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實用]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水的除夕》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踩著爸爸的腳印,向村子里走。爸爸的腳印很大,踩進去,我都不認識自己的腳印了。”往事如風,在那絢爛的晚霞之下,他們的童年就像一首歌。
他們的童年之歌有高音——可以把褲子當風箏放上天;他們可以被爆米花爐逗得哈哈大笑……他們的童年之歌也有低音——他們有的家庭破碎,比如小麥的爺爺眼瞎,奶奶癱瘓,爸爸前幾年在建筑工地上摔斷了腿,小麥的媽媽受不了,改嫁走了,小麥只得早早挑起家庭生活重擔;他們有的家中貧窮,只能穿爸爸媽媽剩下的衣服,比如劉錦輝總是穿著爸爸的棉襖和單褲,棉襖遮過了屁股,單褲的長度正好……
而這本書最讓我難忘的是小水在雪中等候爸爸。為了抵抗瞌睡,他燃放了手中的鞭炮。我想,那紛紛揚揚的大雪,那清脆響亮的鞭炮,飽含了小水對父愛多深的渴望啊!
每每捧起這本書,我總是會說:“小水和他的朋友們生活好艱難!”胡老師也會笑著答道:的確,他們的生活是艱難的,但他們又十分快樂,這份艱難與快樂,只有認真閱讀,才能慢慢體會。
他們的生活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當下,我國很多邊遠地區孩子的生活環境就和小水以及小水的伙伴們差不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兒童”,父母為了生活常年在外,孩子與家長就是這樣,分開時多,團聚時少。
而我們呢?相比小水,我們的童年是多彩的,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學校我們有著先進的設備,優秀的老師;在家里,我們也從不會缺衣少食,有著無微不至的父母在身邊;社會上,各界人士關心青少年兒童,關注我們的成長。
在幸福,多彩,美好的童年里,我們是否也應該學習小水和小水的伙伴們呢——他們即便沒有課桌也努力學習,相比之下,我們又有什么資格不積極向上?他們哪怕貧窮也能夠互相幫助,相對而言,我們在與同學相處時,更應該真心待人。
每個人的童年其實都不一樣。
也許正是因為他們獨特環境與背景的影響,才會有如此淳樸純真的童年。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11-07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03-17
《小水除夕》讀后感11-23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10篇11-14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10篇)11-14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精選10篇)11-14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精選10篇11-15
《小水除夕》讀后感6篇11-23
《小水除夕》讀后感(6篇)11-23
《小水的除夕》讀后感合集10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