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

時間:2023-10-11 08:55:29 一般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10篇[集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10篇[集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樹葉的顏色、形狀和特征,培養孩子仔細觀察的能力。

  2、學習畫樹葉,提高孩子的繪畫水平。

  3、游戲"幫樹媽媽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審美情趣,培養孩子關愛樹木的意識。

  活動重點:

  學會畫樹葉

  活動難點:

  怎樣幫樹媽媽穿衣服才美麗

  教師準備:

  樹葉的實物,課件《美麗的樹葉》,畫有大樹輪廓的圖畫紙

  幼兒準備:

  彩色畫筆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讓幼兒聽兒歌《小松樹快長大》進入課堂,教師問:"小樹快長大離不開誰呀?"(樹葉,樹根,樹干)"那大樹的寶寶是誰呀?"(樹葉)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學畫樹葉好不好呢?

  二、觀看樹葉

  1、教師出示樹葉:幾種形狀不一的樹葉:楓葉、竹葉、梧桐樹葉、槐樹葉、銀杏樹葉等。

  2、讓孩子觀察樹葉的顏色(紅、黃、綠)

  3、讓孩子觀察樹葉的'形狀(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讓孩子意會一下,不需要都說出形狀的名字。

  4、讓孩子摸一摸樹葉的構造(葉柄、葉脈、葉片)

  5、導入畫樹葉

  三、學畫樹葉

  1、讓孩子仔細觀察教師示范畫樹葉的步驟

  2、孩子學畫,教師巡視指導

  3、孩子練習畫樹葉

  四、游戲"給樹媽媽穿衣服"

  1、教師播放課件《美麗的樹葉》讓孩子觀看樹葉的美麗。

  2、大樹因為有了樹葉而美麗,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樹葉都離開了樹媽媽,大樹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樹葉多想念自己的媽媽呀!他們都想快快回到媽媽的身邊,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好嗎?

  3、發給每個孩子一張畫有大樹輪廓的圖畫紙,讓孩子在上面添畫樹葉,可以進行創意性的繪畫,看誰畫得最美麗。

  4、作業展示:評選出好的作品進行鼓勵表揚,把作業粘貼在好孩子園地上,以供大家觀賞學習。

  五、戶外尋樹葉

  在音樂聲中領孩子到外面去撿拾樹葉。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2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按種子大小、顏色、能否食用等明顯特征進行分類。

  知道種子的用途,發展幼兒初步的觀察比較和積極思考的意識。

  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過程

  1.展示教師準備的種子,讓幼兒自由觀察。

  提問:你能說出這些種子的名字嗎?

  識別有困難的種子可參看圖標。

  2.教師:這么多的種子,我們來把它們分分類。

  (1)教師提示可按“能否食用”把能吃的'種子放在盒中,不能吃的放在籃子里。

  (2)讓幼兒想一想還能怎樣分(鼓勵幼兒相互議論)。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來分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

  (引導幼兒發現可以按種子的大小、顏色、形狀來分類。)

  幼1:把水稻、黃豆放在一起。枇杷、蘋果、青菜、西瓜的種子放在一起。

  幼2:把枇杷、黃豆的種子放在一起(比較大),蘋果、西瓜、水稻、青菜的種子放在一起(比較小)。

  幼3:把青菜、黃豆、枇杷的種子放在一起(是圓的),把水稻、蘋果、西瓜的種子放在一起(有點尖)。

  3.師:你知道種子有什么用處嗎?

  幼1:西瓜、南瓜、水稻的種子可以吃。

  幼2:枇杷的種子可以種,會長出枇杷樹……

  教師和幼兒一起得出結論:有的種子能吃,有的不能吃;種子都能種植,發芽后長成小苗,長大后會結果。

  評析:教師敏銳地捕捉幼兒的興趣轉移點,及時調整活動方案,滿足幼兒的認知需求。

  活動反思

  關于種子,按照傳統教學內容,通常安排在大班進行,而這個從尋找→種植的系列活動卻使小班孩子自始至終沉浸在積極主動的探索之中。

  活動設計的成功,不僅在于教師不斷抓住幼兒的興趣,發掘教育價值,生成活動,具體活動目標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認識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師沒有把系列活動僅僅視為過去心目中的“上課”,而是將教育真實地滲透在生活和各項活動之中。如,教師借助幼兒吃水果這一日常生活環節,作為支持孩子尋找種子的探索活動,讓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動中逐漸積累相關經驗。不難想像,如此的師生互動和教師專門組織的教育活動相比,對孩子、對教師都會是自然的,毫無壓力的。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3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狀。

  2.會用記錄的方式記錄猜想與實驗結果。

  3.樂意與大家交流分享。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狀。

  難點:通過探索感知猜想與實驗結果的區別。

  活動準備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吹泡泡工具,已配好的溶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幼兒邊聽音樂邊進入吹滿泡泡的活動室。師:歡迎小朋友們來到泡泡樂園。耶!

  師:剛才,你們看見了什么?它是怎樣的?(看見了圓圓的泡泡)

  師:你們喜歡吹泡泡嗎?(喜歡)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吹泡泡?

  基本部分

  1、出示圓形吹泡器,師生一起吹泡泡,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的.吹泡泡玩具,你們看看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圓形。

  老師:你們猜一猜,圓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可能是什么樣的?

  幼兒:圓形的泡泡。

  老師:我們去吹泡泡,用它吹出的泡泡跟你們說的到底是一模一樣的嗎?2、請個別幼兒說說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是圓形的泡泡)

  3、分別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吹泡器?它們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幼兒猜想:三角形能吹出三角形泡泡,正方形能吹出正方形泡泡

  4、集體做猜想記錄。

  5、讓幼兒動手試試,三角形、正方形的吹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

  6、集體做實驗結果記錄。

  6、小結:不吹不知道,一吹嚇一跳,原來啊不同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結束部分

  游戲:吹泡泡

  老師:“你們還想不想玩啊?我們到外面去玩,看看泡泡在陽光下面是怎樣的?

  教學反思

  1、這一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

  玩泡泡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活動,他們經常吹,喜歡吹。因此,這一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既熟悉,也富有一定挑戰性,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

  2、設下疑問,促進幼兒思考。

  活動開始,老師便拋出了問題,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幼兒答案,重在激發其探究欲望,使幼兒變以往的被動接受成為現在的主動思考。

  3、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材料。

  這次科學探索活動,我們是分組進行的,每一組都有足夠可操作材料,如吹泡泡溶液,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因此促進了每個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去進行探索。

  4,教師作支持者、鼓勵者、引導者。

  在孩子們實際探究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沒有親自做示范,也沒有老是在一個幼兒旁邊轉來轉去或問一些沒有建設性意義的問題。遇到有的孩子想直接從老師這里得到答案時,教師便鼓勵他自己反復嘗試;遇到有的孩子總也吹不出泡泡時,教師便指導其怎樣用工具蘸溶液;遇到有的孩子為新發現而歡呼雀躍,教師也拉著他的手一起笑……教師在這里是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也是一位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

  5,不足之處

  老師對于空中的泡泡能引導幼兒觀察,而忽略了在地毯上的泡泡,由于地毯的粘性作用,泡泡在上面能維持較長的時間,此時,老師可以讓孩子觀察躺在地上的泡泡都是怎樣的,孩子們就能把不同形狀的玩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4

  活動目標

  1. 引起幼兒對落體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 初步嘗試記錄。

  活動準備

  1. 已玩過落體游戲。

  2. 羽毛、塑料積木、紙條、樹葉、自制降落傘若干。

  3. 五張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出示準備好的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2.擺弄落體進行感性探索。

  (1)請幼兒選擇一樣物體玩一玩,觀察這個物體落下來的情景。

  (2)進行討論。請個別幼兒描述自己所玩的物體落下來的樣子,并用動作表示。

  T:說說你們剛才玩了什么?物體掉下來的樣子是怎樣的?你們可以用動作學一學它的樣子嗎?

  3.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T:剛才你們做得好,說得也好,下面我們來當小小記錄員,把東西掉下來的樣子畫出來,好嗎?

  (1)請一位幼兒選擇一樣物體,先觀察它落下來的樣子,再嘗試用畫畫的方式記錄。

  (2)讓幼兒自己玩玩、試試其余物體,觀察不同物體下落時的有趣現象,并嘗試用畫畫的方式記錄。

  (3)逐一出示記錄表,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記錄的是哪一種物體,它落下來的'樣子是怎樣的。

  T:這條線表示的是什么物體下落的樣子,做一做這個物品的下落樣子。

  4.集體交流。

  活動延伸

  玩一玩落體游戲,如“托氣球游戲”“吹雞毛游戲”等,啟發幼兒觀察落體運動現象,并想辦法吹起下落的雞毛,托起下落的氣球。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5

  準備好了嗎?測試開始!

  首先一共有4個選項:A從不B偶爾C經常D總是

  評選標準:A=1分B=2分C=3分D=4分

  根據你的表現為自己打分吧。

  開始答題:

  1、我常常在別人面前講一些孩子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

  2、有時候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我總是考慮很多,比如合不合適、費不費錢。

  3、我認為自己有時候的不愉快情緒是來自孩子的所作所為。

  4、我在金錢上對孩子要求很嚴,甚至有些苛刻,以至孩子認為我是小氣、吝嗇。

  5、我常常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樣做,我會很傷心。

  6、我常常對孩子說:你在家里的表現讓我很不滿意。

  7、我可以為了工作,三四天不和孩子說話。

  8、我不是很清楚孩子的愛好和認識的一些小朋友情況。

  9、我不喜歡孩子總是問我問題,甚至很厭煩。

  10、對于我的問題,孩子經常表現出沉默。

  測試結果:

  15分及以下:

  您是一位現代父母。您對孩子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特性。

  16分~25分:

  您是一位稱職的家長。您對孩子的'方式會給他探索的勇氣,讓他肯定自己。您偶爾的言行會讓孩子感到挫折,但是只要在一些細節上及時約束自己,是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傷害的。

  26分~35分:

  您是一位注重自我的家長。在忙于自己的生活同時,往往忽視了孩子對您的要求。作為父母,您需要為孩子打開生活之窗,鼓勵他邁向外面的世界。同時,您在批評孩子的態度上,首先是冷靜,其次內容應該有啟發性,避免成為一種簡單的情緒發泄。

  36分及以上:

  您對待孩子的態度需要改變。您的身份顯示您給了孩子很多失望,如果您的孩子還在青春期之前,那么這已經挫傷了孩子敏感的自尊;如果您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您更應該學會如何和孩子對話,避免以打趣、斥責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怎么樣,你是個什么樣的家長呢?如果您的分數在26分以上可要檢討自己了,現在改正還不算太晚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6

  活動目標:

  1、結合已有生活經驗,樂于講述吃過哪些糖果以及吃糖果的感受。

  2、試運用“假如我是天空魔法師……”句型表達自己想像的各種神奇的雨。

  3、感知天上下“糖果雨”的樂趣和吃糖果的甜蜜。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你們喜歡吃糖果嗎?都吃過哪些糖果?為什么喜歡吃它?(我喜歡吃,因為它很甜、我喜歡吃廣告里的那個彩虹糖,因為她有很多種顏色,很漂亮,一種顏色一個味道,可好吃啦!我喜歡吃QQ軟糖,它軟軟的.,味道可好了。)

  師:看來,糖果不僅外觀漂亮,而且味道很好,深得大家的歡迎,要是小朋友剛才說的那些好吃的糖果像下雨一樣從天上落下來,那該多好呀!今天我們一起聽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糖果雨》。

  二、師講述故事。

  1、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有一塊云朵飄過,那是一塊什么云?這塊云下了一場什么雨?有些什么顏色的糖果?小孩子嘗的什么顏色的糖果?是什么味道?還有一個孩子嘗的什么顏色的糖果?是什么味道?他們嘗了糖果后說了什么話呀?

  2、講述故事第二段,所有的人都到了馬路上,他們是怎么想的?糖果多不多呀?(理解詞語密密麻麻)他們看到這么多糖果是怎么做的?(人們、老奶奶等等)

  3、糖果雨停了后,地上都是什么呀?糖果就象地毯一樣鋪滿了馬路,糖果踩在腳下發出了什么聲音呀?(咯咯咯咯地響)小孩子的書包里也都是什么呀?老太太看見這么多糖果是怎么做的?

  4、講述故事第四段,那個城市的人每天都盼望著下糖果雨?可是下了沒?

  三、啟發幼兒想像各種神奇的雨,運用“假如我是天空魔法師……”句型表達自己想像的各種神奇的雨。

  師:他們好失望呀,那么你們想不想來幫助他們滿足愿望呢?

  師:如果我是天空魔法師,我就要下一場巧克力雨。那么你們想下什么雨呢?提前一定是假如我是天空魔法師……

  四、感知天上下“糖果雨”的樂趣和吃糖果的甜蜜。

  師:現在有一個真正的天空魔法師,要來我們班級下一場糖果雨,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師撒糖果)請你們把眼睛睜開,現在快去撿吧!撿好后可以告訴王老師和客人老師:“撿到什么顏色的糖果,吃到嘴里什么味道?”

  五、延伸活動: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糖果雨。

  師: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蠟筆和紙,你們可以把你們想下的雨畫出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下落的軌跡與它的輕重有關。

  2.愉快的投入游戲之中。

  3.能用語言、體態動作來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兩種小玩具(重)、紙片(輕)、塑料繩(輕)若干。

  2.每組一個裝實驗用品的盆和教師用魔法袋。

  3.黑板和粉筆。

  活動過程:

  一、小游戲導入,集中幼兒注意力初步認識小精靈。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要和大家一起玩游戲的魔法師!你看!這是我的魔法袋,魔法袋里我裝了很多會跳舞的小精靈,他們想跑出來和你們一起玩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吧!請念出我們的咒語。

  二、探索與發現。

  1、進行初步感性探索探索第一組材料。(兩樣:重的小玩具、塑料繩)

  師:只有兩個小精靈出來啦,他們是小玩具和塑料繩。小精靈想和小朋友玩一個“掉下來”的小游戲。玩的時候要要把小精靈舉得高高的,然后放開手,眼睛看好小精靈在空中是怎么掉下來的?想不想跟他們一起玩?

  請你們仔細觀察小精靈落下來的情景。小精靈玩累了,我們把他們送回家。你剛才跟誰玩的?它們是怎么掉下來的?你能學一學它們的樣子嗎?

  幼:塑料繩,掉下來的時候是一扭一扭的。

  師:是這樣嗎,老師也來試一試。噢,果然塑料繩掉下來的時候是一扭一扭的。來,我們一起用身體學學塑料繩掉下來的樣子。塑料繩,一扭一扭跳個舞。現在我們和另外一個小精靈玩一玩兒,看看小玩具掉下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你也用動作來學學?

  幼:小玩具是筆直掉下來的。

  師:哦,是嗎,老師也來試一試。嗯,小玩具是筆直掉下來的。那我們用身體來學學小玩具掉下來的樣子。小玩具,筆直筆直跳個舞。

  2、進行對第二組小精靈的探索,加深對輕重物體落下軌跡不同的認知。(兩樣:重的小玩具、小紙片)。

  師:還有一些小精靈也想與你們玩掉下來的游戲。請你們和它們玩一玩,看看它們掉下來時是怎么跳舞的?記住哦,玩的.時候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后再松手。最后小眼睛要看好小精靈在空中是怎么掉下來的。

  誰來說說看,這一次你又和哪個小精靈玩了,它掉下來的時候是怎么跳舞的?

  幼:小紙片是一扭一扭,搖搖晃晃掉下來的。

  師:哦,是嗎?老師也來試試看。果然小紙片也是一扭一扭掉下來的,就像老師現在畫的波浪線一樣。來,我們用身體來表現一下小紙片掉下來時跳舞的樣子。小紙片,一扭一扭跳個舞。那玩具小精靈掉下來時是怎么跳舞的?你也用動作來學學?

  幼:小玩具掉下來的時候是直直的。

  師:噢,小玩具是筆直筆直落下來的,就像老師畫的直線一樣。那我們用身體來學學小玩具掉下來的樣子。小玩具,筆直筆直跳個舞。

  三、總結。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和小精靈玩了掉下來的游戲,知道了小玩具是直直的跳舞掉下來的。而小紙片、塑料繩是一扭一扭跳舞掉下來的。那怎么會這樣呢?那我們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噢,原來輕的是一扭一扭掉下來,重的是筆直筆直掉下來。

  四、延伸活動。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東西,他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下次再去看看,它們會怎么跳舞掉下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水果的色、味、外表及內部形態特點,感受水果外在和內部結構的美感。

  2、了解水果的多種吃法、知道多吃水果營養好。

  3、學習用形容詞表述觀察結果。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一個水果。教師準備不同種類的水果各一個,一把水果刀。每組一個盤子、盤子里有許多切好的水果塊,牙簽一盒。水果寶寶外衣的圖片一套,水果胸飾。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七個妞妞來摘果》引出主題。

  師生共同念兒歌。師:七個妞妞摘了哪些水果?這些水果穿著怎么樣的外衣呢?

  二、幼兒交流自己帶來的什么水果?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

  師:小朋友你帶來的是什么水果?它穿著一件怎么樣的外衣呢?

  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充分感知自己帶來的水果,并向同桌的小朋友介紹,師:你帶來的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穿著一件怎么樣的外衣?

  三、探索果肉寶寶。

  1、觀察水果橫切面。

  切開水果:用實物展示臺放大形象。讓幼兒觀察果肉的橫切面,感知水果內部結構的排列特點,尋找水果秘密。

  師:果實里面有什么?什么顏色?像什么?你還發現什么?

  2、品嘗水果。

  每桌一個裝有各種水果塊和盤子以及牙簽,讓幼兒邊品嘗邊推測這是什么水果。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并完整介紹水果的名稱、結構特點。

  四、游戲活動:

  給水果寶寶穿衣服。師出示各種水果外衣和水果寶圖片,引導幼兒感知水果外衣特點,以及果肉寶寶的'特征,請幼兒上來操作圖片,幫水果寶寶找到外衣。

  五、游戲活動:水果蹲。

  介紹游戲玩法:請幾位幼兒上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胸飾并戴在胸前站成一排,先每位幼兒介紹自己的水果名稱,然后游戲開始,先請一位小朋友邊說邊向下蹲四次,然后其它水果接著說,并做相應的動作,若沒有快速接上作為失幾者下臺,若說錯了(臺上沒有的水果),也是失敗者也下臺,最后一個站在臺上的人為勝利者。例如:扮演“平果寶寶”說: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了香蕉蹲!香蕉寶寶接著說:“香蕉蹲香蕉蹲完草莓蹲!”……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面粉光滑、細、輕、白色、無味的基本特征。

  2.知道食用面食的好處。

  活動重點:感知面粉的基本特征。

  活動難點:學習如何和面,了解面粉和水的比例調配。

  活動準備:

  面粉一袋、水、量杯、量勺、盆、盤子、筷子、面團一個、記錄表、不同種類的面食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了解面粉特征

  “盤子里盛放了一樣神奇的東西,寶貝們看一看,它是什么顏色的?”(白色)

  “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光滑的)

  “用手指來捻一捻,覺得怎么樣?”(很細)

  “吹一吹、看一看、它會怎么樣?”(像粉一樣,輕輕的飛起來) “鼻子聞一聞它有沒有味道?”(沒有)

  小朋友們猜一猜,它是什么?(面粉)

  教師小結:面粉的顏色是白色的、摸上去是光滑的、感覺又細又軟的、吹一吹很輕,聞起來沒有氣味。

  二、和面

  1.如何將面粉變成面團

  出示事先準備好的面團,與面粉并列擺放,“小朋友們想一想,如何將面粉變成面團呢?”(將面粉與水融合到一起進行和面)

  2.和面方法及調配比例

  嘗試配比,教師:“看,這是面粉,這是水,現在它們兩個要來做好朋友啦。”用量勺取3勺面粉放入盆中,使用量杯加入5ml水,用筷子進行攪拌(特別提示:和面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看一看面粉是否能夠和成面團。

  再次加入1ml水,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面粉的變化。以此類推,逐一加入適量水,直到面粉變成面團。

  3.幼兒動手制作面團

  依據上述教師示范的方法,幼兒自己動手,嘗試和面,并將和面過程用記錄表進行記錄。

  三、了解面食的好處

  出示不同種類的面食圖片,讓小朋友們想一想,這些好吃的食物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呢?(面粉)食用面食都有哪些好處?(幼兒自主講述) 教師小結:1.面食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粗纖維及鈣、鐵、磷等豐富的營養素。2.面食含有能緩解分解的糖分,可以提供身體機能所需的熱能,而且易消化。3.面食有健脾養胃的作用。

  四、倡導幼兒喜歡吃面食

  活動延伸:

  《面點屋》小朋友們將自己和好的面團拿到面點屋,用面團制作面點并進行裝飾。

  活動反思:

  幼兒對此次活動沒有表現出極其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10

  開展種植活動的背景:為了讓孩子們主動的探知植物生長的秘密,并能通過自己動手進行種植,體驗大自然無窮的奧秘,同時增添孩子們對自然環境的探索興趣。我們將從認知、動手、情感三方面著手,圍繞教學、環境、實踐活動三環節鋪開,發揮整體的教育作用。

  文化:同種子一起成長

  1、通過營造一個適宜的.綠色科學環境,能更有效幫助幼兒提高學習興趣,增強綠色環境意識;

  2、讓孩子們通過親歷綠色科學實踐活動,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增強了他們的綠色、科學、環保意識。

  目標:

  1、了解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季節里的變化。

  2、掌握種植的步驟和方法。

  3、有效利用種植區,鼓勵孩子自主種植和管理。關注植物的生長變化,幫助孩子獲得有益的知識經驗。

  4、培養孩子的愛心、耐心、責任心以及觀察能力。

  活動安排:

  四月:

  1、組織家長工作,告訴幼兒園種植的重要性,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和孩子共同進行種植活動。

  2、組織幼兒種植菜苗,先松土,挖上小坑,將菜苗種在坑里,在蓋上泥土。

  3、為每位幼兒準備一本記錄本,每周帶幼兒觀察種子,菜苗的生長情況,以分組的形式展開,保證每位幼兒都能觀察到,并指導幼兒記錄種子生長過程。

  五月:

  每周帶幼兒觀察種子,菜苗的生長情況,以分組的形式展開,保證每位幼兒都能觀察到,并指導幼兒記錄種子及菜苗的生長過程。

  六月:

  繼續組織幼兒觀察種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填寫好記錄。懂得種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種——管理”等環節,初步掌握一些種植方法,學會栽種一種植物。每個星期一小結,每個月進行評比。

  工作安排

  1、整地。教師帶領孩子一起用鐵鏟將土塊敲碎,并揀去石塊、碎磚瓦,然后耙細,最后運到種植區。

  2、播種。請孩子們一起準備青菜籽。因菜籽較小,可拌上細土或沙,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把菜籽均勻地撒播在地里。具體方法:先聽教師講播種的方法,然后看教師示范,再由幼兒分組進行,播種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巡視,及時幫助幼兒種好。

  3、管理。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較長時間而且經

  幼兒園種植活動方案

  常性的工作,教師應教育幼兒做到持之以恒。

  (1)澆水。種子播下后就需要澆水,因為種子的萌發需要足夠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兒澆水,澆時必須使水滲透土層。

  (2)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圍會不斷長出雜草,必須及進拔除,否則將影響植物生長。教師可帶領幼兒用手拔除雜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長。

  (3)施肥。組織幼兒觀看花工給青菜施肥

  (4)移栽。組織幼兒將菜秧移栽,以便冬天能長成大青菜。

  4、收獲。組織幼兒一起收獲青菜,并送到廚房煮熟食用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11-29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通用12-27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5篇01-12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12篇11-29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12篇)11-29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6篇)01-21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5篇)01-22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7篇12-22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方案6篇01-13

幼兒園小班科學方案02-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宁远县| 北宁市| 宜黄县| 宝清县| 砀山县| 咸丰县| 沈丘县| 曲松县| 莲花县| 保山市| 泾阳县| 临漳县| 武邑县| 鸡东县| 普洱| 沾化县| 靖西县| 礼泉县| 宁远县| 芦溪县| 遂平县| 吴江市| 北安市| 平谷区| 板桥市| 岑巩县| 大足县| 江门市| 山东省| 开原市| 阿勒泰市| 台南县| 泽州县| 合阳县| 营山县| 临澧县| 宝山区| 兰坪| 东兴市|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