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匯總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作文1
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如果不知道,讓我來告訴你吧!
端午節的來歷有一個故事呢!古時候有個叫屈原的人,他死在了水中,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去吃他的尸體,便用面粉做成包子、饅頭,用糯米做成粽子,并在農歷的五月初五這天聚集在河邊,把包子、饅頭、粽子丟入水中,端午節變由此而來了!
知道了來歷,那我們再去看看習俗吧!習俗一:喝雄黃酒。據說雄黃酒可以避邪,又能防蛇!習俗二:吃粽子。這就是上面講的屈原的故事了。習俗三:賽龍舟。原由古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就劃船追趕拯救,之后的每年五月五日就以劃龍舟紀念了!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區別,我就不一一細數了!對了,你們知道端午節我在干什么嗎?告訴你吧,我家端午節會買很多的`粽子,媽媽也會買或自己做糍粑,爺爺會對上雄黃酒讓我和弟弟抹一點在額頭和肚臍上,說是可以避邪和不怕蚊子咬,哈哈,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啊,差點忘了,粽子是糯米做的,雖然好吃,但建議你別多吃哦,因為媽媽說糯米很容易把人吃停食的,要不以后你都不想吃它了!我比較喜歡吃甜食,所以,每年我都很喜歡過端午,因為端午有粽子和糍粑吃!
小朋友們,我相信你們也應該和我一樣愛過端午節吧!
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起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來最熱銷的就是粽子,這些粽子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如:有金魚粽,辣椒粽,全家福大肉粽······
味道還不同:有泡椒味,什錦味,紅豆味······端午節主食是粽子,可這粽子的來源還有一個傳說:傳說粽子起源于戰國時期,面臨著亡國之痛的楚國詩人屈原悲憤投江自殺后,老百姓們自發將自己家的糯米做成了一個團等食物投入了江中,后來人們發現著糯米團一下水就散開了,這就不能讓魚蝦不損傷偉大詩人屈原的軀體,后來漸漸演變成了用葉子包著糯米的形式。
粽子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屈原愛國情操的'紀念。粽子有傳說,粽子也要會做,五花八門的粽子哪一個不讓我們垂簾三尺,快看粽子的做法。現將艾葉洗干凈,把糯米放入盆中,用水浸泡,泡軟后,把糯米摻進臘肉,紅豆,綠豆等以自己的口味,摻好之后,包進洗干凈的艾葉里,再放入蒸籠里,等蒸好后,就可以起鍋了,這一個個綠色的粽子是多么可愛,讓人真想立即咬上一口。粽子的吃法也不一樣,有的喜歡拌白糖,有的喜歡拌豆沙,有的喜歡直接吃。端午是我國傳統節日,主食豐富又有趣,還能直接體驗,端午我們一定要過得有意義。
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期待的“美味節日”。
一大早,我這個小饞貓想到能吃美味的粽子,就直流口水。于是我使出“渾身解數”把媽媽叫醒,央求她帶我到街上買粽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帶我出門了。
到了樓下,我聞到了一片清香,是什么花兒這么香?我四處張望,在不遠處看到了一棵石榴樹,一朵朵火紅火紅的石榴花,就像新年爆竹,給端午平添了許多節日氣氛。嘴巴還沒嘗到好吃的,鼻子先收禮物了!
出了小區,迎面走來了好幾個爺爺奶奶,他們手中不僅提著大袋大袋的菜,還不約而同地買了艾草和菖蒲。我很疑惑:“這是為什么呢?”媽媽告訴我,從端午節這天起,天氣越來越熱了,蚊子自然也多了起來,把艾草和菖蒲掛在門上可以起到驅蚊的作用。原來是這樣啊,往年還真沒注意過呢!可能蚊子也想來品嘗粽子的美味吧?
來到大街上,我遠遠就聞到了粽香。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走進粽子店。店里的粽子琳瑯滿目、形狀各異:有的尖尖的像極了牛角;有的四四方方十分規整;有的是一個精致的小三角;還有的藏在竹筒里長長一條。口味也多種多樣:有咸肉的、蛋黃的.、還有栗肉的、紅棗的,就連鮑魚的也有。最后我選了自己的最愛——豆沙粽,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端午節真是個“美味”的節日,你覺得呢?
端午節作文4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由于他才華橫溢,受到一些無能小人的嫉恨,所以被趕出都城,流放到遠遠的汨羅江邊。屈原在長期流放中,看到山河破碎,老百姓流離失所痛心不已,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他感到自己無力挽救楚國,又不愿做亡國奴,于是在農歷五月初五的黎明,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
楚國百姓十分悲痛,劃船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打撈尸體,可怎么也撈不到。人們怕魚龍傷害屈原的尸體,就紛紛拿出飯團、雞蛋扔進江里,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尸體了。一位老中醫把一壇壇黃酒倒進江里,說要藥暈蛟龍、水怪,以免傷害屈原。為了驅逐蛟龍、水怪,不讓它們侵犯屈原的尸體,人們又把船打扮成龍的樣子,在江面上劃來劃去,并高聲吆喝著。忽然,水面上浮起一條藥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衣襟。人們心頭一驚,這畜生一定傷害過屈大夫的尸體。大家綁住蛟龍,剝它的'皮,抽它的筋,并把龍筋纏在孩子的手腕上,把雄黃酒抹在孩子的額頭上,保護孩子不受妖魔鬼怪的傷害。
從此,人們把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逢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喝雄黃酒,人們在江河上賽龍舟,以表達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這個風俗在中國一直流傳至今,甚至流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和馬來西亞。
端午節作文5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就在幾天前,端午節悄然而至。這時,每家每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走在大街上都能聞到粽子的陣陣清香。每當我聞到這種香味,思緒就會飄回我小時候在家鄉過的那次端午。
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聽到端午節可以回到家鄉,瞬間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經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回到了老家湖南。我們剛到時,其他長輩已經開始做粽子了,我立馬跑過去嚷嚷著也要做。他們無奈,只好讓我跟著他們依葫蘆畫瓢捏了一個出來。原來,做粽子的步驟可不簡單,一個粽子要從糯米開始,再與餡混在一起翻炒,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要挑選最好的,這些麻煩的步驟我哪會耐心去做啊,馬馬虎虎做了一個就去聽曾爺爺講故事去了。
聽故事聽了一半,曾爺爺突然要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這個可新鮮啊,我和其他小伙伴們都瞬間來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豎了起來。原來,就像是開頭詩中所說的一樣,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一心為了人民,受百姓擁戴。只不過楚國國君并不采納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郁郁不得志,最終跳河自殺。而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團投進河里喂魚,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的粽子。
聽完曾爺爺的故事,粽子也都快做好了,開餐!等家里長輩們動筷之后,我便開始狼吞虎咽,大快朵頤,碗里的'粽子瞬間被清理干凈,此時我已經滿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現在,我們什么時候都可以吃到粽子,但是,就像春節的餃子一樣,只有端午節的粽子最香,因為那是中國的傳統。而在每一個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粽子是我記憶中最香的。
端午節作文6
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就是端午節。我爸爸的故鄉――陽澄湖鎮車渡村就在美麗的陽澄湖旁,一到端午,那里的人們都會從湖邊的蘆葦叢中掰下青翠的蘆葦葉來包粽子,大的、小的、咸的、甜的……各種各樣。能干的阿姨、大嬸們,將洗凈的糯米、早就準備好的肉、棗子、紅豆、豆沙等都拿出來,擺在屋前的八仙桌上,便開始有說有笑地包起粽子來。
她們先將蘆葦葉卷成一個喇叭形,再往里面放進白白的糯米,擱上大塊的肉、紅紅的棗子等,有時還會放點甜滋滋的蜂蜜,最后用棉線將粽子捆住扎牢。看著她們的雙手靈巧地穿梭,一會的功夫,就能裹上一大堆粽子。農家的灶頭的水也開了,嘟嘟地直冒熱氣,她們將粽子在廚房里放進去水里,慢慢煮……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也一陣陣的從廚房里飄出來。惹得饞嘴的'小朋友伸長了頭頸,在外面一直轉悠;有的小朋友還會跑到廚房里,更近一步聞粽子的香味;有的甚至還會去問大人們粽子煮好了沒有。粽子終于煮熟啦!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擺到了我們眼前。扯開棉線、撥開棕葉,你就能吃到美味的粽子了,軟糯中有著清香的棕葉味道。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香香的肉粽了。
因為里面的肉和糯米都很入味,很好吃。除了粽子,端午節還有許多風俗,端午這一天還要舉行許多活動呢!孩子會穿戴好虎頭鞋帽、婦女和孩子胸前掛上用絲綢等縫制的各種樣子的香袋,形狀有老虎頭、南瓜娃娃、糖娃娃等。但是,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里,大家最喜歡的活動。啊,端午節的風俗習慣真是豐富多彩!
端午節作文7
我國有個起源于春秋戰國的節日,叫端午;我國有個防疾病的節日,叫端午;我國有個運動的節日,叫端午!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歷史十分悠久,傳承了幾千年!
關于端午的來源,人們有許多說法,但其中流傳最遠、史書也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本來是楚國的三閭大夫,因為當時的國君十分昏庸無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國又蠢蠢欲動,準備攻打楚國。屈原向國君進諫,卻被罷了官,放逐到了鄉村。后來秦軍攻破了楚國國都,楚國滅亡了。屈原聽到消息后,悲痛欲絕,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里寫下《懷沙》后,望著楚國國都,向滾滾的汩羅江中跳去。大家見了,有的拼命打撈,有的用粽葉包著糯米往河里扔,還有的在用雄黃驅趕蛟龍。為了紀念他,人們把這天叫端午節。
端午節是春夏交際之時,蚊蟲眾多,疾病易發。所以,每到端午,人們都要驅五毒、吃五黃、插艾草、菖蒲。大家還會從街上買來蛋,把它放進鍋里和艾葉一起煮,把蛋吃掉后,再用煮蛋的.水洗臉,傳說一年也不會被蚊蟲叮咬。小孩兒還會把自家煮的蛋拿出來,和鄰居玩“碰蛋”,看誰的蛋結實。贏家據說一年都不會被病魔困擾!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會組織去劃龍舟。江邊聚滿了人,他們瞪著眼珠子,不停地喊著“加油加油”,為龍舟上的人吶喊助威。而龍舟上也擠滿了人,他們雙手拿著漿,使勁地劃啊劃。當有一只龍舟最先劃到終點時,觀眾就會熱烈地鼓起掌來,有的甚至跳了起來。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充滿了喜悅!
這就是端午節,這就是我國的端午節!我愛端午!
端午節作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在陽歷中總是頻繁地變換日子,但是在農歷中,永遠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在春秋時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國以后就成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節,人們要進行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活動,這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媽媽每年都是在外面買粽子,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軟磨硬泡要求媽媽給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媽媽竟然答應了。
一切材料準備就緒,媽媽拿出兩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把糯米泡在涼水里浸泡半小時,然后把青綠色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個與外面不一樣的肉粽。”媽媽微笑著對我說。
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三片粽葉放在手心,卷成一個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層糯米,再放入幾塊豬肉,接著再放一層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來,用手壓得緊緊的,右手拿起一個粽線在粽子上緊緊纏繞三圈,緊接著來一個完美的打結,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癢癢的,于是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開口,糯米漏了出來。“第一回嘛,這也不錯了。”得到媽媽的鼓勵,我包得更起勁兒了,一會兒,我們就包了一大盆。
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了四個小時,期盼已久的粽子終于到了出鍋的.時候,打開鍋蓋,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有粽葉的清香也有豬肉的味道。最后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這個端午節非常的有意義,我不僅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和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作文9
盼望著,盼望著,端午節終于到了!每到端午節,大家都會想起古代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天,是他懷才不遇,憤憂國難投江的日子。因為他,也流傳下來了一些美麗的傳說,吃粽子就是為了祭奠這位詩人。
這一天早晨七點,我們早早地起床,穿好衣服準備到宋家溝去趕集。我們坐著一輛公交車,車上擠的人山人海。中處非常堵,大概所有的`人心情都跟我一樣,急著去趕集。好不容易來到會場,媽媽卻被一件衣服給吸引了,我抱住胳膊,眼瞪的大大的。這時,媽媽看到我生氣的樣子,便說:“好好好,我先帶你去游樂場玩。”突然,耳邊傳出一陣陣游樂園的聲音。這時,我回想起原來玩碰碰車時,開車的情景,便忍不住大笑起來,因為我總是撞來撞去,東西南北都分不清了。
我先玩了一會兒跳跳床,玩的時候,我像是一下子飛到了天上,真是太好玩了。
然后我又玩了一下鏡子迷宮,我和妹妹進去之后,卻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忽然我看到妹妹已經超過了我,我便一下子沖了過去,突然,“撲通”一聲,我摔了一跤。慢慢的,終于找到了出口。
接著,我們走出了游樂場,來到了賣吃的地方,那里香氣撲鼻,有蛋糕,有餅子……
到了八點,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快點到來,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把我送到奶奶家過端午節。我和大家講講我是如何過端午節的吧!
包粽子
我和奶奶包起了粽子,包之前,奶奶告訴我說:“今天,我要教你包粽子了。首先,要拿出艾葉卷成尖角,往里面裝上米。如果你想吃肉粽,就在里面放幾塊肉;如果你想吃甜粽,就往里面加點兒糖。”
聽完,我立馬包了起來。包第一個粽子時,不小心把米和肉都撒出去了。包第二個時,眼看就快成功了,突然,爺爺叫我一聲,我回答時沒留神,不小心把用來捆粽子的繩子往粽子那兒打了一下,啪,粽子掉到地上了。包第三個粽子時,我吸取前兩次的教訓,專心致志地包粽子,無論是誰用什么方法影響我,我都像沒有聽見似的,就這樣,我成功了包好了一個粽子。
吃粽子
粽子全部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到了用來煮粽子的鍋里,點火,開始煮,過了半個小時,粽子煮好了。奶奶拿出一個粽子,讓我試了試粽子的味道。好燙啊,我還沒開始吃呢,門外傳來汽車的喇叭聲,我想:“這會是誰。”出來一看,原來是爸爸接我來了,我對爸爸說:“爸爸,能不能等會再走?我還沒吃粽子呢。”爸爸回答說:“不行,得趕時間。”我垂頭喪氣,把口水咽回去,坐上了車。正在這時,奶奶拿著一袋熱氣騰騰的'粽子出來了,她說:“這是給你們帶回去吃的粽子。”
就這樣,我拿著奶奶的粽子,開開心心地回去了。
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我的最愛,每當五月初五就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其中的最愛,是吃粽子,我吃到很多的餡,有蛋黃的有五香肉的`,還有棗子味的,特別好吃,我最愛吃到是蛋黃味的。
每年過端午節,老師都要給我上一課,無非是端午節有多少個名字,它是這么來的。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如:端午節、端陽節、粽子節、龍舟節、詩人節、地臘節、重五節、天中節、男兒節、浴蘭節、女兒節、菖蒲節......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相傳這些習俗是為了紀念22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投江之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但卻再也沒有撈到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奶奶還會用五種顏色的絨線系在我手腕、腳腕、脖子上,說是為我保安康。
端午節是我的最愛,不僅僅是因為我可以吃到我最喜歡吃的粽子,還因為通過過節,讓我受到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這就是觸景生情吧!
端午節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聽著這首童謠,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
端午節有許多叫法,如端陽節,五月節,詩人節……過端午時,賽龍舟,吃粽子是主要活動。據說,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不過,端午節里最重要的活動還是吃粽子啦!瞧,端午節還沒到,奶奶已經提前給我們包粽子了!走,我們過去看看吧。只見奶奶在桌子上放了一盆泡了三四個小時的糯米,一盆放著蘆葦葉的清水,還有一些包粽子用的'蜜棗。包粽子的餡兒可以有很多種,如蜜棗、豆沙、蛋黃、臘肉……開始包了,只見奶奶先拿了三片蘆葦葉,把它包成一個圓錐的形狀,然后在最底層放一個蜜棗,放上一層米,再這樣反復做,一個粽子就包好了。不一會兒,奶奶準備的材料就用完了。奶奶把包好的粽子用一根根繩子串著,再放到高壓鍋里煮,好讓我們早點兒吃到粽子。
到了中午,粽子煮熟了。我們一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粽子。嗯,咬一口粽子,香味四溢,回味無窮,一種家的味道在大家的內心深處散發開來。看我,根本沒心思細細品嘗,這里一口,那里一口,一分鐘不到,一個粽子就見底了。你說我是不是一只“小饞貓”呀?
每個端午節,我都能嘗到粽子的美味,可真幸福啊!
端午節作文13
一年一度的“粽子節”轉眼又來了。這時,我的祖母總是像海浪一樣傾吐她沉淀了半個多世紀的習俗和文化。
狹窄的陽臺上布滿了細小的懸浮顆粒,在陽光下顯得那么活潑可愛。外部姿勢是坐在一個小木凳上,腳邊放著一個鐵盒子。如果你仔細看,不難發現上面印有郭侃品牌的商業廣告。我暗暗嘆了口氣:哎,肯定又是禮物。“云,幫我把老花鏡拿來,在床上。”外婆的電話打斷了我的思路,我立刻回過神來:“好的。”我趕緊把眼鏡拿來,用眼鏡布擦了擦模糊的鏡片,給了奶奶。
我好奇地湊過去,卻看到奶奶左手拿著一塊布,右手不停地繡著刺著。一米一個很有魅力,很像武俠小說里揮舞利劍的女主角。漸漸地,一個紅色的花式圖形慢慢成形了。我用手指了指:“奶奶,這是玫瑰嗎?”奶奶嘴張得很大,她揮舞著布滿皺紋的手,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這是牡丹!真蠢。猜猜我拿牡丹花在上面干什么?”我滿腹狐疑,一頭霧水的想著,這有什么特殊的意義?顯然,我奶奶很享受我的驚奇,打算用實際行動告訴我答案。她把繡有牡丹的布對折,然后對折。奶奶的手不停地動,然后在重疊的部分繡上圖案。很快,一個小包就形成了。
奶奶起身拿來一個竹籃,里面全是中草藥。不,我一看,像是香料。越靠近,鼻子的香味越揮之不去。奶奶的`手慢慢滑過一袋袋的香料,最后落在一個梔子花袋上,整整齊齊地塞進一個剛織好的小包里。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香包!”奶奶贊許地點點頭:“是啊,這是端午節送你的禮物。”我不禁又被奶奶的手藝折服了。精巧的香囊是今年最好的節日禮物。
難忘的香味是最難忘的節日氣息。
端午節作文14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說的就是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尸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著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于是,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粽子里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粽子了嗎?”說著,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里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粽子里,把它包好之后,放在鍋里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粽子。那時,我是多么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粽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說。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著美味粽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粽子,但當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著,我終于吃到了傳說中的“幸運粽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后,我就和姥爺拿著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里,我一邊割,一邊說:“為什么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后,它有什么用處?”姥爺說:“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我聽了姥爺的話,心里想:“這么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端午節作文15
“蘆葉里包著一只小白狗,扎一槍咬一口。”打一食物,你能猜到是什么嗎?答案讓我來告訴你吧,它就是粽子。說到粽子大家就會想到一個節日——端午節,因為只有在端午這個我國的傳統節曰里,家家戶戶才會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端午這個傳統的節日是怎么來的嗎?那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離騷》《九歌》這兩首偉大的詩作相信大家都不會對它陌生,它的作者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丹陽人(今湖北秭歸),是楚武王的后代,他對當時的國君楚懷王忠心不二,可是國君對他卻不信任,而一此不懷好意的大臣又對他他進行排擠,苦悶與不的志讓他選擇了一條不歸路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后,因為他在老百姓中有很高的聲望,老百姓懷念他為了防止魚蝦吃掉他的遺體,人們把米飯和其它魚蝦愛吃的東西裝在作節里把竹節投入江中,久而久之,人們不在把米放入竹節中,而是用蘆葦的葉子把米包好,外面用細線把它扎緊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吃粽子的模樣。
端午節還有很多其它的活動,比如: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等。賽龍舟本來是屈原投江后,老百姓要打撈他的遺體,于是爭搶著駕船到汨羅江去打撈。慢慢的'賽龍舟就成了端午節的一種活動,一直流傳到今天。而掛艾草,這當然也是端午節一種必不可少的活動,因為古時侯艾草的含意就是保平安,為了讓屈原平平安安的走,家家戶戶都把艾草掛在家門口。通過以上的介紹,你是否對端午節了解了呢?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1-11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作文03-24
關于端午節作文:我們的端午節1500字-端午節作文01-18
端午節各地的習俗端午節作文04-02
端午節的作文05-26
端午節作文05-31
端午節日作文12-06
端午節的作文11-25
的端午節作文09-21
端午節作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