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電影觀后感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抗戰觀后感(精選11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抗戰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戰觀后感 1
昨天下午,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學生觀看了電影《鐵道游擊隊》,故事的確很一吸引人,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電影里的女游擊隊員,叫芳林嫂。
她生活得很苦,她的苦與日本鬼子有著聯系,所以她也漸漸成為一名游擊隊員,和男游擊隊員一起痛教化的柜子做斗爭,她真了不起。當她處在危險中時,她沉著勇敢,雖然她連手榴彈都不會使,但她最終變成了英勇的游擊隊員。
我在這部電影中,感受到了人們在危險的處境中,仍有著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毅力。并靠著這精神和毅力,征服了困難與挫折。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這另人敬佩的精神和毅力,爭取能夠努力學習,取得理想的成績。芳林嫂是我們的榜樣他們是靠自己的`生命保衛了我們的祖國,為我們民族能夠生存并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不能辜負他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富強,也做出自己的貢獻。
抗戰觀后感 2
愛國電影有許多,可這次我只給你們說一個,它的名字就是——《舉起手來2:追擊阿多丸號》。因為阿多丸號上載有中國的國寶,中國的愛國人士就在阿多丸號與日本人斗智斗勇,就是為了奪回國寶。
整個電影就是講一個生動的故事,不僅僅是一部愛國電影,還是一部搞笑電影,潘長江把鬼子“羅圈腿”演得活靈活現的,記憶最深刻,只要他一出場,搞笑就無處不在,其中有一個片段是:潘長江看見鬼子的`飛機過來了,嚇得掉頭竄進營帳里,誰知,飛機飛過的時候,勾住營帳的繩子,潘長江抓著營帳的主桿,隨著飛機飛到了日本,營帳在后面掛著,好像滑翔傘一樣飛著,當美軍戰斗機實施空中攔截的時候,美軍飛行員被潘長江給自己招手的一幕嚇呆了。
這部電影的主要人物有:足智多謀的抗日民兵——郭達、日本獨眼軍官——張曉寧、羅圈腿——潘長江……等等。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了解歷史,勿忘國恥,好好學習,要發奮圖強,做一名有骨氣的中國人。
抗戰觀后感 3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則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所呈現出來的一種絕望與希望纏繞震撼畫面,更是民族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
影片中蘇州河隔開了租界和四行倉庫,隔開了浮于表面的'繁華與令人戰栗的荒蕪,這一反差確實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承載著我們民族的希望。
交戰中面對日軍子彈難以攻破的鋼板盾牌,戰士們義無反顧地將自己裹滿炸藥,一個個從樓頂無畏地跳下掀開鋼板并引爆自己來消滅日軍。正是這聲聲爆炸聲,乍醒了河對岸愚昧又麻木的民眾。此時民眾開始為戰士們捐贈物資,他們燃起了愛國激情。在取得了這場艱難斗爭勝利之后,戰士們毅然決然地升起紅色的國旗,他們知道這樣做定會激怒日軍,即便如此,也不退縮,更是不惜用身體去擁護國旗。在戰士們不屈不撓的守衛下,最終飄揚的升起在倉庫樓頂,這一幕更是喚醒了民眾的愛國情懷。
影片的最后,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白駒,正是象征著這場戰,更是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最后我想說;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國恥,吾輩當自強。
抗戰觀后感 4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位小八路機智勇敢,面對敵人不屈不撓,他就是抗日英雄——小兵張嘎。
嘎子從小就沒爹為娘,只有和奶奶相依為命。有一次八路藏進白洋淀,躲避鬼子追殺。鬼子為了逼出八路的下落,把嘎子的奶奶殺了,從此嘎子便立下了當八路的念頭,要為奶奶報仇。
到了13歲那年,嘎子如愿以償當上了小八路,他結識了胖墩兒、英子、佟樂等許多好朋友,他和伙伴們一塊幫助特派員劉燕傳遞情報。
有一次,他被鬼子抓住了,鬼子對他引誘、逼供,但嘎子堅定地說:“呸,我死了也不會告訴你們,總有一天,你們小日本鬼子會滾回老家去的!”
嘎子這種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他的'每一個堅定眼神,每一個機智的行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完這部電視劇,我想了很多。嘎子和我差不多,也是十多歲的孩子,他生活在硝煙彌漫的世界,我生活在和平富裕的世界;他處在艱難的環境中,還能全身心地投入報效國家中去,我在幸福的小康社會中,又為國家做了什么貢獻呢?
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學習,發奮讀書,將來象嘎子一樣為國家的富強多做貢獻,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抗戰觀后感 5
這天,我看了一部經典紅色電影一一閃閃的紅星。這部伴隨兩代人成長的老片子,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電影中的主人公一一潘冬子生活在地主胡漢三的壓迫中,天天都盼著紅軍打到那里,解放那里。紅軍解放那里后,冬子的爸爸負了傷,可他拒絕使用最后一支麻藥,多么舍己為人啊,這種精神不僅僅感動了冬子,也感動了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不料,這幸福是短暫的,反圍剿失敗了,紅軍被迫長征,地主胡漢三又回來了,此時,潘冬子的'媽媽已加入了共產黨,為保護人民犧牲了自己,潘冬子牢記媽媽是共產黨人,作為共產黨的兒子,他幫忙紅軍做了很多事,歷經種種磨難,最后把那顆他向往已久,閃閃發光的紅五星帶在了自己的帽檐上。
比起潘冬子,我們自愧不如,我們有明亮的教室,愛我們的老師同學,可我們卻不好好珍惜。潘冬子相信冬天是暫時的,春天是永恒的!我們對待學習不也要這種精神嗎?學習了一段時間,覺得苦就放下了,殊不知自己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我們也要學習他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會牢記《閃閃的紅星》帶給我的啟示。
抗戰觀后感 6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四~六年級學生看電影,于是我們穿戴整齊,有序的走向電影院的大門。
這場我們盼望已久的電影名叫:《勇士》,說的是:1934年,長征紅軍在敵人圍追堵截的情況下,搶度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艱難歷程。紅四團一路經過了槍林彈雨,千艱萬苦才到了原本的盧溝橋,休息了一會兒,紅四團就發起了進攻,有22名勇士當前鋒,死了4個,傷了一個,共有8條鎖鏈,敵方打斷了一條鎖鏈,鎖鏈上有3個士兵,掉入了河有2個,一個爬上來了,有15個士兵鋪木板,紅四團成功地戰勝了敵人,取得了勝利。
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才有了新中國的今天,想到這里,我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國家,才能對得起這些革命先烈。
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艱苦奮斗和甘于奉獻的精神,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站立在世界之巔,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肩負祖國更繁榮昌盛的任務!
抗戰觀后感 7
暑假中,我看了電影《邱少云》,直到現在,我怎么也忘不了邱少云的摸樣,更難忘記他在烈火中堅毅的面容、鎮定的神態。
這部影片介紹了在一次戰斗中,邱少云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潛伏地點,伏在大火中一動也不動,忍受著烈火燒身痛苦,最后竟被大火給活活地燒死。其實在他的身旁有一條水溝,他完全可以滾進水溝里,讓自己身上的火熄滅。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深知這樣做的后果——不僅救不了自己,還會害死所有的戰友,導致這場戰斗的失敗。
看完之后,我被邱少云深深地震撼了!多么可敬的'英雄啊!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大火在邱少云的身上燃燒了兩個多小時,這種巨痛是多么難以忍受啊!回憶著那殘酷的畫面,想到英雄在烈火中燃燒的身軀,我的眼淚怎么也止不住,直往下流。我多希望出現奇跡呀!或突然間熄滅,或天突降大雨。可那只是幻想,英雄最終還是離我而去。他選擇了犧牲小我顧大我,用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戰友的生命和戰斗的勝利,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堅強的男子漢。他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呀!
再想想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碰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吃一點虧就斤斤計較。比比他們,我是多么慚愧!我們小學生雖然不能象邱少云一樣為了祖國獻出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那堅強的毅力,做一個堅韌不拔的人;學習他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發奮讀書,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抗戰觀后感 8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紅軍長征時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故事。這部電影中的“勇士”廖大強最讓我不能忘懷。他是紅四團的一名武將,作戰生猛、殺敵無數,身手敏捷而矯健。飛奪瀘定橋一役中,在鐵索橋上迎著槍林彈雨奮而前進,所展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讓我心中油然生起了對他的敬畏之心。
我之所以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它不僅完美地演繹了長征途中的.艱難與不易,還讓我有許多的感動。
影片中描繪的紅軍四團戰士都十分勇敢、頑強,敢于與敵人拼搏,寧死不屈。我現在還想起:在瀘定橋上,一位紅軍老大哥為了救一個紅軍戰士被反動派打傷了,戰士們想救他,卻又救不了,子彈無情的打在了那位紅軍老大哥的身上。他撐不住了,一下子從瀘定橋上墜了下去。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紅軍戰士們為了新中國,毅然地犧牲了他們那年輕的生命,他們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至今還震撼著我們,鼓舞著我們。這就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理由。
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但我們絕不能忘記那個紅色的年代,不能忘記紅軍戰士們的那種紅色精神。可是現在卻有人貪圖享樂、,還談什么紅色精神啊。安逸使人失去斗志,享樂使人忘卻歷史。如今,我們只有看到這樣的鏡頭,心中才會生起愛國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發揚革命精神,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不管什么時候,“頑強不屈、積極樂觀”都是中華民族最好的美德。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為祖國騰飛,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抗戰觀后感 9
今天我們在學校的組織下參觀了一部非常經典的抗戰電影,這部電影伴隨了許多人的成長。觀看以后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主要描述了我國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男孩和老奶奶相依為命的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張嘎和他的親奶奶兩個人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可是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日本鬼子對我們國家的村莊進行屠殺。
英勇的八路軍戰士和日本鬼子進行了多次戰斗,有許多的戰士都因此犧牲,但是也有的戰士會受傷藏到老百姓的家里面。其中八路軍的一位偵察連長就是因為和日本鬼子戰斗以后負傷,躲在他的家里面療養。沒有想到在搜查的時候被日本人給發現了,結果并沒有像我們所想的`那樣躲過去。他的親奶奶英勇的犧牲在這些日軍的刺刀下面,而且八路軍戰士也被日本人給抓走了。張嘎為了給自己的奶奶報仇也為了能夠救出老鐘叔,開始了自己比較傳奇的經歷。在老鐘叔被日軍抓走以后,他在路上又遇上了另外一位八路軍,并且經過這位八路軍戰士的推薦加入到隊伍里面。
雖然說這里面他鬧出了許多的笑話,但是通過他做的事情也向我們顯示出了他的認真執著還有愛國情懷。在部隊里面他因為和胖墩打架被羅隊長關了禁閉,本來他只要對隊長說是他犯下的錯誤就可以放開他了,可是他始終不認為是自己犯的錯。影片的結局是很好的,我們的部隊終于消滅了所有的侵略者,而且嘎子也如愿以償的當上了一位偵察兵。看完這部影片之后,我為張嘎的機智和品質感到佩服!
抗戰觀后感 10
今天我觀看了抗日戰爭時的影片—地雷戰。這片影片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候八路軍和民兵與日軍斗智斗勇,用自己研發的各種地雷打敗了日軍,取得了抗日戰爭中的巨大的勝利。影片中日軍太狡詐了,在黑夜他們竟然兵分兩路騙過了民兵的眼睛,攻進了村子 , 帶走了剛剛收割好的麥子和老老少少二十多人,用這二十多條人命威脅民兵交出地雷和5萬噸糧食,于是民兵們開始了新的作戰方案。第二天,日軍果然來了,一看,地上的坑一個接一個說明啊地雷都挖出來啦,他們放聲的狂笑似乎在說:“早該投降了,你們根本不是皇軍的對手,哈哈!”就在這時石大叔踩到了個大坑,猛然反應過來,一下子后面就炸了起來,鬼子們還不知道怎么了就被炸得五馬分尸了!剩下的惱羞成怒的鬼子們跑到民屋里打算掠奪,沒想到剛好中了民兵們的陷阱,可不:一開門“轟”炸死了,翻墻過來一下子“轟”墻炸了,拿起罐子偷點東西吃“轟”又炸了,踢倒椅子“轟”炸啦……總之啊他們去到哪里哪里就炸,炸得日軍們粉身碎骨!民兵們在暗處笑得開了花!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動,當我看到那可惡的`日軍被我們的民兵用地雷打倒時我感到從未有過的痛快,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自己:我們贏了!現在的我們生活在21世紀里,中國追求和平。但是,這一切一切的美好生活都是抗日的前輩給我們帶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不能忘記舊中國的恥辱,更不能讓這個恥辱再出現!
我們要努力學習,努力拼搏為祖國爭光,不讓其他國家的人小看我們,讓他們知道現在的新中國是一條天空中騰飛的巨龍,一條發著金光的巨龍,一條飛向未來的巨龍!
抗戰觀后感 11
星期四下午,我看了一部真實而又震憾人心的電影——《喋血孤城》。
影片以1943年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場慘烈的中日對抗守城戰。駐守湖南常德的第五十七師八千多“虎賁”將士,在余程萬師長的帶領下,與三萬精銳日軍展開了生死對決。從德山失手堅守陣地的100將士堅持到最后一個與日軍同歸于盡。當日軍攻到常德城門口,我軍拼死守城,逼退日軍多次沖鋒和飛機的.狂轟濫炸,讓日軍的敢死隊也倒在了常德城下,最后日軍不得不使用最卑鄙的毒氣來攻打城門陣地,導致我軍守城將士無力還擊,慘烈犧牲。在彈盡、援絕、城已破的絕望情勢下,“虎賁”將士為守衛常德這痤孤城,灑盡了最后一滴熱血。
“營長死了連長上,連長死了排長上,排長死了班長上!”這是二虎站在犧牲的將士堆里不停地大聲重復連長馮葆華的話。“還有活著的嗎?還有活著的嗎?”一聲聲撕心裂肺吶喊,就是聽不見一個人的回應。二虎自己依然堅持戰斗……
雖然這部影片沒有好的結局,但是,讓我最為真實的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我的心久久、久久不能平靜。而今,烈士紀念碑周圍已建起了高樓大廈,以前的廢墟現在變成了一座美麗的城市。這都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祖國的未來,社會的進步、前進和發展,都寄托在我們這些慢慢成長起來的孩子們身上。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去做好自己的一切,才能讓祖國變得更加美好、強大。
【抗戰觀后感】相關文章:
母親的抗戰11-26
抗戰名將語錄11-22
關于抗戰的詩詞大全07-20
抗戰倡議書11-25
抗戰英雄事跡05-26
關于抗戰的觀后感03-16
抗戰題材電影觀后感11-25
教育部:中小學教材“8年抗戰”全改為“14年抗戰”03-25
抗戰老兵社會實踐報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