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老家春節的作文1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用】老家春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老家春節的作文 1
飛機在燈火通明的長沙機場平安降落,雖然已是夜晚,可候機室內還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每縫佳節倍思親,更何況是過春節,誰不想回到自己的家,誰不想和家人在一起吃團圓的年夜飯,我們一家也不例外。
哦,長沙,這個美麗、熟悉而又親切的地方,我的老家,我回來了!爺爺和奶奶早已經在院子里,笑容滿面地等著我們一起吃年夜飯。還沒到堂屋門口,一陣陣飯菜的香味撲面而來,我立刻被這香味吸引過去。哇!一大桌精美可口的飯菜早已擺滿了整個桌子,弄得我兩眼發光、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用手夾了一塊“滑肉”送入嘴里,閉上眼睛細細地品味,頓時,“滑肉”那細軟、柔滑的感覺隨著血液的流動在全身傳遞開來。“滑肉”是長沙特有的一種名小吃,聽媽媽講,做這道菜工序很復雜,都是奶奶親手做的。首先要把面粉、雞蛋、紅棗、瘦肉使勁地、均勻攪拌在一起,先煮、后炸,然后還要蒸,最后還要放上甜甜的、滑膩的.調味汁才算完成。嗯,我一邊吃,一邊贊不絕口,心想:怪不得這么好吃,做一道菜有這么復雜!這要花費奶奶多少心思呀,我抱著奶奶又親又喊,弄得奶奶呵呵笑著直喊:“當心你的油手、油嘴!”
這頓團年飯讓我大飽口福,好好享受了一餐平日極難有機會吃到的“湘菜”。雖然奶奶做菜的水品遠沒有大廚那么高級,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卻是色香味俱佳,因為這是奶奶對遠道而來的孫女一片慈愛之心啊!
吃飽、喝足后,大人們悠閑地坐在沙發上,一邊品茶談天、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而我們這些小孩則跑到院子里放鞭炮和煙花,這是一件讓人既興奮又緊張的事。姐姐拿出一個叫“珍珠傘”的煙花,用打火機點燃了它,等我還沒有回過神來,“砰”的一聲,煙花炸開了,從筒里飛出了一個小小的迷你降落傘,在空中飄然而下,我迅速用手接住了它,還熱乎乎的呢!放完手中的煙花,我仰望著天空,發現這里的夜晚真的好美呀。你看,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無數的小星星眨著銀色的小眼睛,伴隨著遠處五彩繽紛的煙花和爆竹聲,仿佛都在對我說:“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鐺鐺鐺…”新年的鐘聲有力地響起,頓時整個天空都被五彩繽紛的煙花點亮。“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不由地想起著這首詩,心情十分舒暢。
我喜歡春節,我更喜歡老家春節的夜晚!
老家春節的作文 2
回到老家,我和媽媽一起去逛年貨市場,聽姥姥說,每年臨近過年的半個月左右,老家就會有一個專供人們購年貨的——春節市場
我們一走到去農貿市場的路上,就看見一個煞風景的牌子立在道路中間,上面寫著四個大字——春節市場(車輛禁止通行)牌子后面的大道兩旁都是賣對聯的,地上和路邊擺著的都是對聯和各式各樣的燈籠,買對聯的人很多,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只聽見這個人說:“福旺財旺日子旺,家好人好運氣好!我要這對!”那個人說“福門年年走旺運,寶地步步發大財!我就要這個了!”看著買對聯的人的熱鬧勁,我好像真的.“聞到年味”了!
接著往前走,那才叫人山人海呢!你看:中間這個攤位擺的全是各種各樣的糖:最引人注目的是:“馬大姐糖”、“大白兔奶糖”、 “橡皮糖”, 還有只有在農村市場上才能見得到的“螺絲水果糖塊”這種糖是散裝的!看著五顏六色的糖真饞人……
我的眼睛看都看不過來了,路兩旁賣什么的都有,“笨雞蛋嘍,真正的農家笨雞蛋!”“山蘑,山蘑,真正的山珍,快來買呦!”“新鮮的山野菜,新鮮的蕨菜,給錢就賣了!看一看,瞧一瞧嘍!”叫賣聲響成一片,看著這么多好東西,我問媽媽我們買什么,媽媽說今天就是帶我逛市場,開眼界,看看老家人的過年購物的場面。
“思懿你看!”媽媽指著前面的賣蘑菇的叫我,“媽媽,我知道:這個是肉蘑、這個是松蘑、這個是針蘑、這個我也知道,是雞腿菇,還有這個是揚蘑!”看著一串一串的蘑菇,大多數我都能說出名字來,“嗯,還不錯,哦!
這一過年,市場上賣什么的都有,有很多東西在城里根本買不到,媽媽這次帶我逛春節市場,我可是大飽眼福了!嘻嘻嘻……
老家春節的作文 3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那一天被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戶戶可忙了,我家也不例外,上午,媽媽開始為年夜飯做準備。下午一般是貼春聯,看,我和爸爸正在貼呢,我家的春聯是一個紅紅的福字。在我正開心的時候,看見爸爸把福給貼倒了。我急忙大喊“爸爸,貼到了。”爸爸笑著說:“我有意的,因為把福貼倒了,就表示好運、財運都到了”。我明白了。到了晚上,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圍坐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吃年夜飯、聊家常,吃完團圓飯后,一家就開始守年歲了。爸爸媽媽在打電話送祝福,我和奶奶說笑話。8點整,《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耳邊還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大街小巷里,煙花聲、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各式各樣的煙花,不僅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當美麗的煙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它們像對我們微笑,招手,在向我們致謝,謝我們給予了他們生命讓他們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樂,多么活潑!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除了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
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也都心花怒放!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老家春節的作文 4
俗話說,離家三里地,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是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每個地方的春節也不一樣。我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
奶奶有兩個孩子,雖然有時候大家都不回去,但是都心知肚明,思念家鄉的那份情誼還是有的。
春節前幾天,大家便開始籌備東西準備過年,吃的,用的,穿的新衣服哦,對了,還要掛燈籠,貼對聯,放鞭炮呢!對聯都是爺爺親手寫得,那字啊,甭提有多漂亮了。
今年春節與往年不同的是我家鄉會寧下雪了,可大家的熱情絲毫沒減。屋外鵝毛大雪,屋內其樂融融。老爸和小叔準備把桌子搬到主房,讓我們在上房吃飯,老媽和小嬸在廚房炒菜,而我們幾個小仔在院子里玩雪。雪下的可真大呀!是不是大自然媽媽在織毛衣呢?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好兆頭啊!
飯菜上齊了,春晚聯歡晚會也拉開帷幕,長輩們都把酒倒上,小孩子們自然喝飲料,大家把酒言歡,好不熱鬧!推杯換盞中,在酒精的催促下,大家開始傾訴自己在外漂泊的苦楚。聽到老爸和小叔在外面都不容易,爺爺奶奶不禁老淚縱橫。聽到自己孩子們這么苦,誰看著都心疼吶。
喝了這杯酒,忘了煩惱,來年繼續奮斗!老爸舉起酒杯干杯,打破沉寂,大家終于喜笑顏開。我順勢夸下平生的第一海口:嬸嬸魚燒的'那叫一個好味道,媽媽做的宮保雞丁也不賴,姐姐那幫倒忙的土豆絲吃起來嘎嘣脆,咔嚓,咔嚓。
春節是歡樂的,春節是熱鬧的,春節是喜慶的。一切都是紅紅火火的,我最喜歡春節了。
老家春節的作文 5
南陽,這是一個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一座小城,它并沒有沿海地區的富庶,卻擁有著濃郁的文化氛圍,許多傳說故事都是從這里繁衍誕生的。而我的家鄉就在這么一個青山綠水的小城里。
家鄉的人們敦厚樸實,每逢過年,這座小城里就熱鬧非凡,濃郁的新年氣氛撲面而來。
在臘月二十八這天,家家都要蒸饅頭,炸年貨。而在這其中,奶奶做的饅頭一定是最松軟,最好吃的。在這天早上,奶奶一定是早早地起床,開始發面,準備雞、鴨、牛、羊等食材。
等著面發好之后,把面分成兩部分,一大塊兒蒸饅頭,一小塊兒搟麻葉。不久,奶奶就用搟面杖把面搟成了面片,再做成麻葉,這里的.麻葉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種我們家鄉新年特有的炸麻葉。這種麻葉的面里有油,雞蛋,芝麻,白酒,這些原料是麻葉更加的好吃,也更加有家鄉樸實的味道。很快面片就搟完了,奶奶用刀在面片上割開一個小口子,從口子里將面片的一端掏過來,這樣,一個精致小巧的麻葉就完成了。
做完麻葉后,奶奶就開始炸麻葉。金黃的麻葉很快就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想吃一個。奶奶卻攔住我,說:“這第一鍋麻葉兒要給灶神供上,下一鍋你再吃。”我點了點頭,期待著第二鍋麻葉。很快我就吃上了麻葉,金黃的麻葉,又香又脆,美味可口,再配上麻葉上的芝麻,就像是金黃色的葉子。大家都非常喜歡吃。我還聽奶奶說,炸年貨的由來就是以前的人們一年里很難能吃上好東西,所以在過年時好好的補上一頓,讓自己缺少油水的肚子,好好的飽餐一頓。
過了二十八,就是大年了,人們走親訪友,年的氣氛愈長愈高,很快,十五元宵節就過了,年過完了。人們又各自去忙各自的事了。
家鄉的春節熱鬧又美好,人們每一天里都開開心心。而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老家春節的作文 6
我的家鄉在海南文昌,是一個華僑之鄉。家鄉的傳統節日當中要數春節最熱鬧了。
我們家鄉過春節也叫過年。一年一度的春節非常熱鬧。臘月二十四起人們就開始送灶神,忙著買年貨了,還要做文昌有名的米糖。大年三十的早上大人們一吃過早餐就開始忙著殺雞、殺鴨了。要多殺幾只,因為初一是不動刀的。我們小孩就在院子里玩耍、打鞭炮可有趣了。飯做好后,大人就叫我們回來準備吃飯。當我正想拿雞腿吃時,爸爸阻止了我,說:“祖先還沒吃呢”。原來老家過年是先要做好的雞、魚放在八仙桌上,再點上香。意思是讓祖宗先吃。家中的男丁就按長幼的'順序依次拜,表示對祖宗的尊敬和懷念。做好這些我們就可以吃飯了。吃過飯就貼對聯。
晚上燈火通明,我們小孩子就在院里放鞭炮。什么糖果炮、火柴炮、煙花等。我們玩啊笑啊可開心了,根本不想回家睡覺。大人們就在家里看春節聯歡晚會,也有的去打麻將。等到十二點鐘家家戶戶都打鞭炮,鞭炮聲不絕于耳,熱鬧極了。煙霧滿屋都是。我也是到這時才肯睡覺。
大年初一早晨,男女老幼都穿上漂亮的新衣去拜年。我們小孩最高興因為有壓歲錢。大人準備好壓歲錢,一早就給我們。早晨的早餐就沖咖啡、牛奶喝,吃米糖。吃好后大人就東家逛逛,西家逛逛。由于初一不動刀,中午我們都吃三十剩的菜。
到初二,村民們早早殺好雞,把八仙桌擺在門口,再把煮熟的雞擺在桌子上。就把廟里的“神”抬出來游村。吹喇叭的、敲鑼的、打鼓的,還有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在后面。小孩子更是高興,屁顛屁顛的跟在后面,樂此不疲。當“神”到村口就放鞭炮,送走時也放鞭炮。游完一村到另一村,一直到十五才又抬回廟里。
家鄉的春節真是熱鬧又有趣啊!
老家春節的作文 7
每當春節,我總會回到家鄉過,因為那里景色優美,有農村的感覺,使人感到一種很舒服、輕松的感覺。
今年,我回到家鄉,感覺格外不同,因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層樓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圍礦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羨慕,擔憂的就很妒忌,因為他們家里沒有錢蓋房子,不希望我們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爸爸那里奪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絕了,可是他們還是不知恥地常常來我們家吃飯。
到了春節,他們都回家吃飯了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過得更加開心了。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疊好,一早就跟爺爺奶奶說:“恭喜發財,利是遞來。”拿完家里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后,我偷偷的藏在房間里把利是一一拆開。啊,收獲還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爺爺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雖然不比鄰居表叔給鄰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經十分滿足了。那天全家我們都去看望親戚,因為我們這些小孩子當晚想趁機“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要回利是給別人的小孩子,順便我們也去看看家鄉周圍景色的改變的。我們在去過程中不時也看見有人為了慶祝,都用鞭炮,在臨晨四點時,我和姐姐都是因為這些鞭炮,嚇得跳起來。
那天晚上,我看見了我們很多家都放煙花,顯得十分隆重,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買了差不多1000元的煙花放,連上邊馬路打麻將,打牌的人都停下來觀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們家,因為我爸爸在村子里,都算個百萬富人了,所以煙花比別人放得更多、更長時間,我看得連頸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羨慕我們。哈哈,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鄉的春節真好,又沒又熱鬧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里過春節的好多了,我愛我的家鄉-德慶。
老家春節的作文 8
日盼夜盼,終于盼到了新年。當然,這次是我的本命年,異常開心
我們農村的春節便是從立春之后開始的。在除夕前,我們都有幾樣事要做。
先是打掃房子,這段期間,家家都對垃圾以及不需要的東西實行“零容忍。”雖然會忙得滿頭大汗、腰酸背痛,但臉上的笑容就表明,每個人都在欣喜著新年的到來。而我這次,照樣“零容忍!”
接著,就要翻一翻黃歷啦,因為馬上就要祭拜菩薩,看看哪日適宜。所以,那一段期間,走在路上,時不時會聞到香味。但祭拜菩薩,也是有講究的哦!祭拜分為兩種:葷和素。葷呢,就是敬酒,上肉。反之,素就是敬黃糖,上水果與棗類。同時,桌上還要點上香和蠟燭,并拜一拜。
做完這兩件事,就比較隨意啦!之后,可以去廟里看看戲。那是比較輕松的日子。
大約在臘月廿八之后,大家又忙開了!開始準備年夜飯。所以,孩子們就像脫韁的野馬,白天跑來跑去。到了晚上,就可以享受美食還有那歡樂的'氣氛!從廿九開始,碼頭邊白天放鞭炮,夜晚放煙花。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
除夕那天早晨,家家都早起,給先祖掃墓去!那天,路上行人特別多,炮聲特別響。在祖先墓前,每個人都十分嚴肅。到了晚上,煙花綻放在空中,開心刻寫在臉上,誰都明白,這是辭舊迎新的一夜!哦,孩子們還可以拿到壓歲錢哦!
正月初一,開始拜年!拿著禮品,去長輩家,可開心啦!這天,大人對于小孩犯的過錯大事化小事,特別棒!
之后,就得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放孔明燈、看燈會。雖然不用守歲,但是興奮得睡不著覺!
老家春節的作文 9
放寒假了,我們全家每年都回安徽老家過春節。
回想起老家的春節,對我的印象是那么深刻,可以說每年春節都使我全身心的沉浸在一片歡樂、愉快、熱鬧的海洋中。我們家有句俗語說:小孩盼過年,大人盼插田。 我也盼呀盼、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過年的這一天。
一大早,大人們便忙活起來。有的洗菜、有的做飯、有的準備飯碗、有的打掃衛生、有的貼對聯......
到了中午一兩點,我就看見爸爸拿著香、紙去墳山上祭祖,爺爺拿著一只豬頭去土地廟拜供。
到了五點多的時候,整個村里鞭炮聲,震耳欲聾。這時我家的年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爺爺早給供桌上擺滿了供品。有豬頭、魚、雞、水果等。這表示對祖宗爺的一種拜供。
爸爸放了許多鞭炮。這是我們家的一種習俗,在吃年飯前,必須放一些鞭炮。
放完鞭炮,我把大門關上,這又意味著,我們要開始吃團圓飯了。如有客人來,只能從后門進、出。
年飯開始了,我們一家子圍在桌子旁,吃著豐富的年飯,有蝦、魚、鴨、雞都上來了。這時,爸爸對我說:“我們做飯也是有講究的。要吃年糕,表示步步高升;要吃鲇魚,表示年年有余;米飯也要吃一半留一半,表示來年有個好收成。”我聽了,點了點頭。我們吃飯時有說有笑,舉杯歡慶,相互祝福。我家鄉的年夜飯,吃得越久越好,所以,我們吃飯,要用三、四個小時。
七、八點時,我們出去拜年、串門。我向每家每戶、每一個人都遞上了一份真誠的祝福。當然,我也得到了許多糖。真令我開心極了!
哇!轉眼間就是凌晨一點了!鞭炮又一次響起。這聲音震耳欲聾,整個村子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這也意味著新的幸福的一天,新的快樂而又美滿的一年開始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老家春節的作文 10
盼望著、盼望著,年三十終于來了。這天,人們熱熱鬧鬧地忙里忙外:女人們有說有笑地在一起包餃子,準備年 夜 飯;男人們則趕年集,買鞭炮、煙酒糖茶等各種年貨;我們小孩歡天喜地地幫著貼對聯、貼年畫、掛燈籠……老老少少都忙得不亦樂乎,都在為期盼已久的春節做準備。
三十下午,還有一件非常隆重的習俗——“請神”。年 夜 飯前,家里的男人們都會去祖墳上把祖先“請”回家過年。然后,掛上中堂、擺上各種各樣的貢品、點上香,祈禱“神”保佑全家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這可不是封建迷信,它表達了人們對祖輩的思念、尊重和感恩,也是對自己心靈的一種告慰。
鞭炮一響,年 夜 飯一端,誘人的菜香撲鼻而來,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過年的親人們,此時,團團圓圓地圍坐在飯桌前,津津有味地品著各種美味佳肴,高高興興地向長輩匯報著一年的'收獲、暢談著下一年的計劃、深情地表達著對父母的感恩……然后,大家高高舉杯,互相慶祝、共同暢飲。此時,春節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春節聯歡晚會》也拉開了帷幕,歌聲、笑語聲、祝福聲、碰杯聲,菜香、酒香,和著暖暖的親情、伴著窗外“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混成了濃濃的年味,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零點的鐘聲敲響時,人們就不約而同地放起了煙花,看吧,天空中好像在舉行一場煙花盛會:黑藍的天空做幕布,鞭炮聲做伴奏,或明或暗的燈光在俏皮地眨著眼睛,以至于把煙花襯托得更絢爛動人……
人們就這樣戀戀不舍地送走了舊的一年,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老家春節的作文 1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村鎮,在一座小山的腳下,我的家就在那里。如別的地方一樣,我的老家也有很多風俗,但是那時候我還小,不知道民俗是什么。
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戶門口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對聯。伴隨著噼啪的鞭炮聲,奶奶早就到廚房里做一場豐富的大餐,我們不時的去看一看,夸張地想著那五彩斑斕的飯菜,口水早就已經飛流直下三千尺。飯菜終于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大家互相敬酒,說一些新年美好的祝福,而火鍋里面的菜也在冒著幸福的泡泡。飯后,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文藝聯歡會,聯歡晚會上的精彩節目讓我們忘記了疲憊,每到夜晚十二點時爺爺準時放煙花,在這煙花中我們喜氣地迎來了新的一年。
最高興的還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約三四點鐘時,外面的'鞭炮聲就震耳欲聾了。大人們忙著做飯、放鞭炮,我們小孩子從里到外換上了新衣服。奔跑著,嬉戲打鬧著,心里面美滋滋的!吃飯后要先給老人們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給小孩子壓歲錢,最開心的就是藏在一邊悄悄地數這錢,臉上有藏不住的笑容。吃飯后,我們一家會去拜訪鄰居朋友,在鄰居家吃口瓜子說說舊事,而我們專心吃糖,乖乖地聽著大人說話。
家鄉還有一些習俗,如:大年初一不能扔東西,也不掃地,這樣不吉利,我就奇怪了,為什么?這沒有科學的依據,奶奶總是很執著,堅持不讓扔東西,后來我知道了這就是一種民俗,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愿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家鄉和家鄉的習俗,這就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習俗。
老家春節的作文 12
我的家鄉最熱鬧的節日就要數春節了。
春節前幾天,大人們就開始準備春聯、燈籠、煙花等東西了。這些一般是舅舅去買的,而春節要用到的食材,都是媽媽和舅媽采購的。
最令人興奮的當然還是大年三十那天。媽媽和舅媽一起做棗餑餑,我和弟弟幫忙用硬幣在上面刻印子,然后媽媽就用手指將那印子挑起一個拱形,再往里塞棗子。我和弟弟趁她們不注意時,就會偷偷往嘴里塞個棗,她們也裝作沒有看見。最后剩下的棗就成為了我們的零食。當然,每年大年夜飯桌上總少不了一大盤魚,象征著年年有余,表達了人們對新一年的憧憬和祝愿,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
到了晚上,暖烘烘的炕上一張方桌,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有的菜擺不開只好往上摞,再擺第二層。我和弟弟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姥姥坐在我們中間,媽媽在右面,再外面是舅媽,舅媽對面是舅舅,一般舅舅也在炕邊上,因為他和弟弟之間是,那里用被子捂著酒和飲料,這樣喝起來不涼。
大人們邊干杯邊聊著家常,姥姥邊吃菜邊呵呵地笑著,臉頰紅紅的,像喝過酒似,實際上她是滴酒不沾唇的。而我和弟弟則是隔著姥姥劃拳,當然我們拼的不是酒,是飲料。一張完美的全家福定格在這一瞬間。
知道為什么我總是坐在窗邊嗎?因為在這里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
聽,“咝”,一道煙花劃破天空;看,一朵絢麗多彩的煙花在星空中綻放。原本我想用手機錄下這精彩的瞬間,可我的目光被夜空中一朵朵競相開放的花吸引了,早已忘記我要干什么,直到舉在半空中的手臂累到酸麻,才想起收回手臂。
好美的煙花,好美的大年夜,真想讓時間永遠都定格在這一刻。
大年夜里處處張燈結彩的家鄉,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畫卷。
老家春節的作文 13
學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讓我想起了家鄉的春節美食——臘肉
過年,貴州家鄉的每家每戶都要把養了一年的豬殺了,把豬肉切城一大塊一大塊,在中間戳個洞,用繩子穿過,把一塊塊肉拴起來,再往肉塊上抹鹽、撒花椒、擦大蒜和生姜,之后拿到院子里曬幾天,然后把它們放在火上烤,直到流油出現黑斑,發出一陣陣幽香就行了。每逢春節,鄉里會舉行“臘肉大賽”,各家拿出臘肉切成小丁裝在盤子里,評委們每人吃一塊,把參賽的臘肉都嘗個遍,最后評出臘肉冠軍,做了冠軍臘肉的家庭就特別有自豪。
裁判也會考孩子們一些問題,大人不能幫忙,否折扣一塊臘肉,如果小孩答對了,就獎勵一塊臘肉。比如裁判會問:“為什這種肉叫臘肉。”記得有個小女孩說:“因為它是肉,而且是豬肉。”“那如果是魚,我們是不是叫臘魚啊?”裁判接著說:“因為在以前,我們糧食少,兩三天才能吃上一頓,有一天,山上起了大火,燒死了許多動物,那時候在十二月多,十二月又稱臘月,這些烤熟的動物肉,讓村民們挨過了寒冷的冬天。所以,我們要在臘月做臘肉。”
大年初一,是我們小孩的`節日,那時,我們便是強盜,要搶爸爸媽媽以及親人們的錢,不給紅包不許走。到了下午,我們會偷偷割下一小塊一小塊的臘肉,聚在一起烤臘肉,拿著一個小碗,里面放了胡椒粉、辣醬等調料,把烤熟的臘肉放進去蘸一蘸,就可以享受另一種美味了。
現在,在紹興過年,老媽也會跟我們做臘肉,一樣是豬肉,一樣的做法,可為什么我就是吃不出老家的味道呢?
老家春節的作文 14
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自西漢到今天,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雖然所有的中國人都過春節,但不同的地方,春節的習俗卻千差萬別。
我從小到大一直在南京過的春節,今年春節父親說要帶我和母親回老家過年,當聽到老爸這樣說,我高興得一晚沒睡著,因為我經常聽父親說他小時候過年的事,感覺非常好玩。爺爺聽說他的孫子要回去過年,也高興得天天打電話問我什么時候回去,并早早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按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撣塵。
一大早,爺爺就起床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綁上一把掃帚,我很好奇,不知道爺爺要做什么,爺爺告訴我說要撣塵,要把房間頂上、高處角落里的灰塵、蜘蛛網全都清掃干凈。一個多小時過后,哇,我感覺房間真的干凈了很多,明亮得象孩子的臉。爺爺說因為第二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三這天是送灶節,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灶神回天宮過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掃干凈。
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灶神一直在默默工作著啊。年三十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著做這個做那個,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一家也都來了,大人們忙著準備年飯,廚房里熱氣騰騰,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們小孩早等不及了,一會放個鞭炮,一會吃點好吃的,一個個開心得臉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父親和大姑父帶著我和哥哥一起貼好了門對,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聲聲辭舊歲,春風陣陣迎新春”,鮮紅的門對,送走了忙碌、充實的一年,響亮的`爆竹,即將迎來希望、嶄新的一年。
也差不多同一時間,整個小城都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的海洋之中…… 我喜歡過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
老家春節的作文 15
春節是人們一年中最忙碌,最快樂的時候,而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過春節的特點,今天我來介紹我家鄉的春節是怎樣過的。
臘八那天最令人開心的不過是熬臘八粥了。一大早,我和媽媽就去菜市場買做臘八粥的材料了,我們買了一點糯米,還買了紅豆,綠豆,紅棗,枸杞等各種干果和各種豆,我們先把鍋給洗干凈,再把糯米和各種豆和干果洗干凈。一起放進鍋里,再加上適量的水和糖開小火慢熬一個小時,臘八粥就大功告成了!我趕緊盛了一碗,嘗一口,甜甜的',可真好喝。
除夕到了,家家的鞭炮聲,可謂是日夜不絕。而今年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親手放一次鞭炮。爸爸從家里搬來一箱鞭炮,并放在家門前的空地上。爸爸先替我把導火線拉出來,再把打火機遞給我并拍拍我的肩膀,然后興奮地說道:“加油!老爸看好你!”我從爸爸手中接過打火機,走到鞭炮旁,拉住那根導火線,我打開打火機并點燃了導火線。我捂上耳朵,趕緊跑到一旁。“碰”的一聲,鞭炮響了。我站在旁邊看著我親手放的鞭炮,心里充滿了自豪的喜悅。
元宵招著手向我們走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吃湯圓的時候了。我和媽媽精心挑選好了兩袋湯圓:一袋芝麻的,一袋肉的。我把鍋刷干凈,倒入熱水煮開。等水開了,就開始下湯圓了。我先下芝麻湯圓,一個個湯圓乒乒乓乓地跳下了鍋。過了一會兒,湯圓都浮了起來。我猜測應該是湯圓熟了。我趕緊盛了一個嘗嘗鮮,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芝麻香,芝麻的香氣在口舌尖散開。甜甜的,味道棒極了!
一眨眼間春節就過去了。美好的日子在我的心頭縈繞,揮之不去。我期待著下一個春節。
老家春節的作文 16
春節快到了,爸爸媽媽都放了假,我們一家人在大年三十前回到爺爺奶奶家,預備過一個快快樂樂的團聚年。
平時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我們很少回去,不能像歌中唱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因此我很想念爺爺奶奶他們。有幾回,我在夢中見到了他們,和爺爺奶奶、哥哥姐姐一起玩的開心極了。
到了爺爺奶奶家,他們興奮極了,奶奶一把將我拉到懷里,又是親,又是抱,興奮的都掉下了眼淚。我也給了爺爺和奶奶一人兩個結結實實的吻,親的他們開懷大笑。
老家的人多,熱鬧,春節的氣氛更濃!
窗戶上貼上了奶奶剪的大紅窗花,是一對小兔子,可愛極了;門上一左一右貼著一對春聯,寫著漂亮的羊毫字,每個字都寫地龍飛鳳舞的,我一個都不熟悉,但是哥哥告訴我,那里面寫的都是人們但愿吉利如意,美滿和諧的快樂愿望。哥哥上初三了,真是什么都懂啊!
我突然發現,門上的“福”字貼倒了,我終于可以笑話哥哥一次了,可是哥哥說:“這你就老外了吧,這叫福到家了。”
大年節之夜,吃完餃子后,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心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上的小品真是搞笑極了,我似乎都聽到了鄰居家人的哈哈大笑聲。
大年節的.鐘聲響起來了,窗外的鞭炮聲響成了一片,各種顏色的大禮花照亮了夜空,真是令人激動和高興呀!我和哥哥一起大聲的倒計時,“三、二、一,新年到了!”
我們一起祝福爺爺和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們也得到了爺爺和奶奶慈祥的祝福,每個人還有一個大大的紅包,這已經是我第八次拿到壓歲錢了!
家鄉的春節真好呀!
老家春節的作文 17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個節日都是不一樣的景象:細雨蒙蒙的清明、張燈結彩的元宵、月光如水的中秋、粽子飄香的端午,最令我著迷的則是那鑼鼓喧天的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伴著陣陣爆竹聲,春節就這樣到了。
水餃是除夕年夜飯的重頭戲,這一天不管菜再多、再好,水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水餃也是有特別的講究的'。包水餃時一定要小心,不能弄破,否則就要“破財”了。擺放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擺滿整個蓋墊,不能留有空余,否則,來年就會“虧大財”。有時候還會在里面包一枚硬幣,吃到硬幣餃的人就是福氣大。團圓飯吃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嗑瓜子、聊天、看電視,整夜不睡,這就是“守歲”。
大年初一清晨五點,天還沒亮,大地都還在睡夢中,而我已經起床梳洗完畢,因為這一天是要給長輩們拜年的。在我的家鄉,對于這一習俗是非常重視的。晚輩們按輩分從前往后排好隊,然后挨家挨戶給長輩們拜年,雙膝跪地,兩手朝前,彎腰磕頭時還要說上一句吉祥話。在我們山東,磕頭拜年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儀式。山東是孔孟之鄉,講究禮儀規矩,磕頭拜年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跪拜的是長輩,表達的是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年初二這天,已經出嫁的姑娘會帶著丈夫回娘家拜年,娘家人在這天就不會再接待其他客人了。
初五是“破五日”,大人人包餃子,準備團圓飯,小孩子則會燃放鞭炮,叫做“送年”,意味著百無禁忌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整個農歷年就算過完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喜氣洋洋的音樂聲,車水馬龍的街道,歡呼雀躍的人們,春節是熱鬧的,我們的生活更是一年比一年美好的。
【老家春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老家的春節作文08-16
春節老家作文08-30
老家的春節優秀作文10-09
【精選】春節老家作文九篇09-09
老家的春節作文300字08-11
精選春節老家作文3篇04-17
春節老家作文五篇04-29
老家春節的作文5篇05-01
春節老家作文九篇04-23
春節老家作文5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