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精華】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是個隆重的節日,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就讓我告訴你吧!
戰國時期有個人叫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被其它國家占領了,所以痛如刀割,最后抱石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旁邊的漁民趕緊劃著船把糯米飯扔到江中,保護屈原的身體。從那以后,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又到了,爸爸去買其它東西了,我和媽媽在家包粽子。
媽媽先是拿出了材料:糯米、竹葉、糖、比毛線粗一些的麻繩,開始包起了粽子。媽媽先把糯米和糖拌勻了,再用粽葉包起來,用繩子綁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步驟做,先把糯米和糖放在一起,然后包再綁,結果做出來的“出乎意料”,糯米露了出來,變成了“大肚子將軍”,媽媽看著我包的粽子笑了起來。
開始煮粽子了,煮好后,爸爸、媽媽和我吃起了粽子,爸爸和我只吃媽媽包的粽子,而我的“大肚子將軍”還孤獨地躺在盤子里,那只有我自己來對付它了。
吃完了粽子,爸爸看天色還早,就帶我去河邊看起了賽龍舟……
這個端午節真是有趣。
端午節作文2
一天中午,媽媽買了幾把粽葉回來,我好奇地問:“你買粽葉干什么呀?”媽媽說:“端午節快到了,當然是包粽子了。”我更加好奇了,纏著媽媽又問:“端午節為什么要包粽子呀?”媽媽笑了笑說:“你不知道吧?我來給你講一個美麗的傳說吧!”
傳說在東漢時上虞有個14歲的少女叫曹娥,與父親在瓜園勞作,她的父親因為洗瓜不小心跌入江中,多日不見尸首。曹娥便不分晝夜沿江號哭尋找,一連7日,都沒有找到父親的尸首。最后她自己跳進江中,經過五日,江上浮起擁抱著父親尸體的曹娥,她終于以死找到了父親。后人為了紀念曹娥的孝行,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初五向江中投放粽子,曹娥殉父的`那條江也被重新名為曹娥江。
聽到這里我很感動。媽媽又教我唱了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期盼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作文3
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憤投汩羅江而流傳下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就要到了,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為了迎接端午節,媽媽買了好多包粽子的材料。看的我心里美滋滋的。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要包粽子、插艾葉、賽龍舟……,賽龍舟是江南的一個習俗,我只在電視上看過,是八到十個人組成的隊伍劃一個龍舟,還有一個人在船頭打鼓來激勵士氣,看到那些青年小伙一個個奮力拼搏,最終勝利的場景,真是壯觀,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親自去觀看。
我最喜歡吃端午節的粽子,我們家有好幾種粽子,有紅豆的、香腸的、花生的、咸肉的……,每當我剝開那清香怡人的棕葉,便食欲大增了,禁不住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啊,是不是小朋友們都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呢,不過需提醒的是,粽子是粘食,吃多了很難消化,生病的時候最好別吃。
端午節佩戴香包之類的小物件也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縫成的。特別是出生不久的小孩,大人們都要用五色絲線串上刻好的桃核,戴在其手腕上用來辟邪消災。
端午節作文4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賽龍舟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著風而來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于開始了。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束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在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江面上回蕩,震耳欲聾。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們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中體積最大,用料最豐富、做法最講究的。粽內咸餡有咸肉、蛋黃、燒雞、燒鴨、叉燒、栗子、香菇等,甜餡有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栗蓉、棗泥等更有廣東堿水粽、竹葉粽等。
這一天還得戴香囊,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內。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是絲布做成,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玲瓏奪目。佩戴香囊,是一種民俗,同時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古人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制成香袋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端午節作文5
我一直不忘那一次的端午節。
我和幾個朋友來到增江河,那里人山人海,大伙都是來看龍舟的,我和幾個朋友擠進了去,伴隨龍船跟去,一直跟得老遠,最后且跟丟了那條龍船,害的大家幾個從老遠慢走回家。回到家,剛進門,聞到了一種清香,是粽子的'味道。我走進從廚房,見奶奶在那煲粽子,我問奶奶:“奶奶好香的粽子味,你做了粽子了嗎?”奶奶轉過身來,對我說:“是呀,都熟了,奶奶給你拿一條。”
奶奶說完從煲子里用筷子抽起來,給我。好香呀,看著粽子,口水差一點流出來。忙接過粽子,奶奶見我那樣急著拿去,對我說:”小心熱呀,別急著吃,這奶奶做了一煲,“歡快的拿著粽子,走出廚房,吃粽子去。這件事我一直保留在我腦海里。
期望這次的端午節過得愉快……
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回了我的家鄉。
很快,我們就到了,于是我就趕快去跑著叫爺爺,爺爺在我們家地里干農活,于是我和爸爸媽媽先回了家,我們家有很多小麥,于是,我就進我們家里看電視了,爸爸媽媽在廚房里包粽子,很快,爺爺在地里干完農活就回來了。不久,奶奶從干活的地方回來了,正好,爸爸媽媽的粽子也包好了,
人都到齊了,我們就開始煮粽子了。我在電視上看到了,端午節會有賽龍舟和放風箏,我還看到了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我在看電視的'這一會兒,粽子就煮好啦,我們一家人就開始吃了。我是沾糖吃粽子的,粽子很好吃,我很快就吃完了,于是就讓爺爺出去給我買了風箏,爺爺說為什么要放風箏?我說因為放風箏是端午節的習俗,于是也就出去給我買了風箏。爺爺買回來之后我就放了,我們還做了很多很多開心的事情,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這一天我是最開心的,因為我和我一家人在一起玩游戲,還在一起吃粽子。
無論是端午節,中秋節,還是春節,除了節日獨特的文化魅力外,其實還有我們中國人的團圓情節,節日里,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才是重要的。
端午節作文7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重陽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去病防疫的節日,后來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去逝,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媽媽一大早到市場買了兩把艾葉,掛在門上。奶奶在忙著包粽子,她這一手可行了!只見她一手拿著勺子放餡兒,一手包著粽子,那粽子包得又快又好。而爸爸則忙著去漠江河看龍舟比賽,聽爸爸說,每次的龍舟比賽都很精彩呢。
我跑到奶奶身旁,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微笑著說:“你要先把一片粽葉弄成一個漏斗形,然后把準備好的米和餡放到里面,再包成一個四角粽子,最后再用粽子葉裹一層,用繩子綁起來就可以了。”我試著做了一個,但看起來真的不像粽子。接著,我又試著包了好幾個,最后終于成功了,哈哈。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作文8
賽龍舟是珠江三角洲端午節的一項獨特的民間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今年有幸看了一場龍舟賽,因為那天爸爸正好有空,所以我們一家人去看了龍舟賽。當我到達龍舟比賽場地時,兩岸已經被圍觀者包圍了。我看到橋上有個缺口,讓家人擠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條河一目了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條龍舟都像離弦的箭,向前沖去,每條龍舟下面都綁著許多粽子。每往前走一步,龍舟上就有人用刀把粽子割下來扔到水里。每艘龍舟的速度并駕齊驅:一會兒1號領先,一會兒8號追上。
突然,劃手們似乎增強了力量,每條龍舟都移動得更快了。這時鼓手開始打鼓,劃手馬上有節奏地喊:“咚!董!咚咚咚。哇!哇!吼吼吼。”上帝似乎在歡呼,開始下起毛毛雨。好鼓啊!聲音!干杯!聲音震撼!下雨!出汗!河水和水是兼容的!
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在江中飛速飛翔。漸漸地,漸漸地。一號、五號、九號組成領導小組。100米!50米!20米的終點越來越近,卻看到5號的力量爆發出了失控!把兩條龍舟遠遠甩在后面,然后越線了!
龍舟比賽真的是一場激烈的比賽!
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人們要把粽子紛紛投進河里,讓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尸體,而去吃粽子。說起粽子,我那時還小,不會包,婆婆一邊包粽子,一邊對我說:“先取一片寬大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然后再把圓錐的里面裝上糯米,把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粽葉都折好,用線將粽子捆綁結實,放到鍋里一煮,這樣,粽子就包好啦!”,我按婆婆說的包粽子,呀!真的包出一個三角型的粽子了!吃著甜甜的粽子,心里高興極了。
端午節不光可以吃粽子,還有其它的活動。如在門上掛艾草,涂雄黃……我們家通常包粽子的是我和我婆婆,我的婆婆可厲害了,包的粽子一會是方的,一會是三角形的,一會又是圓的,真有意思!我們一家人吃著粽子,高興極了。
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化之一,那么,在這個值得慶賀的日子里,人們能做些什么呢?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佩香囊,還會去看看賽龍舟呢!
說起粽子,他可是一種獨特的端午節食品呢,它是由棕櫚葉包制起來的,里面是又香又糯的糯米,糯米里還有各種各樣的.餡。我也是只包了幾個粽子,這小粽子不簡單:先把棕櫚葉做個錐形,再向“小杯子”里加一大勺糯米,再加上你喜歡的餡,接著再加上一大勺糯米,然后用包粽子的棕櫚葉輕輕地折好,直包到看不到糯米為止。最后,用粗線把半成品緊緊地包嚴實了,打上個小結,在水里浸一會,就下鍋了。
至于喝雄黃酒這一個習俗,現在已經十分少見了因為雄黃有致癌物質,這個習俗,也確應改變了。
家家在門前掛艾葉、菖蒲,是因為菖蒲避邪,艾艾葉代表招百福。兩種草的作用合二為一,就可以避免災禍。
粽子的香氣,加上艾葉菖蒲的芳香,編織成了美好的端午節!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是星期六,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同學們在學校里一起過端午節。
林宥辰奶奶先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我們知道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就是端午節正午12時,雞蛋能豎起來,叫做立蛋。之后,陳唯嘉爸爸教我們包粽子。他對我們說:“包粽子可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哦,尤其是想要包出漂亮的粽子,需要技巧和耐心。”我們按照陳唯嘉爸爸教我們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包起粽子,然后用繩子扎好。看著包好的粽子,好有成就感啊!有的同學在粽子上畫笑臉,有的在粽子上簽名……
接下來是撞蛋環節,有的同學的蛋一撞就碎,我們組的何啟永的蛋堅硬無比,贏得了比賽,大家都叫他的蛋為“鐵蛋”。何啟永心花怒放,拿到了一件小禮物。林宥辰奶奶又給我們分了很多可口的`美食。別的班的同學都在羨慕我們呢。哈哈!他們的口水流了一地。
我們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2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會唱起有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是足踝上,稱為“長命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龍船花。
每年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一個傳說。傳說在東漢時上虞有個14歲的女孩兒叫曹娥,與父親在瓜園勞作,她的`父親因洗瓜不慎跌入江中,多日不見尸首。曹娥便不分晝夜沿江哭尋,一連17天,都沒有找到父親的尸體。最后她跳進江中,經過五日,江上浮起擁抱著父親尸體的曹娥,她終于以生命找到了父親。后人為了紀念曹娥的孝行,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五日向江中投放粽子,曹娥殉父的那條江也被重新命名為曹娥江。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酒灑在兒童的額頭畫上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因此它又叫重五節、端陽節等。
端午節時,我們要掛菖蒲艾草。還要佩戴香囊,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防五毒。
端午節時,還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這些習俗是為了紀念屈原。說到屈原,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一個清官。有一次,皇上要和鄰國打仗,屈原說:“‘不能去,敵軍比我軍強大,這樣會勞民傷財,戰事起老百姓會受苦的,對國對民不利啊。”可皇上不以為然,他硬要開戰。皇上把屈原撤了職,關進大牢里,把他綁在一根柱子上。屈原見自己護不了國,悲痛欲絕地跳進江中,投江自盡了。漁民們見屈原如此忠心,紛紛劃著船,拿著網,想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撈了半天,連一根頭發都沒撈著。
這時,一個漁民提出:“不如我們扔些米團喂魚吧。讓魚兒不要吃掉那忠臣屈原的身體。”漁民們聽了,都表示贊同。于是,他們拿出米團,扔進江里。
從此,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百姓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了解了端午節呢!
端午節作文14
相信大家都過過端午節吧,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分別是題目: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屋檐上插艾葉等等,今天,我們家可熱鬧了呢。
今天一大早,我就嚷嚷著要和媽媽去買粽子,媽媽受不住我的百般央求,只好答應了。到了超市,我迫不及待的打開冰柜,哇,有眼福了,好多種餡呀。我連忙拿了以下題目:蜜棗餡的、豬肉餡的、桂花香餡的等等,每個都拿了5個。付了錢,到了家里,我急忙拿出了全部,讓媽媽給我蒸了蒸。
媽媽有事先出去了一趟,我呢,就在家里好好享受著美味,我先拿了一個蜜棗餡的,把它給剝開,好黏啊,里面的珍珠數不盡,我把‘’珍珠‘’吃完后,開始吃里面的蜜棗,紅紅的,軟軟的,又甜甜的',一直甜到心里。吃完這個粽子后,真是讓人吃了還想吃,于是,我有偷偷地又拿了一個,就這樣,家里的粽子被我‘’打掃‘’地干干凈凈了。
媽媽回來了,當然,一看垃圾桶里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也少不了一頓臭罵了,不過,經過這件事情,我再也不敢這樣做了,這一天,我也干過不少事情。
我覺得這一天我過得很開心,我很喜歡吃粽子,每年等到端午節我都是一掃而空的那個人。
端午節作文15
我們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重陽節等等,但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端午節的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早早起來去踏青,我聞到青草的.味道,聽到了許多種鳥的叫聲,心情真是異常的輕松。
我在草地上像一只歡快的小兔子東跑跑西看看。爸爸媽媽走了很遠才找到了艾草,而我的手中是一大把各種顏色的野花。我們回到家,媽媽把艾草插到門上,放到床旁,我幫媽媽拿葫蘆這掛一個紅的,那掛一個粉的,整個屋子和院子完全變了樣子,我高興極了。端午節真是個與眾不同的日子,關于這一天還有一個傳說呢。在我國湖南一帶流傳著這樣的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這天家家戶戶插艾草,吃粽子,到汨羅江去看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的國都,屈原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悲痛,五月五□懷石投入汨羅江。人們從四面八方劃著船趕來搶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給魚蝦吃,免得傷害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的來歷的傳說。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作文:端午節01-11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作文03-24
關于端午節作文:我們的端午節1500字-端午節作文01-18
端午節各地的習俗端午節作文04-02
端午節日作文12-06
端午節的作文11-25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2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7
端午節的作文05-26
端午節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