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棉樹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木棉樹作文常用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木棉樹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木棉樹作文 篇1
在我家小區的草坪上,有一顆高大的木棉樹,我愛叫它“大英雄”。因為春天來到的時候,它就搶先開了花。花落時,仍然保持著它的風度,在空中一路旋轉而下。木棉樹也叫英雄樹,所以“大英雄”因此而來。
木棉樹上盛開著許多紅艷艷的花,遠處看木棉樹好像一位頭上頂著紅帽子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地站在翠綠的'地毯上。往天空一望,一朵朵木棉花仿佛就是一群紅色的小鳥,翱翔在一望無際的藍天,染紅了天空的一角。
“大英雄”的花——木棉花,它的花瓣總是有五片,每一片都長滿了白色小毛線,摸上去毛乎乎的。花瓣里的花蕊一根根排列的非常整齊,每根花蕊頭頂上都有一顆小黑球。
夏天,到處都可見飛舞的棉花,那可是“大英雄”的果實。瞧,周圍那些矮矮的樹,枝葉上蓋滿白白的棉花,好像迎來了白雪皚皚的冬天。突然,身上有一絲涼意,一身的疲憊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喜歡木棉樹,不愧是名副其實的“大英雄”。
木棉樹作文 篇2
學校的里有許多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木棉樹。
木棉樹是生活在我國南方的一種落葉大喬木。其枝干偉岸挺拔,大都 有七八層樓高。 木棉樹是喜光植物,它和其它樹生長在一起時,為了不被其它樹給遮住,它總是一個勁的往上長。
木棉樹先開花后長葉,每年3—4月份,枝條上就綴滿了嫣紅絢麗的`花朵。一樹數百朵花競相開放,猶如點燃著無數小火炬。顯得格外雄奇瑰麗,而且木棉樹開花時是見不到一片綠葉的。
也許正是因為木棉樹長得偉岸挺拔,因此被人們稱為英雄樹。
木棉樹還可以入藥,曬干的木棉花有解毒清熱、驅寒祛濕的功效,還可用于煮粥或煲湯。
木棉樹作文 篇3
艷陽高照,微風輕拂,木棉樹的葉子發出了聲聲輕柔的“沙沙沙”聲響,像是在吟唱一首含蓄的詩歌。
漫步在校園內,一棵棵偉岸挺拔的木棉樹傲然挺立,它的樹干筆直,身上長著一些小刺,看起來凹凸不平,摸起來粗糙異常。粗粗的樹枝向四面八方伸展。雖然,它不像普通的樹那樣枝繁葉茂,可以遮擋刺眼的`陽光,將清涼灑向人間,但它熱烈的花兒總是盡情吐露芬芳,散發清甜的香氣。
看啊!春天里,那朵朵花兒像一簇簇不滅的火焰。它不需要綠葉來襯托,毫不掩飾,沒有絲毫矯揉造作,它綻放的是自己獨特的風采,綻放的是最燦爛的容顏。那無所顧及,鮮紅的花瓣緊緊連在一起,是那樣堅強,即使樹葉落光了,它們依然仰望藍天,就像永不低頭,堅貞不屈的軍人。“紅棉盛放天氣暖洋洋,英姿勃放堪敬仰,英雄樹力爭向上,木棉獨有傲骨干……”這首歌不正是贊嘆木棉的頑強與氣節嗎?
英雄林基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不就是人們心中那朵永遠綻放,鮮紅熱烈的木棉花嗎?他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堅貞不屈,同敵人堅決斗爭,表現出了共產黨員的鋼鐵意識和崇高氣節。
站在林基路的紀念庭前,我思緒萬千。我仿佛看到了戰火彌漫的戰場上,無數革命者冒著炮火硝煙奮勇殺敵;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看到了校園里我們的老師為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奉獻了寶貴的青春;我仿佛看到了奮發向上的同學們在追求知識的路上一往無前。他們就是校園里開得最燦爛的木棉花。
一代英雄已遠逝,但他堅貞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千千萬萬的學子。鮮紅艷麗的木棉花讓我懂得了奉獻與積極向上,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懈追求。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自強不息,奮發向上。
木棉樹作文 篇4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待到木棉開花時,天就不冷了,花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木棉燦爛時,花草滿枝芽。
大家來看看木棉樹,今天的木棉花雖然葉子不少省,但是也很美,你們看那樹根,高大挺拔,直沖云霄,簡直可以說是蒼天大樹,在暴風雨的吹襲下,他傲然挺立,我常想如果我們的學校有三五成群的木棉樹的話,我們的學校一定會百樹齊放,碧綠油嫩、風姿嫵媚、絢麗奪目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木棉樹茁壯成長最后形成了這顆擎天巨樹,雖然葉子還沒長好,但是他的'枝干,像螃蟹一樣橫行霸道,每隔一小段,就在同一平面上長出新的枝干,這些枝干像月牙、像鹿角,還像一根根電線桿子!每一根枝干最后面的部分都有一個個嫩芽冒出頭來,它們雖然微不足道,但是他們象新生的竹筍,似乎想要傲然怒放,長出來后就一定會像翠綠的屏罩一樣圍繞著大樹,似乎在報答他們的大樹媽媽要幫木棉樹遮風擋雨,一片葉子當不了雨,一堆葉子遮風又當雨!他們開出的花爭奇斗艷、質樸如華。大家因該對木棉樹有些了解了把。
木棉樹德身上處處都是寶,種植缺一不可缺一不可啊!
【木棉樹作文】相關文章:
木棉樹作文06-12
木棉樹的作文02-06
木棉樹作文06-13
必備木棉樹作文11-04
關于木棉樹作文11-13
實用的木棉樹作文09-23
【薦】木棉樹作文12-09
【熱門】木棉樹作文12-09
木棉樹作文【精】12-27
校園的木棉樹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