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作文必備【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思念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思念的作文 篇1
暑假期間,我又思念起了去世已久的外公。
以前的暑假,外公總是把我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每天早晨6點左右,外公就把我叫醒,讓我刷牙,洗臉……好了之后大約7點,外公就騎著三輪車帶我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如果有時間,外公還帶我去公園散步。回來之后,外婆已經把牛奶準備好,等我喝完。外公就讓我到樓上去看電視,還說:“你有什么事隨時叫我。”說完,就下樓干活了。到了中午,外公就上樓來燒菜,做飯。一到10點半,外公就叫我吃飯.下午,我就開始做作業。到了傍晚,外公就帶大家去散步。到了6點半回來后,外公就開始他的工作了。過了半個小時,外公就叫我們吃飯了。吃完后,就讓我洗澡,看電視。到了8點,外公就叫我睡覺了。就這樣,一天過去了,我非常開心。
現在的暑假,卻不同了。我被媽媽催促著干活.外婆因為失去了外公,整天愁眉苦臉的。
外公,您在哪里,我好想您,您能回來嗎?我真想讓時光倒流,讓您回到我們大家的.身邊,讓外婆開心起來,讓我孝敬您老人家好嗎?
思念的作文 篇2
打開堆積在角落的舊信件
卻也無法找回流失的時間
那些曾被遺忘的記憶碎片
還有彼此攜手走過的從前
閉上眼漸漸涌現出的點滴思念
徘徊在現實或營造飄渺的畫面
伸出手,總想去觸摸最后的溫柔
停留太久,卻只見你的身影散去
守候著到如今依然存在的信念
想起那些與你約定的海誓山盟
背負著沉重未知的明天
忘卻殘余溫熱的愛戀
一遍又一遍回首再見
隨風飄散吹落的瞬間……
瞬間是永恒的錯覺
在耳邊依稀呼喚我的聲音
恍惚間又是聽到誰的嘆息
月色下不斷搖曳飛舞的花
訴說這年與月季節的變化
敲醒墜落心底深處的牽掛
纏繞你的指尖握不住長發
掩飾的傷輕撫淚濕的臉頰
命運的分岔,已注定獨自前行
懷抱熟悉的氣息只能留作紀念
冰冷荒蕪是終點的滋味
站在這暮秋的煙雨中。
綿綿的雨絲中,望不盡蒼穹。
哀傷凄婉,封鎖心扉。
纏綿的,憂郁的曲調劃過思緒。
綿綿無期的想念,回憶過往曾經。
轉望煙雨彌漫處,期待驀然回首。
雨一重,霧一重。
朦朧煙雨模糊我的`視線
相遇的情節、最后的離別
歲月不曾磨滅的笑靨
一點又一點破碎撕裂
隨風飄散吹落的瞬間……
還會想起你的容顏
背負著沉重未知的明天
忘卻殘余溫熱的愛戀
一遍又一遍回首再見
隨風飄散吹落的瞬間……
瞬間是我們的永遠的思念。
思念的作文 篇3
遠在他方的外婆是我最思念的人
小時候,我是跟著外婆長大的,父母都在離家很遠的城市打工。
上小學時,為了能讓我接受更好的學校教育,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離別的那天,我又哭又鬧,抱著外婆不肯松手。外婆淚眼婆娑地哄著我,最后還是一狠心把我推給了爸爸。
城里什么都好,但沒有外婆,我過得很孤單。雖然父母對我很好,但長時間的離別還是拉開了彼此的距離。我對他們總有些陌生感,再也不會像在外婆面前時那樣撒嬌。我在父母面前很懂事,用自己的方式掩藏起了對外婆的思念。
沒想到,在我十三歲那年,已經在城里站穩腳根的父母卻開始厭倦對方,在一次又一次的爭吵后,他們決定分道揚鑣。
我偷偷打電話給外婆。她一接起電話,我的眼淚就撲簌簌地滑落下來,哽咽著說:“外婆,我爸媽要離婚了,你來接我回去吧,我不想待在城里……”
外婆也在電話里哭,她的抽噎聲清晰地傳到我的耳畔,我就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放聲大哭。
外婆暈車,在我的記憶中她很少坐車,但為了挽救女兒的情感婚姻,為了外孫女的幸福,她還是在一個本家堂叔的陪伴下千里迢迢地從農村趕到了我們生活的城市。
外婆的到來暫時緩解了父母的婚姻危機,他們貌合神離地過日子,我卻真的很開心。晚上和外婆睡在一張床上,我摟著她有說不完的話,就像小時候,那些只有我們兩個人的日子。
幾年時間,外婆明顯老了,臉色暗黃,頭發花白,連身子也佝僂了。外婆的眼睛很早以前就不好,我聽媽媽說她的眼睛是哭成那樣的。
原來媽媽還有個哥哥,也就是我大舅。可我沒見過他,連照片也沒見過。如果不是媽媽告訴我,我根本不知道這事。二十多年前,剛從部隊退伍的大舅,在返鄉的路上為了救一個掉進河里的孩子,被湍急的河水沖走了。因為大舅的意外去世,外公受到嚴重刺激,瘋了,后來掉進村里的一口水井里淹死了。外婆遭受了一連串的打擊,每天以淚洗面,把眼睛哭壞了,大舅還是外婆的心理障礙。
媽媽成了外婆的心頭肉。媽媽結婚生下我后,又要外出謀生,就把我送到外婆身邊,外婆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我身上。小時候我不懂這些事,但是外婆對我的疼愛,我都知道。父母給外婆的錢,她總是舍不得用,但花在我身上,她又很舍得。
外婆習慣忙碌,剛到城里時,她很不自在,但為了挽回我父母的婚姻情感,她努力讓自己適應。初來乍到,外婆對裝修高檔的廚房、陌生的家用電器望而生畏,但是很快,她就在媽媽的指導下學會了。我夸外婆聰明。她卻答非所問地說:“我不學會這些,待在這兒有什么意思呢?”
外婆說話時,表情淡淡的,我不知道她到底是高興呢,還是不高興?
爸爸對外婆很客氣,我能感覺到。倒是媽媽,常惹外婆生氣,她們母女倆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氣得外婆淚眼汪汪。
我很討厭媽媽和外婆爭吵,每次都會幫著外婆:“她是你媽,是我外婆,你怎么能這樣對待她呢?”
單獨相處時,外婆卻會一個勁兒地在我面前說媽媽的好,夸她年少時聰明懂事。“你媽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性格又倔,有什么委屈都憋悶在心里,從來不說。”外婆摟著我,手一直輕輕撫摸著我的手臂。
“我媽丁點兒大的事也要和您吵,一點兒都不知道孝順您。孝順就是要孝敬、順從,她做得可不好。我不學她,外婆,我對您好。”我對外婆說。
外婆笑了,她緊緊地摟住我:“還是你最乖了!看著你就像看見你媽媽小時候的樣子。”
“外婆,我和我媽不同,我肯定不會讓您傷心難過的。”
“你媽媽好強,她也有她的難處,你以后要好好對她,知道嗎?你一定要答應外婆,對你媽媽孝順,無論最后她和你爸爸是否能夠繼續在一起,他們都是你的爸媽。”
我不知道外婆是否已經有所感應,雖然她努力了,但在外婆返回老家半年后,我父母還是離婚了。
我選擇了和爸爸一起生活,因為我覺得爸爸的脾氣比媽媽好很多。沒想到,離婚后,爸爸卻帶著我去了另一個城市,那里離外婆家更遠了。
我很久沒有打電話給媽媽,只是非常想念外婆,但外婆在電話中一再告訴我,讓我有空時也要打電話給媽媽,說她非常想我。
過了很長時間,我才了解到父母離婚的主要原因,原來是爸爸喜歡上了別的人,而媽媽不肯原諒他,她寧愿選擇離婚也不想湊合生活。
我試著打電話給媽媽,簡單的問候后,我竟找不到更多的話,媽媽也不知道和我講些什么,最后對我提起了外婆。外婆是我們共同的話題,只有說到外婆,我才有講不完的話。我想知道外婆過得好不好,身體是否硬朗。
已經有幾年沒見到外婆了,雖然一直通過電話聯絡,但我沒有勇氣回去見她。外婆總是囑咐我要對媽媽好,但在他們離婚時,我還是毅然選擇了爸爸,把受盡委屈的媽媽拋棄了。
爸爸重新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們還有了可愛的寶寶。雖然繼母在爸爸面前對我很好,但我知道,她并不喜歡我留在那個家里。有很多時候,我都想重新回到媽媽身邊,但我錯過了與媽媽相依為命的特殊階段。一年后,媽媽也另外組建家庭,還生了一個女兒。
常常在寂寞的午夜,我淚濕枕巾。爸爸有自己的新家了,他們三個才是一家人,而我夾在其中那么突兀。媽媽也有了自己的新家,她不再是我一個人的媽媽。我惶惑不安,感覺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外婆呢?她還會要我嗎?我當初沒有聽她的話,沒有安慰過傷心的媽媽。媽媽是外婆最愛的女兒,我卻對媽媽并不孝順。
一直很想回去看望外婆,但又惶恐,我怕我們之間隔著太久的時光已經陌生了;我怕因為沒聽外婆的話,外婆不再喜歡我,不再愛我了。我有很多的擔心和害怕,一直過得郁郁寡歡。我想念外婆,想她時,心會疼。
住在我心里的人是外婆,而她卻遠在千里之外。
今天是感恩節,你感恩了嗎?
落葉在空中盤旋,在下落的過程中譜寫一曲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有社會的和諧快樂,因為感恩才有彼此的仁善友愛。
萬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今天是感恩節,你感恩了嗎?你給父母打電話了嗎?“感恩”是一種回報。回報母親,因為她給了我們生命;回報老師,因為他給了我們知識,在我們年少的時候給我們感恩教育;回報自然,因為它給予我們生存的空間。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要學著感恩,懷著感恩的情懷,我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承受,學會了付出。感恩的人,都會有一個好心情,都會幸福的過好每一天。
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濃意深,感恩上蒼給了我這么多的好朋友,使我感受到友情的溫暖,生活的溫馨。
感謝四季,讓我體會到桃紅柳綠,春山溫柔的綠意濃濃的美妙;欣賞到電閃雷鳴,暴雨酣暢的自然景象;體會到白云浮空,碩果累累的爽朗喜悅;欣賞到白雪皚皚,山河壯美的生動畫面。走進自然,放眼紅花綠草,秀美山川,我感恩大自然的無限美好,感恩上天的無私給予,感恩大地的寬容博愛。
感謝日升,讓我的心情像太陽一樣明亮;感謝日落,讓我們可以感受到喧囂之后的寧靜;感謝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謝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謝天空中燦爛的星辰,與我一起迎接新的一天。
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作充滿愛意的行動,樂善好施,笑對朋友,笑對困難,笑對世界,笑對人生。感恩是一棵愛的種子,把它播種在心中,它便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感恩是一種自重自愛的人生境界!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種生活智慧,是一大人性美德,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感恩和仁愛可以化冰峰為春暖,化干戈為玉帝,化腐朽為神奇。
感恩是愛和善的基礎。常懷感恩之心,至少可以讓自己活得更美麗,更加充實。如果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那天天都是感恩節,這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麗。
今天是感恩節,你感恩了嗎?
我的夢,有你而美麗
任教三年后,他被推薦讀中師,在校期間,他表現優異,畢業時,學校找他談話,有意讓他留校。可當他想到山區教師的緊缺以及孩子們那一雙雙對知識充滿渴求的眼睛時,毅然回到了崇陽縣雨山鄉——湖北幕阜山區最貧困的地區。
他當班主任,當教務主任,當校長,影響越來越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幾次調他下山,但他依然次次婉言謝絕,執著地留守在山區學校。他培養的學生,一批批走出山區,但他卻積勞成疾,英年早逝,將一個山區最美教師的形象永遠定格在崇山峻嶺之中。
我讀三年級下學期時,張老師教我語文。我家離學校較遠,且都是山路,上學很不方便,中午在學校搭伙,一般蒸三、五個紅薯,蒸一小碗青菜,便是一頓豐盛的午餐。沒有米飯,沒有葷菜,想吃肉,幾乎是做夢。
不過,那時老師的待遇還不錯,餐餐可吃缽子飯,每月可以打一次牙祭——每位教師供應半斤肉,蒸一缽子肉湯。一天中午,陽光燦爛,我坐在教室旁邊的草地上,享受著我的紅薯和青菜。這時,張老師端著一個缽子朝我走來,在我身邊蹲下,動作非常嫻熟地夾幾塊肉到我的菜碗里,并倒些肉湯。做完這一切,沒說任何話,站起來就走開了。
我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久久地望著他的背影,直到他在廚房門口完全消失才回過神來,看著碗里的肉及湯,喉嚨發緊,眼睛也有些濕潤。過了好一陣,我才夾起一塊肉放到口里,我舍不得一口吃一塊,而是一口吃一點點,然后抿一小口清亮的肉湯,仔細品味。那肉、那湯真鮮、真甜、真香,無法用言詞描述。如今,幾乎可以天天吃肉,有時還特意去買鄉下的豬肉,但都沒有那個味,那是一種特殊的味道,回味起來,常常感到有一股熱血在體內奔涌。
我們的教室蓋得十分簡陋,四垛墻,兩披瓦,中間架著幾根檁子,未蓋一塊樓板,窗戶沒有玻璃,用報紙糊的。到了冬天,山區冷得早,教室里除了幾十張破舊的課桌凳外,空空蕩蕩,就像過風的涼亭,外面的風呼呼叫,里面的風冷颼颼。
因為我家離中學很遠,每天在路上要浪費很多時間。張老師了解這些后,即到我家走訪,和我養父、養母商量,讓我住在他的寢室,和他睡一張床。
一天晚上,雪下得很大,下晚自習的鈴聲一響,我就迅速回到寢室。我回去時,張老師正在備課,和他打過招呼,我就直接上床睡覺,盡管雙腳冰冷,還是很快就入睡了。
早晨起床鈴響,我從睡夢中模糊醒來,不愿意動。回想剛剛做過的夢:我坐在火爐邊,烤著自己的雙腳,火很旺,烤得腳熱乎乎。我試著動了動腳,雙腳被張老師用腋窩緊緊地夾著。我徹底清醒了,原來那燒得旺旺的爐火,就是張老師的腋窩。
窗外白雪映照,很亮,雪花還在繼續飄落。我躺在床上依然沒有動,全身暖融融的。
在我高考后的第二周,張老師冒著中午的炎熱,步行兩公里,從他所在初中來到我家,詢問我的考試情況。他的衣服濕透了,臉上掛滿汗滴。
我告訴他作文題是:讀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寫一篇讀后感,并詳細介紹了我寫的內容。他聽得非常認真,眼睛一直看著我,一眨未眨,直到我把整個寫作內容敘述完了,他那緊繃的臉才稍稍舒展。過了一陣,他微笑著說:“感覺文章寫得不錯。其實人生就是畫蛋,畫多了也就圓滿了。”
臨走前,張老師為我們心理疏導,張老師又安慰我說:“不要著急,不要有太多的壓力,書總會有得讀的。”聽了他的話,我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那快要崩潰的心弦慢慢得以舒緩。老師幫我克服自卑,讓我快樂成長。
知徒莫若師,那年我果然有了書讀,而且讀的是大學,享受了大學教育。參加工作后,我始終牢記張老師的話:人生就是畫蛋,畫多了也就圓滿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那天看到一篇博文,說的是博主盡力幫助年輕同事向上發展,但是卻遭來親友的不滿,博主因此感到非常苦惱。上面說的現象很具有代表性,但是這種現象卻是不正常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幫人就幫人。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是我們的天性,“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其實我們在幫人的同時不要想著有無回報,也不用去想被幫助人是否知曉、領情,施以援手者最起碼為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健康、文明、和諧社會盡了一份力,最終會成為自己善舉的受益者,讓這樣的感恩教育充滿世界,我們的生活將會多么美好啊。生活在一個人人設防、陷阱處處的社會里,終日心力交瘁、戰戰兢兢,無任何幸福可言。
不能幫人別誤人。世界上沒有萬能的人,超出自己能力范圍時一定要直言相告,讓委托人早做準備。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那就千萬不能為了自己的虛榮心或其他的原因來貽誤他人。只要你盡心盡力了,成也英雄、敗也英雄,大家都能理解、尊敬。這一準則可以推廣到教育、醫療、社會管理、經濟文化諸領域。
底線是不整人。中外歷史上靠整人發家致富、光宗耀祖、名垂千古的例子不勝枚舉。手段高明者冠冕堂皇、欺世盜名至今,為此培育了套路復雜的整人文化。中國歷史上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頭的斑斑血跡罄竹難書。然而人性終究要變得越來越良善、越來越文明,懲惡揚善是人類發展的最強音。那些為謀一己之私、一家之利的短淺之輩或現世報、或貽害后世,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幫人者心爽,不誤人者心安,不整人者心寬。無論是否成功人士,做到這三者,活得也算小有境界了。
我們漸漸老去的父母
出門在外,離家萬里,每次過年回家看著爸爸媽媽對著你笑,那是一種滿足,一種莫名的開心。心底的開心,不是裝出來的,不是虛偽的。有的時候仔細想一想才明白:這么多年為自己想最多的,關心自己最多的不是什么兄弟,不是什么朋友,而是自己的父母。其實和自己的父母聊天是一種開心。那是沒有遮掩的開心,就像小時候那樣沒心沒肺的開心。忘記了自己有多久沒有這樣的開心過,忘記了自己在外面掩飾過多少開心。
有的時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只想回到家里躺在父母的懷里,不需要什么安慰,只想靜靜地躺著。那是一種溫暖,一種無言的幸福和安慰。
有的時候在外面奔波久了,只想回到家里在炕頭坐上一分鐘,看父母兩眼、說幾句話。有的時候也在想著,我還能和我的父母在一起呆多長時間?還能見幾面?大學、工作、生活、越長大越孤單。是因為越長大與父母的時間越少,我們才會孤單,才會悲傷。有的時候也去想著,有時間為自己的父母梳梳頭。那時才知道,不知不覺中自己的父母已經老了許多。再好的`染發劑,也只能遮住蒼白的色彩,卻遮擋不住流年歲月的痕跡。
有時間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吧!他們希望能和我們常在一起。有的時候,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也許就會讓他們開心一天。也許你的一句問候,會使他們的眼眸浸滿淚水。因為他們已經等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時光劃過,我們慶祝著我們在長大,可是,我們卻沒有注意到他們——我們的父母,在漸漸的變老。光陰流逝,我們體貼過很多人,可是,我們卻從沒有對他們說一句“爸媽,我愛你們。”
上學時,我們每天都在給男朋友、女朋友打電話,可是,每月才往家打一個電話。我們喜歡通電話,可是從未和自己的父母通過電話。我們習慣了每天看著父母做多事,可自己不是睡覺便是和同學玩著。我們習慣了接受父母給予的所有東西,從未想過給他們一點回報。但請你記住:這個世界沒有誰欠你的,不要總是接受得那么理所當然。
我們總是說著自己和父母有著代溝,不能溝通。但請你記住,不管你多個性,你始終是父母的兒女!他們的話你要聽。就算不對,請你也彎腰聽完再說話!因為那是對他們為你操勞半生的尊重!因為那是你對他們把你撫養成人的感恩!
有時間多想想父母,多問候下父母,多看看父母,多和父母說說話,多和父母笑一笑。因為你不可能永遠像小時候一樣和你的父母在一起,因為你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天空下,因為你不知道還能與他們在一起多長時間!
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因為長大后“團圓”這個詞對我們便會變的越來越奢侈了;珍惜和父母在一起說話的機會,因為長大后我們不知道還能有和他們說多少話的機會了;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所有,因為漸漸地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將成為我們的一種奢侈,一種祈望。
其實隨著我們的長大,他們的要求越來越簡單、也許只想你能給他們打個電話,多在家陪陪他們。我們應該明白:最值得我們珍惜的人是從來不說為我們做過什么的爹媽!以此文獻給天下的父母,希望為人子女的我們能夠多多關心一下父母親,人生很短暫,朝如青絲暮成雪,所以行孝要盡早,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后悔。我們怎么對待自己的父母,將來等到我們為人父母了,我們的子女也會怎么對待我們。
3-6歲寶寶不懂感恩怎么辦
有愛的孩子才能活得更健康更快樂。如果寶寶連親愛的父母也不知道關愛,對父母任何付出都不知回報的話,將來的人生將會孤獨而寂寞。盡早糾正寶寶的壞習慣,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現在的寶寶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們很容易溺愛,對其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認為毫無保留地付出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長期以往,寶寶就會認為家長的付出和對自己的千依百順是應該的,不但不知道感謝,反而在稍微不如意時就大吵大鬧,更有甚者撕扯家長的頭發和身體。這種極度不亮的破壞性行為不但讓父母傷心,還會讓給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蒙上陰影,埋下驕橫跋扈、自私自利的種子。
在后悔莫及之前,家長們必須統一戰線,痛下決心徹底改變寶寶的不良行為習慣,構建健康的人格和品德:
第一,不要對孩子付出太多,干預太多,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務。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那么孩子就會漸漸習慣父母的包辦代替,就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再感謝父母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了。
第二,不要讓孩子吃“獨食”。從小讓孩子吃“獨食”,會讓他覺得他吃好東西、擁有好東西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孩子習慣了被給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難在以后的生活中考慮別人的感受。一個不懂得關愛別人、關愛父母的人將來很難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第三,不要“有求必應”,更不要“無求先應”,不要讓孩子擁有的東西來得太容易。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應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則堅決拒絕,并且要告訴孩子為什么不合理,給孩子一些經受挫折的機會。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給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給他月亮,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爭取自己需要的東西。當孩子通過一些努力獲得所需的時候,他才會知道在父母的愛和保護下是幸福的。同時,父母也不要預先對孩子承諾太多。有些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總想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生活中面面俱到,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這一切來得都很容易,甚至認為他本來就應該擁有,于是也不懂得珍惜。
第四,父母還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工作艱辛。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們卻愛給孩子一張笑臉,給孩子一些超脫的環境,怕艱難的現實生活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其實,如果父母們能經常告訴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惱,那么孩子就會在體諒和感恩中漸漸長大。
第五,父母要為孩子做出榜樣。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逢年過節給老人送禮物;如果老人離得較遠,應該經常給老人打打電話。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不僅對自己有愛,對長輩也有愛。身教的力量遠遠大于言教。
第六、給孩子“回報”的空間
當寶寶想要幫助你做事情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說“你把書讀好就行了”。因為父母最大的責任不是讓孩子學會讀書,而是讓他首先學習做人,這是他能好好讀書、把書讀好的基礎。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他才會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思念的作文】相關文章:
思念思念作文12-19
思念的作文08-16
思念的作文[精選]07-08
思念的作文(精選)07-07
思念的作文【精選】07-09
【精選】思念的作文07-07
[精選]思念的作文07-11
思念的作文(精選)07-11
(精選)思念的作文07-11
思念的作文(經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