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觀后感【精】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津湖》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津湖》觀后感1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毀,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斗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扎在底還引爆炸藥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沖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說:“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群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沖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戰斗,讓祖國的后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士們面臨著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現,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長津湖》觀后感2
趁國慶期間,媽媽帶我去看有關紅色革命的電影《長津湖》。
抗美援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橫跨鴨綠江,犧牲了很多很多的戰士。電影中,在1100雪山上的戰士們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一動不動的趴在雪地上,一刻也不敢松懈,不肯離開現場半步,那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雪地中活下來的戰士都活得不容易。美軍士兵在室內吃著烤鴨,我們的戰士們在零下40度的雪地肯啃著凍僵的馬鈴薯,到最后全都一個個活生生凍死了,我們給這群勇敢地戰士一個美麗的名字——冰雕連。
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雷公,他為了保護戰友,把美軍投下的標識彈開著車,引到空地,犧牲了自己。當他艱難的說出別把我一個個留在這時,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我們現在的和平是戰士們用鮮血和身軀換來的,當我看到他們一個個被殺死的時候,我很憤怒,也很傷心,就像伍萬里不怕生死,沖鋒向前一樣。
如果我生在那個年代,肯定沒有勇氣沖上去。哪來的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我們提前受苦。
在舉國同慶的日子里,想想我們的祖輩和戰士們,好慶幸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
我終于知道紅領巾為什么那么紅,因為都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染紅的!
《長津湖》觀后感3
在國慶節假期里,爸爸媽媽、哥哥和我去了看《長津湖》電影。電影說的是在1950年,我國志愿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
我國志愿軍面對的敵人是美軍,他們是當時擁有全世界最強大武器的尖銳戰隊,他們擁有數不清的戰斗機、偵察機、坦克、還有火力強勁的各種武器,而我們的志愿軍,只有簡單的槍械、炸藥、大炮和一顆堅定信念的心!有的志愿軍親自把敵人的標識彈往敵軍陣地送去,成功把戰斗機的槍頭引向敵人,而自己就壯烈犧牲;有的志愿軍還抱著炸藥包向敵軍沖去與敵人同歸于盡;還有的志愿軍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上緊守著自己的戰崗,哪怕是活活凍死了都保持著嚴陣以待的陣營!
一幕幕血流成河的畫面,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感覺到我們今天沐浴在幸福的海洋都是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回來的!我默默地向他們致敬。
中國人的聰明,機智,團結,勇敢,不怕艱苦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打勝了一次又一次的仗,至今我們中國的地位在世界上勇攀高峰,我作為祖國的花朵,也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后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長津湖》觀后感4
今天是20xx年2月4日,農歷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濕潤著,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為所有為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長津湖》觀后感5
抗美援朝戰爭最艱苦的是上甘嶺戰役,而最慘烈的是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位于朝鮮北部,是一個人工湖,最高海拔約1500米。1950年11月25日,28師、29師、30師,隱蔽在長津湖四周,而包圍圈內的是號稱“北極熊”的第七裝甲師。到了11月27日,志愿軍發起總攻。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后,有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軍殲滅了一個團,壞消息是我軍損失了一個師。美軍想取得勝利還有一個障礙,那就是水門橋。我軍一次次的把橋炸斷,美軍一次次的把橋修好,最終美軍還是過去了。美軍過去后,行走了幾分鐘后,一個美軍抬起頭來,嚇了一跳,原來是中國軍隊一團的人對著他。他轉身就要走,卻發現他們不能動了,原來是凍住了,他們的姿勢還是待發射的,美軍的指揮官向他們敬禮,表示對中國軍人的敬意。
戰后,麥克阿瑟五星上將說,長津湖之戰就是鋼鐵軍隊和鋼鐵之人的戰爭。在美國士兵的日記中寫道,中國的沖鋒號是亞洲的女巫,當它吹響時,它的聲音像幽靈,在美國人的腦子里回蕩,而中國人就像著了魔法一般,向聯軍撲去,此時,聯軍總會像潮水一般潰退。通過抗美援朝戰爭,我明白了國家落后軟弱就要被動挨打,所以我一定好好學習,貢獻自己的力量,把未來的中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長津湖之戰是抗美援朝中最慘烈的一戰,體現中國人民解放軍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概,向他們致敬!
《長津湖》觀后感6
昨天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堂妹一起去看春節期間正在熱映的電影。沒錯,這部電影就是《長津湖之水門橋》。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悲壯的戰斗故事。第七穿插連和九連接到上級任務,讓他們炸掉水門橋,因為這是美軍逃跑的唯一一條路。七連和九連各分成幾組,實施炸橋計劃。連長伍千里擲地有聲地對戰友們說:“他們修一次橋,我們就炸一次橋。”戰士們面對連長鏗鏘有力的指令,臉上毫無懼色,眼神堅毅,做好了赴湯蹈火的準備。
開始執行任務了,由于敵軍的火力太猛,我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險阻,可戰士們卻前赴后繼地向前、向前……為了保護隊友,有的戰士被炸彈擊中,壯烈犧牲;有的被坦克活生生地碾壓……最讓我感動的是雷公,為了不讓飛機投下的炸彈炸死同伴,他冒死搬走標示彈,嘴里哼著家鄉小調:“人人都說那個沂蒙山好……”就在我心里為雷公捏一把汗,暗暗為他祈禱時,我最不忍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雷公不幸被美軍炸彈擊中。血肉之軀哪里禁受得了炸彈的威力,雷公臨終時一直在喊:“疼死我了……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里。”是啊,就算死也要回到自己熱愛的祖國,熱愛的故鄉!我想,這應該就是英雄!電影還在繼續放映,那個悲慘壯烈的場面在我的腦海里久久回蕩。那些匍匐的身影在我腦海里迅速變得高大起來,讓我仰視、仰視……
當增援部隊趕到時,九連和七連只剩下伍萬里一個人了。穿插七連報數時,伍萬里低沉而堅定地答到:“應到157人,實到1人!”看到這,我淚如雨下,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了。他們都是英勇的軍人,是我們最尊敬和敬仰的英雄。相比他們,我們吃一點學習上的苦,不值得一提。
電影結束了,我們都沒有起身,電影院里一片靜默。我們何其有幸,生于華夏,恰逢盛世,不經戰亂,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致,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長津湖》觀后感7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那么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斗,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后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著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信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后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于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凈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長津湖》觀后感8
國慶節,電影《長津湖》上映,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一起去觀看了電影后,有了許多感觸。
這部電影使我對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同時也進一步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不易。影片中很多情景讓人潸然淚下。他們不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惡劣環境中行軍;更要在行軍的途中防御敵軍空中襲擊,時刻都處在危險中!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電影中的戰爭場面相當的恢宏闊大,殘酷逼真,槍林彈雨中仿佛一架架飛機就正從我頭頂掠過,一顆顆手榴彈向我穿透而來,身臨其境般不由得跟著揪心緊張起來。我同時由衷地感受到現在生活得來不易,“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會由我們的下一輩來打”讓人淚目。這是一部電影,還是一段歷史,更是一場致敬。只要我們記得,他們便會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先輩用血肉為我們拼下來的,我們覺得新時代離戰爭很遙遠。是因為有一群可愛的人在守護我們,守衛國家,所以我們要帶著感恩,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長津湖》觀后感9
假期里,我看了春節檔《長津湖之水門橋》,深受觸動。這部電影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撤退途中發生在“水門橋”的一場戰役。
此時,中方志愿軍剛剛攻破了機場。機場里,美軍因為火力不足準備乘飛機逃離,但陸地上有許多物資需要搬運,水門橋成為了美軍唯一的撤退路線。
志愿軍司令員知道了此事后,立即將九連和第七連穿插連派往水門橋。在去往水門橋的路上,風雪交加。電影里的特效十分逼真,真實展現了當時中國志愿軍面臨的惡劣環境和戰斗的不易。
到達水門橋后,七連找到了九連的人,得知在此之前九連已經執行了一次炸橋任務。只可惜武器太差導致沒有成功。講完這句話,九連的團長就倒下英勇犧牲了。他正是因為炸橋身受重傷,一塊石片打進了他的身體。
七連在當晚便立即開始了打擊美軍指揮部的計劃。他們打進了指揮部,卻沒有抓住美軍的指揮員。于是“神槍手”又去執行炸橋任務,放好炸藥后卻被對方增援的坦克壓在身上,他寧可犧牲自己,于是讓七連的連長打爆炸藥包,連長含淚擊爆了炸藥包,橋面受到了重創。但因為又一波增援趕來,七連不得已只能撤退,最后七連連長抱著炸彈沖上了橋面,引爆了炸彈。
在影片的最后有三個感人的片段。一個是一名美軍戰士把一瓶酒塞到死去的戰友手里,并在酒瓶上寫著“一瓶喝了酒可以結束戰爭的酒”,反映出反戰的思想。還有最后中國司令員與其他人在長津湖邊的懸崖上脫帽敬禮,讓人看了不禁潸然淚下。
《長津湖》觀后感10
昨天,爸爸帶我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講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看完后我非常感動。
1950年10月,美國出兵朝鮮,毛主席提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并讓彭德懷將軍帶領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
長津湖戰役異常慘烈,在零下40度的冰雪天氣中,七連志愿軍戰士,與美國的王牌部隊“北極熊軍團”展開了戰爭。他們守在1100高地,沒有食物,只有凍土豆可以充饑。當天正是感恩節,美軍在他們的機場吃著火雞,喝著美酒。即使是這樣,志愿軍戰士也沒有退縮,依然堅守陣地,苦戰三天三夜,最后殲滅了“北極熊軍團”。在這場戰爭中,有的一個連的戰士,都犧牲在了戰場上,變成了“冰雕連”。后來,美國將軍看見了這一幕,不禁敬了一個軍禮,還說:“這樣有決心的敵人,我們終究打不敗他!”
電影中七連的指導員說:“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輩就不用打了,希望下一代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這句話讓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就沒有祖國的繁榮昌盛。這盛世如你們所愿!
讓我們永遠記住長津湖,永遠記住英雄,“有的人永遠留在了這個寒冬,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迎來春天”,讓我們向英雄致敬!
《長津湖》觀后感11
媽媽總是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我一直不明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今天我看了《長津湖》的電影,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1950年,中國志愿軍越過鴨綠江去抗美援朝,那時天氣十分寒冷,環境特別惡劣。戰士們吃不飽睡不好,他們在零下31度的環境下,一天只能吃一個凍土豆。但中國志愿軍很團結,只要一個手勢或一聲哨響,他們就知道該隱蔽還是該進攻,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依舊能取得勝利。可我們現在吃飯挑食,穿衣服挑三揀四,不好好睡覺,學習不用功,跟志愿軍相比,我真的很慚愧,我有這樣的生活條件,應該要更加懂得好好珍惜。
電影里讓我最感動的是,在長津湖的最后一場仗上,一架美國飛機上扔下了一顆標識彈,雷公不顧一切地抱起了標識彈,標識彈很燙,但雷公堅持著把標識彈抱起,放到美國軍隊剛丟失的車上,他拼盡全力把車開向沒有人的地方,讓美國的軍隊轉移了目標方向,子彈全在雷公身邊爆炸,他的臉已經被炸得模糊了,身上也沒有一片好的地方。就這樣,雷公倒下了。雷公犧牲前說:“不要把我留在這兒,帶我回家。”這時候,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想:這么能勇敢而顧全大局的人就這樣犧牲了,我的心好痛啊!真想讓那些飛機墜毀,坦克消失啊!經過我們的努力,美國軍人也知難而退了。最后,中國志愿軍吹起了勝利的.號角。
看完電影,我覺得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感到很驕傲。我們現在可以吃飽穿暖,都是因為前人付出了很大的犧牲。雖然我們生在新中國,但也不能忘記為我們付出的烈士們。我也終于理解了媽媽說的那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長津湖》觀后感12
在這一戰之前,沒有人會相信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可以潛伏十多萬人。沒有人會相信,中國人敢去主動圍殲美軍。沒有人會相信,這只簡陋的中國軍隊能擊潰全副武裝的美陸戰一師。這一戰就是“長津湖戰役”。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在朝鮮處于生存存亡、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緊急關頭,黨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戰場,在惡劣的環境下忍受著饑餓,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甘愿化為冰雕,也絲毫不曾退縮。最終,他們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更打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威和國威,也是這場勝利讓我們國家從此變成了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
影片開頭,戰士們在火車上打鬧,不經意間,火車車廂打開,出現了萬里長城,這里有他們想要守護的祖國大好山河和子孫后代,所以他們能不顧生死,也要去打這場保衛戰。他們說:“這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他們用一代人的鮮血,換來了后代人的和平,這是他們的流血犧牲,贏得了這場不屈之戰,才使得西方列強不敢再輕視我們,為我們贏得了發展的尊嚴和底氣。
雷爹犧牲時說:“不要把我留在這里,帶我回家。”人民不會忘記你們,國家更不會忘記你們。從20xx年到現在,已經有七百多名烈士陸續被祖國接回家。
英雄不死,浩氣千秋。烈士永在,山河銘記。如今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身為華夏兒女,當無愧炎黃,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當下。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先輩們替我們負重前行。現如今,山河已無恙,光影致英雄!向中國人民志愿軍忠烈致敬!愿吾輩之青春,護衛這錦繡山河
《長津湖》觀后感13
今天,我和媽媽去看了一部國慶大片《長津湖》,講的是我國在抗美援朝時的長津湖戰役。
故事發生在七連連長伍千里回家探親,剛安定好吃了頓飯,忽然,伍千里收到消息要去抗美援朝,他出發后,他的弟弟伍萬里偷偷跟了上去,入進他們連,伍千里只好帶著弟弟出征,可剛走不久就遇到美國的空中攻擊,他們拿上了所需品跑掉了,他們走著走著來到了一處美國的團邊,發現友軍正在奮力殺敵,于是他們就去幫助他們,也就是在這里伍千里發現了他弟弟的優點,手榴彈扔得準。他們一路上雖然百戰百勝,但是糧食并不好,美國軍隊吃的都是大魚大肉,而七連只能在雪山上啃“土豆冰坨”,但最后還是戰勝了美軍,美國軍師在撤退的路上發現我們被凍死的戰士們,還為他們敬了一個禮,他說:“面對意志力這么強大的敵人,我們是無法戰勝他們的。”
可見我們的軍隊有多厲害,面對全面武裝的美國,我們簡直是以卵擊石,但是我們還是靠頑強的意志扭轉了乾坤,也正是因為有像雷排長這樣的人犧牲自己,才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勿忘國恥,牢記使命。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
《長津湖》觀后感14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長津湖》,到現在心情還難以平復。影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伍千里說的:“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那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
《長津湖》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戰爭故事。回顧整個觀影過程,這四個場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第一幕是在去朝鮮的火車上,車門被打開,萬里長城映在眼前,感到無比震撼。第二幕是在感恩節,美軍在軍營里大口吃肉,而中國軍人卻在雪山上吃凍土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中國軍人沒有一絲怨言,堅持奮戰到底。第三幕是伍千里說大哥伍百里死的時候,身體被炸成了兩截,腸子怎么都塞不進去。伍萬里說:“哥,我要跟著你,你也幫幫我,萬一我走了,幫我體面的走完最后一程。”第四幕讓我們都哭了,雷爹犧牲的時候說了一句:“別把我留在這里,把我帶回家。”伍千里哭著走到一旁,翻開七連的記錄本,翻到第一頁,找到了第十七名戰士雷生,用紅筆把這個名字打上了紅框。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十九萬七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的太姥爺也是抗美援朝中的一名戰士,我的爺爺和舅姥爺也都當過兵,他們身上的軍人氣質深深影響著我。長大后,我也要為祖國做出一份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長津湖》觀后感15
今天,我很興奮,因為媽媽對我說:“孫贊新,《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了,你想不想看?”“想!”我說。
說那七連打完“北極熊團”后,他們到一個地方去炸機場,截斷敵人的退路.就在快全殲敵人的時候,上級給了他們一條命令,退出戰斗,炸毀水門橋。
當他們抵達水門橋后,發現九連已經炸橋了,但是被山上碉堡里的美軍發現了。傷亡很大,七連連長伍千里便喊“救人!”
到了白天,七連指戰員和九連幸存的同志們在山下一個地方匯合,伍千里問九連連長:“昨天晚上的火力點跟今天偵查員報告有什么不同?”
“除了南面的火力點沒了,其它都一樣。”九連連長說。
“那就說美國人故意在南邊不放火力點,就是想引誘我們來指揮所,然后來個一鍋端,那我們先把水泵管炸斷,然后進入水泵房,把它炸了。”伍千里說。
第二天晚上,他們先炸水泵房......七連指戰員和九連的同志們又一次成功地炸毀水門橋的一部分。過了一天,美軍把橋修好了。正準備過橋,伍千里和同志們又出現了,他們直奔美軍指揮部,將指揮官一槍打死,又消滅了剩下的“蝦兵蟹將”。可是美軍陸戰一師派來的增援部隊到了。這次戰斗,七連指戰員和九連幸存的同志們拼成的7人中,只剩下一人——伍萬里。看到這里,我流淚了。
志愿軍成功的三炸水門橋,但是美軍的增援部隊來了,他們空運的一批鋼鐵橋梁、橋面......最終美軍逃走了。但是,中國志愿軍解放了朝鮮,趕走了美帝國主義侵略者。
英雄不朽!正是在那個年代有這些前輩們的流血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和平,才有了今天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向長津湖、清川江、全體抗美援朝的志愿軍烈士致敬!
【《長津湖》觀后感】相關文章:
長津湖的觀后感10-27
長津湖觀后感10-13
長津湖的觀后感11-26
《長津湖》的觀后感11-26
《長津湖》觀后感11-10
長津湖觀后感10-27
《長津湖》的觀后感范文10-16
觀看長津湖的觀后感10-30
有關《長津湖》觀后感11-05
《長津湖》電影的觀后感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