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的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描寫的作文 篇1
時令進入冬季,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凡是人員熙來攘往的地方,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甜甜的烤紅薯的香味。聞著它再沉睡的味蕾也會蘇醒,再沒有食欲的人也想品償一口沁人心脾的香甜。
我對紅薯既感到熟悉親切,又有一種刻骨銘心的辛酸記憶。幾十年前飽含酸楚的日子,隨著一縷縷香味,薄霧一樣升騰在腦際,
在那個糧食產量低,吃飯不得不靠“瓜菜代”的年代,紅薯作為主糧的替代食物,在農人的飯桌上伴演了重要角色。一年當中有近一半的時間要靠紅薯搭配大米,才能解決吃飯問題。那吃起來干澀、堅硬、粗糙的紅薯,總令人難以下咽,特別是吃后肚子火辣辣的感覺,使人們對紅薯懷有一種厭倦、膩味的心里。現在從農村走出來的上了一定年紀的人,無不飽受了吃紅薯的辛酸,無不保持著對紅薯的若即若離的心態。
事過境遷,平心而論,在那個青黃不接的年代,還得感謝紅薯,是它無需肥沃的土地就能結出累累果實,使農人免受了饑餓,渡過了那個缺少糧食的年代;是它以旺盛的生命力伴綠了農人單調枯燥的生活;是它不僅可當主食,還可以做成多種副食品的用處,溫暖了農人整個冬天的日子。
紅薯蘇醒在春天里,生長在雨露下。在人民公社時期,生產隊除重視水稻種植外,對紅薯種植也很重視,從育種、催苗、栽種、管理到收獲投入了大量的勞力。陽春三月,大地氣溫回升,農人們將紅薯種從地窖中取出,一個緊挨一個安放在事先堆積好的呈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牛欄糞上。牛糞熱量大,利于紅薯種發芽。紅薯種安放完后,蓋上一層草木灰,再遮上一層地膜,在保溫的.條件下,不幾日,就會冒出嫩黃色的小芽,在暖陽下緩緩生長。待長到十幾公分左右,農人們將其稀植到熟地里,讓嫩芽長成粗壯的紅薯藤。紅薯藤長到二三尺時,一般選擇雨天將其割回家或在地頭,一根根打頭去尾,剪成一節一節的紅薯苗,綁成把,然后挑到整好的旱地里栽插。若是遇上晴好天氣,要點上一二次水才能成活。紅薯的生命極強,對土地沒有太高的要求,不需什么肥料,一般熟地栽插后鋤上幾遍草,紅薯藤就會自然的生長,將地遮得嚴嚴實實,綠油油的一片。生長了五六個有時間,到了農歷八月份左右,成熟較早的蔸下會隆起小包,有的還從裂縫中坦露出紫紅的顏色,透露成熟的信息,農人就會將早熟的挖取食用。進入初冬,紅薯普遍成熟,收獲紅薯的忙碌就開始了。起初是人工用耙鋤一蔸蔸的挖,慢且累。后來有了創新,用牛拉著鐵犁翻挖,工效提高了幾倍,但破損的多些,土遮蓋的也不少。家中有小孩的早晚或星期天都會扛著一個耙鋤翻“漏網”的紅薯,均有不少收獲。收挖的紅薯撿起來堆放在地頭的一角,小山似的,也有些喜人的景象,生產隊當天按人口數分配到戶。分紅薯的場面是一幅生動的畫面,很是熱鬧,分撿的分撿,扶秤的扶秤,記帳的記帳,大人小孩忙得不樂乎。紅薯分配完畢,有的用蘿筐擔,有的用袋子背,有的用老牛馱,高高興興將勞動的果實搬回家。人們披著初冬的夕陽,蜿蜒在鄉間的小路上,灑下一路歡聲笑語,將豐收的晚歸圖繪就在蕭瑟的曠野中。紅薯收挖結束,家家戶戶的閑屋里堆滿了紅薯。為了妥善保存,不讓其腐爛,有效利用,農人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分類處理,細小的留下喂豬,破損的洗凈磨紅薯粉,大的切成片拋灑在當陽的野外曬干,均勻完好的放入地窖中儲存,慢慢食用。那時家家戶戶或在山邊,或在家中保溫的地方挖上幾個窖儲存紅薯,作為半年的主糧的搭配。
紅薯從收挖開始,農人便進入吃紅薯的季節,早上家家戶戶蒸上一大鍋紅薯作為一家的早餐。那時紅薯蒸熟后也有一股香味,但沒有現在的烤紅薯香,大人小孩每人撿一碗坐在屋檐下一字排開,曬著暖暖的冬陽,不緊不慢的吞咽著。盡管他們的眉宇不很舒展,表情也是厭倦的,但為了填飽肚子都木納地慢吞細嚼著;中午是紅薯大米煮的干飯,雖薯多飯少,但比早餐好,就著蔬菜,大人小孩多少能進些油水,因此都吃得津津有味;晚餐是去了皮的紅薯切成塊狀投入鍋中,放入少量的大米煮的稀飯,與其說是稀飯,還不如說是紅薯米湯,紅薯和大米涇渭分明,稀湯清澈照人,吃到肚子里還能聽到叮當的響聲。飽食紅薯的日子,夢里也充斥著紅薯的干澀和酸楚。但紅薯做成副食品就是另一番的景象。紅薯熬成的糖香甜綿長,很有誘惑力,且不說熬糖的過程我們這些小孩是多么的忙乎、高興、垂涎三尺的樣子,單紅薯糖熬好后放在房間的一角就夠我們眼睛受累的,進出房間不離其左右,總盼望著做凍米糖的一天早日到來。紅薯做成的薯片也是很有味的食品。將紅薯去皮煮孰后搗碎成團,切志薄片曬干,炒熟后格外香脆,若放上一些芝麻就更有味了。這些食品雖然是紅薯為原料做成,但那時都不能滿足胃的要求,多食不到。現在想起仍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香甜在腦海中盤纏。
分田到戶后,農村的糧食產量大幅提高,農人吃大米飯的愿望實現了,紅薯作為主食的替代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但農人還是小面積種植,主要用作飼料。后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重視飲食的營養搭配,紅薯作為可預防疾病的食物進而在城市走俏。至此它已轉換了角色,以食療、改善食譜、增加食物的多樣性重上了餐桌,豐富了人們的飲食生活。農人看到了紅薯的經濟價值,種植的熱情又高漲起來,種植面積又進一步擴大,種植的品種也有大的改良,原來的白心薯都換成了紅心薯紫色紅薯,個大、皮薄、含糖份高,產量高,畝產能達4至6千斤,畝收入超二千元,大大增加了農人的收入。紅薯賣到了城里,受到了市民的青睞,堂而皇之的走街串巷,用它烤熟后的柔軟、濃郁香甜吸引市民,曾受到的委屈和埋怨,在市民的熱捧中一掃而空。
紅薯在那苦澀的歲月中農人雖吃得有些膩味,但還是幫助農人渡過了艱難的日子,農人仍心懷感激。現在作為一種輔食,人們少而食之,更體會到了紅薯的妙處和它的美味甘甜是其它的食品不能代替的,紅薯的價值日益被人們所認識。農人也在生活富裕后的今天,念念不忘說著紅的種種好處,講述那些有紅薯相伴酸楚而充實的日子。
描寫的作文 篇2
天一廣場的音樂噴泉我欣賞過很多次,但我總是百看不厭。
昨晚我與爸爸媽媽再次來到天一廣場準備好好享受一下她的美麗。
還不到晚上七點,這兒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們翹首以待,希望早點看到音樂噴泉精彩的演出。
“開始了!開始了!”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我連忙把目光轉向水池,只見池中噴泉的噴口處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光芒來,緊接著音樂聲響起來了,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水池中噴射出無數道晶瑩透亮、有粗有細的水柱來。
音樂時而舒緩,時而奔放,時而低沉,時而高昂。
噴泉也是變幻莫測,真是令人眼花繚亂。
剛才還是金色的'“花籃形的”,一下子變成了無數只七彩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眨眼功夫又好像把我們帶進了紫色的“蓬萊仙境”……我正在浮想聯翩,突然人群中一下子沸騰起來了,原來是水池中噴射出好幾道又粗又亮像“擎天柱”一樣的噴泉,簡直像一條條銀龍騰空而起直沖云霄,與月亮姐姐說說悄悄話,又與星星伯伯談談心,然后化作無數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珍珠灑落在人間……哇,太美了!我完全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象中,當爸爸媽媽讓我回家時,我的腳怎么也挪動不了半步……
描寫的作文 篇3
如果說唱歌僅是為了娛樂,那外公能學些什么呢?……對了,國畫!
記得當時外公對國畫這玩意兒一竅不通的,他還是最近學的呢!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外公沒學多少時間就已經能畫出大師級的畫了!他上次當場畫的那幅牡丹像真的一樣,被掛在墻上后,不知多少親戚客人以為那是照片,仔細端詳才看清……外公十分投入地作畫,有時一天都站在書桌前拿著毛筆龍飛鳳舞。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牡丹啦,葡萄藤啦,紫藤啦,蝴蝶小鳥啦……全掛在了書櫥門上,把整個房間搞得比天井還漂亮。有次他還畫了天井里的'薔薇花,越看越得意,結果又來了一首即興創作:
薔薇
櫻花謝了梅子黃,
五月薔薇獨自香。
似花似蝶清清舞,
又見少年好時光。
”怎么樣?“”厲害厲害,不僅贊美薔薇,還寫出了對時光飛逝的感嘆。“于是外公把這首詩題在了畫上,又換了幾個角度看了又看,嘴里不住地道著:”好,瀟灑呀!“ 這回,好事又降臨到了他頭上。外公這幅畫被推薦上社區老年活動中心了!畫將掛在活動中心里作展覽。外公,他的笑容燦爛得如同得了五百萬大獎一樣……
【描寫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人物描寫的作文范文-描寫人物的作文03-07
描寫鸚鵡的作文06-28
描寫環境的作文06-29
描寫人物的作文06-29
描寫多彩的作文06-30
描寫蘭花的作文06-30
描寫人物作文06-23
描寫小狗的作文06-27
描寫房子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