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精選1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春節,知道過年的由來,了解過年的傳統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并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為什么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么不同?為什么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物品、布置,讓幼兒深化認識
6、評價、結束課。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是一個熱鬧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慶氣氛。
2、了解春節、元宵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3、嘗試與他人合作制作花燭。
【活動準備】
錄像帶、各種花燈、日歷、竹條、棉線、鐵絲、彩色皺紋紙、卡紙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感受正月里(春節、元宵節)的節日。
1、觀看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錄像,讓幼兒積,讓幼兒讓幼兒積累更多的經驗。
2、幫助幼兒分析和整理錄像中節日活動的名稱。
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戶戶張貼春聯、門神,有的還掛上大紅燈籠,小區、村鎮的街道也掛上了彩旗、燈籠。除夕的下午家家戶戶包餃子、備酒宴,看春節聯歡晚會。
二、談話活動,回憶自己過節的情況。
1、“小朋友們,剛才咱們看到錄像片中人們過節的熱鬧氣氛,我看到你們都很高興,那現在來說說咱們自己是怎么過節的好嗎?”
2、孩子回憶講述自己過節的情況。
3、“正月十五看花燈,吃元宵湯圓,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們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好嗎?”
4、孩子講述過元宵節。認識各種花燈,激發幼兒自己制作花燈的興趣。
5、欣賞花燈,說說自己喜歡的花燈的名稱。
6、討論制作花燈的程序,嘗試制作花燈,教師指導,提示幼兒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賞評論。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元宵燈會上,供大家欣賞,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用廢舊材料制作花炷。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時我國最重要的節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接物的禮儀。
3、愿意參加活動,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
《鬧新年》mp3;《年獸來了》視頻;紅包、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鬧新年”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剛剛聽的歌曲里唱什么呢?這是什么節日呢?
二、交流過年的習俗、禮節
1、分享過年時的習俗
師: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做些什么好玩的事呢?人們是怎樣慶祝的?你知道過年的時候,我們南方都有哪些習俗呢?
2、了解拜年時的禮節
大年初一我們要給長輩們拜年,那給親戚朋友們拜年時我們要說哪些祝福的話呢?我們可以做什么動作來祝福他們新年好呢?
小結:我們過年的時候要放鞭炮、貼春年、除夕夜要吃年夜飯、大年初一要穿上新衣服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這時候大人會給你們送壓歲錢,我們要有禮貌的接過來,并說一聲“謝謝,恭喜發財”。
三、了解過年習俗的由來。
1、師幼相互討論交流
師: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新年的時候要貼春聯、穿紅衣服、放鞭炮嗎?
2、觀看視頻《年獸來了》
師:年獸最怕什么呢?人們做了什么事呢?最后怎么樣?
小結:年獸最怕: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跑年獸,就用了貼春聯、穿紅衣服、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并且大家在見面的時候還相互祝福。
四、玩“送祝福”的游戲
玩法:小朋友把自己想送給別人的新年祝福用畫畫的形式畫下來(如果會寫字的也可以寫下來),裝進紅包里,然后把紅包送給自己想送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都畫好了嗎?現在我們拿著自己的紅包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記得要有禮貌哦!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回憶春節里放鞭炮和煙花的、情景,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激發小班幼兒向哥哥姐姐學習的愿望,體驗混齡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紙、筆。
大人們慶新年的圖片以及歌曲磁帶;課前排練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教學建議:
1、看圖片討論:大人們怎樣慶祝新年的到來?
2、欣賞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英文)。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學唱歌曲《新年好》(英文)。采用“一幫一”形式學唱。
4、為歌曲編配動作,隨音樂載歌載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主題。
1、春節里你們在家里有沒有放鞭炮和煙花呀?你們放的鞭炮和煙花是怎么樣的呀?是在什么地方放的呢?
2、那你們能不能把你們放鞭炮、煙花時的情景畫出來呢?
二、幼兒嘗試畫。現在我請你們把自己放鞭炮、煙花時的情景畫出來好嗎?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相互欣賞作品。給同伴介紹作品的內容。
四、將幼兒的作品陳列出來。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朋友間互贈新年祝福的快樂。
2、了解賀卡,知道賀卡是表示祝福或問候的一種卡片。
3、嘗試制作賀卡。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賀卡”組圖;《祝你新年快樂》故事音頻及圖片;背景音樂。
材料準備:裝飾好的賀卡一張;空白賀卡人手一張、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材料及組圖引導幼兒了解賀卡
——今天早上,老師收到了一份神秘人送來的禮物,禮物現在就在老師的手上,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
——這份禮物叫賀卡,你們知道賀卡嗎?
二:播放音頻及圖片感受朋友間互贈新年祝福快樂
——河馬壯壯畫了好多賀卡要送給他的好朋友們,你們想知道壯壯的賀卡都送給了誰嗎?我們一起聽故事,去故事里找一找答案吧。
——壯壯為什么要送賀卡給好朋友們?
三:播放背音樂發放材料鼓勵幼兒動手制作賀卡
1、討論如何制作賀卡。
2、播放背景音樂,發放材料,幼兒動手制作賀卡。
四:交流展示賀卡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賀卡
——你在賀卡上畫了什么?
——你想將這張賀卡送給誰?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春節的風俗習慣。
2、建議家長帶幼兒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體驗節日的快樂
3、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記錄并介紹春節。
二、過程
活動一:了解春節
1、最近,教師和小朋友為什么常會收到賀年卡。
2、你知道哪些春節的風俗?
3、去年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有哪些有趣的事兒。
4、今年你想怎樣過春節。
活動二:共迎春節
為了讓幼兒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請家長座談,討論以下問題:
1、以前你是怎樣帶孩子過春節的?有哪些好經驗?
2、今年如何帶孩子過春節?
3、如何幫助孩子記錄春節期間有意義的活動?
活動三:準備過春節
1、建議幼兒與家長一起制定春節活動計劃,并為計劃的實施作準備。
2、在準備過程中,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春節的風俗、禮儀。
活動四:喜慶春節
1、鼓勵幼兒積極投入到春節的各項活動中去。
2、引導幼兒感受過春節的熱鬧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3、鼓勵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如錄像、攝影、繪畫等記錄自己或周圍人的活動。
4、在適當的時候,通過打電話、發E―mail、串門等形式向幼兒賀年,了解“春節計劃”的實施情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活動五:展示春節
1、引導幼兒根據所帶材料分組,如帶照片的為一組,畫畫的為一組等。
2、啟發幼兒討論布置的方法、步驟及分工。
3、鼓勵幼兒把春節期間記錄的各種“成果”展示在活動室,營造喜慶氣氛。
活動六:話說春節
1、引導幼兒有條理、有重點地介紹自己過春節的情況。
2、建議幼兒傾聽同伴的介紹,吸取有用的信息。
3、啟發幼兒討論:誰的春節過得有趣?為什么?明年你想怎樣過春節?
4、向幼兒贈送教師制作的禮物。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7
一、活動設計。
“春節”是我們中國既傳統又盛大的節日,每個中國人都為此感到驕傲!小班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幼兒園,在家里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回到幼兒園后見到老師和同伴,肯定有很多開心或難忘的事情要相互傾訴、交流。根據孩子們返園后的實際表現及情感需要,我預設了此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回憶新年里發生的開心事,進一步感知我們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熱鬧與快樂。
2、懂得現代生活的美好,熱愛自己身邊的人。
三、活動準備。
課件《新年里的開心事》;幼兒繪畫材料(畫筆、繪畫紙、剪刀、漿糊等)。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新年里的開心事》,引出主題。
重點提問:
師:過節開心嗎?我們都在假期里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是怎樣過節的?(幼兒觀看課件,教師在旁邊介紹)
小結:我們中國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可真熱鬧!家家戶戶團團圓圓一起吃年夜飯;放煙花、點爆竹;堆雪人、打雪仗;唱歌、跳舞;走親、訪友……新年里的開心事真多!
(二)討論新年里的活動。
重點提問:
1、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喜歡做什么事情?
2、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過年時,你最開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小結:我們小朋友在新年里也有很多開心的事情,(如穿新衣、戴新貌、收紅包、買玩具、吃好吃的、玩安全煙花等)。開心的事情能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把開心的事情用畫筆記錄下來,這樣才不會忘記!
(三)畫畫“新年里的開心事”。
1、幼兒看課件來作畫。
2、師根據幼兒繪畫情況進行適當指導。
(四)“過新年”畫展。
把幼兒作品放在“展覽角”展示,供其他幼兒參觀。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交流過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感受喜慶的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學會把自己的生活實景創編成兒歌,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把自己過年的真實生活場景編成兒歌。
2、引導幼兒大膽、流利的與別人交流自己過年的點點滴滴。
活動準備:
1、過年的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
2、迎新年過新年慶新年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什么時候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2、老師提問:春節你們是怎么過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
3、老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過年的?(播放準備過年過年的課件。)
4、老師:其他小朋友過年和你們過年一樣嗎?哪些是一樣的?哪些是不一樣的?(讓幼兒了解我國南北方的過年習俗,開拓幼兒眼界。)
5、老師小結:過年的很多習俗都是相同的,讓我們把這些習俗編成一首兒歌吧!過年前,我們要做什么?春節到了,我們又做什么?看到什么?
活動延伸:
1、在幼兒園的語言區,可以給幼兒提供有關過年的圖畫書、連環畫等,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加深對年的認識。
2、可爭取家長配合,幫助幼兒收集過年的廢舊物品,引導幼兒將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如用塑料盤制作螃蟹,用塑料瓶制作可愛小人等。
附兒歌:過年真熱鬧
臨過年,灌臘腸,買年貨,歡歡喜喜迎春節;
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忙忙碌碌真熱鬧;
吃年飯,穿新衣,去拜年,娃娃臉上笑哈哈;
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人們臉上喜洋洋。
6、老師和幼兒一起念過年真熱鬧的兒歌,回味過年的點點滴滴。(老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念兒歌,如分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師:過年這么熱鬧,讓我們再來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鑼鼓、舞一舞龍炮吧!(引導幼兒扮演角色,一起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到教室外,結束教學活動。)
溫馨提示:
1、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大膽的與別人交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過年的,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
2、老師要逐步引導幼兒學會將自己在春節的生活場景創編成兒歌,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如過年前,我們是怎樣迎接新的一年的?春節到了,我們都做什么?)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3/4拍的節奏。
2、感受新年活潑歡快的氣氛。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新年樹、懸掛的小物件、小狗、磁帶
設計思路:
新年即將到來,但和幼兒的談話中發現幼兒對于新年的概念是模糊的,大,考吧、幼,師,網他們平常總是跟在爸爸媽媽后面過年,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通過這次音樂活動讓幼兒感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從而讓幼兒從無意識的狀態變為有意識的狀態,讓幼兒喜歡過年,懂得長大一歲要更加懂事了,進而對新年有深刻的感知,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律動:聽音樂,隨意做動作,引導幼兒體驗新年歡快的氣氛。
二、學習歌曲
1、完整的欣賞歌曲。
2、幼兒跟著音樂一起拍手,熟悉音樂旋律。
3、幼兒和教師一同念歌詞。
4、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學唱歌曲。
三、歌表演
1、許愿
2、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0
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慶新年的各項活動中去,充分感受節日的快樂,為了讓孩子們能感受新年的愉悅,也為了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積極、互動關系的形成,增進親子間平等、融洽的親情關系。
2、引導幼兒知道過新年了,我又長一歲了,應當爭取更大的進步。
3、積極參加園內的各項活動,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有禮貌的、大膽的說話的能力。
準備:
1、準備每位幼兒一張賀年片與家長制作
2、磁帶、錄音機及幼兒的禮物
3、布置園內環境,使整個幼兒園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4、每名幼兒準備一句祝福的話。
過程:
帶幼兒參觀已布置好的園內環境和活動室,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的幼兒園為什么特別的美?
幼兒:快過年了!
教師:你們都看到了,快過年幼兒園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打算?
幼兒自由回答。
教學活動活動展示。
家長教學活動展示。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春節,知道過年的由來,了解過年的傳統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并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為什么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么不同?為什么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物品、布置,讓幼兒深化認識。
什么是“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上完后自我感覺還有點欠缺還要在這方面加強一些,還有很多不足。這節課我自覺得上的不是很好,還要多學習學習。我覺得在上這節課時我有點操之過急了,應在剛開始上課時應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引入主題。讓幼兒知道“年”是怎么來的。本來我準備了兩幅鞭炮的圖片給孩子觀察的,但剛我取出圖片時,孩子對平時見到的鞭炮認識,但對卡通的鞭炮不認識。但我要在延伸活動中,我應在區角活動處準備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讓幼兒自由操作。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2
一、教學內容:
人美版小學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三冊,第十九課《過春節》。
二、教學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㈠、了解有關春節的文化、歷史,欣賞不同地域的不同春節習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會美好的生活情趣。
㈡、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種材料和工具來制作春節的禮物,表達美好的心愿。將記憶里春節的美好的場景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來,畫面要體現出春節喜慶的氣氛和熱鬧的場面。
2、隱性內容與目標:
使學生簡要的了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了解民族的傳統文化,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周圍的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通過了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春節美好生活的獨特感受;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種小禮物,來表達自己節日的愉快心情和對他人的美好祝愿。
2、難點:繪畫要表現出歡樂的場面,畫出生動、有趣的畫面。工藝制作時各種材料的選擇、作品的設計、制作要體現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不同形式的裝飾設計、春節手工禮物作品、民間手工藝作品(如:年畫、門神、對聯等。)
學具:彩筆、油畫棒、作業紙、各種彩紙、色卡及費舊物品、剪刀、膠水、雙面膠等。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前將教室簡單布置的有喜慶氣氛。)(播放歡慶春節喜慶場面的錄像)
師:錄像中人們在慶祝什么節日呀?
生:春節。
師:快要過春節了,按照中國人過節的習俗,不管離家多遠都要回家過年,可是有些人卻以為各種原因不能回家和家人團聚,讓我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做一些新年禮物,為他們送上我們的一片愛心好嗎?(板書課題:過春節)。
生:好!
三、探討發現,了解春節的文化。
師: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我們家鄉都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呢?
生:包餃子、貼春聯、放煙花、拜年、走親戚
師:春節的習俗可真多,讓我們來了解以下春節的文化好嗎?(課件出示:衣文化、食文化、住文化、行文化四方面的春節文化。)
生:好!
1、了解春節的衣文化。
師:那我們就先來看看過春節穿衣有那些文化吧!
師:中國有許多民族,人們總是在節日里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們家鄉過春節時人們穿的怎樣?
生:穿的新衣服都很漂亮,小孩的衣服顏色很鮮艷,樣式也很好看。
師:今年過春節買衣服時,你會選擇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衣服呢?(課件出示:兒童服裝。)
生:我喜歡桔黃色的
2、了解春節的食文化。
師:穿上漂亮的衣服,還有好多好吃的在等著我們呢!趕快去看一看。(課件出示:餃子圖。)吃餃子一定是少不了的。同學們可以去發現餃子里的精彩故事。
師:吃了餃子,豐盛的年夜飯可別錯過呀!老師想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年夜飯里到底有哪些文化,誰來?
生:老師,我、老師,我
生: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飯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吃到深夜。據史書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課件出示:吃年夜飯的圖片和文字。)
師:各地的廟會小吃也很有特色。各種小吃不光好吃、好看有的還帶有美好的祝愿呢!聽一聽,這首歌是怎么唱的。來大家一起隨著唱一唱。(播放歌曲《冰糖葫蘆》的片段。)
生:都說冰糖葫蘆酸?
(學生紛紛隨著唱起來,并做著吃糖葫蘆的動作。)
3、了解春節的住文化。
師:過年我們總要清掃、裝飾以下我們的環境。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或“掃塵日”。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打掃環境衛生,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掃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請同學們說說你都幫助家長做了什么?(課件出示: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或“掃塵日”。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打掃環境衛生,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掃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生:我幫助家長掃地、貼春聯、掛燈籠
師:過年人們除了貼春聯、煎窗花、掛福字,還喜歡在客廳和臥室里貼上年畫,一張張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課件出示:剪窗花、寫對聯的圖片和文字。)誰來給大家介紹福字的含義?
生:老師,我來、老師,我來。
生: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一久的風俗。“福”字現在的意思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它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福,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課件出示: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一久的風俗。“福”字現在的意思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它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福,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師:“福”還有這么大的學問,讓我們再來看看年畫吧!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和祝福。(課件出示:年畫作品和文字。)
師:仔細觀察這兩幅年畫,畫中除了可愛的娃娃,還有哪些形象?(課件出示:兩幅年畫。)
生:畫面上還有魚和荷花。
師:趕快和同學討論以下這里面有什么秘密。
生:紛紛討論。
師:誰來說?
生:(各自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師:請看答案:蓮花代表連年、年年、每一年。魚代表富裕、生活有余、日子過的好。合在一起就是:連年有余、年年有余。
4、了解春節的行文化。
師:瞧!小朋友在給大家拜年呢!我們也互相拜個年吧!(課件出示:拜年圖。)
生:(學生在笑聲中互相拜年。)
師:這拜年還有一個有趣的由來呢!(課件出示:拜年的民間傳說。)生:(聽錄音:關于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在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吃人害人。人們只好準備些肉全放在門外,然后把大門關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后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相互祝賀。而現在人們拜年中寄托了對新年美好的祝福!)
師:原來拜年是這樣來的!那就讓我們到各地看看人們是怎樣慶祝新年的。(課件出示:各地祝賀新年的圖片。有舞龍、舞獅、踩高蹺、陜北腰鼓等。)
師:春節看大戲也是大家比不可少的慶祝活動。我們這里有什么地方戲呀?生:呂劇。
師:大年除夕的爆竹聲也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課件出示:燃放爆竹、禮花的圖片。)
四、探究感知,理解春節的美術知識。
師:春節里的新鮮事可真多!過春節可離不開我們的美術呀!
1、發現春節的色彩:
師:你認為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經常使用哪一種顏色?請同學們選擇。(課件出示:以喜慶的春節場面為背景,動畫出示黃、藍、紫、紅、綠等幾種顏色。)
生:我選紅色。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在過春節時看到最多的紅色,紅色的衣服、紅色的圍巾、紅色的對聯、燈籠
師:紅色是中國人的傳統喜慶顏色,它鮮艷、熱烈,代表紅紅火火、吉祥如意!在過春節時總少不了紅色!(課件出示:紅色的象征意義。)
2、探究春節的禮物的制作:
師:春節快到了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好多精致的小禮物,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師:(逐個展示手工作品。有:燈籠、)我把這些作品分給每個小組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好嗎?(分發作品。)
生:好!(學生分組探究制作方法。)
師:我要請幾個小老師到前面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的成果。
生:(到前面介紹方法。)
師:你們說的真好!請大家看屏幕。(出示:各種不同形式的手工作品引導學生欣賞。)想一想,還有什么樣的禮物能把節日裝扮的更喜慶?
生:我想做一個漂亮的燈籠、我想做一個好看的吊飾、我想
3、欣賞繪畫作品拓展思路:
師:請大家再仔細看一看這些小朋友們的畫,你最喜歡哪一幅?把畫的優點介紹給大家。
生:(欣賞各種表現春節的繪畫作品,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師:這兩幅畫表現了春節廟會的什么活動?小畫家是用什么方法畫的呢?(課件出示:表現春節廟會的國畫作品。引導學生簡單認識國畫這種繪畫形式。)
生:畫面表現了春節廟會時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3
教案目標:
1.和父母一塊購置年貨,感受過年的愉快。
2.嘗試幫父母做年前掃除工作。
活動準備:
與父母商量,自己干什么,并討論如何干。
教案過程:
1.說說快過年了,周圍環境有什么變化。(街上人多起來了,比以往熱鬧:商店里多了平日不常見的物品,如燈籠、化炮、對聯、窗花等。)
2.提問:
(1)家中大人們在忙著做些什么?
(2)為什么過年要購置年貨;年前為什么要大掃除?觀察成人怎樣做年前掃除,嘗試幫忙。
3.幼兒介紹自己家經過掃除后的`變化,說說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4.討論:我們可以為班上掃除做點什么?
5.幼兒自己分工,在老師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4
教案目標:
1、理解對聯要點。
2、了解對聯、窗花的含義。
教案準備:
民間藝術品、剪紙、花炮、“稿”字、對聯。
教案過程:
1. 引導幼兒觀察過年時各家門前、窗上增添了什么。
2. 簡要介紹窗花的含義:表示喜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得更好?
3. 出示剪紙、花炮、“福”字。講解這些民問藝術品豐富的內涵,如在家中懸掛花炮是希望未來的日子紅紅火火,倒貼“福”字是期望新的一年里福氣來到,生活富裕。
4. 出示對聯,講解對聯的來歷、含義,重點講解對聯的要點(上聯、下聯、橫批)。幼兒園大門對聯集錦
5. 幼兒試著編對聯。教師在鼓勵、肯定的基礎上幫其整理。
6. 分組出對聯:小組商量確定后請老師寫出來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春節的習俗及各類慶祝活動。
2、讓學生分析和認識儲備年貨中的環保問題。
3、讓學生分析和認識除夕晚餐中的環保問題。
4讓學生分析和認識節日喜慶方式中的環保問題。
5、學生認識到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春節,應倡導創造一些新的習俗來慶祝這一重要的傳統節日,努力過一個文明、健康、環保的春節,延續春節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
課前準備:
教師:春節的由來、春節的風俗、飲食、慶祝方式等方面的背景資料以及科教視頻。
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以問卷方式展開走訪調查。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結合背景資料向學生介紹春節的由來、習俗及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少數民族舉行的各種慶祝活動。
2、春節是個傳統節日,除了吃團圓飯、放鞭炮這些傳統方式,還有更健康文明的過法嗎?怎樣過一個文明、健康、環保的春節?
二、活動過程:
1、分小組交流,將查閱的有關資料小組匯總、討論。
教師提供關于選購一次性年貨的資料供學生討論:如何從環保和實用的角度出發,選擇食品、餐具、烹飪方式做到健康飲食,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減少污染。
2、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家庭春節前后的慶祝活動,從而認識到:不合理的消費模式和不科學的消費行為則會極大地破壞生態環境和浪費資源,從長遠來看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后勁,進而危及到人類自身生存條件的改善和生活品質的持續提高。
三、教師總結:
綠色春節會不會是年味變淡?最近幾年,捍衛春節總會成為春節前后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其實,不必太過擔心年味兒悄然溜走,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年味兒當然也不可能一成不變。我們應摒棄傳統年俗中一些弊端,增加一些更加健康和文明的元素,為年俗增添幾許綠色。因此,綠色也不單單是春節的顏色,而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本色。
四、課后作業:
以過一個文明、健康、綠色的春節為題,寫一份倡議書。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回憶春節時候的情景,分享快樂。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所發生的快樂的事情。
3、能將自己快樂的心情畫出來。
活動準備:
春節時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再現
1、教師和幼兒互相問候春節好。
2、幼兒說一說春節都在哪里過?如何過節?
二、照片分享
1、幼兒結合春節的照片說一說節日里發生的快樂的事情。
2、和同伴分享照片,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
三、交流討論
1、幼兒將過節時的快樂事情畫出來。
2、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將照片和繪畫作品粘貼在語言區,便于幼兒交流。
活動延伸:
教師可將自己在春節的時候發生的快樂的事情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回憶和模仿春節人們互相拜年祝賀的話,進一步感受節日的喜悅。在快樂大拜年的活動中體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
2、愿意與老師和同伴大膽交往,說說自己過新年的趣事,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3、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愿意大膽地說說講講
活動難點:
能與其他班級的朋友老是一起活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拜年
材料準備:
零食若干,《新年好》的音樂,VCD動畫影碟
活動過程
一、入場(將幼兒領入小二班),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拜年。
二、新年好
1、前些日子,我們剛過了一個中國人最熱鬧的節日,是什么節日呀?
2、過了春節就代表我們大家又都長大一歲了,所以今天我們都特別地開心,因為過了年,我們好朋友又見面了,在這里,我們所有的老師祝小朋友:
新年快樂 學習進步 身體健康 快樂成長 (一人一句)
三、互相拜年:
1、你們有什么祝福的話要對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呢?
想一想,過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做客,大家見面是怎樣說的?你是怎么說祝福的話的?
2、同伴間互相拜年,或找老師拜年,手握手,說說祝福的話。(新年音樂)
四、聊新年
1、你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一件事情讓你覺得最開心?(放煙火,放鞭炮,串門拜年,拿紅包……)
2、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邊吃零食邊聊聊自己過新年的趣事,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五、和小一班的朋友、老師一起相互拜年;給廚房、老師拜年。
教學反思
1、可以在開始部分加如一些關于新年的故事,讓幼兒更深的了解新年.
2、可多滲透新年的習俗,豐富教學內容.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通過談話使幼兒回憶過春節的快樂,共同分享快樂。
2、引導幼兒認真聽其他小朋友的講話,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
幼兒春節活動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教師與幼兒互相問春節好。
師:你是在哪里過春節的?
春節你去了哪里玩?和誰去的看到了什么?
春節你吃過什么好吃的東西?
二、引導發現
1、有的小朋友春節好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大家把春節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時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討論
1、現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貼到語言區的墻上,給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過春節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動幼兒邊看邊講述邊用紙筆畫出自己過春節的事。
教學反思:
在《快樂的春節》主題中,抓住了孩子們天天盼望新年的到來,迫切想了解人們怎樣歡慶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歡慶活動的多樣化,讓孩子們體驗了新年的快樂,進入新年歡慶的氣氛,擴展了他們的知識范圍。
本次主題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的一個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采用了多媒體及故事、游戲的形式來開展,使孩子深刻地了解了年的來歷和傳統的風俗習慣,通過活動,提前使孩子感受到了過年的快樂。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 篇19
教案名稱:
春節新美食
教案目標:
1、知道吃過多甜食的不良影響
2、體會過年吃甜食的吉祥意義
教案準備:
過春節的傳統甜食,如八寶茶、桂圓茶、八寶粥等
教案過程:
1、請幼兒嘗一嘗這些春節傳統甜食
2、拿出幾種過年時常吃的甜食,問幼兒:“這些是什么?”“你吃過么?”
3、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這些食物好吃么?
——他們是什么味道?
——你們知道這些甜食都是什么時候吃的么?(告訴幼兒:過年時,吃點甜甜蜜蜜的東西,祝福來年生活甜美)
——過年時你還吃過什么甜的食物?
4、再引導幼兒討論:“吃甜食雖然可以占喜氣,可是吃得太多會怎么樣呢?”
5、提醒幼兒甜食不能一次吃得太多,吃完要記得漱口,保護好牙齒。
【大班春節活動主題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春節主題活動方案11-03
大班春節活動教案11-24
大班春節活動教案11-06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07-12
大班春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12-16
大班探索主題活動教案燈泡06-19
大班元旦主題活動的教案模板12-27
以春節為主題的中班活動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