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管理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食堂管理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食堂管理方案1
一、實施學校示范性管理的目的
通過實施學校示范性管理,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監督管理的整體水平。有效預防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學生食堂要充分體現公益性和服務性,堅持為學生服務。
二、實施學校食堂示范性管理的內容
(一)健全管理機制,強化工作責任。
學校建立和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和領導責任制。學校的校長對學校食堂管理工作負總責,是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建立第一責任人為組長,分管總務主任和食堂管理人員組成的食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食堂的衛生安全與管理工作
(二)體現公益服務,確定運作模式。
食堂由學校經營和管理,采用包工不包料的運作模式,不承包或變相承包給個人進行盈利性經營。
1、學校派員全面管理,主要由分管食堂工作的.總務主任、食堂采購員及保管員全權負責。
2、食堂采購員和保管員由學校派遣,全面代表學校履行采購和保管職責。
采購的原材料先由保管員驗貨后,再登記入庫。出庫材料要登記簽字,學校每月定期盤庫。
3、學校為確保生產質量,學校對生產隊伍的組成有硬性規定: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持證上崗。
4、食堂人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嚴格按照食譜表組織生產,做到保時、保質、保量。將生產出的食品及時供給給學生,學生進餐完畢,及時收繳盛食器具,并對其進行清洗消毒。負責生產食堂全部清潔衛生工作。負責客餐的生產服務。
(三)規范設施事務,實行規范管理。
1、設置標準齊全的功能室
學校食堂應設置粗加工間、切配間、烹調間、備餐間、消毒間、更衣間、倉庫、餐廳等功能室。基礎設施要達到以下標準:
(1)粗加工間
食品粗加工應該有固定的場所,有基本的防塵防蠅設施,并配備貨架或放置食物的貨櫥,與餐廳配菜間、熟菜間、烹調間等分開。加工場所的地面、墻裙應該采用不透水材料筑成,下水道通暢,便于沖洗排水。食品粗加工應有足夠供水,所供水質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粗加工場所應有三個以上水池,做到葷素食品分池清洗。洗滌拖把等清潔用品與清洗食品的水池分開。
(2)切配間
切配間應有專間,地面要有一定坡度,便于沖洗清掃。下水道通暢,有食品冰箱和帶蓋的廢棄物箱(桶),加工下來的廢棄物及時倒入箱內,并當日清除。配菜結束,應及時做好沖洗,清洗等清潔工作,以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3)烹調間
加工場所的灶臺要保持下水道通暢,灶臺上應有排煙罩,灶面及灶臺墻壁經常洗刷,做到無油污、無積灰、無食物殘渣、排氣罩不滴油,工作結束做好地面、灶臺、操作臺和工用具的清洗、洗刷,保持加工場所清潔。
(4)備餐間
有配餐臺,成品貨架。空氣消毒設施完備,配備有用于留樣的冷藏設施和需要冷藏熟制品的冷藏設施濕設施,并運轉正常。與外界相通的門、窗配備有完好的防蠅、防塵設施。
(5)消毒間
餐具清洗消毒場所應與切、配、烹調場所分開、以免交叉污染。餐具消毒可采用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采用化學消毒的,分別用于為餐用具初洗、清洗、浸泡消毒和消毒液殘留沖洗,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食堂管理方案2
一、加強領導,健全網絡
我院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要切實加強領導,提高對醫院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認識,從保障廣大患者和醫護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醫院正常醫療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行和長期性。要制訂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專門機構、專人負責,切實加強對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管理;成立由一把手總負責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醫院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組織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在全院范圍內形成有效的食品衛生安全網絡。
二、明確職責,層層落實
1、明確醫院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院長負責制,院長為食品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主管副院長為主要責任人,食堂具體分管人員為直接責任人。層層落實崗位責任,分工協作,各盡其職,在各個崗位和各個操作環節都要責任到人,堅決做到“誰主管、誰負責”。
2、定期召開食堂食品安全專題會議,每月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同時要做好四個“備案”:一是檢查和自查工作都要有檢查記錄備案;二是發現安全隱患要有整改記錄備案;三是出現食物中毒要有處理意見記錄備案;四是要制定飲食衛生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備案。
3、堅持“服務患者,保本微利”的原則,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4、要加強飲用水的衛生管理,必須向患者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和必要的洗手設施。醫院供水工作由專人監管,盛裝患者飲用水的容器必須加蓋加鎖,每天清洗消毒。
5、醫院食堂必須符合食品衛生經營的`基本條件,取得衛生許可證,嚴禁出售“三無”食品和過期食品。
6、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要求接受食品衛生知識和衛生法律知識培訓,并持有衛生監督部門指定醫療單位檢查的健康證明。發現患有影響食品衛生安全疾病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疾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7、醫院食堂物資實行準入制度,定點采購,并建立采購索證及驗收制度。
8、開展健康教育,普及飲食衛生安全知識,教育廣大患者和醫護人員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9、加強食堂及飲用水源的安全保衛工作,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嚴防投毒事故的發生。
10、醫院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后,應當迅速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采取積極措施開展救助工作。
三、具體措施
1、建立醫院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人制度。指定專人負責包括食物中毒在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上報工作。發生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內容為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臨床表現、已采取的措施、可疑食物、聯系人姓名、聯系方式等有關內容。,同時全力配合抓好救治和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醫院食物中毒事件得到控制后,醫院要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二是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醫院應當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醫院應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并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積極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4)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三是建立醫院食堂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責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報告不及時、瞞報、漏報的責任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通報批評或行政處分。
2、完善食堂食品安全進銷臺帳,對每年度的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總結,對需要整改的方面積極完成。
3、確保食堂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率達100%。
【食堂管理方案】相關文章:
食堂管理方案09-24
【精選】食堂管理方案07-11
食堂管理方案范文01-02
小學食堂管理方案12-17
食堂管理方案【推薦】06-28
【熱門】食堂管理方案06-28
【推薦】食堂管理方案06-28
【薦】食堂管理方案06-28
【熱】食堂管理方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