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端午節作文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作文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詮釋了詩人對離散親人的思念;“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寄托了異地游子對家鄉的眷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抒發了一個民族對生命的感悟……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在百花齊放的世界文化大觀園中,獨樹一幟,優秀的民族文化代代相傳。
端午節,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今天,端午節仍然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它讓我們想到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那劃過水面浩浩蕩蕩的龍舟,那玲瓏可愛的香囊……
端午節,一個節日何以延續兩千年?它已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節日,當你想到那個“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的時代,想到那個面容枯槁、行吟河畔的楚大夫,想到《離騷》《九章》《天問》,想到愛國愛民、嫉惡如仇、寧死不屈……你是否發現,原來那沉向江底的粽子恰恰是民族文化的積淀,那馳于江面的龍舟托起的正是熾熱的靈魂。端午節,是心靈的節日,是一個民族對于生命的最高禮贊!
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圣誕節、情人節等“洋節”而不重視中國傳統節日時,當我們知道韓國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的國家文化遺產成功時,我們驚訝,我們憤怒,但我們更應該重新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個沒有歷史文化的民族是蒼白的,一個不懂得尊重歷史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亡羊補牢,晚與不晚都是必須要做的努力。怎么能讓中華兒女在未來歡慶韓國端午節!幾千年的咀嚼,那些傳統節日,早已不再是一個個單純的日子,它牽系的`是一個民族的情感,是一顆跳動的民族心。
浩浩蕩蕩的龍舟揚起千千萬萬人民的思慕與懷念,泛在歷史長河上,成為端午節最激昂的吶喊;小小香囊的幽香攜著千千萬萬人民的眷戀與贊美,彌漫在歷史長河上,成為端午節最真切的味道;青青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中,成為端午節最深沉的紀念……端午節,是心靈的節日,是民族的紀念,是文化的積淀!
端午節作文2
今日放學回家看到奶奶來了,正在忙著用幾張綠色的葉子裹著米和紅豆。包成一個個三角形樣的小粽子。我覺得很好奇就做在奶奶旁邊看。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包粽子,奶奶說以前忙都沒時間包,現在退休了,有時間了端午節就快要到了,提前包點粽子。我說:"什么時候端午節啊!"奶奶說:“每年的五月初五。”每當這個時候咱們南京人家家都要吃粽子的。以前家家都是自己包。而且一般都是白米的。現在社會進步了,超市都有的賣,品種還很多有豆沙的。鮮肉的還有火腿的.......在咱們小的時候可沒這么發達。所以會包粽子的人也愈來愈少了。
于是我又問奶奶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奶奶說:“這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一個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不愿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始終不忍舍棄祖國,就抱石投汩羅江身死。當時的人們舍不得他死去,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讓魚龍蝦蟹吃。他們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這一天剛好是五月初五,后來為了紀念他,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粽子。”?
奶奶一邊包一邊繼續說:"咱們南京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每家的門頭上還要插艾呢?"那又是為什么啊!”端午節把艾插在門頭可以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因為艾的`莖和葉有揮發性芳香油,它產生的奇特芳香油有這種功效。”
“咱們小的時候每個小孩子還會帶一個用紅絲線編的香囊。里面有朱砂、雄黃、香藥。傳說可以避邪驅瘟。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小孩帶了。社會進步了,你們知識豐富了。都不相信迷信了。”“近幾年國家把端午節規定為法定假日。年輕人有時間了就多了一次孝順父母的機會。每到這一天子女都會回家看看父母,幫父母買一些禮物,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這是咱們最開心的時候。”說著說著奶奶已經把粽子包完了。
今日和奶奶聊天真愉快,以前還不知道家鄉的端午節有這么多的習俗呢??
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一早起來就看見床頭上有一個粉粉的、像粽子一樣的香袋,非常可愛,香香的,有一絲甜甜的`味道。
下樓后,奶奶早就準備了一大桶糯米和粽葉,我就像一只見到大米的老鼠一樣,激動得一蹦三尺高,因為在綜合實踐課上,老師教過我們包粽子的步驟,正缺露一手的機會呢!
我開始嘗試包起粽子來。先把兩張粽葉的疊加,折疊成漏斗狀,再往里面放少許糯米和一塊肉,接著用糯米把剩余的空間全部填滿,然后把冒出的粽葉折疊,蓋住“漏斗”,裹緊粽子,最后用繩子綁緊,包好的粽子真像一個穿綠色衣裳的小寶寶。奶奶和媽媽見我有步驟地包好了一個粽子,又詫異又驚喜,還以為我是無師自通的天才呢!
接下來奶奶就要把粽子放入水中煮了。午睡后,奶奶給了我半盤粽子和半盤白糖,我迫不及待地解開繩子,剝開粽葉,一個黃黃的粽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拿起粽子就是一大口,連糖都沒放,粽子吃完了,糖一點兒都沒動,我一口氣把糖全吞了,呀!口里好咸,我去喝一大口水,哎呀!更咸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去找奶奶,奶奶看見我這樣,拿了一大杯白開水給我喝。好幾杯才不覺得咸了,我問奶奶:“奶奶,你是不是把鹽當成糖放在那杯水和盤子里了。”奶奶說:“糟了,我把紅燒排骨炒成了紅燒咸排骨了!”奶奶的話剛說完,媽媽和爸爸一起說:“好咸啊!我一想,爺爺有高血壓,他老人家不能吃太咸的東西,爺爺從門外走進來說:“孫子,粽子好不好吃呀?”我連忙說:“好吃好吃,我想把您的那份也吃了,行嗎?”爺爺說:“好啊。”我連忙跑進房間把咸粽子吃了個精光。
晚飯,爺爺讓我們吃了“五黃”粽子,咸死我和爸爸了,因為“五黃”里有咸鴨蛋黃。
端午節插艾葉,吃粽子都是我們的傳統習俗,我喜歡這樣的習俗。
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關于端午節的傳說也很多,其中最廣為流傳的要數屈原投江了: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人士屈原被奸臣所害,被楚王流放至汨羅江一帶。不久后楚國就滅亡了。悲痛欲絕的'屈原于農歷五月初五抱著一塊石頭投汨羅江自盡。江邊的居民悲痛到了極點,他們駕著小船在江上打撈屈原的尸骨,卻始終沒有撈到,他們還把米飯包裹在葉子里扔進大江,只求魚兒吃了粽子就不要再吃屈原的尸體了。這些習俗慢慢演變成了端午節的吃粽子和賽龍舟。
受疫情影響,我們不能親自去看賽龍舟,只好在網上觀看。我們打開電腦,在網上選擇了一個賽龍舟的視頻,津津有味地觀看起來:
只見一條龍船遙遙領先,迅速趕超所有龍船,速度越來越快,與其他龍船的距離也越來越遠。過了一會兒,又有了后來者。另一條龍船突然發力,它很快追上最前面那條龍傳并趕超了它。而被趕超的那條龍船不甘示弱,更加拼命劃,卻始終趕不上。最后它只能屈居第二,將第一名拱手讓給了那條追上它的龍船。我們看得如癡如醉,似乎身臨其境。
看完賽龍舟,我們便開始包粽子,只剩下弟弟一人在看電視。包著包著,我的腦海里閃出一個邪惡的念頭:弟弟總喜歡整我,今天我也來整整他!說干就干,我在米飯和餡料上面加了整整一管芥末,然后用粽葉包裹,還在葉子上面加了個小小的記號,簡直天衣無縫。我偷笑著離開了。
粽子出爐了,我拿出芥末粽給弟弟吃。他剝開粽葉咬了一大口,狠狠地咀嚼著。幾秒鐘后,他的臉色變得鐵青,眼淚和鼻涕像噴泉似的噴了出來。看著他那狼狽的樣子,我忍不住笑出了聲音。
今年的端午節是有趣的,快樂的(然而對我那可憐的弟弟來說,可能并不是這樣的),而這個端午節你又過得怎么樣呢?快來和我一起分享吧!
端午節作文5
在一陣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一聲聲響徹云霄的吶喊聲中,一艘艘披紅掛彩、漂亮精致的龍舟,載著端午節穿過彌漫的粽子香味,劃破江面濺起歡樂的水花,來到了我身邊。
我和爸爸站在西洲公園廣場的護欄邊興高彩烈地觀看激烈的龍舟賽,忽然,我問爸爸:“爸爸,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吃粽子呢?”爸爸微笑著,意味深長的說:“端午節是個十分有意義的節日,想知道么?"爸爸賣了一個關子,說:“回去自己查查資料。”
看完龍舟賽,一回到家我就查找資料。我先打開電腦,在百度中查看了端午節的知識,又看了爸爸給我的《中國古代文學家故事》一書后,我終于明白了,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精彩的故事!
原來,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名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他才能出眾,想振興楚國卻總受迫害,眼看著楚國日益走向衰亡而無能為力,憂憤難平,在楚國滅亡的時候,他跳進了汩羅江自殺了。當地的百姓景仰他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便紛紛駕著小船去打撈他的遺體,但沒有找到。人們痛惜他,怕水中的魚蝦餓了傷害他的身體,就用箬竹葉包了糯米煮熟了,投入江中引開水中的動物們。后來,竹葉包糯米就成了我們吃的粽子。相傳屈原投江那一天是夏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各地就有了龍舟比賽和吃粽子的習俗,因“端”的意思是初,“午”在古代和“五”相通,于是這一天便叫端午節,成了我國一個重要傳統節日。
在這個端午節,我不僅觀看到了精彩的龍舟賽,而且品嘗了美味的粽子,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獲得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你說,這個端午節我快樂不?
端午節作文6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是華人夏季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和春節、中秋節并稱為華人三大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過節,去外婆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端午節為什么要賽龍舟、吃粽子呀?”爸爸告訴我,傳說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他是楚國的三閭大夫,曾多次向楚王進言獻策,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可楚王昏庸無能聽信小人讒言,還罷免了屈原的官職,把他流放到湘南。在流放途中屈原聽到楚國被秦國所滅的消息后,懷著絕望和悲憤的心情,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了滔滔的.汨羅江。人們見了,立刻劃船去救,可惜晚了。人們又想把他的遺體完好無損地打撈上來,于是就把粽米、雞蛋等食物扔入水中給魚吃,目的是不讓它們奪食屈原的遺體。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而屈原是因為憂國憂民而死的,所以這一天人們以劃龍舟、吃粽子的方式流傳下來紀念這位愛國大詩人。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外婆家,一進門外婆就端出一盤熱噴噴的粽子,只見它們一個個都穿著綠衣裳,外面包裹著一根根細繩。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細心地解開繩子,性急地剝去它的綠衣裳,只見白胖胖的身體露了出來。哇,它是細長的三角形,一頭粗大一頭尖細,真是可愛,我抓起粽子就往嘴里塞,輕輕咬一口,又香又糯,好好吃呀!我一口氣吃了四個呢!媽媽連忙對我說:“慢點慢點,別噎著。少吃一個,少吃……”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地感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珍惜好今天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作文7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給你們說說吧!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又叫做端陽節、五月節、夏節。始于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多民族全民健身、防疫祛病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的由來有好多種傳說,其中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傳說在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石頭投身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的老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后紛紛劃起龍舟前去打撈,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蠶食他的身體,就用葦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就會有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門前掛艾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時候,我的家鄉無法賽龍舟,但是有清香沁人的粽子,外婆包的粽子玲瓏可愛,有純香的糯米粽,有包了肉的咸粽,還有包了豆沙的甜粽,我最愛吃的是純糯米粽,特別有濃濃的粽子葉的'清香味道,沾上一點白糖,咬上一口,那味道別提有多香甜了、多美味了。
我的老祖喜歡在其中二至三個粽子里包上一顆甜甜的大棗,老祖說只有聽話的小孩子才能吃到有甜棗的那個粽子,并且吃到它,就能在這一年中好運連連呢!我和姐姐給這粽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好運粽”。每次端午節,我和姐姐都希望能吃到“好運粽”。
我的生日就在端午節的前二天,外婆總是說用五味草洗澡能祛病痛,可是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五味草了,外公就會打上一大鍋牛奶,煮熱后倒進浴盆里,讓我舒舒服服地洗上一次牛奶浴,在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我最親愛,也是最疼愛我的的外公。
端午節是我喜歡的日子,也是我最想念外公的日子。
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端午節。
過端午節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跟賽龍舟了。上午,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包粽子,午飯我們吃粽子。
吃過粽子,才十二點,我們全家出發去看賽龍舟了。我們本想早點去占個好位子,沒想到已經來滿了人,把這條幾里長的湖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時,比賽還沒開始,我們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擠了半個多小時沒擠進去。人來得越來越多了,想要擠進去越來越難了。有些人擠不進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頂上去看。我們隨后跑到房頂上去。
一點多,比賽要開始了,賽場邊上擠滿了無數的男女老少。鱗次櫛比的房屋頂上擠滿了人。連不遠的小山坡上擠滿了人。在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們這不肯退讓,即使再小的縫隙我要擠進去的心;這不肯屈服,不肯退讓的精神。看著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多壯觀的場面啊。”
比賽開始了。先是男子預賽。雙方隊員準備好,裁判員一聲令下,雙方立刻劃起來。比賽進行地非常激烈,湖中的水被船槳拍得滿天飛,還有啦啦隊在湖邊助興,鼓號隊打起鼓吹起號。人們在岸邊吶喊。在這震耳欲聾的人聲中,我隱約聽見人們在喊;“龍馬隊,加油。”這時,龍舟已快到岸了,雙方隊員還是各不相讓。忽然間,“龍馬隊”一個箭步沖了上去,超過了另一艘龍舟。“龍馬隊”果然不負大家重托,在預賽中得了個冠軍。
接著進行的是女子預賽。正當比賽進行地非常激烈時,天空中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大雨似乎是老天賜給隊員們的考驗。但隊員們還是毫不示弱,反而速度更加快了。
雨越來越大,人們紛紛打起雨傘,五顏六色的.傘匯集成了海洋,紅的,黑的,綠的,花的……給節日添了許多喜慶。
雨絲毫沒有要減弱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了,比賽進行得越加激烈,這大雨沒有給人們帶來任何阻擋,沒有一個人看見大雨返身回家的。
總決賽比完后,雨卻停了,太陽出來了,天空綻開了燦爛的笑容,遠處出現了一座七色的彩虹。多美啊。
四川的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似我一樣正在看賽龍舟呢。
端午節作文9
每當到了農歷五月五日,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這是中國人民節日中的一個節日,習俗多種多樣,如: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可今年的端午節可不一樣,以前我們到了端午時都是買粽子吃,但今天可是我們親自包的!
媽媽對我說:“包粽子要拿兩片棕葉疊在一起,翅粽子葉的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的'樣子,接著就是把糯米放入,用筷子搗實,然后用‘漏斗’上面的棕葉把‘漏斗’封好,最后用繩子綁住打個一個結,一個香甜的粽子就好了。”我按照老媽說的做,可是我在包粽子的時候,不是漏糯米就是把剛折好的漏斗搞散了。可我不會被一點兒困難給退縮,我又一次重來,包了老久,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
奶奶把我們包的粽子放在鍋里蒸,過了7——8個小時,奶奶把粽子拿了出來,對大家說:“吃粽子啦!”我與老爸,老媽一起出來,準備吃一口美味粽子。我嘗了一口粽子,哇!粽子真好吃!我立刻對奶奶說:“奶奶做的粽子超好吃哇”!爸爸媽媽嘗了也夸奶奶她的廚藝好,奶奶被夸得直說:“哪里哪里”!
這時,我問爸爸:“我們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說:“這是紀念戰國時候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奶奶接著說:“屈原有著愛國激情,卻又報國無門,后因楚國國都失險,在公元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羅江而死。為了對屈原的哀思,人們就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河內,讓魚兒們吃飽后免吃屈原的遺體。”奶奶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話。
我說:“哇!奶奶你懂得真多。”
今天,我真開心,如你問我為什么,我會說:“今天我學到了知識與包粽子,當然開心!”
端午節作文10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和吃粽子。
端午節真有趣,一大早,太陽剛剛升起,奶奶就在門口嚷嚷著:“端午節安康!”“什么?今天是端午節?我居然不知道!”被奶奶吵醒的我大聲應答著。你別看我很開心的樣子,其實我最不拿手的就是包粽子啦!
回想起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在張羅著包粽子。媽媽說:“去跟奶奶學包粽子。”我那時還沒包過粽子呢!一開始,以為包粽子很好玩。
我立馬跑下樓:“奶奶,媽媽說你要包粽子?我也要來!”奶奶開始不讓我包粽子的,但后來還是讓步了:“好吧,我先準備一下材料。”我當時開心得一蹦三尺高。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拿出材料,有糯米、粽葉和繩子。我們先把粽葉洗得干干凈凈,好像一件件綠衣服,綠綠的,真好看!奶奶用粽葉卷成圓錐形,接著再把糯米灌進去,壓結實,最后用繩子轉幾圈,捆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完成啦。
我真傻,學著包了幾個都不太成功,那可是一種說也說不出來,看也沒看過的奇怪形狀。
今年的端午節,我一定要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來!
終于,我在奶奶的耐心示范下,做了一個又香又大的`粽子,我信心大增!人只要用心,還是可以的嘛!你猜我在粽子里放了些什么?放了我最愛吃的牛肉和綠豆。那是相當美味的。
晚飯了,粽子的香味撲面而來。我吃了一口我做的粽子,嗯,好吃極了!爸爸媽媽也吃了一個我做的粽子,又吃了一個奶奶做的粽子,夸獎我:“還是我們家寶貝女兒做的比較好吃!”
端午節作文11
“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今天我們奇趣作文班的同學來到了富蘭城堡歡慶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屈原就是在這一天投身汨羅江的,當時的百姓就在那一天坐著船往河里扔粽子,倒雄黃酒,據說是為了不讓水里的蛟龍、魚、蝦等傷害屈原的真身,后來這些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
我們了解了端午節的習俗,接下來就該制作和佩戴香囊了。
媽媽從成堆的香囊里挑選一個綠色的香囊。綠色香囊象征著學習、生活謹慎細致,我想這綠色的香囊代表著媽媽對我的期望。媽媽精挑細選了艾葉、菖蒲、薄荷等香料,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香囊里面。我看了媽媽一眼,只見她目不轉睛的盯著香囊,非常熟練地把香料裝進了香囊,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香囊做好后,媽媽鄭重地把香囊戴到我的脖子上,并意味深長的望著我,眼里滿是期望。
父母為我們佩戴好香囊,接下來就是我們為父母系上藍絲帶。藍絲帶代表著感恩、鼓勵、關愛。
我精心的挑選了一條藍絲帶,默默地走到媽媽的身邊,鄭重其事地把這條藍絲帶系在了媽媽的手腕上。“媽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懷。”我說。媽媽沒有說什么,她的臉上露出了滿足、幸福的笑容,我分明看到了媽媽眼角里的熱淚。
系上藍絲帶后,就到了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快樂尋寶。徐老師宣布了一些規則,我們就如潮水般涌向了藏寶地。因為同學們沖得太猛了,一個個像脫了僵的野馬,我落在了后面,但是我沒有放棄。我仔細尋找每一個地方,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雖然這次活動我沒有尋找到寶貝,但是我學到了很多有關端午節的知識,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
端午節作文12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媽媽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媽媽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每年過端午節我們都是回老家陪奶奶一起過的.,今年也不例外,雖然x月x日那天杭州下起了大雨,但是也阻擋不了我們回家的心,爸爸說怕奶奶一個人在老家過節孤單,所以我們每個節日都會開車去陪奶奶的。“快過來,包粽子咯!”奶奶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奶奶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奶奶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3
今天,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過得最開心、最好玩的一天。
說起端午節,有很多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習俗呢,有吃粽子、有賽龍舟、還有掛艾葉……而這些習俗,據說都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是為了國家的前途而得不到重用,投江而死的。
一大早,我和弟弟正商量著今天該干什么好呢?我們便在家里這里走一下,那里走一下。這時媽媽突然走出來說:“要不要一起包粽子呢?”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說:“好啊,正好我們沒事干。”
包粽子開始了,媽媽像有八只手的“八爪魚”,開始忙碌著準備東西,有糯米、花生紅棗、瘦肉等,不一會兒媽媽就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齊了。我心想媽媽真是神速啊!首先媽媽慢動作包了一個粽子。我學著媽媽先把粽葉包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許許多多的米放進粽葉里,再把肉放進去,最后再把粽葉包好用繩子綁緊。哈哈……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之后我又教弟弟,于是我們便包出了各種形狀的粽子,我包出了三角形的粽子,弟弟包了一個正方形的粽子與媽媽包的粽子差遠了。
包完了粽子,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鍋里,我和弟弟在廚房快要流下口水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廚房里圍著媽媽轉圈圈,感覺太餓了!大約過了三十分鐘,突然聽到“叮”的一聲,我被嚇了一跳,,原來是鍋蓋發出的`,粽子熟了。我們迫不及待的讓媽媽打開鍋,鍋一打開,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小貓小狗聞到了香味,不知從哪里跑了出來,在我們腳邊轉來轉去,比我和弟弟還要顯得餓。我和弟弟一人拿了一個粽子放進碗里,把粽葉拿掉之后,我們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和弟弟都挑的是自己包的粽子,外形很難看的那種,但我們都說:“還是自己包的粽子好吃一些。”媽媽沒說什么,只是笑。
今天可開心了,我成功的學會了包粽子。我告訴媽媽以后我們就不用去買粽子了,可以自己包粽子。媽媽點點頭,今天可真是一個難忘的一天呀!
端午節作文14
關于端午節作文:端午節習俗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作文15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說:“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汨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說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咱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非常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咱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咱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咱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咱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非常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非常開心非常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1-11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作文03-24
關于端午節作文:我們的端午節1500字-端午節作文01-18
端午節各地的習俗端午節作文04-02
端午節的作文05-26
端午節作文05-31
端午節作文06-26
端午節的作文06-14
端午節日作文12-06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