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實習目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教育的實習目的[通用2篇]
關于教育的實習目的1
1、掌握知識
(1)檢驗并鞏固原有知識
教育實習過程中,實習生要對自己原有知識加以檢驗并使之鞏固。在這些“原有知識”中特別要注重的是與中學學科有關的基礎知識。
實習前,師范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已達到一定水平;對教育及教學的原則、原理、方法等等已有一定的理性認識和少量感性認識。也就是說,實習教師已基本具備了進行教學及班級管理工作的知識基礎。拿起一篇課文(或一道習題),應該能理解,會分析;而且,還應該知道怎樣使別人能理解,會分析。
然而,他們在實踐中往往并不能順利地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的知識基礎還不夠扎實。從教育自身特點看,教育是相當復雜的勞動,所學的理論知識不經過實踐,不可能鞏固和發展;從認識發展的規律看,對一個事物的認識,必須經過感性,再到理性,再到感性,這樣一個過程。而教育實習正是一個使知識得以檢驗及鞏固的過程。檢驗,是對原有知識作出進一步的判斷與理解。
實習生在課堂上雖然學了不少理論知識,然而,這些知識畢竟大都還只是理性的東西,它的結論畢竟是別人探討得出來的,因而往往很難有比較深透的理解。鞏固,是使原來所掌握的書本的、間接的知識,成為真正為自己所理解的、能運用自如的知識。
(2)獲取新知識
實習教師在實習期間將獲取新的知識。例如,進行教學及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頭腦中會產生許多“為什么”,而當這些“為什么”解決后,自己原來掌握的知識自然得到新的發展。比如,提問學生,經常得不到滿意的回答,而要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下去,必然要考慮相應的措施。要確定相應的措施,那首先得對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學的規律也就必然會有新的理解與認識。
新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對中學教育動態的掌握,對中小學教育現狀的初步了解。教育動態指的是教育及教學發展、變化的情況。在教育實習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了解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及思想發展現狀。
教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實習教師們中學畢業已有一段時間,在這一段時間里中學教育各個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只有認識了這些“不同”,畢業后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才能迅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2、發展能力
教育基本能力包括學科能力與學科教學能力、班級管理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學科能力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具備的。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作為教師本身如果不具備這一能力就不可能完成教學任務。
見習是大學教育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見習,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煉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我們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并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關于教育的實習目的2
一、見習目的
教育見習是師范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的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教學法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因此,本次見習活動的目的'是讓我們這些師范專業的學生了解社會、初步接觸教學實際,增強對本專業學科知識的感性認識,獲得本專業教師教學初步的實際知識,為后續課程的教學作好準備也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訓練學生從事本專業課堂教學工作的相關教育教學技能,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豐富、發展教育教學理論和學校德育理論,培養學生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我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基礎。
二、見習的準備階段
為了確保教育見習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的老師確定了我們見習的基本內容、任務要求和工作方法,并且指導我們如何在見習期間抓重點,完成見習任務。
教育見習,院系為我們整個班級體安排到了xxxx見習我們都被安排到了高一年級組聽課。我們遇到的老師都很熱心地讓我們去聽他的課,并給予了我們聽課、記錄、讓我們愉快而又充實的完成見習任務。
【教育的實習目的】相關文章:
教育實習目的01-24
教育實習目的與意義02-25
教育實習目的與內容11-24
關于教育的實習目的11-05
教育實習目的和意義04-02
教育實習目的與意義 范文02-24
教育實習目的(15篇)02-13
小學體育教育實習目的11-23
教育實習目的和要求11-24
教育專業實習目的與要求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