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地生活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意地生活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詩意地生活作文1
就像陶淵明向往世外桃源一樣,我們向往詩意地生活,但事實卻注定我們要實事求是,由于匆匆,我沒能詩意地生活。因為不是蓮花童子,我們沒有三頭六臂,縱然想追求那唯美詩意,但卻注定失意,而非詩意。
我們也想身臨其境去感受一下靖節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但有那么多ABCD等待我們去慎重選擇,有那么多X+Y+Z等待我們去認真計算,我們每天停停走走于教室,宿舍與食堂之間,自嘲地解說成高中的“三點一線”。腦袋里裝著今天的作業、明天的考試。
我們也想追求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邁壯觀,但那枯燥無味的化學式也只能是讓我們理解一下石灰巖面的形成與溶洞的產生。我們沒有時間去觀察甚至想象一下大自然的奧妙美好。口里念著A+B生成C+D,腦里轉著動能勢能與電能。
我們也想在傷心難過時寫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絕句名篇,但我們也只能是在考試失敗后去思考矛盾的普通客觀性,然后思考著如何創造新的條件來提高自己的成績,心里想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警句名言。
我們確實想詩意地生活,但我們能嗎?我們又如何能呢?陶淵明有那么多考試與作業嗎?王維有那么多公理定義要背嗎?李煜有那么多題海題庫要填嗎?
語文老師動情地說:“一道冥思苦想的、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在瞬間茅塞頓開,你不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嗎?”那不過是苦中作樂罷了。“在一個喧鬧的教室里唯有你在認真思考、學習,你是不是會感到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心境?”那也只是我們想安慰自己別為失去休息的時間而感到惋惜。
哪里還有詩意?怎樣詩意地生活?假使有人把我們真正帶到了桃花源,我們也只會麻木地背著靖節的名篇《桃花源記》,因為語文老師說那可能是考點。倘若真正看到昭君出塞的壯景,我們也不會忘記背誦白居易那“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的佳句,因為語文老師說下次考試他會從中出題。
是詩意地生活?
是失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2
金燦燦的陽光下,一只蝴蝶于百花叢中翩翩起舞。她舞動著的翅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絢麗多姿;她灑脫的舞步穿行于紅花綠葉間,時而低緩,時而迅疾,猶如一場美麗的舞蹈。我看得發了呆。
一陣微風襲來,我如夢處醒,看著那彩蝶,不禁拱手問道:“莊兄,近來無恙乎?”
佩服莊兄,五體投地。像我等俗人的一生,不貪權則圖名利,并往往因此而累。兄不然,兄一生游戲人間,既不沉湎于塵世的七情六欲,又無覺于外在世界的紛擾,無視于大千世界的誘惑。兄棄權棄名棄利如棄草芥,縱生活貧困,卻手持浪漫大旗,灑脫自如,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詩意地生活。
想兄當年,濮水垂釣,不想竟釣來了楚國的相位。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不料兄手持魚竿頭也不回便拒絕了。兄說寧做一只不為人知的活烏龜在泥巴里自由自在的爬,也不肯做一只受人尊敬的死烏龜供人祭奠。
榮華富貴,非兄所求,所以即便到手,兄亦如棄垃圾棄之。兄只想按自己的性情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詩意地生活:優游自在隱于江湖,甘心寂寞匿于荒野。
兄為人清高,不容于世俗。平日放情山水,深得自然之法,悟得大道。庖丁解牛,頃刻完成,而刀鋒利如初道進乎技。兄曰此乃“神遇”而非“目視”。想兄必有類似體會,忘掉了喧鬧的世界,忘掉了親人的呼喚,甚至是自己,逍遙游于思維的汪洋大海,進入了仙境。
我看天下事皆出于此。若如兄仙境般詩意地生活,還哪來的煩惱呢?
常人悅生惡死,深為死亡所苦惱,兄卻不然。吾嫂死后,兄箕踞而坐,鼓盆而歌。好友惠施前來吊唁,見狀責問兄不近人情。兄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故生者,假借也。死生猶如晝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況且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也。”
一個將死生都看得如此坦然如此透徹的人,世間還有什么事看不透呢?難怪兄回歸自然淡泊名利,出世脫俗,也難怪兄能在追名逐臭的社會里詩意地生活。
昔者,兄夢為蝴蝶,絮絮然蝴蝶也。今兄雅興,漫舞于花間。本欲留兄于此,無奈兄去意已決,弟不敢留,拱手拜別:莊兄,一路走好!
詩意地生活作文3
我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學生,對生活的認識不像小學生那樣膚淺,也不像高中生認識的那么抽象。我心中所向往的充滿詩意的生活不像很多人想干一番大事業,更不想過青年人所向往的浪漫生活。我的生活只要平淡如水,沒有社會上的險惡,崗位上的競爭。對于“詩意的生活”,我的理解是:身邊有知心朋友,有陶冶情操的音樂,還有我的良師益友——書。
每一天能全身心地投入看書中,聽音樂中,嬉戲中,過著像陶淵明隱居世外桃源的生活,沒有了批著分數的試卷,爸媽在耳邊的督促,班主任的諄諄教誨,好自在,好舒暢。左手托著書籍硬硬的感覺,食指被快速翻動的書頁弄得發癢的感覺,聽著書頁時而躍躍時而嘩啦歌唱般的感覺,每一天看一本自我喜愛的世界名著,沒有人會說這是不務正業。古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看書,便是要看見顏如玉,看見黃金屋。看魯迅手拿筆桿,肩挑大梁,一身正氣;看莎士比亞,便要看出一代藝術巨匠燦爛的智慧;看霍金,便要看出物理天才在逆境之中對宇宙從容的詮釋;看奧斯特洛夫斯基,便要看出人生對命運含笑的俯視和挑戰;看海明威,便要看出人對待生命應怎樣的不屈不撓。
僅有書的生活是乏味的。
下雨的時候,我輕輕地躺在睡椅上,手握一份報紙細細品讀,我用心傾聽著雨點的奏樂。雨點打來,打在樹葉上,打在石頭上,打在屋頂上,打在玻璃窗上,打在泥土上……這些聲音——那么寧靜,那么溫柔,就像愛的播種者,向大地撒下愛的種子。雨是寧靜的,沒有太多的喧鬧。心是寧靜的,沒有過分的奢望。
只是看書,還有堅持了雨點伴奏的生活,融入到大自然之音的生活之中,這樣的生活缺少了歡樂。
每一天傍晚,和我的好朋友一齊踏浪花,一齊離歌,一齊與海共舞。偎依在朋友懷里看那潮起潮落,在金色的沙灘上撿各種各樣的貝殼。在廣闊的草原上驅馬飛馳,躺在柔軟的草地上對藍天白云大聲呼叫,傾訴你所有的秘密。
我心中的詩意生活是如此的完美,只是這樣的充滿詩意的生活需要我不斷去追求。
詩意地生活作文4
海德格爾說:“人應該詩意地生活。”當鳥兒在天空中翱翔,大地百花齊放,人們面帶微笑,詩歌開始在生活中流動。人應該詩意地生活。
詩意的生活源于人們內心的和諧。季羨林曾說:真正的和諧是人的內心和諧。“真正的和諧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試想,一個內心陰云密布的人,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詩意?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往往是他內心的真實反映。所以,水一樣清的林妹妹,住在瀟湘館,在綠竹下的風中流淚,抒發對月亮的情懷,唱著優美的詩。聞起來像酒和肉的薛范只知道猜拳,胡說八道“蚊子哼哼”。內心和諧,對萬物充滿熱愛,才能過上詩意的生活。特蕾莎修女給每一個窮人帶來關愛,愛讓她的生活充滿詩意;皮埃爾神父給無家可歸者送去溫暖,關懷讓他的生活充滿詩意;袁隆平院士給饑民送去了希望,愛情讓他的人生充滿了詩意。人只有內心和諧,熱愛一切,才能學會詩意地生活。
要詩意地生活,人們需要從閱讀中汲取營養。只有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能變得詩意。當人們從儒、道、墨古書中探尋做人之道時,當人們從司馬遷竹簡中打開歷史之鏡時,當人們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中領悟到寫作之法時,智慧就開始滋潤人們干涸的靈魂,為之注入詩意。當人們從陶淵明的《菊花》中想到隱者的情懷,當人們從史鐵生的《神壇》中感受到生與死的變化,當人們從盧梭的《瓦爾登湖》中找到生命的寧靜,思維開始給靈魂插上翅膀,讓它在詩意的天空中翱翔。只有從閱讀中收獲智慧,從閱讀中學會思考,人們才能理解詩意的生活。
要詩意地生活,人們需要讓大自然撫慰他們浮躁的心。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對生計和未來的追逐,充滿了嘈雜的哨聲和噪音,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陌陌和警覺。人們需要在微風和鳥兒的啁啾中找到生活的詩意。蒼茫荒涼的森林給詩意棲居的莎士比亞帶來了強烈的悲傷,流淌的多瑙河給施特勞斯家族帶來了優美的韻腳,鳳凰古城的古老與滄桑給詩意棲居的沈從文帶來了歷史的質樸與深刻。大自然的靈動與純凈,讓人活得更詩意。
當人們與愛和諧相處時,當他們從閱讀中獲得智慧和思想時,當他們在網上寫作時,當他們從自然中尋求安慰時,他們可以像劉禹錫在《樓氏之明》中寫的那樣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5
在這個紛擾的塵世,比起庸庸碌碌地度過人生,抑或是渾渾噩噩地墮落自我,我更喜歡選擇詩意的生活,用詩意為蒼白的生活描繪紛繁的色彩,用詩意激起平凡生活中的漣漪。
朦朦朧朧的初春,在婉轉的鳥啼聲中停下匆匆的腳步,看路旁的迎春花在和暖的陽光下微微睜開雙眼。烈日炎炎的夏天,覓一濃郁大樹,將自己隱藏于大樹的陰影下,頓時,原先倍感煩躁的蟬叫聲也變成了美妙的音樂,而自我,就在這份愜意中自由飛翔。黃葉飄飛的秋季,茫然地坐在校園一角,讓自己經歷過酷暑后疲憊的心如落葉般弛然,感受那種對待死亡的平靜與恬淡。寒風呼嘯的冬日,坐在溫暖的火爐旁,在父母的鼾聲中輕輕翻著一本書頁泛黃的《安徒生童話》,重溫兒時舊夢。大自然其實就是一組最神奇真實的詩,而春夏秋冬,就是它的章節,只要我們用心品位,便能尋覓到生活中的詩意。
熱情是一種詩意,讓怯懦的心在碰撞間摩擦出友好的火花,冷漠也是一種詩意,以旁觀者的心態觀庭前花開花落,唯有此,才可有"世人皆醉,唯吾獨醒"的大徹大悟。歡樂是一種詩意,詩意就像是一陣風,播撒快樂的蒲公英;痛苦也是一種詩意,詩意是一艘小船,載著痛苦穿梭于時光的海港。其實,生活本來就是一首動人的詩,我們要學會詩意地生活,才能夠真正讀懂這首詩的內涵。
或許,心中有詩,才能明其意。將詩歌的靈魂播種于我們的心靈,才能夠意從心生。讀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股豪情熱血便氣沖云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北島的這句詩振聾發聵,響徹心靈。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普希金的這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如力量的源泉一般,不斷地支持我前行。品詩———品詩之精華,品詩之蘊意,品俠肝義膽,品豪情萬丈,品小橋流水,品花前月下。讀詩品詩,心中有詩,詩意便伴你左右。
選擇詩意,詩意也許并不能給你帶來功名利祿,也許也不能使你光芒四射,但詩意地生活,卻可讓你那顆風塵仆仆的心悠然飛翔,到達那片遠離塵世喧囂的天空。
詩意地生活作文6
詩意,在這個信息高速流通的世界,似乎是一個難以企及的詞語,明明近在眼前,但當你想要觸及的時候卻總不能如愿。那在現代社會是不是就不可能詩意地生活了呢?
當然不是,在我的眼中,只要利用好高速發展的信息科技,加之自身擁有一顆詩意的心,那詩意地生活就是一件無比輕松的事。
詩意,在我眼中是一種精神層面上從美的角度去審視一切的態度,這種態度超越物質,超越世俗,來自于生活,又回饋于生活。而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很難做到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般的閑適悠然;很難做到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一般的淡然平靜,在雪夜與朋友慢慢品酒,所以說,詩意地生活在現代社會是很難慢下來靜靜享受的,既然不能慢,那就讓生活在快中變得詩意吧。
有的人會說,網絡信息的發展讓生活不再詩意,而我說,網絡信息的發展讓生活更充滿詩意。李白一生游遍大江南北,寫出了多少千古名篇,李白的游覽生活是詩意的。而如今,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看到各處名勝古跡,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泰山的高聳,體會“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的岳陽樓上的壯觀景色,體會“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的遼闊肅穆。這一切在當今世界,只要我們點下手機就能做到,雖不及親身體會,但也能與詩相連,讓詩意充滿生活。
然而在當今世界,想要詩意地生活,重中之重在于你要有一顆詩意的心。在生活中不要過于在意身邊物質的豐富,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想辦法發現身邊的美,讓自己的精神脫離世俗,在美景美食等東西的感染下讓自己內心放松,保持平靜的心態,這是詩意地生活的前提和條件。
詩意地生活其實并不難,難的是在人心所向物質的社會之中如何將詩意地生活狀態保持下去,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的融入生活之中。在詩意地生活中追尋個人發展和突破,你將不會無比疲憊,因為詩意會成為一種精神力量,讓你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現實中,都能獲得超越和升華。
所以,最后我想說: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我依然選擇詩意地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人生。
詩意地生活作文7
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比如說作業很多壓力很大,時間很緊沒有空閑,每一天太疲勞,父母太羅嗦……
我很煩
那么詩意之生活藏在哪呢?
仔細地去發現——題記
饑餓中送食
我起了床,媽媽端著面包和土豆菜讓我快吃,我一見土豆就反感,“天天吃土豆,我都快成土豆了”。媽媽趕緊說,“哦,下回我買牛肉,好嗎?”我拿起面包咬了一小口說:“媽媽,我不要吃這樣的,我要吃奶油那樣的……”不待我說完,媽媽突然說:“有的吃就不錯了,你還東挑西撿的,不吃自我買去。”我沒料到媽媽會發這么大的火,我便挎起書包下樓了,在開車庫的我隱隱約約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我騎著寶驢就走了,也沒理。
到了第三節課下課,我的肚子不爭氣地叫了。這時我看到媽媽來了,他問我:“餓了沒有?”“嗯”,我愧疚低下頭。她把早餐給我就走了。袋中依舊是那早上缺了口的面包。我突然叫道“媽”。媽媽轉身問什么事情,我愧疚低下頭說“再見。”
在你饑餓中送上食物,這不是詩意的生活嗎?
困中相助
下課的時候,“金剛”打碎一塊玻璃被教師發現了,欲逃已晚,便加罪與我。“金剛”一伙人多勢眾,厚臉油嘴,我寡不敵眾。教師不分是非,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時,好友拔刀相助,證明我沒錯。立刻十幾個好友異口同聲,證明我沒錯。當是時,我感激不盡,拍著他們肩膀說“好兄弟”。
在你困難中拔刀相助,此不為詩意之生活也?
煩中賞美
最近比較煩,收入不太好,作業做不完……哎,心境很煩悶,很苦惱。
于是我來到了田野——
綠油油的草皮在風中摔跤,花兒悄悄地笑,樹葉嘩嘩地唱歌,麻雀唧唧喳喳地談著……
于是我來到了公園——
爺爺在打太極拳,孩子們在玩跳房子,一位騎賽車的初中生在聽歌,兩位老太太在散步……
于是我來到了家——
媽媽為我做晚飯,爸爸為我檢查作業,姐姐我為我畫像,弟弟給我戴上他做的紙帽子……
在你煩惱中看到風景得到愛,這正是詩意的生活呀!
仔細地發現,詩意的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詩意地生活作文8
在這現代繁雜的塵世上,追求物質的享受是所有人的夢想,漂亮的衣服,香車華廈誰不愛呀。可是上帝也有打盹的時候,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好的運氣。如果你有幸擁有了這一切,那么恭喜你了,你是上帝眷顧的寵兒,你應好好珍惜這一切,應該懷著一顆慈悲的心,讓你的.財富使更多的人受益。如果你沒有得到上帝的垂愛,那也不必憂傷失意,大自然的所有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快樂源泉,那清風明月,山川河流,自然有我們享用不盡的美感,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顆寧靜淡泊的心,你依然可以快樂幸福。上帝是吝嗇的,不會把所有的好東西給同一個人,有此則少彼,那些富有的人自有他們的煩心事,商場上的爾虞我詐,酒桌上的虛于應酬,讓他們殫精竭慮,早生華發。哪有精力去欣賞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良辰美景。這樣說有點自我安慰的意思,當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我就勸你別太跟自己較勁,讓自己輕松輕松,知足常樂。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靠每月有限的工資維持家用,但我家每天都笑聲不斷,其樂融融。遇上好天氣,我們會帶上孩子,騎上自行車心血來潮去郊游,躺在綠色的草坪上,聽流水潺潺的從身邊流過,看天上飄浮的片片白云,自覺心曠神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心,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偶爾在街市上看到好看的布料,我會想著買一塊,換上新的窗簾,不用花多少錢,就讓自己的小家又換出一種新意來。因為我總能保持快樂的心情,對一切淡然處之,皮膚一直很有光彩,同事們都問我買的什么高檔的護膚品,我只是淡然一笑,內心的充實愉悅就是世上最好的化妝品。
雖然生活中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事,但我們的心態卻由自己來決定,你可以沒有華麗的衣服來修飾自己,但內心的高貴,優雅的氣質卻是自身修煉的結果,你可以沒有豪華的住宅,精美的家具,但那種別具匠心的擺設,卻要靠一顆冰雪聰明的慧心去設計,還有家里那種和諧美滿的氣氛卻是金錢買不來的。把樸素的日子過出一種情調來,讓平淡的日子充滿詩意。在你年老的時候,你會了無遺憾的回憶自己的一生,可以微笑著說自己快樂過了,是一個幸福的人。
詩意地生活作文9
這是個下著小雨的清晨,我們行走在泥濘的山路上。山不高,有溪水流淌而去,寒風撲面。
小雨。雨在空中回旋飄飛,密密地打在臉上,冰涼冰涼的。這淅淅瀝瀝的雨,向著遠處延伸,終于成了一簾白幕,把天地萬物遮擋的嚴嚴實實。我們在雨中前進,任上天賜予的甘霖濕透全身,從頭到腳,由外到里,它漫過心坎,靜靜溢出,“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路。路在雨中醉了,醉成一片爛泥。它們偎依在你的腳下,奔放地獻給你那橘黃色的吻。路在這雨中醉了,醉得沒有了前行的路。“多歧路,今安在?”我們站在雨中悵然。
山。山就在路背上。山并不高,她不是北方高大挺拔的漢子,她是這水鄉里生長的姑娘。經過雨的潤洗,這姑娘愈發俊朗了,用迷人的笑迎著我們。于是我們也醉了,我們擯棄了路,越過草叢,越過荊棘,援著樹木,攀上大石,向著山頂進發。山的肌膚是暖的,散發著騰騰的熱氣;山的笑容是綻開的,散發著幽幽的清香。這山比不上“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卻也如此令人陶醉。
水。還是那樣清澈,并未因雨而污濁。它從山頂流下,遠遠的小城環抱在水的懷里。“一條古時水,在我手心流”。我們都攤開手掌,讓雨水在上面匯集。那些細小的溝渠剎那間就豐滿了,匯成小流,匯成溪,匯成江河,匯成大海,終成一片汪洋。我們都感動了,把手中的雨水也就勢匯進眼前的海里。你知道嗎?站在這山上,我們仿佛看到了一片海,那是我們心中的海,比真正的海更加波濤洶涌,汪洋恣肆。
風吹起來了,。它“搖動我呆滯的目光,成兩條波光瀲滟的溪流,我將以你的慈愛,重以手指,蘸著時間,且把火把點燃……”我已經忘卻了詩人的名字,卻永遠記得這詩。風吹起來了,帶來遠方的寒意,遠方的歌,遠方的希望。
我站定,向遠方致敬。這是一次平常的攀登,卻也是一首清新的小詩。
我們都說,要永遠詩意地歌唱,詩意地生活。
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歌啊,我們自己的是詩!
葉芝說,我將不停地走啊,不停地歌唱。
詩意地生活作文10
爺爺老了,七十多歲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歲了。他們的年代里,男子比女子大十來歲也屬正常,總之,他們是到一齊了,然后就有了爸爸,再然后就有了我們,一戶生活在農村里的平凡家庭。
好像從我記事起,爺爺就一向是忙碌的。他背著鋤頭出去侍弄他的農田、土地;他在園子里種菜,栽果樹;他去給人家幫一點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歡樂很自在地活著。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雞,吆喝著兩只狗,洗干凈爺爺的衣裳,一邊等著爺爺多年不變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假裝埋怨地說:“這么快就回來休息啦。”然后很認真地去為爺爺煎茶,端送到爺爺手中,與他坐著一邊喝茶一邊閑談。
奶奶一向都勤儉樸素地持著她跟爺爺的家。雖然兒女們都早已長大成家,她不必再為吃穿而省吃儉用,可是她依舊用著最原始的柴灶。她說煤火只用來煮飯太浪費,氣又太貴,所以還是燒柴好。于是,在那些野草瘋長的季節里,我和妹妹就跟著爺爺的斧頭活躍在山野間,砍倒、捆扎,背回家、排開、曬干,一捆捆的柴草就進了柴房。于是,無數個炊煙梟梟的時刻,我和妹妹就能夠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畢畢剝剝的聲響里奶奶通紅的笑臉。異常是在冬日,爺爺燒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則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
我不明白,爺爺奶奶是否也有感情,也懂得感情。奶奶曾告訴我,她是別人介紹給爺爺的。也許一開始,他們之間是什么也沒有的。可是在時間的磨礪下,在相互的依靠與信任里,他們之間的感情卻是超越了感情的。有一次,爺爺很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背著爺爺偷偷流淚,我安慰她沒事的,爺爺會好的。可是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幾乎熱淚盈眶。她說:“要是老頭子死了,那我就隨他一齊去。”從那次以后,奶奶對爺爺就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我從那時起,才明白,原先這世間真有永恒的存在。
我時常望著爺爺奶奶夫唱婦隨的身影想,真正詩意的生活,就該是這樣的吧,詩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呀!
詩意地生活作文11
生活如酒,過于濃烈則辣喉,過于淺淡則無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顯醇厚;生活如歌,過于高昂則刺耳,過于低沉則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調才顯悅耳;生活如畫,過于繁雜則繚亂,過于簡樸則無韻,唯有平衡的筆觸才顯美麗。
荷爾德林說:“人生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讓我們在奮斗的征程里學會欣賞沿途的風景,讓我們在平衡的生活中詩意地棲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詩意地棲居,我們要在奔跑中學會憩息。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遙望千年以前,孔子駕車周游列國。游說,輔君,宣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忙碌,然而孔子并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安靜地憩息,他能夠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義。于是我們眼中的孔子,便是那兩袖清風,至賢至雅的圣人。回首當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喪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驢子前的蘿卜,誘惑著人們不斷邁步。然而驢子的結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機器,沒有了靈魂,沒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于此,我們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詩意地棲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詩意地棲居,我們要在追求中學會享受。因為事業固然是我必須打造的圣殿,但在這圣殿之后還應有一個花園。
阿爾卑斯山腳下有一塊著名的標牌,上書“慢慢走,欣賞啊!”是啊,在你攀登絕頂追逐勝利的同時,別忘了享受沿途如畫的美景。生命在追求與享受中圓滿,人生因奮斗與欣賞美妙!魯迅先生執筆時端莊肅穆,那筆頓作棍棒,唱醒百萬愚民;又頓而化為刀槍,直刺敵人心臟。這樣的冷峻中,先生為事業為中華民族的覺醒耗盡心血。然而在蕭紅筆下,我看到了一個溫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著的小花,那裊裊煙霧中輕緩吞息的神態,那一本正經探討服裝搭配的話語,讓我感受到了一位別樣的豐富多彩的魯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頭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財富的同時,魯迅先生享受著生活帶來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釀造出碎金般的詩意,鑄就了他輝煌而又美好平淡的人生。
從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著平衡生活的智慧。讓我們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詩意地棲居!
詩意地生活作文12
如果你有兩塊面包,你當用其中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柏拉圖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詩意地生活,抑或應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然而,在生活急劇變化的現代社會,我們既不可能像陶潛一樣隱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樣率性而為,更不可能學易安整日對紅花綠葉訴愁思。難道詩意地生活只青昧古人,而將忙碌的現代人摒棄在外?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隱居,誰說我們不可在心中開辟一方心靈田園?不可率性,難道在適當的時機也不可放縱一下自己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就不能傾吐自己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來,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歸去來兮辭》,讓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風,伴隨著自己的精神,放飛到自己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現代都市的躁動之中收獲一份世外的寧靜。這難道不是在詩意地生活嗎?
在足球比賽勝利之后,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場上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還有激動的淚水混合著流過臉頰,打濕衣襟。有人對你的這種舉動感到不理解,問一場小球賽的勝利何以令你高興至此。但我說,你這正是在詩意地生活。一次小的勝利足以令我們歡欣鼓舞,一次小的成功也足夠讓我們盡情狂歡。不要束縛自己的情感,讓它自由地奔放吧!
心里有了不順心的事情,可是身邊沒有聽眾,這時候如果將這些事情都鎖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煩惱。選擇一種現代的方式詩意地生活吧!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上自己的煩心瑣事,就像對花草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語,但是這些“花草”卻能替你排憂解難,讓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嗎?
其實,要詩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顧我們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話說得好,在物質豐富的時候,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的精神。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鋼筋水泥的現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13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然而,在生活急劇變化的現代社會里,我們既不可能像陶潛一樣隱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樣率性而為,更不可能學易安整日對紅花綠葉訴愁思。難道詩意地生活只青睞古人,而將忙碌的現代人摒棄在外?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隱居,誰說我們不可在心中開辟一方心靈田園?不可率性,難道在適當的時機也不可放縱一下自己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難道就不能傾吐自己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來,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歸去來兮辭》,讓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風,伴隨著自己的精神,放飛到自己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現代都市的躁動之中收獲一份世外的寧靜。這難道不是在詩意地生活嗎?
在足球比賽勝利之后,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場里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還有激動的淚水混合著流過臉頰,打濕衣襟。有人對你的這種舉動感到不理解,問一場球賽的小小勝利何以令你高興至此。但我說,這正是在詩意地生活。一次小小的勝利足以令我們歡欣鼓舞,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足夠讓我們盡情狂歡。不要收斂自己的情感,讓它自由地奔放吧!不錯哦
心里有了不順心的事情,可是身邊沒有聽眾,這時候如果將這些事情都鎖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煩惱。不如選擇一種現代的方式詩意地生活吧!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上自己的煩心瑣事,就像對花草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語,但是這些“花草”卻能替你排憂解難,讓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嗎?
其實,要詩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顧我們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話說得好,在物質豐富的時候,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的精神。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鋼筋水泥的現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14
從書山抬起頭來,我看到的是一群仍在伏案疾書的同學。作為一名“不安分”的學生,這樣的場景我一年要看幾千次,也會有上千次困惑:我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
肯定是為了將來的生活,我聽了無數個形容詞來裝飾生活,但把他們的“生活”換成動詞卻都只是“麻木地生存活著”或者“遵從他人意愿地生存活著”。
從應試教育體制走向流程化的社會,越發緊湊的生活節奏,讓我們所有人已忘卻如何詩意地生活了,那么何謂“詩意地”生活?
我曾以為,詩意地生活就是在北歐的林間小屋,在被鳥兒喚起的清晨,看麋鹿從窗前漫步而過;也曾以為,詩意地生活就是更觸手可及的小幸福,就像淋雨以后的媽媽煮的一碗熱湯,感受著暖意慢慢浸到了骨子里。但作為一名應屆高中生,我發現:詩意地生活就是深陷現實殘酷的泥潭,卻仍掙扎著去往理想的彼岸,就如“仙而人者”——蘇軾一般地對待生活。
對于既有才情又有實干精神的蘇軾,理想是在京務政,但那個已容不下仗義直言的時代成了他內心最大的傷痛和遺憾。從京城貶至杭州、杭州貶之黃州、黃州貶至惠州、惠州貶至海南,一路被貶,即使獲得百姓一路贊譽,也難換得皇上的信任。他曾迷茫: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也曾寂寥過: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亡妨。蘇軾是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深受迫害的幾人之一,但大多數時候,他仍是關注民生的、肆意灑脫的,是把自己的生活與百姓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在杭州他領導百姓修了一道大堤,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道堤名為“蘇堤”,至今“蘇堤春曉”仍是西湖十景之一;在海南,面對著同樣被貶的學生黃庭堅,兩碗粗糲難咽的面餅,他囫圇吞下,笑看著學生艱難停口,脫口而出:九三郎,“爾尚欲咀嚼?”
也許,在別人看來,蘇軾的一生生活糟糕極了,狼狽極了,倒霉極了,但是在我看來,這就是詩意地生活,蘇軾面對苦難,一笑了之,坦然處之,始終堅毅地向理想的彼岸行走,最終他倒在了夢想的前面,于回京的路上去世,給后人留下無盡的唏噓與思考。
是的,這種詩意地生活,也許沒有幾個人做到,因為它張揚著生命力,它決不屈從于現實,它總是望向遠方,正如時下的一句網絡名言所言:我們不僅要有眼前的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
我收回自己的目光,埋頭書山中,繼續開始自己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15
能像陽光那樣溫暖舒心的,是生活;能像美酒那樣回味無窮的,是生活;能像詩歌那樣意味深長的,是生活。
生活二字,容納了太多的詩意,因為生活本身就是多彩的。離騷樂府,唐詩宋詞,縱然李白杜甫天賦異秉,也不能盡數生活之詩意。這時我們不禁要嘆息字少辭窮了,因為我們不能說李杜沒有體會到生活的詩意,要不然怎有“人生得意須盡歡”、“人事多錯迕”的生活感悟。可是,我要說的是,生活的詩意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也常常會無意中發現詩意的存在,有時甚至發現這種詩意竟就在自我身上。可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能夠詩意地生活,生活的詩意只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看,而詩意地生活要求我們要用盡所有的一切去感悟生活,要自我去體驗,用心體驗。我不明白該怎樣體味詩意生活,只是有時在陽光下望著藍天白云苦想著。我明白這樣的做法會把生活的詩意泯滅掉,但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更高明的方法了。直到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幾個朋友一齊到公園游憩,當我們正坐在草地上休息時,耳畔隱隱約約傳來人朗誦詩文的聲音,聽起來倒也挺投入感情的,我在大家都安靜后豎著耳朵再仔細一聽:是朱自清的《春》。此刻里面正說:“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我聽了一會兒,竟不覺的躺下欣賞,云朵在飄動,清風在吹拂,這種感覺好舒服啊!這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是什么?心里一下就開闊了,所有雜念一掃而出,好像突
然間修身成佛了似的。這難道就是我一向苦苦尋找的“詩意的生活”。真的,這種生活好幸福啊!我害怕以后再不能有這樣的感受了!所以我也沒有心境繼續欣賞,而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中。我要尋找這種感覺的源頭,好能長久的享受,長久的擁有。
這種感覺真是詩意嗎?如此奇妙。是詩意升華了生活還是生活孕育著詩意?在我看來,詩意應當是主語,因為生活是一個被動的概念,是人的附屬品,而詩意是人的一種思想。
哦!我明白了,所謂的“詩意的生活”,是人的思想在作祟,當一個人的思維中充滿詩意時,生活也就被詩化了。生活是多彩的,有詩意的生活是幸福的。
【詩意地生活作文】相關文章:
詩意地生活02-21
詩意地生活作文07-26
《詩意地生活》作文02-09
★詩意地生活作文01-07
詩意地生活的作文06-02
詩意地生活作文06-18
關于詩意地生活作文06-18
詩意地生活高中作文06-19
詩意地生活作文范例06-20
詩意地生活學生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