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校共育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家校共育觀后感1
觀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后,首先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社會、學校,對教育改革的深思與舉措,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深切之愛。
非常認同課中張教授所說的“要守住教育的三條底線”——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這三條底線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來守護,這也是“雙減”政策的長遠意義,讓教育回歸常態(tài)化的本真狀態(tài)。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家長要盡快從對“雙減”政策的焦慮中醒悟過來,思索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積極配合學校,配合政府關(guān)愛好我們的孩子。家長們要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昂貴的補習班和學區(qū)房替代不了的,解決問題最關(guān)鍵的因素是家長對孩子的用心和耐心、默默地陪伴、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可能是他們最需要的。緩解教育焦慮我們可以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緩解焦慮我們需要放棄原本秉持的完美條件和固定目標去框固孩子;緩解焦慮需要我們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家庭的和諧,家長的自律,民主的作風,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最大的助力。令人欣慰的是“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笑容多了、長高了、睡飽了、學習多樣化了。孩子們正在健康的全面的蓬勃成長。
家校共育觀后感2
今天有幸觀看《做好家庭教育規(guī)劃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專題講座,真的是受益匪淺,感觸良多。下面我來淺談一下自己的收獲。
俗話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作為父母,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并承擔起對孩子教育的責任,做“有文化”的父母,協(xié)調(diào)好學校與家庭對孩子的共同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始終相伴左右,關(guān)注他們,幫助他們,引導(dǎo)他們。
其次,父母要善于觀察并深入了解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們不能只看孩子的短板,要懂得尊重、保護、引導(dǎo)孩子的潛能,為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最后,父母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要多和孩子交流談心,并注意談話的語氣和態(tài)度,要心平氣和,及時關(guān)注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家人的關(guān)懷。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dǎo),作為父母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以身作則,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樣,和孩子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觀后感3
感謝家校共育平臺,針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講了這么重要的一課。看到評論區(qū)有家長說應(yīng)該針對孩子開展心理健康講堂,而不是家長。那么,我想說的是,良好的家庭氛圍是父母共同創(chuàng)造的,家庭和諧,是孩子良好心理形成的'基石,土壤。再回頭看我們家長們,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忙碌,回到家里真能好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嗎?看手機?發(fā)牢騷?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或者是溺愛?很多都是如此吧,所以我覺得最應(yīng)該學習的是我們家長。
正如老師所講,家長應(yīng)該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健康的標準又是什么,這些,我覺得正我需要學習的!而這次的專題講座正如及時雨般,為我送來了甘霖。講座中老師理論結(jié)合實例的講解,讓我如沐春風。特別是老師舉的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更是讓我學到了很多。例如怎樣讓孩子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引導(dǎo)孩子怎樣與同伴友好相處,不過度敏感,不亂發(fā)脾氣,遇到挫折不氣餒,正確面對困難和失敗,保持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意志力,這些是需要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完成的。我會竭盡所能,科學有效的對孩子進行引導(dǎo),為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家校共育觀后感4
通過觀看雙減政策的講座視頻后,作為一名中學生家長感慨萬千。
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再是學會生活,最后才能學會學習。“雙減”政策的指導(dǎo)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guān)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shù)、體育類的興趣愛好。對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時要提升自己與孩子相處的能力,要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責任心、主動性、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培養(yǎng)滲透。
其次陪伴孩子參加家庭勞動,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桌,打掃家中的衛(wèi)生,學習自己洗襪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為以后獨立生活打下基礎(chǔ)。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借“雙減”政策的東風,在學業(yè)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最后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和面向未來的人,讓教育回歸本真。這應(yīng)該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學會學習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實,學習習慣養(yǎng)成,那孩子未來的競爭力也有了。讓孩子擁有珍貴的童年、燦爛的少年時光,不畏未來,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觀后感5
“雙減”政策實行以來,讓孩子們的學業(yè)負擔減輕了不少,在家的時間也充裕了,該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些時間呢?視頻中老師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
一、高質(zhì)量的陪伴孩子學習和生活。
陪伴不僅僅是孩子學習時在一旁的陪同,只關(guān)注課內(nèi)的學習內(nèi)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談心,及時堂握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他學會正確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學習教育理論,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增強,需要我們家長也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和孩子一起成長。
三、堅持體育鍛煉,磨煉孩子堅強的意志。
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運動可以磨練意志,幫助孩子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
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在“雙減”后學業(yè)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我們要幫助孩子扎實、健康的成長,高效的學習,和諧的發(fā)展,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更高。
家校共育觀后感6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的講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愛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時為他的“五個一”構(gòu)建和諧家校關(guān)系深有所感。
一、愛心是所有教育藝術(shù)的源泉。
楊老師對學生是深深愛著的,要不然他不會對班里兩位同學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徹。楊老師對學生的愛,換回來的也是學生對他深深的信任。構(gòu)建和諧家校關(guān)系就有了基礎(chǔ)。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藝術(shù)就是愛心。
二、別出心裁有方法。
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無論是開學制作一份檔案,還是寫好一封書信,都是楊老師在工作中精心設(shè)計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受益無窮。作為班主任引導(dǎo)學生學會包容、感恩,引導(dǎo)家長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才能實現(xiàn)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顆愛孩子的'心。如何正確、有效地指導(dǎo)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學生、多學習理論,需要作為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養(yǎng),繼續(xù)尋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來引導(dǎo)學生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觀后感7
一、真正意義上做到以身作則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效仿。作為家長,我認識到身教更大于言傳,現(xiàn)在孩子的思想品行、道德觀、人生觀都在日趨成熱這就需要家長以身作則,時刻正確引領(lǐng)、引導(dǎo)孩子往德智兼?zhèn)涞娜松壍馈?/p>
二、要做智慧型家長
學會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在他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理應(yīng)接受的`行為,做父母的不能替代,要做有原則、有底線的父母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
三、不給孩子貼負面標簽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會渴望得到認可,我們作為父母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而不是一味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去做對比,不輕易地否定孩子的一切。當然父母也不能無原則的寬容,做的不好的地方,是需要父母正確引導(dǎo)。
四、家底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
需要家長與學校聯(lián)手溝通與合作,教育不是老師的事情,我們家長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想當然地轉(zhuǎn)嫁給老師們,相反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關(guān)注和教育,讓孩手感受到家庭的愛和關(guān)懷,不是丟學校就不管了。
家校共育觀后感8
通過這次家庭教育公開課的學習,讓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雙減是為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yè)負擔,從外觀上可以看到孩子們的作業(yè)在校內(nèi)就能完成,與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其次假期補課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內(nèi)觀上看孩子們參加文體活動、閱讀以及睡眠的時間增加了,學校課程教學也進行了改革,孩子們?nèi)婢C合素質(zhì)的提升和健康發(fā)展才是國家、社會、家長和學校共同達成的目的。
其次,通過學習讓我真切地體會到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對“雙減”后的'焦慮,讓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義,作為家長要尊重并充分發(fā)揮孩子獨特的潛質(zhì),對孩子的評價不能太過單一,不要拿別人的孩子當榜樣,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孩子的負向評價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家長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給孩子,與孩子交流時要換位思考,要民主、協(xié)商、平等的溝通,家長要真正意識到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總之,雙減政策讓教育回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家庭教育時間更加充裕,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家長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協(xié)同。
家校共育觀后感9
在觀看完《家庭教育公開課》——“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節(jié)目之后,感受非常多。兩位專家談到的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也是每一位家長能親身感受到的。
在“雙減”政策后,我們能感受到的`是孩子的作業(yè)都能在學校內(nèi)可以完成,教育的生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育商業(yè)化(補習班、培訓(xùn)班)在不斷的減少,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時間去參加體育和藝術(shù)等活動,不僅鍛煉了身體,同時也陶冶了情操,另外孩子有了更多睡眠時間,來保證白天的學習生活。在“雙減”政策后,學校更多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更多注重孩子的“五育”目標的培養(yǎng),大力強化家校協(xié)同育人。
“雙減”政策是國之大計,家之大業(yè),更是家長素質(zhì)和孩子能力的雙重比拼。讓我們做一個有擔當?shù)募议L,在學校的共同努力下,為孩子們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家校共育觀后感10
今天,我看了孫云曉和劉可欽兩位老師的家庭教育公開課“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讓我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是家庭關(guān)系和積極豐富多彩的生活。美好的家庭教育應(yīng)該是相親相愛,兒童優(yōu)先(做事考慮孩子的感受),自主自強,共同成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也是不穩(wěn)定的榜樣,消極的態(tài)度會給人一種悲觀和絕望,積極的態(tài)度能帶來自信和樂觀,這將影響孩子的人格發(fā)展。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盡量都是樂觀向上的',充滿張力,活力,動力,追求和目標。
寓教于生活,不僅僅是講講道理,而是在生活中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習慣。家庭中的勞動教育,最好持之以恒,生活技能不止于做飯,還有掃地拖地,洗衣服,洗碗,擦桌子等,熱愛家務(wù)勞動的好習慣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責任心,還可以調(diào)節(jié)家庭氛圍和情趣,父母不要怕麻煩,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熱情(認知認同勞動,勞動給人光榮,使人快樂)為目標,完成該完成的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wù)。
好的教育就是與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長大,共同創(chuàng)作美好的生活。
家校共育觀后感11
今天我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第八期。趙石屏專家和王異芳專家在《孩子要上一年級了,你準備好了嗎?》中講解了先進的理念與有效的方法。家長們可以根據(jù)自家孩子的性格,讓孩子更準確有效地喜歡上學,愛上學習。
幼兒園的教學以游戲教學為主,而小學則以班級教學為主。怎樣才能讓孩子專注聽老師授課?家長應(yīng)在上學前就在家里逐漸培訓(xùn)孩子傾聽的.習慣,比如當媽媽向孩子提要求時孩子應(yīng)該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著家長。在講完后讓孩子再重復(fù)一下,克服邊玩邊聽的壞習慣。
家長要知道,孩子入學前該做些什么準備。專家們講到更多的是心理準備。在孩子入學前,家長的壓力會增加,但這個時候家長一定保持耐心,把更多心思與時間投入到和孩子一起學習上,有效地輔導(dǎo)孩子。要跟孩子講道理、講原則,更多地接納孩子,提醒孩子犯錯時要怎樣做才對,提醒他犯錯時也應(yīng)跟媽媽坦誠,互相溝通。另外,這個階段的家長也應(yīng)做到夸獎多于批評。而夸獎一定要具體化。
非常感謝家庭教育公開課這個欄日。是的,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教育好孩子。孩子喜歡上學,喜歡學習,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家校共育觀后感12
雙減政策和教育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是相輔相成的,“減負”是育人方式的變革。中考和高考中對生活學習,實踐學習的考察更多了,學習和生活不是割裂的。例如高考中對核酸檢測的標語如何貼地考查如果孩子有參與志愿者活動,就是非常有利的。寫作文中的素材,和人文類試題的答題都是對生活經(jīng)驗和思想獨特性與深度的考查,并不是背幾個知識點就可以的。未來的人才培養(yǎng)方向已經(jīng)不同于過去,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改變觀念。在家庭教育中降低焦慮,不要拿我們家的'孩子去和人家孩子長處比較。也不要把自己人生的抱負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的獨特性,讓他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注意力方向。作為家長,這堂課提醒我們作為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需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觀后感13
子女教育的根源在價值觀和學習生活習慣,只要抓住了根源問題,子女教育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只是最終的其中一個方面的結(jié)果,所以解決問題不要局限在表面現(xiàn)象,要找到根源去解決根源問題。
子女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家長,家長責無旁貸。家長必須在子女教育上親自花精力和時間,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也不要指望通過“花錢”就可以解決。家長必須加強對自我的管理,把陪伴孩子的時間進行量化,每天必須達到一定量,一年也必須達到一定的總時。
給孩子制定補短板的'學習計劃時,時間單位應(yīng)該是以年計而不是月,更不是周;不要制定短期投機取巧式或者急功近利的學習計劃。
學習是一場馬拉松,長期勻速跑,是最輕松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長期保持合理的學習強度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
家校共育觀后感14
通過《“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線上公開課,讓我明白作為家長,雙減之下,家長的責任,家庭的教育、家風更加重要。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雙減是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yè)負擔,尊重孩子,讓孩子自由發(fā)輝,讓教育回歸學習的本性,本質(zhì),本真。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開的,但是又有結(jié)合點,家校協(xié)同育人,共同促進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教育要遵守三條底線,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健全的人格。身體出了問題,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任何一個出問題,成績再好都沒有意義。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會讓父母容易走進誤區(qū),愛孩子是一門科學,不能在比較中摧毀孩子的自信心;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與孩子平等地交流;家長不能自行給孩子布置作業(yè)。
家校共育觀后感15
今天,我認真觀看了《做好家庭教育規(guī)劃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公開課,聽完教育專家的分析和講解,收獲良多。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將來有出息,是每一個家長的理想和愿望。隨著孩子的一天天成長,接觸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漸漸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想法,如果家長還是用以前自身的經(jīng)驗,盲目的指導(dǎo)和教育孩子,往往會適得其反。
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反思,我覺得要和孩子共同成長,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以身作則要求自己,逐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自覺樹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好形象、好榜樣,對孩子在無形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樹立正確的教子觀,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和孩子建立平等且互相尊重的親子關(guān)系,遇事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引導(dǎo)孩子處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樹立自信心。
3.給孩子創(chuàng)立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從小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護,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心態(tài),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在學校和家庭共同建立的良好教育環(huán)境下,給孩子們時間和空間,讓她們自己成長,不管將來的成就有多大,我相信她們一定是最棒的自己,是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愛心、有幫助的人。
【家校共育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家校共育的方案10-27
家校共育培訓(xùn)心得04-15
家校共育活動總結(jié)12-20
家校共育家長心得03-15
家校共育手冊家長評語12-25
家校共育心得(精選40篇)09-20
家校共育的方案14篇11-06
家校共育的方案(14篇)11-06
家校合作共育培訓(xùn)心得11-11
家校共育實施方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