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
在看《三傻》之前,我對印度電影的印象不深,只有好笑和無厘頭。所以,我也是帶著這樣的期盼去看電影《三傻》的。這部電影改編自印度熱銷書《五點人》,情節十分引人入勝。電影名中所說的三傻所言非虛,男主蘭徹有著鮮明的特點,他靈活變通,敢于指出老師的不足之處,實踐能力遠超其他學生,曠課、闖禍,違規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是老師眼里的問題學生,可他的成績卻十分優異。要知道在“人為考試狂”的印度帝國理工學院,這樣的學生未免有些戲劇化,可就是這樣的身份,這樣的性格,為觀眾揭示了許多道理。在學校里他與校長“病毒”處處對著干,唯一理解他的只有兩個好友法涵和拉杜,電影以回憶插敘的方式,向大家展現了那段荒唐、難忘、深刻的大學回憶。
這個特立獨行的蘭徹有個口頭語叫“一切順利”,電影中出現了幾次帶有印度特色的歌舞,也許是一種樂天派的精神——就算不能解決問題,至少可以平復心緒,打敗恐懼,增加直面問題的勇氣。
盡管電影過于理想主義,但它依然觸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比如印度的高自殺率、人才流失、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造成的危害。特立獨行的蘭徹是個只能生活在電影里的虛擬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勇氣、執著、仗義還是讓我十分敬佩。
這部電影讓觀眾唏噓不已,淚點笑點都是滿滿的,我看了不止一次,很奇妙的是,每次都有新的收獲。前幾年看的時候,看的是熱鬧,最多也就看出來了友情的珍貴。如今再看卻是感慨萬千,時間真的能讓人變得成熟,看待問題的眼光也會不一樣。第二次看完電影,體會到了應試教育的錯誤之處、死記硬背填鴨式教育的不能讓人真正理解、遇到事情學會冷靜。喬伊坐在欄桿上彈唱的那一段我反復看了許多次,就好像自己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他的悲傷隔著屏幕慢慢地流淌出來,將觀者包裹起來。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2
最近剛看了一場電影,名字是:三傻大鬧寶萊塢,相信很多人很多年前都已經看過了。這是一部經典的喜劇,在我看來,它絕對是喜劇界里的翹楚,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
這部電影采用的不是簡單的時光敘事,用的是插敘的方法。故事是從回憶開始進行的,初看來,我還有些不能理解,慢慢的,進入情節,進而才能夠體會喜劇背后帶來的震撼!
我喜歡看喜劇的原因絕不僅僅僅是因為喜劇電影好笑,帶給人歡樂。我更喜歡發覺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能給我靈魂帶來共鳴的一些東西,況且,多數的喜劇電影的臺詞,總會帶有必須的深刻含義。這部電影,也不例外。比如: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再如,“回去吧!你們明天還有考試”“我們有很多考試……但老爸僅有一個”;“在人類行為學課上我們曾學過,朋友失敗時你難過,朋友成功時你更難過!”很多很多,經典而深刻。當然,電影里,給我最深印象的還是這樣的一段對話:
蘭徹:“那天我明白了人心是很容易陷入恐懼的,你得哄哄它,無論問題有多大,告訴你的心,‘一切安然,朋友’”
拉加:“這就能解決問題?”
蘭徹:“不,但你增加了應對它的勇氣!”
人,只要生活著,就總是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不一樣難題和困難,在人心陷入恐懼時,就去哄哄它,告訴它,一切安好(Alliswell)。相信這句話,總會在某個時候,給我莫大的力量,鼓舞著我前進。
最終,仍然用電影里的一句話結尾:“有位智者說……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帶著一顆安定的心,出發!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
可以說,不一樣的世界,一樣的父母,每個國家的父母,都不遺余力的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如影片中法罕的父親,唯一的空調也要裝在兒子的房間,拉賈的家庭,即使一貧如洗,也要讓兒子讀最好的大學;買學區房,如北京海淀,如上一篇推文介紹的《起跑線》;請家校;上補習班……可是,家長們付出了這么多,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我們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樣子?孩子真正喜歡什么?
國內情況也差不多:我們隨波逐流的跟著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腳步,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從沒有走進過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這導致很多畢業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畢業后想做什么?該做什么?因為我們所謂的教育,只是和大家一起讀書而已,既然大家都說上大學好好,那我也上大學,僅此而已。
學習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本質,是利用國家和社會資源,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吸取足夠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才能,并能從中體驗成就感和幸福感。(筆者定義,不喜勿噴)就如同影片的中的蘭徹,對機械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愛和天賦,學以致用,幸福異常。
影片中最大的轉折恐怕就是法罕和拉賈在查爾圖的帶領下,千辛萬苦找到蘭徹后,卻發現眼前人“改頭換面”了:真正的蘭徹出身于名門望族,他想要的只是一個學歷而已,周圍的人關注的也只是墻上掛著的那張畢業照而已,至于是誰讀的書,讀了多少,讀的怎樣,沒有人關注;影片中除了“冒名蘭徹”,以查爾圖為首的.其他人讀書的目的也是一樣:上好學校,找好工作,買豪宅名車,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這里,筆者不是完全批判學習功利性,因為從另一個方面講,功利心可以督促你更加發奮和上進,取得更好的成就,但是如果既有功利心,又有喜愛之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該要什么,不是更好嗎?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4
我雖然很早就聽說了這部電影,但今天還是第一次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這部電影的主題很早就顯露出來了,并且非常的清晰,按類來分的話肯定是勵志類,“從體制和社會認可的普遍追求名利的價值觀念中所解脫出來,去追求自己心中真正喜愛的夢想”“不要抹殺天性中的熱愛,去做自己想做的”。我認為這是這部電影的主題,當然這部電影也包括了更多的元素諸如友情親情愛情等等,使它非常具有情感表現力和感染力,很好看。電影中有很多令我感動的點,引人斗志昂揚或者說是是深入人心的主題,朋友間的相互幫助和信賴的深厚感情,親人的理解與支持等等等等,但令我感觸更深的是他們最終都——哪怕中間經歷了波折和痛苦——主角都得到了好的結局,完美的喜劇。雖然我覺得這在現實中是不怎么可能的,但這部電影傳達的是一種希望,一種樂觀的美好的積極的希望,雖然現實很糟,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把它變得像故事一樣好,有很棒的結局。
首先,這肯定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它的勵志、樂觀的主題也獲得了絕大部分人的認可。這是豆瓣里評分最高的電影。在觀看時,我被主角團隊三人間深厚的友誼所感動。當知道了朋友的父親受傷,繼續送醫時,男主角立刻放下手頭一切要緊的事,請求他最討厭的校長的女兒用摩托車接上朋友的父親去醫院。要知道,當時他的朋友正在和他鬧矛盾,并搬出了他們的宿舍。即使被他誤解,男主依然真心實意的想要去幫助他。后來,他的朋友因為鬧事被校長開除,他第一時間趕到,并想盡一切方法,最終讓朋友回復了生的希望。在生活中,能遇到一位這樣的朋友是每個人最大幸運。他會在你需要時伸出援手,最重要的是,他會成為你的力量,讓你能看到未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明明這部電影并沒有催人努力和學習,但看完之后卻燃起了我學習的斗志_(:з」∠)_“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找上門”,還是努力學習去吧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5
影片介紹的是三兄弟發生在大學里的故事。大學的院長是一個十分好勝的人,不允許自己被超過,也不讓自己的學生質疑自己,然而主人公蘭徹卻質疑院長的教學方式,并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
蘭徹,一個可以稱為天才的人物。一個敢干挑戰權成的人,法爾漢是一個執愛攝影并且有著攝影天賦的人。相比之下萊俱就可憐多了,一開始,他并不自信,但他卻承載著整個家庭的希望。
電影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沒有人會記住第二。這和中國教育很像。從上學那一刻起,我的家長就告訴我,拿第一。當時小,不在乎是否贏了。可現在我面對一場又一場考試,有形的名次,無形的名次,壓得喘不過氣。大家平時和睦相處,可一旦牽扯到考試,不少學生便爭先恐后的學習。我挺喜歡這種氛圍,因為它始終我提醒我來到學校,是要努力考上高中,之后實現夢想的。而不是后悔昨天而又把期望給明天,我只能做到過好今天。活在當下,不抱怨遺憾,也不奢望未來。
劇中最打動我的情節還有某俱為了好成績,為了自己的家庭而與蘭徹這他們分開,還有后來院長告訴菜俱既然你不想被開除,就把你的名字改成法爾漢。這段讓我覺得好笑,可這種事情在我們身邊也發生過,不過沒有那么嚴重。有時候老師也會逼我們說出同伙,或許對老師未說她抓住了真兇,可我們心里總會有畏罪。但這并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友情,相反,它還會成為我們笑談內容。因為真正的友誼,是一起變得更好,我們彼此不袒護。
最后影片中蘭徹說:如果你追求卓越,那么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這句話和我喜歡的另一句有些像:如果你追的是月亮,你最差也是落入星辰大海。
這個社會把我們照顧的太好了,好到讓我忘記了這個世界還有許多值得讓我努力追逐的東西。大家為了不打擊我們的信心,要求放到最低。就連目標也要小一點。我不贊成,至少對于我來說,大目標更能讓我熱血沸騰。對于自己的夢想,從現在開始便要將每一步都對準它。
不畏明天,不懼將來,努力追夢。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6
星期五那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觀看了這部電影之后,讓我的感觸很深,看完這部電影后想到的第一句話就是:“分數真的有那么地重要嘛,就因為畢業后領的那一張寫了墨水的紙、領一本破本子,就讓那么多人承受著他們還撐不起來的壓力嘛?”
也許,一個學生的成就可以襯托出一個學校的教育。但是,你們有沒想過一個成就的學生背后又有多少個學生因壓力過于沉重而倒下,一個家庭的改變和富裕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只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順利的畢業,拿到那一本破本子或是領一張寫了墨水的紙,自己的家庭就沒辦法過上好日子,只會使他們盲目的去讀書,墮落在壓力之中,體會不到世界的幸福,沒有時間去體會朋友之間的快樂,輕松的去過一天。
學習上的第一并不能代表你什么,如果你不能把它用在實踐中,只是一個死讀書的人,把一切的定義都背了下來又有什么用呢?也許就像蘭砌說的一樣,在學習上,你們都陷入了瘋狂的比賽中,就算你是第一,這種方式有什么用?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增長的只有壓力。這里是大學,不是高壓鍋。即使馬戲團的獅子也會因為鞭打而學會坐在椅子上。但你們會說這是訓練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蘭砌他不會因為學習而過分的去理解或是背,他善于在生活中實踐,探索他需要的知識。
從電影中我認識到。在學習上不要太過分的壓迫自己,篡奪自己的快樂,父母不要給自己的孩子太多的期望與壓力。在生活上我們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時間,老師也不要給學生太多的壓迫力,這只會使一個個學生在沉重的壓力中倒下。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7
這是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后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著俗不可耐的電影名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評高達9。9分,從眾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來一窺究竟。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要說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七分共鳴、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為抵抗印度的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此刻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啟發性。主人公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為這句話能夠解決困難,而是因為記住這句話并不斷的告訴自我要有勇氣應對一切。
影片中的哲理與友誼只有自我才能悟出,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么叫喜極而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后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人生哲理,不僅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競爭嗎?我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后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我們在樂中思考什么是朋友?最后的結局自我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但是越來越覺得這原先是一部這么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準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好處,劇情片更像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后,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特此推薦。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8
相信自我,沒有問題!
寒假時光,好好珍惜。這天我與姐姐們一齊觀看了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傾心領略了主人公蘭徹的聰明、機智、善良、自信,也領略了他的伙伴欒丘和拉杜可愛與傻笨……
他們三個在大學工程部內同一個宿舍,是同樣的可愛,同樣傻乎乎的幽默。但是他們的愛好卻不一樣,一個喜愛工程學,一個喜愛攝影,另一個,則只為得到一筆工資,養家糊口。而蘭徹,就是那個學習成績好,懂得活學活用,相信自我,快樂、陽光的男士。
蘭徹的口頭禪就是“Alliswell!”——“一切都會好的!”。就憑這句話,救過一個婦女,接生過一個小孩呢!
影片中他的教導主任“病毒”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最后最后忍無可忍,要求他立刻離開。就在他即將頂著傾盆大雨離開學校時,“病毒”的大女兒忽然就要生了,可他們因為大雨怎樣也到達不了醫院,只好先在學校休息室的乒乓球臺上來個臨時“接生”。
“加油!加油!用力!用力!”學生們喊得一聲比一聲高,可大女兒卻因為筋疲力盡而累昏了。這時蘭徹想起了“助力器”能夠幫忙孕婦用力生產,于是他就用吸……最后,經歷了種種困難后,一個嬰兒出生了……
相信自我,一切都會好的!
是啊,的確就應相信自我!回想五年前,我學游泳時,第一次讓姐姐陪著練習水中憋氣。起初,我怎樣也不敢,總認為水進入鼻子內是一種十分可怕的事情,鬧不好會要了我的命。之后,在姐姐的鼓勵下勇敢地嘗試后,我竟然成功了。當時姐姐告訴我,一個人要自信才能成功……
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在害怕時,恐懼時,絕望時,大聲喊吧:“相信自我,我沒問題,一切都會好的,都會好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9
看過幾次《三傻大鬧寶萊塢》了,每次總被發生在主角身上的趣事所逗樂,同時也被他們對于自己夢想的執著所打動。法罕是三人幫之一,迫于家里人的壓力而上工程學校,但是他的夢想一直是成為一名攝影師。
在蘭徹的鼓勵下,他終于向自己的父母坦白了他的心聲,他發自肺腑的言說說服了一直期望他成為工程師的父親,從不能接受到坦然支持,法罕其實是幸運的。他的幸運在于他有機會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而在步入職場的成年人中,又有多少是選擇了自己所熱愛的職業的呢?金錢、家庭往往是人們選擇職業時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障礙;不能絕對的說考慮薪資和他人的期望是不正確的,但是對于追逐自己的夢想, 是不是應該更純粹一些呢?
劇中的院長,總是教育學生們:生活是場比賽,當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踐踏。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下,像蘭徹那樣有創新思想的人總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長邊由專人刮胡子、邊聽歌劇午睡的一幕,配合著兩個學生的自殺,而他卻無動于衷,這是多么的諷刺。這反映了一種
分數決定一切,創新受到各種思想和體制限制的制度。難道僅僅一張成績單便代表了一切?切勿一葉障目,如此行為不僅造成人才短缺,更是間接成為了此國家并不發達的根源。我們要突破自我,做自己想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盡力了,努力了自己心知肚明,失敗了也無所謂。看著蘭徹對體制的反抗,對老師的大聲質問,不禁理解了何謂自由。讓那些固步自封,只會說老生常談的話的人閉上嘴巴,以傲視給予回擊。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0
這是一所印度的傳統名校,這里檢驗學生的唯一標準只有成績,成績不好就意味著沒有未來。而蘭徹卻不愿意隨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開朗、幽默和智慧影響著周圍的人。他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長,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最后他成為了印度科學界的一位具有400多項專利的天才科學家,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三人幫”中的拉加想成為工程師,法罕卻想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家,在蘭徹的影響下,他們最終都夢想成真。
影片精神:影片最值得嘉獎的是永不放棄和樂觀的精神。影片不僅有喜劇劇情與歌舞,還有使人奮發的勵志情節。該片講述的是蘭徹對夢想敢于追求、敢于奮進的精神。蘭徹有個口頭語叫“一切都好”(Aalizzwell),影片中一段恰到好處的歌舞充分詮釋了這種樂觀心態的關鍵——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要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這樣我們會離成功更近一些。該片還涉及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包括印度的人才流失、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會分工的單一和就業選擇的匱乏。
該片成功之處還在于它使大家認識到了什么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明顯,蘭徹的兩位好友就是受到了蘭徹先進的思想影響,才會走上自己的夢想之路,才會走向成功。仔細想想,要是沒有蘭徹,他們倆將會怎樣?這也是在告誡所有交友者:自己要想有好的發展的話,就應該交諍友,與正義的人交朋友。不要與那些思想邪惡、道德敗壞的人交朋友。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很有深度教育意義的影片,它所關注的問題包括教育、制度、理想與夢想等問題,還包括友情、愛情與親情,真不愧是獲得如此多獎項的大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1
已經第三次看這部電影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輕松、幽默的印度電影,影片反映了印度現代填鴨式的教育帶給學生的壓力和恐懼。電影用詼諧色彩揭露了印度的教育制度問題,讓我們在一個愉快的氣氛中了解到一個嚴肅的問題,這都是電影的亮點。
中國的教育者應該好好看這部電影,有一段講述:教授對被逼得自殺的學生表現得毫無悔意,批評了教育局對學生的漠視。學生嬉戲場面與學生被校方迫至自殺兩種不同的片段融合起來,起了化學作用。同樣,在中國,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有類似的問題。
電影中,三傻的友誼也很令人感動。人活著有太多身不由己,能像蘭徹那樣跟著感覺走實屬不易。法爾漢熱愛攝影,卻苦于父親的阻攔,只能在學校讀他并不感興趣的工程學,于是他成了倒數第二,但當他決定從事攝影的時候,成功向他打開了一扇門;拉杜,一個貧苦學生,面臨家庭帶來的各種壓力,只能寄希望于神,他對現實的畏懼與逃避讓他穩居倒數第一,但當他丟掉畏懼,勇敢面對生活時,幸運真的朝他招手了。也許就如蘭徹所說:很多時候,我們由于各種原因,不能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只要你勇于跨出那一步,說不定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而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最大感觸就是:follow my heart。
其實看這部電影我的內心很糾結,我不得不承認病毒院長說的,可我同樣佩服蘭徹的生活態度。就像在現實里,我深知生活的殘酷,卻幻想能隨心而活,做一個走心的人。
電影的最后,三傻終于在蘭徹的學校重聚,而蘭徹與女主的愛情也很圓滿。故事類似喜劇,但又并不是順風順水,也許就是為了告訴我們:跟著感覺走,終會柳暗花明。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2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時,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在170分鐘里,竟然包含了這么多關于親情、愛情、友情和其他十分深刻的道理。而身為一個學生,最觸動我的是關于主角蘭徹的教育思想與學習觀念。
在蘭徹所在的帝國工程學院里,教育都是非常標準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在這里是接收知識,而不是學習知識。真正富有創造力,熱愛學習的蘭徹卻遭到了院長與同學的嘲諷與批評。
詞典有寫,“教育,是一種提高人類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優秀的綿羊》一書里說,“教育既不是為解決工程問題存在的,也不是為灌輸大量知識而存在的”;“教育”的拉丁語本意為“激發”。這幾句話應該能很好地讓你理解教育的本意了。
不過,個人認為“填鴨式”教育并不是錯誤本身。相反,事實證明在有些情況下“填鴨式”教學方法其實挺有用的。錯誤的是,創造與應用才是學習本身的意義,而現在許多人卻黑白顛倒,誤以為死記硬背地“填鴨式”才是學習的真道理。才導致了電影中的模范學生“消音器”一樣的學習觀念。
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這正對應著蘭徹的一句話:“學習是為了應用”。沒錯的,應用與實踐是生物在學習的本質。
其次說明一下,不僅在學校坐著才是學習,人是在無時無刻都在學習的。關鍵是你學習到的是什么樣的知識,會不會充實到你的人生。以及學習應該是你想學的,也不能有太大的背負感,否則的話就像蘭徹的兩個朋友法罕和拉加大學的時候一樣。
學習應該是快樂的,有趣的,而不是充滿強迫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的學習可以不努力。而有些人覺得知識無用,其實只是學到了應對考試的知識而已。似乎學習在他們這里是極為片面的,是一種工具;還有一些就是根本沒有興趣。學習全面和提高興趣應該是很重要的,為此而努力吧!
不管怎么樣,教育也好,學習也罷,他都應該是對我們整個人生有益的,可以讓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3
《三傻大鬧寶萊塢》,起初剛聽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還以為這是一部具有濃厚印度文化風情的歌舞片,“三傻”的字眼又透露出這還是一部搞笑的喜劇。但當我逐步深入地觀看完影片后,我才漸漸地被它吸引,為影片中詮釋出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所感動。
影片講的是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之間的大學故事。兩個好朋友法罕和拉加在查爾圖的帶領下,一起去尋找一個失散已久的兄弟蘭徹,在途中他們遇到了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并通過倒敘的方法,重現了他們在帝國工程學院學習時的點點滴滴。 男主人公蘭徹善良且正直,敢于追尋自己的夢想,敢于藐視權威,不隨波逐流,用智慧打破學院死氣沉沉的風氣,幫助兩個好朋友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又幫助了女主看清了未婚夫以金錢致勝的真面目。他用他善良開朗的性格和幽默智慧的言語感染了學院里的每一個人,包括校長“毒藥”,也因此收獲了女主的芳心。
影片中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如看完了這部電影,你會感覺到就像看完一本哲理書一樣!蘭徹在與校長、友人和女主的對話中,幾乎說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哲理,“知道我為什么是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對朋友法罕的這句鼓勵,不知戳到了多少觀眾的痛處又鼓勵了多少人跟法罕一樣開始執著追求自己的夢想。 影片中有兩處印度歌舞片段。
第一處是蘭徹與同學們反對頑固思想,追求自由開放而即興的唱歌,跳舞,讓人忍俊不禁的歌詞和舞蹈之下表達了蘭徹樂觀的態度與崇高的人格魅力。第二處是與女主的歌舞,表達了一對戀人在遇到愛情時的興奮喜悅。印度歌舞的插入不僅充分表達了男主人公在追求理想、收獲愛情時的心情,還宣揚了印度歌舞的民族文化,流行的街舞風格和音樂旋律也受到了大多數年輕人的喜愛。 總之,這是一部充滿著正能量的片子。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4
《三傻大鬧好萊塢》是一部經典的印度電影。影片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在大學求學時的故事。主人公蘭徹與眾不一樣卻又成績優異,這引起模范學生查爾圖的不滿,他們定下約定,然而畢業時蘭徹卻選擇了不告而別,誰都沒再有他的消息。十年之后,查爾圖歸來他找來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尋找蘭徹的旅程,一路上,他們回憶起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最終發現了蘭徹不為人知的秘密。
影片采用了此刻--回憶--此刻的結構形式,一開始是法罕、拉加、查爾圖踏上尋找蘭徹的道路,隨即進入了回憶。在大學生活時主人公蘭徹展現出了他非凡的才華,他特立獨行,想象奇特,卻又總能給人驚喜。他還重義氣,愿意為了兄弟考試過關去偷試卷答案。在主人公蘭徹身上,我感受到了印度人對于國家應試教育的反思與批判,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人才也是經過考試脫穎而出,而應試教育是十分扼學生們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意識。影片中的模范生查爾圖和主人公蘭徹則是一對十分明顯的比較,查爾圖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死讀書,死背書,考高分。而蘭徹則從不靠死記硬背,靠理解去弄懂每一個概念。
影片以尋找主人公蘭徹為線索,開篇就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懸念,給觀眾帶來了觀影興趣,讓觀眾迫不及待的想往下繼續觀看下去。最終揭曉答案,原先“蘭徹”并不是“蘭徹”。有懸念,有歌舞,有思想,《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十分值得觀看的電影。
電影結構完整,發人深思,具有印度電影的唱跳歌舞,很有民族特色,同時又極具批判性和教育意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5
這是關于三個“傻子”間的溫情故事。電影的開頭就不同尋常:法汗聽說蘭徹回來了,裝病緊急迫降了一架飛機;拉朱聽到蘭徹的消息,急的出門忘穿了褲子和襪子。那么蘭徹是誰呢?他呀,就是拉朱和法汗的好兄弟,一個完完全全的“天才”科學家。然而是誰告訴他們蘭徹的消息呢?是消音器(總與蘭徹作對,曾約定10年后與蘭徹一決高下。因為他總是吃奇怪的藥丸,導致他總是放屁,但他并不知道是自己,還總是怪在拉朱頭上)。
就這樣,三人踏上了尋找蘭徹的旅途。在途中他們回顧了大學時光,找到了真正的“蘭徹”,了解到他們的兄弟是園丁的兒子,因為熱愛科學,代替真“蘭徹”上學,幫其拿到學位。知道兄弟位置的拉朱、法汗,又踏上了找蘭徹的旅途,他們突然想到了蘭徹大學時的情人——Pia,得知其要與一個愛財之人結婚,連忙調轉車頭,就要搶婚。將Pia搶過來后,他們直奔蘭徹所在的地方,找到了一所學校,一所蘭徹心中的理想學校,這里的孩子都愛科學、愛工程,將科學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在這里,一行人找到了蘭徹:消音器并沒有蘭徹(旺度)成功,拉朱、法汗見到了幾年未見的兄弟,Pia收獲了愛情。每個人都十分圓滿。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蘭徹接生嬰兒的場景,Pia的姐姐臨產,卻遇上了暴雨,蘭徹與幾位同學就地制作儀器,將Pia姐姐的孩子順利生出,最后又通過“All Is Well”,將孩子喚醒。這件事讓“病毒”真正認可了蘭徹,將那只耗資千萬研究出來的筆,傳給了蘭徹。
蘭徹是真正的傻子么?他不是,他支持法汗的夢想,讓拉朱不再恐懼,他是唯一一個將科學運用到現實的人,他并不像書呆子一樣死學,他真正愛學習,享受科學,認為科學就是為了讓生活更好的。他并不傻,反而他是一位智者。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相關文章:
三傻寶大鬧寶萊塢賞析07-05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06-05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07-18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06-25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08-28
觀三傻大鬧寶萊塢有感06-05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觀后感范文06-30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范文06-05
《三傻大鬧寶萊塢》優秀觀后感07-10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范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