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調查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調查方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調查方案 篇1
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的內容
一個完整的調查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任務
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3.確定調查項目
4.確定出樣本容量、調查方式和調查方法
5.確定調查時間和調查工作期限
6.確定調查經費預算
7.制定調查的組織計劃和管理措施
1.統計調查
統計調查是按照預定的統計任務,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組織有計劃地向客觀實際搜集資料的過程。
2.統計調查的基本任務
統計調查的基本任務是取得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總體全部或部分單位以數字資料為主體的信息。統計調查的基本要求是準確性和及時性,是衡量統計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志。
統計師輔導:什么是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數量指標是反映現象總規模水平或工作總量的指標,也稱總量指標,一般通過數量標志值直接匯總而來,用絕對數表示,指標數值均有單位;
質量指標是反映現象總體相對水平或工作質量的統計指標,又分為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分別用相對數和平均數表示,它們通常是由兩個總量指標對比派生出來的`,反映現象之間內在聯系和對比關系。
統計基本單位劃分
基本單位是構成國民經濟的細胞。它是經濟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統計調查的基本單位。國家統計局根據國民經濟核算的有關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有關法規,以及統計調查的需要,對基本單位進行了統一的規范。
基本單位是指我國境內除住戶以外擁有一定活動場所并從事一定生產活動的社會經濟單位。借鑒聯合國有關單位的概念,根據我國社會經濟單位的具體情況,我國的基本單位按其作用和性質的不同劃分為兩種,一種叫法人單位,另一種叫產業活動單位。
法人單位是指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單位:
、僖婪ǔ闪ⅲ凶约旱拿Q、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讵毩碛泻褪褂(或授權使用)資產,承擔負債,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
、蹠嬌溪毩⒑怂,能夠編制資產負債表。
法人單位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和經法定程序批準設立的其他法人。
產業活動單位是法人單位的組成部分,它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僭谝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谙鄬Κ毩⒔M織生產經營或業務活動;
③能夠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業務核算資料。
法人單位由產業活動單位組成,一個法人單位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產業活動單位。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之間存在一種隸屬關系,即產業活動單位接受法人單位的管理和控制。對于大多數法人單位來說,他們位于一個活動場所,并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經濟活動,這類法人單位本身 就是一個產業活動單位,即單產業法人單位。另一些法人單位,他們或位于一個以上的活動場所,或從事一種以上的經濟活動,并能夠提供各自的業務情況和財務收支資料。對這種單位原則上要將他們分解成兩個以上的產業活動單位。這種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產業活動單位組成的法人單位稱為多產業法人單位。
認定一個產業活動單位,除了依據行政登記資料,可以參考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的資料(如衛生、教育、娛樂業等),還可以根據單位是否有一定的組織管理機構,生產或業務活動是否相對獨立進行(對社會提供勞務或服務),能否掌握收入、銷售、工資和現金出納臺賬來進行判斷。不論哪種方法,能否掌握業務核算資料很重要,不能做到這一點的單位,原則上不單獨劃分為產業活動單位。
調查方案 篇2
一、調查目的s0100
了解全縣水電資源開發的基本情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剖析原因,尋找加快發展小水電產業的`對策措施。
二、調查時間
調查擬于3月初開始,至3月下旬結束。
三、調查成員
縣委辦公室4人,縣水利局分管副局長,縣水利局機電排灌站1人,縣水利局辦公室1人。
四、調查對象及內容
(一)將軍電站、廖家坪水庫、大福鎮、田莊鄉、洞市鄉、仙溪鎮
1.企業基本情況;
2.小水電發展政策的落實情況;
3.水資源效益利用分析(供水、灌溉、小水電三者之間);
4.近供區建設與管理情況;
5.小水電站與電力部門之間業務運作的情況,與當地鄉鎮關系協調情況以及周邊環境情況;
6.就近發展高耗能企業的相關分析;
7.小水電站的負擔情況及上網電量結算比例和電價情況(近三年數據);
8.小水電站管理體制及經營模式;
9.鄉鎮政府、基層水管單位對小水電的服務指導情況;
10.當地小水電發展規劃、前景情況以及小水電在區域經濟中的位置;
11.當前小水電發展面臨的困難障礙及對策建議;
(二)xx縣
1.全縣水能情況和開發情況;
2.小水電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
3.縣委、縣政府發展小水電出臺的政策措施;
4.實地考察相關小水電站的管理、經營和效益情況;
(三)縣水利局
1.全縣水能情況和開發情況及近供情況;
2.流域開發的效益(包括單位水能效益分析);開發潛能情況;
3.全縣小水電產業在縣域經濟中如何定位
4.各級已出臺政策及落實情況;
5.小水電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6.發展我縣小水電的對策建議。
(四)縣電力局
1.全縣上網小水電基本情況;
2.上網電價、電量電費結算情況及相關政策依據;
3.對小水電管理的相關政策及落實情況;
4.大電網改造與小水電接入系統方案規劃情況;
5.具體意見和建議。
五、調查步驟
1.將調研方案發至各相關單位,由各單位對照調研內容,全面調查核實情況,準備書面匯報材料。
2.調查組深入各相關單位,詳細聽取情況介紹,查閱相關文件及資料,切實掌握一手材料。
3.調查組對調查情況組織集中討論,形成調研材料。
調查方案 篇3
統計調查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為了保證調查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順利開展,在調查前應制訂一個科學、周密的調查方案。調查方案的制訂是統計設計在調查階段的具體化。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明確調查目的。即明確這次調查的任務是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只有明確調查的任務和目的,資料的搜集工作才能有序進行,因為對于任何現象和過程都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從不同的目的來搜集數據。
。2)確定調查對象、調查單位和報告單位。調查對象指所要調查的那些事物的全體,即統計總體。調查單位就是調查對象中所要調查的'具體單位,即總體單位。例如,調查目的是取得某市物業服務人員的工資總額,那么,該市所有的物業服務企業就是調查對象,而構成該市物業服務企業這個總體的每一個物業服務企業就是調查單位。報告單位亦稱填報單位,與調查單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報告單位是報告和提交調查資料的單位。根據調查的目的,調查單位與報告單位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如,在物業服務企業普查中,報告單位和調查單位都是某一個物業服務企業;但在有些場合,報告單位和調查單位則不同,如在國有物業服務企業消防設備普查中,調查單位是國有物業服務企業的每一臺消防設備,而報告單位則是每一個國有物業服務企業。
。3)確定調查項目。調查項目就是調查中所要登記的調查單位的特征,它由一系列標志構成。
。4)設計調查表和問卷。調查項目一般采用調查表或調查問卷的形式給出,其作用在于能夠有條理地填寫需要搜集的資料,便于在調查后對資料進行整理。調查表有一覽表和單一表兩種。一覽表是把多個調查單位的內容登記在一份表上;單一表是每個調查單位填寫一份,可以容納較多的標志,一般用于調查項目較多的場合。在某些統計調查如民意調查和市場調查中,調查項目主要以問卷形式出現。問卷是以書面文字或表格的形式了解被調查者的意見。問卷的主體部分由一系列問題和備選答案組成。調查表和問卷的設計應簡明扼要,問題應通俗易懂,以保證所搜集資料的準確性。
(5)確定調查時間、期限。統計調查時間是指調查資料所屬的時間。在統計調查中,如果調查的是時點現象,要規定搜集登記的標準時點;如果是時期現象,必須明確規定所反映的是調查對象從何時起到何時止的資料。調查期限則是進行調查工作的時限,包括搜集資料和報送資料工作所需的時問,應盡可能縮短。如,某管理局要求所屬企業在20xx年1月底上報20xx年的企業產值資料,由于產值是時期現象,因此調查時間是一年,調查期限是一個月;又如,某管理局要求所屬企業在20xx年1月10日上報20xx年產品庫存資料,由于產品庫存是時點現象,因此調查時間是20xx年12月31日,調查期限是10天。
。6)確定調查方法。包括調查的組織形式和搜集資料的具體方法,主要根據調查目的、調查對象和調查條件綜合考慮,選擇切合實際的調查方法。
(7)確定調查的組織實施計劃。調查實施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調查組織機構、調查人員的培訓、經費預算、數據處理和質量控制、調查結果的提交等。
調查方案 篇4
一、活動主題: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
二、活動目的:目前霧霾已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改變目前現狀刻不容緩,但很多人對霧霾還缺乏理性的認識。因此通過一次有組織的活動來傳播霧霾相關知識,促進人們理性的對待霧霾、防治霧霾很有意義。本次活動通過調查問卷,來提高人們對霧霾的認識,爭取讓大眾對霧霾既不麻痹大意也不害怕過度,并進而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凝聚共識戰勝霧霾。
三、活動時間:20xx年5月1日-5月8日
四、活動地點:呂梁學院
五、活動參與對象:小組所有成員
六、活動所需材料:調查問卷紙30份
七、活動流程:
1.小組成員討論設計調查問卷
2.隨機發放調查問卷
3.回收調查問卷
4.統計調查結果,并小組分析討論
5.小組成員分別寫心得體會
八、活動意義:讓師生認識到個人之責在強化環保意識。我們每個人都既是環境的消費者,也是環境惡化的成本支付者。在這方面,無人可置身事外。改善空氣環境的最終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環保習慣的.養成,也意味著對于環保的積極參與。個人環保意識越強,學校的外部監督就越大,治污能力就越強。讓我們每個學生和老師都積極行動起來吧!
九、具體分工:
實踐活動策劃人:陳靜、李志秀
調查問卷設計者:程朝君
活動調查者:張趙琪、韓蕊昭
實踐活動調查報告者:李陽、段文淵
實踐拍照者:李志秀、楊丹、常莎
調查問卷統計者:李志秀、段文淵
調查活動記錄者:程朝君
調查方案 篇5
一.問題提出
我們班在這次花樣校園活動中嚴重被批評:五(2)班就是個臟、差、亂的班級!于是,我就開始查找原因,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看本班衛生,垃圾桶非常黑,是長期不洗。教室隨便一看就有垃圾袋和紙屑。衛生區用手一摸是灰塵。同學們扔垃圾都是遠處一投,投不中就不負責任走掉。
2、問同學,她們都說當日值日生經常不倒垃圾,班干見了也不舍得去倒,每天都被扣分。作業寫字寥寥草草。這些都是差的原因。
3走訪各位家長,問同學們在家的`衛生情況。得到的結果是,同學們在家衛生非常不好,吃飯后不洗手,吃的零食在哪吃的就扔哪......
4、走訪當日上課老師,得到的結果是做操愛做不做。不以自己班為榮,排隊亂哄哄,班干不樂意管理。
5、調查她班同學對我班印象。特別差,每次快上課經過時都是個菜市場。每次上課都被老師嚴重批評,上課不認真。
三、結論
1、臟、差、亂的主要原因得到結果,班主任要求不夠嚴格,考慮不周到。班干、同學都不負責自己該當的責任。
調查方案 篇6
1、確定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啟動年份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我認為我省作為一個高考大省,考生人數眾多,每年的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在全國都屬于上游層次。影響高考綜合改革啟動年份的因素我認為有:一是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與我省教育現狀是否相符;二是大學錄取政策的調整是否及時匹配;三是試點省份高考綜合改革是否成功,社會是否認可。四是考試科目的設置是否簡單可行,高中學校的可操作性如何。
2、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參加兩次考試是否可行?如可行,兩次考試分別安排在什么時間合適?
學考選考科目參加兩次考試可行,一方面多一次機會,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引起重視。兩次考試的時間,分別在4月和10月進行,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3、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在高考錄取中的使用:
(1)如何設置選考科目等次?各等次的比例和分差如何劃分?依據是什么?
選考科目等次以學考成績合格為賦分前提,根據事先公布的比例確定等級,例如可以細化為A+、A、B+、B、B-、C+、C、C-、D+、D、E共11級,分別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為滿分10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等次細化以后也可以體現出學生成績的高低,以3分為一個分差也可以體現出區分度。
(2)如何確定選考科目成績占高考總成績的權重(即選考科目計入高考總成績的分值為多少)?
選考科目以選擇3門為例,我認為每一門滿分定為100分,高考成績總分為750分。
(3)如何確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有效期?
學考成績可以以兩年為有效期。
4、高考錄取批次和錄取模式(如:專業+院校的志愿填報方式)改革對高中教學的影響。
高考錄取批次和錄取模式的改革對高中教學會產生很多影響,如走班制的實施,選考科目的選擇和班級的設置,三年一體化如何實施,對于語數外和選考科目的時間如何分配,考試時間如何選擇,教師如何調配等問題都要經過深思熟慮。
5、如何進一步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有效引導中小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校錄取時的參考作用。
一是建立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注重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內容。二是嚴格程序,強化監督,確保公開透明,保證內容真實準確。三是各省(區、市)制定綜合素質評價基本要求,學校組織實施。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6、另一次外語考試以何種方式進行(單獨組織或隨學考進行)?安排在什么時間合適?
另外一次外語考試隨學考進行,方便統一組織,避免單獨準備外語考試帶來的壓力。安排在10月比較合適。
7、高職?普猩c普通高考分離后,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專科院校的途徑及制度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內容有哪些?
在高職?普猩c普通高考分離后,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專科,實行考生自主報考,普通高中生以學考成績為基本依據,高校確定報考條件、選拔評價辦法和錄取規則,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要參加相應報考學校組織的職業適應性測試,考生參加相應學校組織的職業適應性測試,高校對考生文化素質和職業適應性進行綜合考量,擇優錄取。同時考生可報考多所院校,并可被多所高校擬錄取,考生選擇確認一所錄取高校。
8、對我省高考改革的其他意見或建議。
對于我省高考改革應以其他試點省份的改革為基礎為藍本,結合我省教學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高考改革方案不應只是改革高考的考試方式,還應考慮到錄取制度的改革,如改變當前的集中錄取為更加靈活的多向選擇方式,加大高校和學生在報考時的自主權;大學的專業設置,應該更加重視在人才培養上的融合。
調查方案 篇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意義
客家古民居以其聚族而居、規模宏大、造型獨特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世界,在中國傳統民居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七大民居類型之一,是特有的不可再生資源。xx是客家民居較集中的地區,進行客家古民居調查、評選活動,對挽救、保護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作為實物依據,有利于研究客家歷史、文化、經濟、習俗;二是可以借鑒其營造技術和設計理念,適用于今后城鄉規劃建設,有利于繼承、改造和發展具有濃郁客家和地方特色的城鄉建筑藝術;三是可以適度開發利用,建成特色旅游區景點,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四是可以挖掘提升客家民居中隱含的“慎終追遠”、“聚族而居”的團隊精神和尊老愛幼、崇文重教、和睦相處、勤儉創業、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
二、活動目標
通過對xx客家古民居的調查、評選活動,全面掌握我市現存的客家古民居的數量、分布、保存情況、環境狀況,總體評價我市客家古民居的生存狀態及其發展趨勢,建立全市古民居的檔案名錄,組織編印《xx客家古民居》圖書,評選xx市特色古民居,為建設客家特色城鄉,發展旅游事業,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三、活動范圍和標準
。ㄒ唬┕琶窬诱{查范圍。
本方案所指的客家古民居是指有60年以上建筑歷史(特別有價值的近代建筑可適當放寬年限),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的建筑單體和建筑群,包括各種類型的古民居、祠堂等。
。ǘ┨厣琶窬拥臉藴。
1、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整體建筑完好程度在70%以上的,反映一個朝代、一段時期、某個地區歷史沿革、風格獨特,經修繕后可恢復歷史原貌的;
2、主體建筑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較高,完好程度在70%以上的,并具有可供研究、欣賞的各種雕刻、裝修、彩畫的;
3、著名人物居住、活動或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并有條件恢復原貌的;
4、形制基本完整,具有一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且經修繕可恢復原貌的古民居建筑;
5、格局基本完整,具有恢復原貌條件且比較集中的古民居群落。
對一些建筑風格獨特,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較高,但無法恢復原貌的古民居、古建筑可登記上報,下來制定出防止進一步損害的保護措施,進行現狀保護。
四、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成立領導小組。
市政府成立xx客家古民居調查及特色古民居評選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副市長擔任,成員由市府辦、市委宣傳部、文廣局、文聯、建設局、旅游局、廣播電視臺等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的職責是:負責全市調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協調解決調查活動中的重大問題;落實調查活動經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組織和具體協調。
(二)成立專業調查隊。
組織具有專業力量的調查隊3~5個,每個調查隊由攝影、編輯、聯絡人員共2~4人組成。調查隊的職責是:負責對全市各鎮(街道)推薦上報的有特色的客家古民居進行拍攝、編撰文字資料;編輯出版《xx客家古民居》一書。
。ㄈ┏闪<以u審小組。
聘請文化、文物、建設、國土、旅游等方面專家組成評審小組,負責評選“xx市特色古民居”,報市政府授匾公布預以保護。
。ㄋ模╂偅ń值溃┏闪⒐琶窬诱{查、推薦活動辦公室。
各鎮(街道)相應成立客家古民居調查及特色古民居評選活動辦公室,由主管業務的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由市文廣、農業、國土、規劃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對本轄區內的客家古民居進行調查、建檔工作;做好有特色的古民居的'推薦工作;協助市調查隊做好實地調查工作,提供有關的文字資料。
五、時間與步驟
(一)時間安排。
客家古民居的調查、評選活動時間為20xx年3~7月。
。ǘ⿲嵤┎襟E。
客家古民居的調查評選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1、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日~4月31日):調查摸底階段。
由各鎮(街道)組織對轄區內的古民居進行調查、登記,根據古民居的地址、名稱、類型、結構、年代、面積、屋主等情況,逐一登記填報《xx市古民居調查登記表》(詳見附件1),統一整理上報匯總形成縣、鎮、村三級檔案體系,匯編成冊并建立檔案。對有價值的特色古民居填報《xx市特色古民居推薦表》(詳見附件2),推薦上報。具體要求:
。1)各鎮(街道)要嚴格按照古民居的調查范圍,對本轄區內的古民居進行全面的調查填報,做到不漏不重。
(2)鎮(街道)、村要具體、詳細地填報《xx古民居登記表》,匯編成冊建立紙質文本檔案及電子文本檔案,上報2份紙質文本檔案及電子文本檔案給市領導小組辦公室。
。3)嚴格對照特色古民居的標準,填報《xx市特色古民居推薦表》,并提供初步搜集、整理的文字資料。
2、第二階段(20xx年5月1日~6月31日):整理編印階段。
由專業調查隊對各鎮(街道)推薦的特色古民居進行篩選,對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的客家古民居(包括牌匾、古井、古樹)進行拍攝、編撰文字資料,編輯出版《xx客家古民居》圖書。
3、第三階段(20xx年7月1~31日):評選授匾階段。
通過媒體宣傳,發動群眾參與,開展評選xx市特色古民居活動,專家評審小組集合各方面的意見,根據評選標準,評選出“xx市特色古民居”。由市政府頒發“xx市特色古民居”牌匾,符合條件的公布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調查方案】相關文章:
調查的方案01-29
調查方案09-17
大學調查方案03-10
調查方案模板03-14
關于調查方案03-15
必備調查方案10-18
精華調查方案10-12
有關調查方案04-11
有關調查的方案05-13
【精品】調查方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