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專題小結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匆匆溜走,我們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獲得了更多的進步,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小結了。那么好的小結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專題小結,歡迎大家分享。
個人專題小結1
上海音樂學院新的鋼琴考級指導用書早已出來,對比往年不同的是曲子更注重演奏的技巧和感情的表達,針對本班級幾個考級學生的輔導,我將作如下總結:
一、如何對學生進行考前的輔導
我拿到考級譜子的時候已是11月底,離1月份的考級不到兩個月,對于從來沒輔導過考級學生的我,這無形地給我很大的壓力,如何對學生進行短時間的輔導?通過與考級學生家長的交流,學生家長表示讓學生先試試,無論考過與否,讓孩子去鍛煉下心理素質和感受這種氣氛對他們今后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既然學生們有這個拼勁和決心,我頂著很大的壓力,先從音節、琶音、和弦三個基礎點去輔導,由于平時我把這三個基礎點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中,所以學生在這三個基礎點上學得得心應手,其次,我本著鎮定的態度,鼓勵學生不能過分地在乎結果,過程很重要,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我們收獲的會比結果更重要,學生顯得也很鎮定,他們認真地學習每一首曲子,認真地練習老師每節課教過的內容。我先是教第一個曲子《練習曲》,由于這個曲子中接觸到平時我們沒遇到過的節奏性,所以學生彈起來比較困難,后來我讓學生模仿我的彈法,把這個曲子中重點部分挑出來反復示范,學生反復模仿,就這樣一首曲子能夠模仿性地彈出來,后來我讓學生再學習第三首《在山上》,最后再學習第二首《小步舞曲》,每一首曲子我都會把重難點挑出來讓學生反復練習,直到他們把這三個曲子能大體地彈出來。
二、對考級的曲子進行音樂地講解
第二首《小步舞曲》是莫扎特的曲子,拿到這個曲子時,我先進行示奏,然后讓學生去體會其中的感覺,有的學生說這個曲子像在跳舞,有的學生說這個曲子很好聽,等等。后來我邊彈邊講解《小步舞曲》的背景以及作曲者莫扎特的故事,學生聽得非常入勝,他們的聯想也非常豐富。學生在彈奏這首曲子時,應該看清楚曲子的節拍以及強弱規律,并且我把整個曲子分為三個部分,開頭的引子、中間的敘歌以及轉調直到最后回到原調,每個部分都很詳細地講解重難點,讓學生去感受,由于各個部分的表情和彈奏都不是一樣,這就給學生帶來很大的難度,后來我讓學生先部分練習,然后再合上,就這樣,學生按照我的方法不到一個星期整個曲子就能很流利并且能完整地彈奏。其余兩首曲子我也采用上述相似的方法,其效果也非常不錯。
三、對考級的學生進行模擬考級
我利用課余的時間把考級的幾個學生叫到琴房,對他們進行模擬考級,其主要培養他們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考前思想準備,各個學生都很重視,他們彼此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競爭,他們把自己平時學到的本領一一地展示出來,雖然有的學生表現得不如平時,但是在此次模擬中,他們在別的小朋友身上學到了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節奏很穩,有的小朋友彈得很優美,有的小朋友在不同的曲子上占優勢,針對他們各自的表現,我作了相應的總結與分析,讓他們先了解各自的優點與缺點,然后鼓勵他們互相學習,這種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三種方法是我在這個學期中對考級的學生的輔導中得出的一點點總結,但是我覺得還有更多需要改進和向其他有經驗的教師學習的.地方,我相信只有不斷地尋求適合學生發展的方法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學生,才能促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水平的提高,才能在教育這個講臺上更精彩!
個人專題小結2
《上海市學前綱要》指出:“要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有效的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多媒體課件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知識及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橋梁與工具。我園注重開發適合幼兒的多媒體課件。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分為:體驗性課件、選擇性課件、探究性課件、模擬性課件,使課件具有趣味性、遞進性、交互性、集成性特點,多媒體課件中采用的評價方式有點擊式、拖拽式、闖關式、積分式等等,使幼兒可即時檢測。為了優化教學結構,充分發揮多媒體功能先進、信息多樣的作用,我們在運用方式上也作了一定的研究,采用了個別輔導式、討論學習式、探索學習式、協作學習式,使幼兒在數學習活動中,通過人機互動,逐步掌握數概念,發展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這一學期來,更是把多媒體教學作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此來提高教育質量,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培養幼兒的多種思維能力,提高各學科的整合性。
一、通過研究,促使教師探索有關的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規律,促進幼兒的發展
開展多媒體教學,關鍵的因素在于教師,在于教育觀念的更新,如果沒有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再現代化的技術也難以產生好的效果。因此,我們積極探索幼兒園多媒體教學規律,深入研究
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用好用足多媒體。
1、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內涵,突出事物特征與規律
對于現有的教學課件,如:小小建筑師、螞蟻吃豆、配對等,我們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內涵,如:小小建筑師,我們在設計活動時,把重點放在了讓幼兒理解符號所表達的含義,自己來設計理想中的城市,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增強,將思維訓練與環保教育整合在了一起。
2、以游戲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為發揮電腦人機互動、及時反饋的優勢,我們在多媒體教學中注意采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如:我們在引導幼兒將思維的過程表現出來時,就利用了狼羊圈心菜的游戲課件,點擊鼠標,將這三樣物體安全運送到河對岸。在游戲當中,孩子們的邏輯判斷能力以及思維的有序性得到了提高。
3、突出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
我們在嘗試開發和制作一些課件的過程中,把立足點放在發揮幼兒思維的想象力、創造力這一基點上。如“小白兔運南瓜”,我們鼓勵幼兒想出各種幫助小白兔運南瓜的方法,使他們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樂趣。
4、拓寬有益于發掘求異思維潛能的空間,提高求異的廣闊性
思維方法的求異性是與創造性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對某問題的認識持獨特見解,才能構成創造性思維質的內涵。我們在選擇課件時把握輻射的中心點——問題的本身,從中心點入手,展開發散性的求異思維活動,并集思廣益,產生一題多解、一問多思、一法多變等有別于他人的觀點和方法。充分利用了課件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拓寬有益于發掘求異思維潛能的空間。以益智游戲“青蛙高跳”為例,傳統的下棋方法是將棋下到旁邊的空格中,而現在的玩法是只有棋子旁邊有其它棋子時才可跳過去,被跳過的棋子拿走,最后只剩下最后一顆棋子。我們利用課件創設求異教學情境。教師按動鼠標,“小青蛙智力跳遠游戲”便在孩子們充滿好奇的活動氛圍中開始,認知目標由“小青蛙怎樣跳”轉向“你怎樣跳?”屏中出現的醒目求異指向目標——你怎樣跳?點燃了孩子
們創新的火花。根據規律,他們自信地推出獨創的跳法,一個個跳出了“新招”。當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后,教師再把他們引向更自主的求異學習情境中。讓他們在6人小組里動手、動腦、動口,對照課件出示的求異目標,在自己特殊的棋盤上有規則地做“小紙人跳遠游戲”,并記錄過程、嘗試討論分析數據的特點和規律,結合進行猜想,看誰跳的方法既新又靈。隨著評價機制的介入,孩子們求異心理更為迫切,獲取與眾不同的學習成果成為他們求異的動力和目標。
二、通過研究,促使教師積極開發多媒體課件,提高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由于目前幼兒園的多媒體教育僅僅停留在現成課件的運用上,而且幼兒園多媒體課件比較少,面也比較窄,缺乏與教育相適應的多媒體課件。因此,我們有必要嘗試幼兒園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與制作,滿足教育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提高教師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1、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提高教師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開展多媒體教學,有效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關鍵在于有一支掌握現代化技術,具備現代化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它關系到教師的后繼學習與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為了解決教師對多媒體技術掌握的問題,我園克服資金少、條件差等困難,鼓勵教師參加計算機技術培訓,學習photoshop、flash等一些多媒體軟件運用技術,具備了一定的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
2、嘗試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發揮每一位教師的潛能。
對于一部分的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展臺或投影儀來進行。一部分教師運用幻燈片來進行。還有一部分教師通過設計教案,運用相應的課件制作軟件來進行。
如今,在我們幼兒園凡是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活動,盡量都要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強化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意識和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我們還通過教師之間相互觀摩、相互介紹經驗、相互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創新能力。我園教師在今年上海市第四屆中小學課件作品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但如何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年齡特點,更好的將下載下來的游戲或課件轉變為適合活動的課件,進行多元文化的整合,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和研究。
【個人專題小結】相關文章:
個人專題小結01-07
英語專題小結01-07
口腔實習專題小結11-28
醫學實習專題小結11-30
小班語言專題小結09-12
英語專題的小結范文08-20
結構游戲專題小結05-23
師德專題培訓小結06-20
小班音樂專題小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