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節作文400字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節作文4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節作文400字 篇1
每當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時節,爸爸媽媽總是帶我回姥姥家一趟,媽媽告訴我清明節到了,這是個祭祖感恩的日子,我們要回去祭奠我的姥爺。以前回去,爸爸媽媽總是讓我和姥姥在家,他們去祭奠姥爺,今年我提前向媽媽提出:我長大了,今年也要去姥爺墳前看看,老師還讓寫作文呢!媽媽答應了。
清明節前的一個星期天,天陰沉沉的,我和爸爸媽媽驅車到姥爺墳前,媽媽拿出提前準備好的一大塊肉,油條,面包,酒,水果等祭品,分別放在盤子里,放在姥爺的墳前,爸爸拿出準備好的鞭炮,我和爸爸把鞭炮長長的擺在地上,爸爸點燃了鞭炮,媽媽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為老爺送上了紙錢,邊送邊在訴說著什么,說著說這邊哭了起來,我和爸爸趕緊過來扶媽媽,勸了好久媽媽才止住了哽咽,爸爸的聲音也沙啞起來,我的眼淚也忍不住掉下來……雖然我不記得老爺,我想他一定很慈祥很善良很愛媽媽,媽媽一定非常想念他的父親……
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并深深理解了它的`含義,我明白了家鄉的節日--清明節是讓我們緬懷親人,不忘先祖的日子,我們一定要珍惜前輩們為我們創造的美好幸福生活,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和朋友。
家鄉的節作文400字 篇2
在我的家鄉紹興,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這一天,人們都到街上去看別人舞龍,那些舞龍的人舞龍的技藝十分了得,左一下,右一下,把整條長長的龍給舞了起來,真不知道他們舞這么長的時間舉那么重的東西累不累?在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會到大街上觀看元宵花燈、猜字謎。
元宵節除了賞花燈,還要吃元宵,也就是吃湯圓。紹興民諺有“上燈湯圓落燈糕,正月十五吃元宵”的說法。宵,就是通宵達旦的意思。正月十五是新年之后的第一個要落夜的節日,人們到街上賞花燈回來晚了,肚子也餓了,就做點湯圓、糯米糕吃吃,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后來,在元宵節吃湯圓才漸漸成為一種習俗。元宵節,合家團聚,男女老少循俗吃元宵。
家鄉的節作文400字 篇3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佳節,也是一個熱鬧的佳節。我故鄉的端午節也一樣。
關于端午節,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人們非常傷心,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就用蕉葉包住飯團丟進河里喂魚。從此,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扎起來,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節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劃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非常精致,龍頭上頂著兩只大龍角,下面是兩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只小花籃。眼看一只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只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我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
這就是我故鄉的端午節,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我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端午節!
【家鄉的節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家鄉的節作文10-24
(精選)家鄉的節作文10-06
家鄉的節作文10-24
家鄉的節作文(經典)10-27
(經典)家鄉的節作文10-22
家鄉的節作文(經典)10-17
家鄉的節作文(精選)10-04
家鄉的節作文(精選)09-19
(經典)家鄉的節作文09-18
關于家鄉的節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