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范例1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
今天,上課鈴一響,同學們就急急忙忙的拿出語文書、坐端正,等待成老師的到來,成老師跟往常一樣走進教室。可是,我們看見成老師手里拿著一張白紙和一個打火機,連語文書都沒有帶。我們好奇得看著老師,我既好奇又興奮,心想老師到底要做什么呢?為什么要拿白紙?
過了幾分鐘后,老師終于開口說:“今天我要給大家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叫做‘001代號’”,同學們一聽要做實驗,高興得又蹦又跳,真想知道這個小實驗是怎樣做的?大家都很想親自來體驗一下這個有趣的小實驗!
首先,老師把那白紙讓同學們都檢查了一遍,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什么都沒有”!于是,小實驗就這樣開始了。只見老師左手拿著白紙,右手拿著打火機,把火機點燃,在紙下燒。可是,由于火太小了,過了十幾分鐘,白紙上還是什么都沒有。所以,實驗失敗了。同學們唉聲嘆氣,盼望第二次的小實驗能成功!
第二次的小實驗又開始了!老師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狠狠心把火調到了最大,又開始燒了。我心想:成老師到底要做什么實驗?怎樣做呢?我心里有許多的問號。想到這,我覺得實驗就象一個迷,需要很多人去用心去觀察。所以,我們全班二十幾雙眼睛緊緊盯著紙下,因為每個人真希望自已能第一個發現其中的`奧妙,受到老師的表揚。可是,事實并非如此,沒有一個人看得出來,都在那交頭接耳。時間慢慢的過去了,只見老師手里那張紙慢慢地呈現出一些“字”來。又過了十幾分鐘,紙燒的直冒煙,但是,紙上的字卻越來越清楚,實驗終于成功了!離講臺遠的同學都爭先恐后的擁上去,我也不甘示弱,好不容易也擠到前面。這時,我不由的想:這個秘密到底是什么呢?同學們也在思索著。可是,同學們并非像之前那么高興,都在討論著,因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奧妙。
老師看同學們計論的那么激烈,聽課聽的那么認真,便說:“其實這實驗在以前來說,是有很大的用途。在戰爭時期,解放軍為了不讓敵人知道情報的內容,用牛奶寫上字,曬上半個多小時,就把它送去另外一個軍團。萬一在路途中遇到敵軍搶走情報,也不用怕,因為情報只是白紙一張,根本看不到字,敵人就不會怎么管,也不會知道情報的內容。如果情報可以安全到達另一個軍團,他們只要用打火機燒5—6分鐘,就能知道情報的內容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實驗也有很大的用途。我相信大家聽了這個故事就能知道其中的奧妙了!可我還是不懂,就去問了其他的同學,原來,牛奶含有蛋白質和脂肪,是有機物,有機物不耐高溫,燒烤一下就會被氧化成黑色的炭,所以就能看見上面的字了。老師用牛奶早已在白紙上寫上字,把它曬干后,再在我們面前用打火機燒,寫的字馬上就顯現出來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2
“老師打臉了,老師打臉了,哈哈哈哈……”嗯,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動靜呢?其實是我們再做一個實驗——筷子提米。你們不信,那我就帶你們去看看吧。
這節實驗課老師要給我們做什么實驗呢,我十分期待。終于,老師來了,宣布:“今天我們要上實驗課——筷子提米。”老師的話音剛落,教室亂成一團。“切,老師怎么可能做到呢?”“老師,你這牛皮吹的也太大了吧,怎么可能呢?”“老師肯定會成功的,不成功怎么還會給我們看呢?”同學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一揮手,同學們便都閉上了嘴巴,安靜地聽著老師講話。老師神秘的說:“停停停,看我表演,肯定會成功的。”
班上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空氣好像凝固了一般,大家都瞪大眼睛看著老師的表演。老師拿出一個不大不小的玻璃杯,往里面倒進了大米,填“飽”了杯子的“肚子”,又拿出了一根筷子,輕輕插進大米的中間,就好是定海神針,插進海里。可是大米似乎認出了這不是自己的同類,絲毫不給老師一點面子。當老師拿起筷子的一瞬間,我們以為奇跡要出現了,可是誰知打臉時刻到臨了,老師把筷子拿了起來,那大米和杯子動都不動一下,他們似乎在嘲諷老師:“切切切,就不讓你提起來。”同學們一看老師打臉了,便全都大笑了起來,老師面紅耳赤,尷尬的說:“那你們知道怎么提起來嗎?”“加水!”大家異口同聲的喊道。
老師拿來水,往杯子中倒入,又再次把筷子插了下去。我們都不笑了,希望奇跡會出現。在水中的大米,個個都換上微黃微黃的衣服似乎等待著老師叫他們提起。老師稱大米不注意,猛地一提,可還是以失敗告終,但老師并不氣餒,而是又做了一遍,一分鐘過去了,老師輕輕提起杯子,大家用滿懷期望的眼神看著杯子,希望老師能夠成功。“天吶——”老師把杯子抬起來了!“1、2、3。”雖然老師只在空中停留了3秒鐘,總算把實驗做成功了。老師放下緊張的心情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可以成功嗎?”我們紛紛搖頭期待老師說出答案。“這是摩擦力的作用,米有向下運動的趨勢,泡了清水后米吸足水而膨脹,從而聚集一起,因此摩擦力也在逐漸增大,這樣就能輕而易舉的提起米來。”
看似簡單的實驗如此神奇地成功了!這次實驗,使我懂了一個道理: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所以說在生活當中就算失敗,但還是要勇于探索才能成功。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3
星期天下午,我來到陽光培訓班。只見唐老師帶著神秘的笑容對我們說:“嗨,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班又來了四個新朋友!”頓時,臺下竊竊私語,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唐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正在同學們左右張望時,只見唐老師從抽屜里掏出四只雞蛋。啊!原來四個朋友就是四只雞蛋。唐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科學實驗雞蛋轉轉轉。三個小組進行比賽,哪個小組的雞蛋轉得又快又穩,比賽結束,你們將會知道雞蛋的一個秘密!”接著唐老師還示范轉雞蛋的方法給我們看,同學們都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想到實驗能解開謎底,大家都忍不住內心的激動,個個躍躍欲試。
比賽開始了,比賽分成兩輪,每輪三人參賽。第一輪即將開始,唐老師在每組分別挑了一個小不點和兩個大力士。他們來到講臺,擺開陣勢。“預備開始!”他們不慌不忙地轉動雞蛋。只見第一組小個子的雞蛋扭著屁股轉起來,一圈,兩圈,三圈,四圈……小個子的雞蛋接連轉了七圈,終于罷休了。我們第二組大力士的雞蛋表現還算良好,轉了三圈。第三組也不甘示弱,可是他們的雞蛋只轉了一圈就停止了轉動。第一組代表小不點贏了!
第二輪比賽開始了,唐老師又請了一個小不點,兩個大力士,我代表第二組參加。唐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個雞蛋,比賽開始了。第一組小個子的雞蛋轉呀轉,一刻也不肯停止。第三組上一輪輸了以后,心想:這次一定要努力轉,可雞蛋就是不聽使喚,還是只轉了一圈。我的雞蛋開始轉得挺好,一圈,兩圈,可是轉第三圈時,最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了,只見我的雞蛋“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摔了個粉身碎骨。同學們看呆了,嘴巴張成“O”字型,無法相信這是事實。接著,同學們睜大驚異的眼睛看著唐老師,臉上充滿了疑惑。
怪了,為什么第一組的蛋每次都轉得這么快又這么順利呢?第二組的蛋為什么總是轉了三圈就轉不動了呢?第三組的蛋與第一組的也有區別嗎?一大堆問號在我們的腦海中翻騰著。
唐老師好象猜到了我們的心思,他把雞蛋收拾好,向我們公布了雞蛋的秘密:第一組的雞蛋是熟的.,轉的方向一致,所以轉得又快又穩。第三組的雞蛋是生的,轉的方向不一致,所以轉得既慢又不穩當。第二組的雞蛋燒過,但沒有熟透,剛開始蛋殼受力在轉動,接著就轉不動了。
有幾位小朋友還是不太明白,唐老師又講解了一遍:“因為熟雞蛋扭動時,蛋白蛋黃全部一同被扭動,所以轉得順利。相反,生蛋被扭動時,只是蛋殼受力,而蛋白和蛋黃幾乎未受力。蛋白和蛋黃因慣性幾乎停留不動。于是,蛋殼的轉動就被蛋白拖慢了,所以轉不動或停止轉動。”哦,哦,我們都明白了!
這次有趣的科學實驗豐富了我的科學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將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4
上個星期三,科學課老師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回家把雞蛋放進一個有水的碗里,不停地加鹽,看看雞蛋能否浮上來?
晚飯后,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執行老師的這項光榮任務。首先,我拿出一個空碗,盛滿自來水,接著挑了一個又圓又大的雞蛋輕輕放進碗中,然后從廚房的架子上拿來一罐鹽,一勺一勺地往碗里倒鹽,一邊倒,一邊在心里默默地念著數字,一連倒了五勺鹽后,我目不轉睛地看著那雞蛋,希望那“胖寶貝”能從涼爽的“泳池”里“探出頭”來。
可是,令我大失所望,碗里的雞蛋一如既往還是那么紋絲不動,一點兒反應都沒有,我心急火燎地等了3分鐘,見沒任何變化發生,心里的無名之火頓時迸發,一把撈出雞蛋,往桌上用力一放,只聽“啪”的一聲,雞蛋被我磕碎,弄得我渾身都是飛濺的汁液,真是狼狽不堪。我不禁有些氣餒,兩眼發呆,像沒了骨頭似的一屁股癱在椅子上。媽媽走過來,問明了情況,安慰我說:“兒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耐心細致,不能半途而廢,浮躁不安。自己要動腦筋分析一下雞蛋沒浮上來的原因,是不是鹽放得太急了,沒完全化開?你重新再做一次實驗,倒進鹽后用筷子在水里多攪動攪動,讓鹽充分稀釋,五勺鹽不夠就繼續加鹽,繼續攪拌,雞蛋肯定會浮起來的`。做實驗沒有一蹴而就的,要耐得住性子反復試。”
我聽媽媽說的非常在理,暗暗責備自己太心浮氣躁了,于是,我長吁一口氣,讓自己靜下來,調整好情緒,在剛才的鹽水里放進另一個小一點的雞蛋,用筷子不停地攪動鹽水,還是不見動靜,又倒入第六勺鹽,繼續用筷子攪拌,終于,雞蛋“依依不舍”地從“泳池”里探出了“小腦袋”。我按捺住興奮的心情,乘勝追擊,倒入第七勺鹽,哈哈,“小寶貝”終于“受不了”了,“無奈地全身浮出水面”。“我成功啦,成功啦!”我激動地喊著,一蹦三尺高。
“且慢高興!”一旁看報紙的爸爸一下喝住了我。“兒子,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個實驗還不能算完成,為什么雞蛋會浮起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爸爸這一問,我可傻了眼,張口結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趕緊跑回書房,從書架上拿出《十萬個為什么》叢書,找起答案來。
原來,水的密度小,浮力就小,所以雞蛋在清水里肯定是沉下去的;放進鹽,鹽充分稀釋后,鹽水的密度不斷變大,浮力也相應的逐步增大,雞蛋也就自然而然地慢慢浮上來了。
通過親自做這個實驗,我不僅搞清楚了一個物理現象,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5
今天,老師拿了幾張紙和幾本厚厚的書走進教室,并說要用這幾張紙撐起這些書。老師話音剛落,教室里就炸開了鍋:“啊?”“老師,這行嗎”“不可能吧?!”
我看了看老師拿的幾張紙,沒什么特別的呀,不就是我們常用的白紙嗎?老師看我們個個疑惑的樣子,接著說:“這幾張紙不能借助任何外力,不能平放;你可以通過變形、折疊的方式讓它至少托起五本書的重量”。聽到這話大家就更驚訝了,立刻像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能行嗎?”“真有這么神奇嗎?”“紙有那么大的力氣?”老師看到同學們半信半疑的樣子,接著說:“不信嗎?那我們今天就自己動手試試看。”說著就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薄薄的白紙。一些拿到紙的同學看見紙很薄,更是大聲的叫嚷:老師,你發的紙這么薄,怎么可能托起5本書呢?”老師沒有生氣,反而笑瞇瞇地說:“那就看你們怎樣動腦筋嘍!”
慢慢地,教室里安靜了下來,同學們都動起了腦筋。我左邊的男孩,一手撐著腦袋,一手捏著這白紙一副沉思的樣子,大概是還沒想出什么好辦法。我后面的幾個男孩湊到了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怎樣才能讓薄薄的紙起到最大的作用。這時,我想:數學課上,老師曾經說三角形是最牢固的,那我今天就把這薄紙紙疊成三角形吧。于是,我和另兩個女同學一起,把各自手中的紙對折對折再對折,這樣折了三層,做成一個三角形,把折好的三角形放在桌上,遠遠看還像一個小樹墩呢。紙折好了,我們幾個信心十足的舉起手告訴老師,我們完成好了。不一會兒,老師拿著厚厚的五本書來檢驗。只見老師把書一本一本的疊放在我們折的三角形上,那個三角形居然沒“癱瘓”,我們興奮地讓老師繼續往上加書。書越疊越高,連旁邊的同學也忍不住和我們一起數起數來:“1、2、3……14、15、16!”當放到16本時,紙做的三角形才開始塌陷。“耶!”居然放了16本書!我們三個十分激動!對這個成績特別滿意。再看其他同學做的,有的卷成圓形的、有的折成正方形的、也有的跟我們一樣做成三角形的,當然每個人做的紙架放書的數量也不一樣。班里又熱鬧了起來。
為什么有的.紙架可以托起更多的書、有的卻不行呢?我仔細地觀察,發現了紙架的面積越大,放的書本也就越多。其實,我們的桌椅也是根據這樣的原理制造的呢!這個實驗真有趣,不僅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動腦筋才能不斷地進步的道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6
今天第二節課一下課,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沖進科學室,端端正正地坐好。我們班大多數同學都不喜歡上科學課,今天怎么沒打上課鈴就做到位子上了呢?原來,扶語萱的爸爸——扶老師要教我們寫“秘信”。“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打響了,扶老師帶這他的助手——小才老師來到課室,“今天我們來做兩個實驗,”扶老師說,“第一個實驗有點危險,就讓小才老師為我們做示范,第二個實驗大家一起動手做。”“耶!!!!!”大家歡呼起來,扶老師又說:“今天,我們來寫一封秘信。
這是‘墨水’酚酞,”他指著一個黑色瓶子說,“這是‘解藥’碳酸氫鈉,”他又指著一個白色的瓶子說,“這是我們的第二個實驗的材料,第一個實驗的'材料也有‘墨水’酚酞,還要酒精燈和自來水。下面開始第一個實驗吧。”只見小才老師拿起毛筆,蘸了一點酚酞,在紙上寫了一個字,接著把紙舉起來,問我們:“你們知道我寫了一個什么字嗎?”我們睜大了眼睛,想找出一點筆跡的蛛絲馬跡,看了半天也沒找到,然后,小才老師點起酒精燈,把紙放到火上烤了一下,紙上冒出了一個咖啡色的‘擬’字,“哇塞!”我們叫了起來,最后,她拿自來水在字上噴了一下,等我們回過神時,字已經神奇般地消失了。扶副領導開口了:“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酚酞里面有糖的成分,糖一碰到水,就融化了,當我們用火烤的時候,水被烤沒了,糖在紙上,就出現了字,就是你寫的密信。”“哦哦。”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做實驗了。第二個實驗開始了,扶老師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張紙,每小組發了一瓶酚酞,我用我帶的毛筆,蘸了一點酚酞,在紙上寫了:秘信弗瑞德是我的外號這時,扶老師把‘解藥’碳酸氫鈉發了下來,我非常激動,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我拿了一個棉簽,蘸了許多碳酸氫鈉,涂在紙上,一開始,還沒什么反應,后來,慢慢地出現了我寫的字,還是粉紅的。
“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扶老師問,我們剛剛都興奮過度,都沒想這個問題,他看我們的腦袋搖地像撥浪鼓一樣,邊說:“因為酚酞一碰到碳酸氫鈉就變成粉紅,你們可以把用過的毛筆放到碳酸氫鈉里,碳酸氫納會變色的。”我把毛筆放到碳酸氫鈉里,果然變色了。“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一節有趣的科學實驗課結束了,“原來科學、化學里面藏著這么多的奧秘呀。”我一邊想著,一邊走向教室。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7
星期六,媽媽很神秘的對我的弟弟說:“今天我們來做個實驗吧!”我和弟弟很興奮,因為媽媽很少做一些有趣的小實驗!
首先,要一碗醋、幾粒米和一個雞蛋。媽媽先把雞蛋放入倒了醋的碗里,再往碗里放幾粒米,接下來就是等待。
我和弟弟等了半個小時,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那個雞蛋了,媽媽攔著我和弟弟說:“現在還沒到時間呢?實驗怎么就會這么快呢?你們再等會吧!”我和弟弟只好再等一會,又過了半個小時我和弟弟再也坐不住了,趁媽媽不注意,偷偷溜到廚房里去看雞蛋。可是這雞蛋一點變化也沒有,我叫媽媽來,媽媽說:“那當然的啦,用眼睛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你摸摸看,這有什么變化呢?”我摸了摸雞蛋,現在的雞蛋竟然比剝了皮的松花蛋還要軟。
“現在只有把它放入清水中就完成了”媽媽說。我和弟弟耐心的等了半個小時。再去看,哇!雞蛋變大了!比原來的雞蛋要大上許多。
我好奇的問媽媽:“為什么雞蛋會變大呢?”媽媽說:“把雞蛋放到醋里,蛋殼變軟,再拿到清水里,蛋就吸收了水分,而且蛋殼會變硬,蛋就會變大。”
今天我十分開心,因為我了解了一個實驗。
在科技月的隊會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吃著軟軟的`饅頭,剛開始淡淡無味,慢慢的,開始變得有了絲絲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們按照老師的要求準備了碘酒和任意幾種蔬菜和饅頭,在家里做起了實驗。據說,用這幾樣簡簡單單的東西就可以得出結果。
試驗開始了,我迫不及待地將準備好的材料一一擺在桌前,按照老師說過的動起手來:首先,我選了一顆土豆,切成片狀;又拿了一根玉米,切下許多玉米粒,還有主要工具——饅頭。好奇心驅使著我的手,我把碘酒一滴滴地灑在了土豆、玉米和饅頭上,究竟會有什么結果呢?在土豆和玉米上的碘酒迅速由黑色變成了普藍色,而饅頭涂上碘酒后,先由深紅色,變成黑色,又變成了紫色。
這真神奇,可是問題又像一窩蜂似的涌出:為什么碘酒會變色?原來,土豆、玉米即饅頭里都含有一種叫做淀粉的高分子物質。淀粉與碘酒生成了一種包合物,這種新物質改變了吸收光的性能而變了色。但是,這和饅頭變甜又有什么關系?這是因為我們的唾液中含有一種叫做消化酶的酸性物質,這種物質遇到淀粉就會變成一種糖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吃饅頭會越吃越甜的原因了。
這就是有趣的碘酒淀粉實驗。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8
今天,我們在孫老師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一上課,老師就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好不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
實驗開始了,同學們高興極了,仔仔細細地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只見老師拿來了一個魚缸和一個滑溜溜的雞蛋。接著,老師對我們說:“用什么辦法能讓雞蛋浮在魚缸上,要求就是不借助工具。”同學們立刻開始了爭論,有的說:“這根本不可能的,雞蛋怎么能浮在半空中呢?”有的同學們說:“在魚缸里面加水就能把雞蛋浮在半空中。”老師聽了我們的提議,就對我們說:“那我們就試試吧!”說完,便往魚缸里加了一點水,把雞蛋放進魚缸里,但是雞蛋并沒有浮起來。同學們見了又七嘴八舌地到:“水太少了,水太少了,再去加點水。”老師又加了點水,可是,雞蛋仍然沒有浮起來。同學們便覺得有點奇怪了,怎樣才能使雞蛋浮起來呢?同學們正思索著,突然又有幾個同學大叫起來:“再往水里面加鹽,雞蛋就能浮起來。”老師聽了笑瞇瞇地說:“那我按你們的說法再試試。”于是,老師就去拿了一些鹽來,用勺子舀了一點放進去,攪拌了幾下,可是雞蛋仍是不聽話,沉在底下,同學們又叫道:“多放點,多放點,再多放點!”老師聽了又舀了幾勺,可雞蛋仍調皮的沉在底下,老師又把水使勁地攪拌了幾下,可雞蛋隨著水了幾下就不動了。老師看了對我們說:“你們自己來加一點吧!”同學們聽了都爭先恐后地拿起勺子往里加鹽,鹽都放掉了一大半,但雞蛋仍靜靜地“躺”在水底。老師又加了滿滿幾勺鹽,使勁地攪了攪,雞蛋隨著勺子旋起來,不一會兒又毫不留情地沉到魚缸里。這時,有的同學有些灰心了,垂頭喪氣地說:“別做了,不能成功就算了,這樣太浪費了,浪費鹽犯罪。”最后老師說:“不要緊,這些鹽能沉淀出來。”說完,又拿起碗干脆直接往魚缸里倒,攪拌幾下。終于奇跡出現了,只見雞蛋慢慢浮起來了,俏皮地把頭探出了水面,試驗成功了,我們歡呼起來。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缸里的鹽水的含量超過了百分之三十鹽水比重很大,所以雞蛋就能浮起來。我聽了這才恍然大悟,但同時又有了不少感觸,這不光是水的力量,鹽也把一種無形的.力量奉獻給了水,只有鹽和水合二為一,才能把雞蛋浮起來。但人們往往只看到水的力量,忽略鹽的力量,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像我們實驗中鹽的人,像清潔工、鋪路工他們默默奉獻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學習嗎?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9
今天,朱老師拎了一個大包,一臉神秘地走進教室。我們議論紛紛,有的人說:“一定是要做實驗了。”有的搖搖頭,說:“不,一定是老師才購買的器材。”還有的更加玄乎,干脆說:“這一定是老師見我們最近表現好,給我們的獎勵。”在我們的猜想中,老師拉開包,拿出一盒器材,展示給我們看。我們互相擊掌——要做實驗啦!且耐心觀看老師的表演吧。
首先,朱老師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玻璃瓶,往里面注滿了本次實驗的主角兒——水,接著,她從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硬幣,大概有50、60枚。她問我們:“你們猜一猜,今天我要給你們做什么實驗?猜對有獎!”我們有的在抓耳撓腮,仿佛一下子沒了思緒;有的抓抓頭,想拿獎勵,心急如焚。這時,老師公布了答案,原來是水的張力實驗。老師見我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要干一件大事的模樣,更為神秘地問:“有誰知道這個實驗的過程呢?”這下,我們都異口同聲地答道:“第一,先將硬幣投入水中;第二,觀察水什么時候溢出來。”
老師接著問:“你們覺得能放多少枚硬幣呢?”見我們答案不一,她也不再賣關子,正式開始做實驗了。她喊了幾個同學上臺來配合,我們見沒喊到自己,個個垂頭喪氣、唉聲嘆氣。老師可不管這些,開始一個一個地往瓶子里放硬幣,我們開始不以為然,以為最多放5、6枚就放不下了。但是,等瓶子里已經放了十幾個圓滾滾的車輪“硬幣”時,水依然平靜如鏡,一滴水也沒溢出來,甚至表面平靜地一絲波紋也無。
這下,我們開始重視起來。有的人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焦急地直拍課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實驗的結果;有的在座位上都坐不住了,不停地走來轉去,嘴里像小和尚念經似的嘀咕道:“加油呀,一定要投滿50個圓圓的‘車輪寶寶’啊!別辜負我們對你‘大肚子媽媽’的稱號呀!”有的則想立馬沖上去把那一大把硬幣投入水中,但又不敢上去。
我想老師一定是要和我們作對了,反而更加不著急了,一個一個地向“大肚子媽媽”腹中投放硬幣。在投入最后一個硬幣后,水終于從杯中溢了出來,我們一顆顆懸著的.心方才落了下來。
我們個個詫異無比,都大驚失色,連聲說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一杯水中竟然容納了那么多的硬幣!老師見我們一臉疑惑,便解釋道:“其實水是由許許多多的水分子組成的,表面的水分子緊緊地擠在一起,有一種互相吸引的力,而這種力就是水的張力。這就像蒼蠅和蚊子趴在水面不會掉下去一樣,其實都是水分子這個小英雄默默奉獻的結果。”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實驗,水的張力好偉大呀。下課了,我依然在想,人類利用水的張力原理能創造出什么神奇的事物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答案嗎,那就留言告訴我吧。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0
噴泉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是由羅馬人發明,當時,為了解決缺水問題,古羅馬人修建了12條水道,用來引入活水,并逐漸從飲用水發展成了裝飾性的噴泉。在18世紀,西式噴泉傳入我國,并在我國的古典園林中得到了應用。現代化的噴泉,集齊電、光、聲、水、力等于一體,妝點著我們的城市生活。每一次,看到公園里、廣場上的噴泉,我便非常的興奮,情不自禁的跑過去玩耍,在音樂旋律的變化下,噴泉變換出了各種優美的水姿。尤其是在夜晚燈光的照射下,噴泉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
某天的實驗課上,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小噴泉”的制作程序,經過一系列的制作后,完美的“小噴泉”誕生,真是神奇不已,于是,在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來嘗試,希望能夠制作出像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小噴泉。
要成功制作出“小噴泉”,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于是,我發動了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實際上,“小噴泉”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利用水柱之間的壓力差,讓水在上升之后,再流入到低處,由于大氣壓力不同,水就會從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到壓力小的`一邊,直到容器中的水高度相同,便會停止流動。
我們先制作出了外盒,外盒的制作方法非常簡單,我和爸爸一起用鋸子制作出了三塊長木塊,長度為1550cm,再分別舉出一塊1510cm、1515cm、1540cm的木板,雖然制作過程簡單,但是卻累的我們滿頭大汗,將木板組裝在一起,就成功的制作出了外盒。為了讓“小噴泉”更加漂亮,我們在木板上涂上了紅色的油漆。
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準備好了制作“小噴泉”需要的3個瓶子(分別為A瓶、B瓶、C瓶)、3個橡皮塞、硬管、剪刀等。我先將A瓶的底部剪掉,3個橡皮塞,每個鉆出兩個孔,確保硬管能夠順利通過,組裝橡皮塞,在完整的硬管中,塞入橡皮塞,再將剩余硬管剪成適宜的長度,塞入2個剩余橡皮塞孔中,裁剪硬管,在剩余橡皮塞孔中,分別塞入一根硬管。最后,將橡皮塞組裝起來,長軟管部分,連接橡皮塞寬頭硬管。在B瓶中裝水,C瓶設置于距離B瓶高度40cm以上的地方,在A瓶中倒入水,于是,一個“紅色的小噴泉”就這樣誕生了。雖然實驗花費了3個多小時才順利完成,但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我內心深處充滿了成就感。
在這次精彩的“小噴泉”實驗中,我收獲良多,要確保實驗成功,實驗前的理論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弄清楚理論,才能夠將其順利的應用到實踐中,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平時的學習中,也是一樣,要取得理想的成果,必須要將課堂學習和課后的鞏固結合起來,學會舉一反三。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1
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神秘地走了進來,對我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個實驗,名字叫搭紙橋。你們看,這兩個紙盒是橋墩,一會兒我們把一張紙放上去,搭在兩邊的橋墩上,大家覺得會不會塌呢?”
有人信心滿滿地說會塌,又有人半信半疑地說不會塌。
“到底會不會塌呢?”老師說完便把筆放了上去,同學們都屏住了呼吸。只聽“啪”的一聲響,紙塌了下去,同學們都驚訝極了。老師說:“同學們,接下來的時間你們可以自己嘗試著做實驗了,開始吧……!”同學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接下來就是小組成員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候了。
我得意地想:“這個科學實驗的視頻我以前在電視上看過,肯定能撐住不會塌的!”想到這,我就草率折了幾下,和其它組員試了試,能放!試完后我看了看其他人的:1號組員只是對折了一下就放了上去,結果是沒撐住,像脆弱的稻草塌了下去,第二次他又對折了6層,總算是過關沒塌了。2號組員折了一個像盒子似的東西,它像大力士,扛住了筆,沒塌。3號組員是折了幾個半圓似的東西放了上去,唉,只可惜,沒有撐住,也塌了,第二次她改成了和我一樣的紙片,試了試,也能撐住。我越看越得意,覺得我的橋肯定是最堅固的!我信心滿滿地舉了手,心想:這回冠軍肯定是我的嘍!
老師拿了兩個小組的成品上講臺展示,我們小組選的是我做的成品。老師手拿著一部手機和一個文具盒,說:“現在我要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他們做的成品上了,它們可是很重的,大家一起來看看實驗結果到底如何吧!”老師說完還讓同學們親自用手掂了掂,大家都說很重,一張紙折出來的成品肯定撐不住!聽到大家這樣說,我不禁擔心起來:唉,這么重,可能真的.撐不住哦,心情有些忐忑不安。老師問我:“你有沒有信心?”我半天才吞吞吐吐回答出“有”字。老師把手機放在了我的三角形作品上,哇!竟然沒有塌!全班像炸開了鍋。接著,老師把文具盒再加上去,我瞬間緊張到極點,正如我所擔心的一樣,作品耐不住重力,終究是塌了,我頓時像泄氣了的皮球,提不起精神。老師再去實驗另一個三角形成品。當手機放上去時,紋絲不動。當老師再把文具放上去的時候,紙橋這才勉強搖了搖,作品似乎在說:“來吧,我能堅持住!”看到這我既驚喜又意外。
老師說:“這個實驗大家都看明白了嗎?三角形是圖形中最穩定的,折的三角形層次越多,紙片的承受力就越大,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智慧、科學的力量很強大!”是的,我們以后要多學科學,長智慧!
這節課給我的觸動很大,科學智慧可以把一些不可能變成可能!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2
這個星期五上午第三節課,班主任說下午第一節課李杰老師將帶我們做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老師叫我們安靜,我們雖然安靜了,可大家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要知道,科學課可是我們最期待的啊!
下午第一節課終于到了!我們的語文老師——王老師讓我們出教室到走廊排隊到實驗室,我們迫不及待地涌出去,如潮水般沖向走廊。大家你回頭,我側身,嘀嘀咕咕討論著要研究什么。老師叫我們站直了,我們立馬站成筆直的兩隊。老師領我們走向實驗室,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加快了腳步。
到了!我向門內望去。瞧,那千奇百怪的儀器,擺在一臺臺怪異的桌子上。沒等我細看,老師已安排好座位,我和其他4位同學坐在第一排,我要做試驗,還要負責本小組的記錄。
坐定細看,才發現桌子上擺著一根線繩,三個50克的砝碼,一個帶有約40厘米高鐵柱子的鐵架臺。這是干什么的呢?不會叫我們稱物體的重量吧!
我正納悶,突然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大字“擺的研究”。唉?這是開玩笑吧!桌子上沒“擺”,怎么研究?
也許老師看我們都愣在那,故意賣關子,微笑著什么也不解釋,只說來給大家示范。只見他將繩子與一個50克的砝碼打了個結。本已不明白的我要崩潰了,我想:老師,你是在耍我嗎?接著,老師把繩子的另一頭在鐵棒上打了個結,說:“你們覺得砝碼帶著繩子搖擺與時間有什么關系?”有關系?莫非擺動的次數與秒數差不多?老師擺動了繩子,按下秒表,30秒到了,繩子來回擺動了31下,誤差只有1。我驚呆了!原來我猜得沒錯。老師叫我們動手試試,我們忙起來,發現,還真差不多!
我正得意自己的猜測,老師卻叫我們把懸吊砝碼的繩子調節一下長度,分別調到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再讓其擺動試一試。大家做著做著,我記著記著,我們突然發現,唉,同樣懸著50克的砝碼,繩子越短,也就是擺越短,擺動的速度越快。啊!我們并沒有哪做得不對啊?看看別的組,結果,全班幾乎都發現了同樣的規律,迅速,教室里又熱鬧起來。原來并非是絕對的.一秒擺動一下啊,速度和擺長有很大關系啊……
李老師開始帶我們總結研究發現了,擺動速度和擺長的確有很大關系。科學實驗課要結束了,我還意猶未盡。我之前只知道,擺來擺去很好玩,沒想到,擺還和時間有關。外婆家的馬頭鐘好像就有個大擺,成天的擺來擺去呢,它干嗎呢……
我喜歡這次實驗,有趣,還讓我知道了擺的好多秘密,也讓我覺得,生活中看似簡單的事物一定都不簡單。我要好好學習,我要繼續研究!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3
星期四的第三節課,陸老師早早地來到教室,把一杯盛滿水的量杯和兩盒大頭針擺在了桌上,我們都很好奇,這時陸老師笑著告訴大家: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盛滿水的杯子里能夠放入多少根大頭針?
話剛說完,下面的同學議論紛紛,膽小的郁欣俊說20根、稍膽大的張宇杰說50根,最大膽的'陳銘云則說100根……,我想水已經盛滿了杯怎么能裝得下呢?于是我輕輕地說:“10”。
實驗在大家的猜疑中開始了,陸老師在靠近水面處將一根大頭針垂直放下,大頭針便平穩入水了,大家哇的一聲叫了起來。緊接著第二根、第三根大頭針,紛紛入水,而且杯面水平如鏡,一滴水也沒有溢出。一會兒我的預言就破了。大約過了一分鐘左右,第二十個大頭針快速地入水,沉入杯底,第一個預言隨之破滅。
實驗繼續進行,這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所有人都擁到講臺前要看個究竟,有些人為了方便,直接跳到了桌子上、凳子上。“48、49、50……”沒過多久,第五十二根大頭針入了水。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個接一個的大頭針紛紛沉入水底。下面頓時炸開了鍋,一些人反悔了,紛紛改數字,但是誰也說不準,到底還能放入多少個。這時,陸老師故作神秘地說:“請大家原地不動,屏住呼吸,接下來將是見證奇跡的時刻。”隨后,陸老師把把大頭針紛紛發給小組長,由她們來繼續完成這個實驗。
空氣似乎凝固了,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面。第一百個到了,所有的預言都不攻自破了,水面卻依然紋絲不動,只是有些稍稍拱起。
“叮鈴鈴”,下課了。但是大家依然關注著實驗,生怕眨眼的一瞬間,水面會容不下那么多大頭針,向外溢出。只見施添瑀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大頭針,對著水面頓了一下,然后輕輕一放,第二百根大頭針入水了。
接下來每放入一根大頭針,都會揪起大家一刻緊張的心。盡管窗外一陣喧鬧,但教室里依然十分寧靜。第三百根大頭針慢悠悠地入了水。整整兩盒的大頭針入了水。直到最后,杯底已經積累了厚厚一層大頭針,大頭針也占水的體積,那為什么水不會溢出呢?
“哇,怎么這樣神奇,難道這是個魔杯?”這時老師笑嘻嘻地告訴大家:這一切都是因為水面張力在作怪。根據水面張力的原理,杯口的水面就像一個球面,張力使水的面積縮小,鼓成一個包。只要將大頭針垂直放入,水就不會外溢。
“原來如此啊!”看來,大家的緊張都是多余的。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啊!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相關文章: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02-10
[精選]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7-10
(精選)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7-19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精選)07-09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6-13
【精選】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7-24
【經典】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7-22
(經典)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08-20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經典)09-21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經典)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