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那次的作文300字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那次的作文3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那次的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早上我出去和小伙伴們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游戲規則是:警察抓住了小偷,警察就勝利,小偷“殺”死了警察,小偷就勝利。我當了警察隊長。
游戲開始前,雙方都說了一句話。小偷說的是:“我們一定能戰勝警察”!警察說的是:“我們一定不會被小偷殺死”!宣戰后我很緊張!
游戲開始了,我先帶著我的隊伍去找小偷。我們先躲起來,我躲藏的位置是草叢里,準備把他們給抓住。我們等了很久,他們一下都沒出來,我們只好出來找他們,但是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在其他的地方也沒有找到。我命令我的隊伍分頭尋找,有兩個伙伴跟著我一起,找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我想:“他們一定在想什么計劃,故意不出來的。”在我們想不出辦法的`時候,突然,對方“殺”了我一個隊友。我命令所有人都去追他們,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把小偷都給抓了!
最后,我宣布:“警察隊獲得勝利!”我們的隊員們都彼此擁抱了一下。擁抱完,我微笑著告訴小偷:“勝負不重要,玩得開心就可以”!
這就是我玩得最快樂的游戲。
那次的作文300字 篇2
玩,是小孩子最不能忘的事情。有哪個小孩子天生不喜歡玩?雖熱小孩子的玩有時會惹得大人不高興,但更多的時候則是玩得盡興,玩的開心。
寒假剛開始,新型冠狀病還沒有現在這么嚴重、也沒有封城的時候,爸爸媽媽偷偷計劃帶我去游樂場玩,到了周末,他們帶著我開車出發了。
當我知道要去游樂場時高興的'直蹦跶。一路上,我總是迫不及待的詢問爸爸:“到了嗎?還要多久啊?”
時間不負有心人,等啊盼啊,終于到了游樂場。我和爸爸準備先玩碰碰車,爸爸自告奮勇當司機,因為爸爸可是老司機了,心里有底,成功的幾率非常大。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車總是被別人撞。后來,爸爸漸漸熟悉了操作,掌握了竅門,也開始反擊了。突然一輛黃色車從側面沖了過來,爸爸見狀,立刻調轉了方向迎了過去,“咣”,兩敗俱傷!
游樂場的花樣可多了,玩了一下午,我漸漸有些疲倦。可是要回家了,我有些不高興了,還想玩一會兒呢。可惜,游樂場要關門清場了,我只好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現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祈禱這場災難趕快過去,我們每個人都用實際行動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永遠清潔,遠離一切病毒,讓我們還能安安心心在節假日里再次快樂地游玩。
那次的作文300字 篇3
那時候我6歲,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要我學騎自行車,可我害怕摔跤,一直不敢騎。那輛自行車就一直放在車庫里沒有去碰過。
有一次,我看到別人騎不會摔跤。我一直跟爸爸說,我要騎車,可爸爸怕我沒有信心去騎自行車。又一次爸爸到外面去,我就把放在車庫里的自行車拿出來到了村子里的籃球場去學自行車。可是騎上去就摔倒了,一騎上去又摔下來。一個人看到我不會騎,就教我怎樣騎車,我還不會騎,有人教也不會騎,我就回家了。爸爸看我摔跤了血也流出來了就一直不讓我騎自行車了,我也不想騎了。
過了一個月多,我又想起騎自行車了,我想騎上去,我一直找那個教我的`人,我一直在那邊騎,騎上就摔下來。我一定要學會……
有很多次的失敗,我找到了要找的人,我就一直一直學,我學會了,我成功了,我的心血沒白費啊,我高興死了。我流血沒關系,我學會了。我回家跟爸爸說:“我把自行車學會了。”每次我去籃球場上練習,我成功了,我和會騎車的人一樣了。
那次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年暑假,我和同學一起參加了外教研學夏令營。我們來到了洛陽豪澤歡樂城,這是一個大型游樂場,里面有海盜船、碰碰車、沙灘尋寶、cs真人大戰、密室逃脫等一系列有趣的游戲。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科學實驗室,里面有一些神奇的東西,比如彈琴能讓沙子跳舞,剛開始我在想,這不就是對牛彈琴嗎,彈琴怎么能讓沙子跳舞呢?誰知道真的可以,當你的手觸碰到琴鍵時,沙子就會跟隨著音樂旋律一蹦一跳的,好像真的在跳舞,原來這是因為聲音的振動產生的.現象。
實驗室里還有演示電影原理的儀器,原來電影是由成千上萬張的圖片快速轉動或翻動,才形成的一個個會動的畫面。在這里,不僅讓我們玩的開心,而且還學到了好多的知識呢!
密室逃脫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它考驗一個人的智慧和思考能力。我和幾個同學都是第一次玩,覺得很難,不得要領,走到最后不得已選擇了放棄,不過我還是很開心,至少我體驗到了挑戰自我的樂趣。
到了晚上,該回家了,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游樂場,但我的心卻留在了神奇快樂的游樂場里。
【那次的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那次失敗的經歷作文12-12
那次我流淚了作文11-24
那次我流淚了作文01-22
那次我很幸福作文06-12
那次我很開心作文02-23
那次我后悔了作文06-18
那次,我流淚了作文07-02
那次,我錯了作文04-16
那次,我流淚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