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味的作文[大全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年味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年味的作文1
或許是因為第一次在外地過年吧!別樣的年味,讓我感動、憧憬、期待。這里沒有了往年家里的那么多忙碌。家鄉過年最注重吃,從臘月二十鎮上的年集開始后,就要開始忙碌準備食材。到過年家家都要準備帶有地方色彩的“臊子、肘花、帶魚塊、麻辣雞塊等”多種美食。小時候最期待的是過年,簡單原因——吃好吃的、掙壓歲錢。這樣的節奏伴隨著我長大。
“媽,今年你就隨便準備點,不讓自己太勞累了。去年就因為太累感冒都住了好幾天醫院。”“沒事,就累那么兩三天,再說過年不就是個吃。≈挥谐院昧舜蠹议_開心心的才有年味呀!就是你今年回不來,吃不上最愛吃的臊子面了,你在那邊要吃好,睡好…”。聽著母親慈祥的關心話語,我的心暖暖的。我知道母親特別累,因為家里的親戚特別多,每年都需要準備大量的美食。春節前的那幾天,是母親最忙碌的時候。這些年因為油煙吸的太多使她容易感冒,身體越來越不好,但是固執的母親從來不聽我的勸解,每年總是這樣的忙碌著,為過年準備著大量的美食。每當看著大家高興的吃著餃子、臊子面,小孩子歡樂的領著壓歲錢時。我覺得或許就是因為母親的忙碌,家的`年味,在母親的臊子面中得到了挽留,在母親可口的飯菜下被升華。
如今家的年味在工作與距離中慢慢消散,入口的餃子失去了專屬于母親的那種味道,但是也具有了別樣的滋味。遠離家的我們給予了餃子思念的味道、祝福的味道、責任與義務的味道。別樣的滋味讓我們擁有了別樣的年味,我們因為品味它,我們才懂得了、成長了好多好多。
年味,或許就是我們一年的工作累了、困了,回到家或在聚在一起去尋找最初的心靈的港灣,去?磕抢铮谀睦锍、喝、玩對自己壓抑內心的一種釋放,去尋找最原始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東西,從其中去品味珍惜。
關于年味的作文2
也許是因為時代的變化;也許是因為人們的變化;也許是因為來到了另一個城市居住;也許是因為其他種種原因,總之,年味不像以前那樣了。
以前過年,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滿大街都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氣氛,不管是男女老少,臉上都掛著開心的笑容。而在這里,大街上冷冷清清,幾乎一個人也沒有。平日里繁華熱鬧,車水馬龍的地方,也都空蕩蕩的,失去了以往的光輝,反而顯得有些凄涼。
以前過年,總是飄蕩著一屋子的餃子的香氣。餃子,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的,煮出來香噴噴的,吃一口,帶有一點甜甜的味道,美味極了!而在這里,我們沒有自己包餃子,而是直接買的餃子,煮出來也沒有那么香,吃起來還帶有一絲絲苦澀。
以前過年,爸爸總是會開著車,拉上我出去買很多炮,挨到了12點,我們就沖下樓,一個人手拿一個沖天炮,啾啾啾的放了起來,好不熱鬧。而在這里,我們什么炮也沒有買,什么炮也沒有放,放炮的.,也只有幾戶人而已,沒有以前那么熱鬧,反而有些吵鬧。
以前過年,總會有幾個朋友聚一聚,幾個鄰居在樓下聊聊天,講一講笑話,或是聊聊家常。而在這里,留下來過年的也沒有幾戶人家,就算留下來的,大多數也都不認識,更談不上聊聊天了。在這里,也沒有什么朋友會有時間一起聚一聚。在這里過年,有些孤獨。
雖然在這里,我有些孤獨,但是我以前的朋友們,都還沒有忘記我,他們,在除夕夜,與我聊天,告訴我他們那邊的狀況。我以前一個玩的好的朋友,這接跑到這里來找我。后來,他的父母告訴我,他天天念叨著我,想快點跟我見面。
也許,時代變了;也許,人們變了;也許,居住的環境變了;也許,其他的很多東西多變了,但是,友誼,親情,是會永遠跟著你,永遠伴隨著你的。也許,這個世界都變了,但是年味,永遠是那么濃,那么溫暖!
關于年味的作文3
每次過年,一大清早空氣中就飄著一股煮團子的香味兒,接著就是撥茶葉蛋的聲音。到了大約5、6點鐘,一家子鬧哄哄地從被窩時打著哈欠爬出來,這就算是一天開始了。
其實按道理來說,過年是從十二月初八至大看初四。但是就正經的,過年只有四天,從初一至初四。但是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這車輪戰天中,能干的事情卻不少,這四天我們我們很快樂。
為什么過年就一定要煮團子、蒸年糕呢?是因為團子是圓的,代表日后生活團團圓圓,而年糕的“糕”諧音“高”,代表日后的'財產和小孩的成績就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之后,就是換春聯。然后還要把“!钡惯^來貼,代表“好運到了”或“福氣到了”。
放爆竹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但是我們買爆竹并不是正午放,而是夜晚放。到了晚上,天黑漆漆的,用打火機一點,“滋滋滋”地就亮起火來了,拿著它在空中畫個數個圓圓的小圈圈,就甭提有多美了。
我最喜歡干的事就是——
晚上大約11、12點從床上偷偷地爬起來,悄悄地穿衣,拿出擦炮!班栲枧九尽币魂嚧囗,家人都醒了。我便收回擦炮,將屑子拾回盒子,回到床上繼續若無其事地睡覺。當聽見陽臺上“誰家孩子放的擦炮,是隔壁家吧?”“寶寶睡得很熟。 薄暗降资钦l呢?應該是個孩子!薄惖脑,我就會忍不住笑起來,躲在被窩里,小聲地說道:“是我!”。
我喜歡的第二件事就是發壓歲錢。五百的、一千的……沉甸甸的,拿在手里,有一種怪舒服地感覺。然后買吃的,好吃的東西將我的嘴巴塞得鼓鼓的,想嚼都嚼不起來了。
我們這里有一個規矩,從初一到初三都不許掃地,不許潑水,不許動土,不許動剪刀,不許曬衣服,不許說不吉利的話,不許打罵小孩。想必許多地方應該都有。
過年時,大街有許多人,許多車。處處都看味彌漫,處處都充滿著思念和愛,處處都有著濃濃的年味。
關于年味的作文4
年味,便是尋常體會不到的味道
——題記
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這濃濃的年味,不知你是否體會到?
這是古時候的年味,那么現在的年味呢?我思量了許久,年的味道,大概是平常體會不到的味道。
在新年這一天,在早晨一系列繁瑣的活動之后。我開始了尋找”年味”這一旅程。外公帶我們來到了后山上,那一朵朵開著白色小花的菜,便是我們要尋找”野菜”但我去的晚,在外公給我們介紹野菜時,未曾聽見外公講述野菜的模樣,只知道它開著一朵小白花,因此當我看到開著白花的.植物就將它連根拔起,東挖挖,西挖挖。這里一朵,那里一簇,星星點點的白花,仿佛是夜里的星星調皮,在白天躲到了這里?吹梦腋鞘职W癢,忍不住去挖。等我整只手都抓滿了,便興高采烈地跑到外公身邊去,“外公!外公!你看看這些是不是都是你所說的野菜!蓖夤沂稚项┝祟┱f:“這些是野菜,”然后又皺了皺眉頭,“可是都老了不吃了要沒有開花的才好吃呢!薄斑@樣!”雖然心里有些不滿但仍興奮地去找野菜了,我回來家里已經是各種菜香交織在一起,鋪面迎我而來,手中的野菜有一部分已經擇好、洗凈放入鍋中了。
等到它被端到桌上時,它仿佛是“綠葉”一簇一簇的,襯著盤子里的豆腐?墒钱斘矣每曜訆A起放入口中時,那一陣沁香襲入口中,這下感受到的味道,不就是所說的年味嗎?
到了下午爸爸說要挖葛根,在竹林里順著葛藤尋找到葛樁,它們個一連著個。每當我尋找到葛樁時都會露出孩提般的笑容。當用鋤頭將它挖出時其他的小弟弟妹妹都會“哇!哇!哇!”的叫起來,仿佛找到了一個巨大的寶藏一般。回到家后將它洗凈、碾碎、過濾、沉淀最后風干變成了現在我手中的葛粉了。
用熱水泡好后,一碗咖啡色的“果凍”便是最后的成果了。挖一勺放入口中便順著舌尖滑入,甘甜,青澀還帶著些許的泥土的氣息,這下感受到的味道不正是年味嗎?
我認為這便是不尋常的味道,年味!
關于年味的作文5
年味,年味,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在大年三十那天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千姿百態的年味散發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
以前,我爸爸那代人過年,會很難得地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零食,自然高興。但那是由于當時生活條件差,F在就不同了,每天你想買啥可以立即在淘寶上買,隨時隨地想買就買,當然沒什么好高興的了。在我看來,過年只不過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菜肴豐富的大餐而已。
這樣看來,過年實在沒什么味兒了。那今年我們家又是如何過出沈家特有的年味來的呢?重頭戲就在下午的一個家庭活動里了。伯伯和爸爸給我們備好了他們小時候常玩的玩具——陀螺和滾鐵圈,說是要讓我和哥哥體驗他們小時候喜愛的'玩具到底有什么“魅力”。兩個老爸分別作了示范后就讓我我們各自選擇,我選了陀螺。我學著老爸的動作,卻總是不盡人意。第一次是繩子沒繞的夠緊,剛松手陀螺就掉地上去了;第二次繩子是繞緊了,只是甩地上去的時候拉繩不連貫,它立馬就蔫了;第三次……我屢敗屢戰,卻一再受挫。再看我哥玩轉鐵圈,典型的“帥不過三秒”——他用帶鐵鉤的竹桿子推著鐵圈跑出去不到三秒就倒!
我們互相嘲笑了一番,有些心灰意冷起來。正當我們想掏出手機玩虛擬游戲的時候,我們的老爸出馬了。他們開始手把手教我們,每一步都穩扎穩打,一絲不茍。一遍、兩遍、三遍……第十次,我繞線、斜甩、抽繩、打鞭,一氣呵成!那陀螺穩穩地轉得飛快!還和哥哥一起,換著推著鐵圈跑得根本停不下來!一個下午,我們一家人就在這經典的傳統游戲中快樂的度過了。
吃年夜飯時,我和哥哥爭先恐后地給爺爺奶奶講著下午的游戲,爸爸媽媽們也都回憶著、討論著。我們每一個人都特別快樂,因為我們一家都在這些小小的傳統玩具中找到了濃濃的年味。
關于年味的作文6
新年就要來了。
和往常一樣,街上的人多了,道路也變得擁擠了,在花草蘇醒之前,中國人的春節到了。整個城市變得急匆匆的,著急的人不停張望,快樂的人追逐打鬧。年味不再那么傳統,染上了幾分現代化的氣息。我不喜歡一片噪聲的春節,不喜歡群魔亂舞的垃圾堆。所幸的是,人還是沒變,僅僅有點沉默。
眼下的人們,總缺了些什么。以往的'貼窗花,領壓歲錢等一些快樂的活動,顯得那么微不足道,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就把精神文化給忽略了,過年的程序刪減了一道又一道,過年的氛圍也少了一層又一層。這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說有著傳統過年記憶的老人們,才上小學的小弟,都一臉悵然地說,過年就剩了放鞭炮這件快樂的事。看來,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煙花沖向天空,以一種絢爛的姿態獨自爆炸開來,很少有人會抬頭,很少有人會欣賞。不像是以前,說個話都要扯著嗓門來說,一家人像是吵架一樣興高采烈地談天說地,別提有多開心。有人說現在這樣也好,減少空氣污染,清凈?墒沁@鬧騰騰的炮竹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的沉默。糖果,新衣服早已習慣,最受人追捧的,那一定是“電子移動設備”了吧?全家老小,低著頭,時不時發出一聲傻笑,這樣的傳統文化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其實不然,過年是生活本身的結晶,年味兒同樣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過年是一種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暫時歇息一下,到了春再走。過年是一種企盼。時代在不斷變化,傳統的節日逐漸與現實格格不入,難道是時間帶走了這份濃濃的年味?當年貨更加充足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
過年也是一種文化,在如今這種精神文化短缺的時候,或許,追求民俗,一家人圍在一個大火爐前講講各自的故事,參加參加各地的風俗活動,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覺……我思索著,那份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何時能重新出現呢,那份我懷念的年味兒,那種中國人特殊的精神文化。
年味不應該淡下去,多出去走走轉轉,幫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心體會。今年也會是充實美滿的。
關于年味的作文7
每次過年前總會引起我對小時候過年時的回憶,也會讓我開始想象今年的過年活動會有那些,但每次過年的感覺都和我想象中的不同。
每到新年,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商鋪基本上關門了,只有一些大超市里布置的喜氣洋洋,給你一種熱鬧的感覺。在回老家的路上,我開始構思今年可以干那些有趣的事,我最開始想到了放鞭炮,但我緊接著就得到了我老家今年禁放鞭炮的通知,我也就只好先不去想這件事。
回家過年就是為了與親人,與朋友團聚,就是為了熱鬧,于是去別人家做客,請別人吃飯便成了常事。今年我回老家過年的`一天,我在房間里寫作業,那天晚上正好有客人,還有幾個比我小的孩子,我便準備寫完作業后下去和他們玩一些游戲,正當我做完后,剛走出門,便看見有兩圈人在打牌,其他大部分人都拿著手機在玩,有其他客人來了,他們才放下手機,招呼一下,我那一刻猛然驚醒,原來大家都這么喜歡玩手機到了這個地步,我當時就沒說什么,我拿了一個梨子坐下來吃,發現那幾個孩子時不時去找各自的家長玩,那些家長卻總是為家長自己找各種理由讓他們自己去玩。
于是我在我心中發問:難道這就是他們所說的過年?難道人們現在都喜歡這樣過年?我便走出家門,打算到外面走走。當我走在大街上時,道路上空蕩蕩的,偶爾才經過幾輛車,原本熱熱鬧鬧的菜市場現在也空無一人。道兩邊的樹上掛著燈籠這時也現得十分冷清。
我邊走邊思考著,在科技相對以前發達的今天,我們不能過于依靠科技,也不能過于脫離科技,更不能因為自己要玩而忽視他人,讓年味越變越差,越變越壞。如果我們忽視,一旦這種行為影響了所有人,那后果將不可理喻。
所以,大家都應該把現在的科技利用起來,去營造一個更具有親情,更溫暖的社會!
關于年味的作文8
節日把家人所團聚,而家常百味凝聚家人。年無年味,索然無味。
粘板肉,我家餐桌上年年必到的貴賓。賣相和名字一般不拘小節,大段新鮮豬肉,放肆煮怎么高興怎么來。只放鹽,時間就是最好的調料。熟后大長筷子那么一撈,輕提幾下把湯湯水水送回鍋里,甩到粘板上,拿白晃晃的刀,有肥有瘦的切。巴掌大,一指厚。薄了吃起來極不爽快,厚了吃起來別扭。
雪白白那么一上桌,一口一片——鮮靈!鮮靈極了!瘦肉夾清甜又渾厚的肉汁肥肉Q而不膩,彈牙冒油——食品中與他天造地設的`神仙眷侶是泡菜。乳酸菌給原本新鮮的蔬菜褪去鮮艷的色彩注入新的活力,獨特的風味日久彌香——清爽,脆嫩,酸冽。粘板肉加酸菜包你吃的大快朵頤。
有酒有肉才是一餐好菜,長輩愛喝老酒,白酒,勁酒遠著聞酒香四溢,湊近一聞酒味沖鼻直往腦門那兒逼實在招架不住。還有一種級品下酒菜——魚腥草也就是折耳根。我曾舔過一小口,記憶猶新至今后怕——像在嚼金屬鑰匙。鑰匙上沾點漢聞起來什么味道魚腥草吃起來什么味道。
小的們愛喝米酒,桃花酒。入口味蕾感覺甘甘甜甜下肚后酒香好像在口腔里迷路了一般良久也揮之不去,好像這口酒吧唇齒之間的空氣都給重釀了一翻。恍惚之間好似看見了白玉般的糯米在悄悄轉變,粉嫩嫩的桃花半開笑魘躺在水中更加灼灼。這種酒綿甜,不知為什么每次想起這就就好像看見仙女下凡。可惜年少不能嘗嘗做酒仙的滋味。
一家人的吃相也決定了年味濃不濃。就我個人認為細嚼爛咽,鼓腹而游,暢快淋漓,或風卷殘云都未嘗不可。吃得高興,看得開心,做的有味。嘿!年味出來了。
燈火闌珊下,這般人間煙火鋪天蓋地,年味種在舌尖,鼻尖,心間,發芽生根帶著對年的感情結果,年味就是年記憶所在之處。年味吃到了,聞到了——年到了,回家了。
黑夜明月之下,白煙飄飄,年這個家伙乘著充滿這家常百味的白煙熱熱鬧鬧的大搖大擺的來了。
關于年味的作文9
記憶中的年,總是充滿著歡聲和笑語的;記憶中的年,總是充滿著鞭炮聲與爆竹聲的;記憶中的年,總是大家歡聚一堂,相互喝彩,相互祝福的。
過年,大多都是家里熱鬧,街上可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在小運動場才能見到些許放煙花的。年夜飯,那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吃完年夜飯,大伙兒聚在一起,談談心,聊聊天,討論著過去的一年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好不熱鬧。當然,春節聯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小品、歌舞秀、還有各種各樣的節目。大人們會給小孩子紅包,讓他們拿著這些錢去買文具等用品。
過了年,就該是走親訪友去拜年的時候了。在鄉下,大家走親串巷,都要帶一卷爆竹。到了親戚家門口時,膽子大的人,便去伸手點燃;膽子小的人,躲的躲,藏的藏,明明捂住了耳,卻都難免有些好奇的往門前望去。隨著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聲音,這個鞭炮總算是放完了。屋里的主人從里屋拿出許多好吃的東西,招待著客人們。調皮的孩子們這里抓一把,那里拿幾個,忙得不亦樂乎。大人們則是忙著敘敘舊,敘敘家常。臨走前,親戚朋友們還不免塞幾個紅包,塞進小孩們的衣兜里。
過年時,最叫人興奮的就要數放鞭炮了!班枥锱纠侧枥锱纠病钡穆曇艟镁没厥幵诙,久久不能散去。小時候手上總喜歡抓著一小盒“擦炮”,點燃一個,“休!”的一聲就扔了出去。想嚇人時,趁著對方稍一個不注意,偷偷摸摸地扔在他腳邊,“啪!”的一聲,嚇他一跳。像那種一點燃就會放煙的“煙霧彈”也不錯,不過只能在白天玩,晚上黑燈瞎火的,點燃了也看不見。我最喜歡的鞭炮就莫過于“摔炮”了,不需要點火,只要使勁的往地上一摔,“啪!”的就炸響了。玩完“摔炮”后一定要及時清掃地面,那種第一次摔下去沒響的炮,說不定有人一腳踩上去,它才會“嚇人一跳”。
過年,真是喜慶!
關于年味的作文10
最喜歡過年味道。快到新年時,那熱熱鬧鬧景象無處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滿為患。最擁擠,就是各家大大小小超市了,全是采購年貨人,商店里各類物品都供不應求,超市老板往往會趁此機會大撈一筆,但采購人還是絡繹不絕。
每到過年,奶奶最喜歡往超市跑,有事沒事就跑去轉轉,就喜歡那熱鬧氣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籃子,在超市轉悠,另一只手則拿著一張廣告紙“年貨大減價”,在精打細算一陣子后,便跟著人流,一會兒就裝了一籃子東西提回家。我總忍不住,東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讓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來都是些魚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裝精美禮品,什么紅酒啊,廣柑啊,鹽水鴨之類。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慶小玩意,紅底金字福字帖,可愛玩具小金牛和小紅牛,大紅色燈籠,塑料爆竹,春聯,金牛剪紙,中國結等等一堆好東西。這下我可樂壞了,馬上忙活起來:窗子上貼上金牛剪紙,馬上就覺得家里又多了份喜慶;大門上貼上倒福字和春聯,我臉上也是喜洋洋;書桌上擺上一對小牛,書架上掛著一串爆竹;連晾衣架也被我掛上了中國結和紅燈籠。家里,馬上有了“年味兒”,我嘴里也輕輕哼著那支小曲兒《你最!。
和家人逛街時,可以看到,無論是大小商場,還是新店開張,都掛上了燈籠,貼上福字貼,一片熱鬧紅色。往往那燈籠上都寫著幾個金字:恭喜發財,生意興隆。大街上,來來往往行人也讓我感受到了即將過年了。瞧,那邊一位年輕阿姨身穿大紅底,金色花紋旗袍,戴著中國結式樣耳環,手提一個小巧玲瓏紅包,無不為這即將來臨新年增了份光彩。這被染紅大街,更是年味兒十足。
飯店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興隆,請客吃飯大出血已經是家常便飯,飯店天天爆滿,老板樂得合不攏嘴。大過年,年夜飯尤為重要,兒女在外工作一年,難得回趟家,吃團圓飯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飯店,辦得熱熱鬧鬧,那是在所難免。要訂好飯店,還得抓緊時間,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幾個月前就訂好位置了。在爆滿飯店里,那花樣百出菜名,如“五福臨門”、“牛氣沖天”等,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深深“年味兒”。
“年味兒”是過年不可缺少調味劑,讓過年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關于年味的作文1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放炮迎新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傳統。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這一時間點里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里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么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爸爸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么準點,或許是他們心靈感知新年氣息比我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為,鄉下年味兒比城里要更濃些,因為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調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里路旁商店張燈結彩,這是他們對新年期許,希望新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相比較而言,鄉下人家門上貼春聯更有寓意,這些春聯并不昂貴,并不華麗,卻寄托了一家人對新年美好期待,都說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物質需求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于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吃著現成飯菜,吃完結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為呢?但在鄉下大多數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制,里面充滿了濃濃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充實,享受。我們吃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
吃完年夜飯干什么呢?答案當然是看春晚了!雖然現在對春晚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熱情,很早就開始關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于揭開了她神秘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說說笑笑,體味春晚帶給我們樂趣,等待零點鐘聲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更輕松、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關于年味的作文12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個有趣的童謠,是否勾起了你對年的回憶。過年,大概是一年里最為熱鬧和歡樂的事情了。家家戶戶都為此忙碌,但是團聚的喜悅、溫暖的祝福卻使勞動也尤為快樂,這,也許就是年味兒吧!
但如今,卻有許多人說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他們的理由眾多:有的說是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沉迷于電子工具,而忽略了與親人的交談。有的說是因為時代的變化,人們的越來越不重視這個節日……
可是,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年味,并不會因為任何事物而變淡,并且在現在,過年時還是擁有著濃濃的年味!
年味不會被冰冷的.屏幕所阻擋。今年過年,媽媽和小姨一起回了老家,而我就住在了姑姑家里。那天除夕夜,老家的電視壞了,媽媽沒辦法看春晚,我就每到一個節目就給她發張照片,還告訴她是叫什么節目。她呢,就告訴我她現在在干什么,和我開開心心地聊著天。當12:00的鐘聲響起時,她給我發來一個大紅包和一個暖心的微笑。我呢!就給她打去電話,給她拜年,給她說著吉祥話……這個除夕夜,雖然沒有她在身邊親自陪伴著,可是透過這塊玻璃,我卻感受到了暖暖的幸福和濃濃的年味!
年味不會被時代的變化而碾碎。從地鐵站里出來,眼睛有些不適應外頭刺眼的陽光而微微瞇起,剛走了幾步,一個女人卻從我身旁擠過。我一皺眉,剛想去看看到底是誰時,那人幾經走到好前面,見她快步走著,似乎有什么急事兒,我也嘆了口氣,算了,不跟她計較。卻看見那女人走著走著,卻在一個店鋪前用她那大嗓門面帶微笑“吼”了句:“新年好啊!”那家店的老板一邊笑著,也一邊以同樣的音量“吼”了回去:“你也是啊,新年好!”那個女人笑了笑,又拱拱手,說道“萬事如意!”后就快步離開了。我在后面面帶微笑地看著這件事的發生和結束,心里確是如同那陽光一樣暖洋洋的。雖然時代讓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但是,那濃濃的年味兒卻時刻縈繞在我們身邊!
年味,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它不會因為什么而改變,因為它就是年味兒!
關于年味的作文13
“年味”是什么?是窗外炫麗多彩的煙花;是門上的對聯;是桌上冒著騰騰熱氣的年夜飯;也是家人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
記憶里,一年一度的春節是小時候心中最美好的期盼!靶『⑿『⒛銊e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边@句童謠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了,正如童謠里說的,一到過年我們小孩是很饞的,而我們最饞的就是這最能體現“年味”的年夜飯。
年夜飯是一個很誘惑傳統的春節習俗,從古到今有多少人為了與家人團圓在一起吃年夜飯,從四面八方翻山越水,歷盡辛苦趕回家鄉。年夜飯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吃的,但是長輩們從前一天就開始準備了。年夜飯可是十分豐盛的,其中也很有講究。在我們家魚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大菜,因為它有著“年年有余”的寓意,除此之外還會有肉丸象征著團圓,餃子象征著元寶等等。三十晚上一大家子圍著一桌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吃得真叫一個熱鬧。晚輩給長輩敬酒說些祝福的話語,大伙兒說著一年的收獲和趣事,年夜飯充滿著一片祥和及熱鬧的濃濃“年味”!
過年,我們家還有一項保持了很多年的習俗就是貼春聯。早在幾天前置辦年貨的清單中,我和媽媽必定會選一幅表達和諧吉祥,寓意滿滿的春聯。貼春聯,媽媽先是把頭一年的春聯撕掉,然后拿抹布認真的把門上的灰塵抹干凈,接著就是我和媽媽合力貼春聯。媽媽把春聯放在門上比對好,我再按住春聯固定不動,媽媽這時就拿膠帶貼好我固定住的春聯。每每這時,我和媽媽都有說有笑把對來年的愿望和期盼都融入到了春聯中。
過大年的晚上,一大家子都坐在客廳看著電視里的文藝節目,耳邊時不時傳來窗外煙花爆竹聲,我們這些小孩子就圍著一桌子的零食吃個不停。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一些傳統的習俗漸漸消失,比方說發紅包就變成了手機上發紅包,搶紅包,拜年送祝福就成了手機上發送祝福語。大家坐在一起人手一部手機發著祝福的信息,搶著紅包,玩著手機游戲,F在很多人感到“年味”變淡了,我覺得想要讓“年味”變濃,我們要學會放下手中的一小塊世界,抬頭走進大家的心靈世界。
不管怎么變,只要你眼睛認真去看,用心去感受,“年味”始終都在。在這里我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關于年味的作文14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們從重慶開車回成都。
以往過年,我都走常規模式:買年貨,吃年夜飯,拜年,收紅包……所以,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無聊的年。而今年卻與以往不同,一家人直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去。
“要開多久的車呀?”早上八點過,美麗的山城還未蘇醒,我們就踏上了歸途。
“估計五個小時才能到喲!”小姨翻著手機上的地圖,平靜地說。
“買點吃的嘛!反正都在解放碑這兒!”我伸著懶腰,幻想著好吃的`早餐。
一大包零食被提上了車,本來擁擠的空間更加狹小,我卻感到一陣擠在一起的溫暖。
回頭望去,太陽升了起來,山城更加耀眼美麗,雖然有些不舍,但回家是我最想要的。
“好空的高速路!”弟弟一邊吃著零食,一邊好奇地說。
“對呀?怎么車都沒幾輛?”我也發問了。
“今天大年三十!”媽媽開著車,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你們不知道嗎?”
“啊,這么快就到啦!今天有春晚耶!”
“姥姥、姥爺今天回不回家呀?”
“應該要回吧!”
已經是中午了,陽光透過窗戶涌進來,照在弟弟臉上,弟弟的笑容加上那喜氣的小棉襖,如年一般溫暖。
“嘀——嘀——”我們停在了一個休息區中。
休息區停滿了車,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聚在這小小的休息區中。
“嗞——嗞——”不遠處幾個小孩正放著一種奇怪的炮。那炮先是沖上天爆,然后彈出一個降落傘,緩緩落下。
“走啦!走啦!回家啦!”一個中年婦女穿著花裙子,盤著頭發,瞇著眼,張著大嘴巴對那兩個小孩說。
“快點呀!都四點了!”站在高速公路邊上,我催促著媽媽。路邊的小房子邊,很多人都在放炮,沿路都是這樣。
那一聲聲炮響,如倒數聲一般急促地播報著,年即將到來。
過年,一定要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即使是回家的路,也充滿年味。
關于年味的作文15
上完最后一天的課,在路上顛簸一外小時之久,終于到了家。
夜晚的風吹過,似乎有那么一點寒,我打量著街道,臨近過年,已經有了點年味,但,今年的年味似乎淡薄了些呢……
今年家辦過白喜事,按照我們這邊的習俗,稱作“新年”。原應在小年前吃年飯,年飯過后直到大年初二,家里人不應去拜訪他人,因為“別人不喜”。但于由一些原因,年飯被推到臘月二十九,爺爺說“新事新辦”。
臘月二十九,家中仍同平時一樣,沒有貼新對聯,沒有貼“!弊郑仓挥辛攘鹊乃膫人,給奶奶上完香,我便入了座,門外照例是年飯前的鞭炮聲,但似乎缺了點什么。
是缺了以往的年味嗎?
默默低頭吃飯,我想到了去年的年夜飯。
大姑媽、小姑媽一家早在上午就來到奶奶這里來,打撲克的打撲克,下棋的下棋,打麻將的打麻將,看電視的看電視……一大家子人玩得不亦樂乎,熱鬧到不行。到點吃年飯時,幾個姑伯手一揮:“走,出去炸鞭”。而我和表哥、表妹三人也早已圍在飯桌旁搶肉吃:上一盤肉串,看誰手快,邊吃邊玩;盡興處我們開懷大笑,而奶奶也樂樂呵呵。等到大家都上了桌,圓形的大桌上擺滿了菜,年飯,敬酒,我們兄妹三人早早吃完,去客廳各種玩耍,大人則在飯桌上繼續閑話一年的收獲及對新年里的展望。
以往的年飯都是這么熱鬧,甚至“吵鬧”。過年嘛!
是啊,這才是年味嘛!
而今年,四人各占一方,沒有跟我搶肉吃,飯菜似乎變得難以下咽,誰似乎也沒有什么要說的,吃完飯各各散去。聽著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我不禁開始想象別人家熱門的'年夜飯。
我突然理解了為什么在外的游子要提前許久搶購火車票,只為能回家過年;我突然理解了為什么在家的父母要在臨近過年的時候不斷催促兒女回家過年;我也突然理解了為什么有人說有家人陪伴才叫過年。所謂年味,不僅是貼上新對聯,貼上“!弊,更是有親人的團聚;哪怕沒有貼上對聯,哪怕沒有鞭炮,哪怕沒有煙花,只要親人能夠團聚一堂熱熱鬧鬧,那才有年味!
而今年,說是缺年味,實際上,是缺了奶奶,是缺了能一同過年的親人,是缺了那份熱鬧。
【年味的作文】相關文章:
年味的作文(精選)08-26
年味的作文(經典)10-01
年味作文10-01
年味的作文[經典]10-07
年味的作文【精選】10-07
(精選)年味的作文10-15
年味的作文03-07
年味的作文07-10
年味作文03-03
[精選]年味的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