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介紹陜西西安古城墻的導游詞范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游從業人員,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介紹陜西西安古城墻的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介紹陜西西安古城墻的導游詞范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今天我帶大家去參觀西安城墻。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墻,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筑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后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御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筑城墻。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墻的序幕。歷時8年修筑完的城墻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墻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這就是我們今天游覽的`西安城墻,它是世世代代陜西人的驕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介紹陜西西安古城墻的導游詞范文2
各位游客:中國擁有數百座古代城墻,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墻規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墻先后被拆毀或嚴重殘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墻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訪華來西安時,放著"世界第八大奇跡"秦俑坑不看,卻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門城樓,領略了這座古代城墻的雄姿。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實地去參觀西安古城墻。
各位游客,這幾天我們已經在車行晨曦或晚霞中領略了古城墻的多彩多姿和古樸深沉。現在我們來到城墻腳下,請大家走上城墻游覽。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墻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城墻"一詞原是從"城"字引申而來。"城"按《說文》解釋,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納民,所以"城"字的本義是土圍民而成國,由此引出城墻一義。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梁的萬里長城的"城"宇,同樣是城墻的意思。只是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釋。"城"字最早出現在周朝的金文中,從字形看活生生地體現了古代城墻的軍事用途。城墻的軍事作用是保衛私有制,而在意識形態上看,城墻的形體規模又是等級森嚴的宗法制的嚴格體現。顯然統治者營造城墻,是用它來保護自己,宣示國威。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安城墻,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詔修城開始動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歷時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礎上擴筑而成的,經過歷代修葺,基本上保持著完整的封建社會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國古代筑城技術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墻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據測算,西安城墻周長11.9千米,其中東城墻2590米,西城墻2631.2米,南城墻3441.6米,北城墻3241米。這樣的規模在國內外都是比較少見的。大家看見城墻四門外筑有護衛城門的小城,那叫甕城。所謂甕城,意為敵人一旦進入,就會受到甕城城墻上面的四面夾擊,猶如甕中之鱉,無法逃脫。甕城外還筑有拱衛甕城的小城,古稱羊馬城。古時候大城門的啟閉有規定時間,關閉城門后尚未回城的人可連同自己牽的羊、趕的馬等,進入羊馬城以及今環城公園地帶歇息,等候開城門后再進城。西安的羊馬城在清末已全毀。記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門(西門)甕城北門外約17.5米處發現羊馬城北側門道,長5.5米,寬2.4米。現在大家能看到南門甕城外側已修復的羊馬城,墻體長198米,高9.5米。
介紹陜西西安古城墻的導游詞范文3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厚重古樸的城墻上,仿佛給這悠悠的歷史賦予了新的生機。垛子邊矗立著的旗桿上的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又在無聲地流瀉著600年來的滄桑。
走進城墻的東門,夏日的酷暑便被迎面吹來的習習涼風帶走了。抬頭望去,那城門竟然如此寬厚,難怪600年的風雨和戰亂都無法摧毀。走上石階,登上城墻,向下望去,只見箭樓和正樓之間有一塊寬敞的空地,那就是甕城。攻進的敵人,便成了“甕中之鱉”。護城河、角樓、箭樓、甕城、正城門,形成了五道防線,敵軍要想攻破,極其不易。
城墻的外側高大堅固,每隔幾米就有一個垛口,站在這里向遠處瞭望,似乎能感覺到身穿鎧甲的勇士正挽弓搭箭與我同在這垛口前,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眺望著遠方,那一呼一吸在我耳邊蕩漾。內側矮墻稱為女墻,圍繞的就是西安內城。從這兒看去,眼前浮現的是商賈云集、熱鬧非凡的街市;耳畔縈繞的是小販的吆喝聲,嬰童的'歡笑聲以及街頭藝人吼出的秦腔……
細看墻頭上的每一塊條磚,青灰色的磚面泛著光澤,但斑駁的印跡依然隱約可見。磚與磚之間粘合得細密而又整齊。你可知這粘合劑為何物?原來古人用糯米熬成粥,與石灰混合而成,堅固無比。據說鬧饑荒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拆了磚,只為取磚縫中那一點糯米熬粥喝,度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歲月。這一定是古代那些修建者所沒有想到的。
騎上腳踏車,迎著微風與朝陽向前駛去。長樂門、中山門、解放門、安遠門、安定門、永寧門一一在我眼前展現,向我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介紹陜西西安古城墻的導游詞范文4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很高興認識大家,我是你們本次的導游,我叫許晨軒,大家叫我許導或晨軒就可以了。下面讓我們開始西安古城墻之旅吧!
首先,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西安古城墻,西安古城墻又稱為西安明城墻,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墻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中心。
請大家緊跟我不要掉隊,我們前面的`是城墻的主城門,像這樣的城門共有四座:我們面前的長樂門(東門);還有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它們四座城門作為明城墻的原有城門,因當時的軍事,防御需要,都是單門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墻,兩道城墻之間又形成了翁城。至今為止,四座城門中除永寧門外,其余三座城門都只剩下兩道城墻。
好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請大家一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
本次游覽結束,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謝謝大家,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以后有緣再見。
【介紹陜西西安古城墻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西安古城墻導游詞08-11
陜西西安大雁塔的導游詞12-24
陜西西安兵馬俑導游詞06-24
陜西西安兵馬俑導游詞10篇01-31
陜西西安兵馬俑導游詞7篇03-17
介紹西安的英語導游詞06-29
介紹陜西壺口瀑布的導游詞范文09-12
陜西導游詞03-01
陜西華山導游詞景點講解介紹11-23
西安英語導游詞景點講解介紹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