜。他們吃的菜都是他們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既省錢又安全。”
吃完午飯,我先睡了一會兒覺。醒來之后,再看了一會兒書,然后在去田里找爺爺奶奶,我找了好久都看不見他們,我著急起來一邊跑,一邊喊:“爺爺,奶奶。”可他們仍然沒有回應。之后我到了另一個地方去找爺爺奶奶,我找到了他們,他們也差不多要挖好了,所以我就在旁邊等他們,跟他們一起回家。挖好之后我幫爺爺奶奶拿了點東西,之后我們就一起回家了。”
錢,都是這些勞動人民辛辛苦苦賺來的。我們從小都要學會勤勞,要學會省錢、節省水、電等等。”
反正我們什么東西都要學會珍惜點兒使用。”
珍惜糧食作文15
珍惜糧食一天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樹葉黃了一片片金黃的葉子落下來了,一個小朋友正在吃飯,他吃啊吃啊,可是米粒就是一直掉在地板上,小麗走過來對小弟弟說:小弟弟你不可以米粒掉
在地上,你知道嗎?這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才種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可以這樣浪費,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糧食多不容易啊!知道了嗎?小弟弟說:“知道了”。以后小弟弟就真的沒有再掉過一次米粒了。
【珍惜糧食作文】相關文章:
珍惜糧食作文08-07
珍惜糧食作文08-11
珍惜糧食的作文11-03
珍惜糧食作文10-24
珍惜糧食的作文03-31
珍惜糧食的優秀作文11-11
關于珍惜糧食的作文08-04
【熱】珍惜糧食作文10-29
珍惜糧食作文(集合)11-27
珍惜糧食作文【實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