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
周一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一步探索孩子內心世界的影片,對我震撼很大。突然在一瞬間明白了一句話的真正內涵,“世界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也許會因為我們的態度決定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地球上的星星》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伊桑,他有著讀寫障礙癥,卻被認為弱智,后所幸被一位美術老師發現及時幫助、鼓勵,展現繪畫天賦,重拾自信。
伊桑在老師的眼里是淘氣包,無奈之下父母才送他去寄宿學校,因此差點崩潰,從那時候起,伊桑就像變了一個人,腦子里再也沒有奇思異想,在新的學校他其實是讀寫字母非常困難,每個字母在他看來,都會跳舞似的,因此他老被責罵:為什么不明白?為什么老走神?為什么不努力?為什么這樣笨?自己為了掩飾自己在讀寫上的無力感,表現得那么不以為然,又是被逐出教室。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必要經歷叛逆,痛苦,麻木或墮落。但是慶幸的是伊桑最后受到美術老師的莫大影響,最后重拾自信,重新找回繪畫天賦。
伊桑的父母也深受老師的影響,什么叫關心孩子,那不是說一說的,那是關心的話語,關心的行為,一個擁抱,一個吻,一個微笑,但在現實生活中間,大部分孩子沒有伊桑這樣幸運,老師會逼著學生達到所謂的教育要求,家長逼著孩子承擔他們的希望。把一些功利性目標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延續自己無法完成的夢想。這時候,孩子的夢想被摧毀。
作為老師,如果我們無法發現他們潛在的力量、能力,至少我們可以給他們更多的耐心、溫暖和更多的愛,作為家長也一樣,讓我們給予孩子更多一點的關愛吧,我們的愛是孩子接受的第一縷陽光,會讓他們一生受用。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2
這世界上的天才都是光芒的碎片散落在人間,伊夏就是那么一顆。影片開頭演繹出了一個問題小孩的樣子,考試不及格、翹課、打架、最好的玩伴反而是一只叫大黃的狗。在所有普通人眼里這妥當當就是一熊孩子吧,但是如果我們透過伊夏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呢?
水瓶里能裝下什么?兩只小蝌蚪?是無盡的想象。影片用動畫的形式把伊夏的想象畫了下來,滿座同學無一不驚嘆。用我們定固的思維去看這件事的確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我們只會說:河水臟不能放進水杯里!為什么考試永遠不及格?所有人都在否定他:你怎么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真笨吶。你的字都跟跳舞一樣。沒有人知道在他眼里字就是在跳舞。
這部電影我想不只是教我們怎么成為一個好老師,更是教會我們多站在他人的視角思考問題,阿米爾汗主演的老師,他會思考是因為什么導致伊夏成績不及格,會鼓勵會幫助會引導,這更像古時候的高山流水。
一位優秀的老師,是會蹲下來與孩子交流的。我每次看到影片中老師蹲下來問伊夏,我都會很感動,很多時候老師只會告訴你幾個忠告,但不知道其實有時候只需要感同身受。
星星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只有人發現它,照亮它。
《破冰行動》觀后感《何以為家》觀后感《岡仁波齊》觀后感《狗十三》觀后感20xx字《綠皮書》觀后感850字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3
一直很喜歡印度教育題材的電影,這是一部教育篇,同時也是訴說著獨一無二的“星星篇”。這部電影是伴著笑和眼淚看下來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星星,電影剛開始的動畫不知道老師們有沒有注意到,里面的每條魚都不同,它們大小不一,形狀不一,特點不一,但并不影響他們生活在一片海洋,而生活中的孩子也一樣,有的有才,有的有能,有的有才能。電影中的孩子是一個天才,但剛一開始時被認為成笨蛋,和自己成績優秀的哥哥比他簡直就是糟糕透了。但誰又能說這個孩子是笨蛋呢?他喜歡去發現去觀察新鮮的世界。他喜歡在水里撈小魚,他的書包還會蹦出奇怪的成群的小蜘蛛,他還會畫出想象奇特的畫。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優秀的孩子。
那我們該怎么樣發覺這種孩子呢?電影中的美術老師長途跋涉,來到伊桑的家,和父母交流,查看他的作業和畫,終于弄清了伊桑的原因:這決不是態度問題,而是思維的問題。因為把字母看成是跳舞的伊桑,卻對色彩有著很強的敏感性和豐富的想象力,他是一個有著嚴重閱讀障礙的學生。當他發現時,特也沒有直接告訴同學們原因,而是在課上用一個個優秀的例子來培養伊桑的自信心。學校老師的嚴格,父母的不理解讓小伊桑變得越來越孤僻,是這位美術老師的用心觀察才發現了這顆閃爍的星星。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的眼睛,每顆星星都有它亮的道理,星星是發光發亮讓我們欣賞的,而不是讓我拿來做比較的。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4
看完地球上的小星星,那些遺落在地球上的小星星,心里酸酸的。
以前,對我們班上表現不好的特別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的那幾個同學。我總覺得是他們不端正態度,不認真學習。因為我一直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同學,我覺得就是他們沒有端正態度,沒有用心學習。覺得他們是懶,又不遵守紀律,不端正態度。感謝校長組織我們看了這個影片,讓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了,他們也想學習,但是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沒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沒法讓自己停下,沒法讓自己做端正,沒法讓自己的字寫得漂亮,其實他們也已經很賣力很用心。這幾天我一直在嘗試著換一個方法來教他們,走到她們內心去。萬子源,他一直都坐不住,坐不住就會不遵守紀律。下課就愛到處亂跑。我覺得他就是最調皮搗蛋的學生,都是挨批評他。看完地球上的小星星。我想,他是不是有自己的.困難的有自己的苦衷?于是,我對他換一種方法,鼓勵一下,表揚一下試試,一發現他的優點我就及時表揚,在激勵下,他竟然開始寫作業了,雖然堅持不了幾分鐘,也是一種進步的開始。馬文艷,每天都不愛穿校服,不愛帶紅領巾,那天發現他穿著校服我就及時表揚,我說“你穿校服真漂亮,要是再戴上個紅領巾就更漂亮了。”沒想到第二天她真的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了。
還有好多苗壯,郭強,丁國慶……當然,這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我要努力堅持著,每天都精神飽滿的面對他們。保持每天飽滿的激情。我要努力堅持著。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5
《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小男孩“伊夏”因具有閱讀障礙,成績總是很差,而哥哥的成績總是學校里最好的,所以伊夏經常受到爸媽的批評。無計可施的爸媽決定送伊夏去一所寄宿學校,可是來到那里依然不見起色。伊夏依舊是大家嘲笑的對象,在這陌生冰冷的環境,他開始變得對生活失去信心與熱情。
這時,尼克教師出現了。他發現伊夏和別的孩子有些不一樣,于是他開始想要了解與幫忙這個好像很自閉的孩子。他坐長途車到伊夏的家里,發現伊夏有驚人的繪畫天賦,此刻卻被逼要放棄了。他努力進取的幫忙伊夏擺脫困境,還為此開展了一次全校師生的繪畫比賽。最終,伊夏不出所望拿到了冠軍,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情,同時還挽回了家庭矛盾。
我想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美麗,并非同樣的教育方式都適合所有人。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鼓勵,這樣至少能給我們一些自信。
我很佩服尼克教師。他其實在兒童時期也和伊夏一樣有著閱讀障礙。他能將校長以及他父親的反對和嘲笑拋之腦后,盡心盡力地幫忙伊夏。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教師,不辭辛苦幫忙和教育我們。是教師給與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也是教師做了我們的第二個爸媽。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育我們不管今后功成名就,依然不能忘記自我的教師,畢竟是他為你鋪下了人生的一段道路。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6
通過這部電影,對我的感觸很大,我們就像是電影中每天不知所措的伊桑,像一群找不到方向的羊群還在原地不動,直到有一天有些羊慢慢餓死時才知道要去找吃的。如果到這時候我們再去學習,再去尋找學習的方法會不會太晚?所以說,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不會利用好的資源去學好習,那么我們學習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自己獨特之處,是要繼續發揚光大還是隱瞞著這份獨特直至放棄它。是與非,對與錯,以及這世界上本不存在的公平可言,我們只有相信我們自己,發揮我們的長處去彌補自己的缺陷,時間如水,日月如梭,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也一定會成功!地球上有無數顆閃耀著的星星,一直發出光芒照耀著我們,在為我們尋找前進的動力,來讓我們一直奔跑,最終找到屬于自己成功的彼岸。地球上的星星,給予了我無窮無盡的動力。
影片的最后,準備回家的伊桑,在打開車門的一刻,回過頭奔向老師的懷抱,老師將他高高舉起拋向天空,陽光正好,照在他們含笑的臉龐上。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伊桑這樣幸運的遇上伯樂,畢竟“伊桑”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伊桑”并沒有特別的天賦。我們該如何去愛他們呢?人世間,一花一草一木,世上的每一條生命都有著自己的軌跡。孩子就像一顆顆小星星,有著自己獨特的光芒,在浩瀚的人海中,熠熠生輝。讓我們用心、用情、用愛溫柔相待……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7
《地球上的星星》這是一部反應孩子內心世界的影片,影片一開始我猜測到的主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發展空間將會讓他們認識到自律、擔當和責任的重要性!
但影片到了片中,發現小伊夏到了私立學校后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因父母對自己的放棄越發的自閉,甚至不能在班級中參與其中。此時影片深深的吸引了我……
直到尼克老師的出現,我猜到了影片的結局。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從選擇了教育開始便懂得: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多重要!
其實,現實的家庭教育中也一定是家長和孩子心靈上的溝通,作為家長一定要看到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且能夠給予及時的正確疏導。
教育孩子是一項大工程,如果想要成為精品之作,過程中不但不能偷工減料而且要精雕細琢注入靈魂,在這里也就是家長與孩子之間心心的交流,不僅要用心,且要更有耐心。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一面,且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尊重孩子,讓孩子把我們當作朋友,在平等的基礎上愿意跟我們傾訴,愿意跟我們表達。同樣,我們也愿意花時間去傾聽、去接受、去分析,像朋友一樣具備同理心的給予鼓勵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認可,以及正缺的疏導。這樣孩子才會更容易接受問題,接受我們。
《地球上的星星》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除了疼愛擔憂和責備恰恰缺少了用心和耐心,以至于讀不懂孩子真實的內心需求,認不清孩子的“缺陷”和優勢。影片的結局是完美的,小伊夏是幸運的,遇上了走心的尼克老師,但現實生活中老師要同時面對四五十個學生,要求老師面面俱到,那不現實。
故在教育孩子面前應分工明確:精雕細琢家長來做,結構框架和質量老師來把關。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8
教師給我們推薦了一部印度兒童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很感人,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9歲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伊桑雖然學習很差,可是他的畫畫得十分好,想象力豐富。因為伊桑的成績太差,教師覺得他已經沒救了,爸爸實在沒有辦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到寄宿學校后,伊桑難過極了,一句話也不說,除了他的同位沒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術教師拉姆來了,他發現伊桑有繪畫的天賦。拉姆教師從字母開始教伊桑,伊桑的學習慢慢有了提高,也有了自信。之后,伊桑在繪畫比賽中贏得了第一名,當教師同學看到他畫的那么好時,他們都目瞪口呆、十分驚訝。當我看著伊桑拿著獎狀,向拉姆教師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有些只是成績不好罷了,他或許在其它方面有特長,拉姆的與眾不一樣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張用愛去感化教育他們,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落入人間的晨星,要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不能用成績去衡量一個孩子的價值。
二、爸爸、媽媽你們也有過成績不好的經歷,為何要為難我們呢?我們何嘗不知那怎樣也學不會的感受呢?有了問題,不要什么不做就只會埋怨,埋怨有用嗎?找到原因,選擇適宜的方法,我們是會改變的。三、我們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么期望教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忙每一個孩子,讓我們都能發出屬于自我的光彩。
孩子們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們需要愛,更需要自由,陽光,有了這些才有本事去贏得殘酷的競爭和挑戰。讓我們放開對孩子的束縛,讓他們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為閃著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9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不僅好看而且還很感人。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這部電影吧!
電影的主人公叫翼翔,一個8、9歲的男孩,他總喜歡奇思妙想,上課時看著書本上的字覺得它們都在跳舞,寫字時總會把字寫反,反應也很慢,考試總是不及格,總被老師罰站,老師們不喜歡他,小朋友們也不跟他玩,他的父母不理解他,總覺得他不用心,不努力,不關心他。同學們都升四年級了,他還在三年級,眼看著又一年過去了,他還要被留級,他的爸爸急了,要把他送進寄宿學校,他不想去,但最終還是被送去了。
到了那里,他受到了同樣的待遇,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覺得非常的孤獨,而且自信心也越來越差。有一天,他們班新來了一位美術老師,這個老師和別的老師不一樣,上課非常的有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翼翔卻高興不起來,后來老師發現了他的異樣,通過同學了解了他的情況,并進行家防,了解到他是一個畫畫的天才,于是開始培養他,增強他的自信心,使用各種方法教他認字、寫字、計算……很快,他學會了所有的知識,信心滿滿,考出了優異的成績,并在一次畫畫中得了一等獎。從此他成為了一個“小天才”。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干什么事情都不要和別人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賦,想激發孩子的天賦,先要培養他的自信心,關心他,多陪伴他,給他溫暖,給他信心,再耐心地教育他,他一定會茁壯成長。
你喜歡這部電影嗎?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0
這幾天,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看完之后,我不禁感概萬千……。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伊夏是一個識字困難的男孩,可他的智商并不低,他擁有很多完美的幻想,伊夏原先學校因為他成績不及格,而將他退學,伊夏的爸爸繼而也狠心的將他送進了寄宿學校。
在寄宿學校里,所有的同學都嘲笑他,唯一會和他玩的僅有腿殘疾的男孩羅杰。伊夏在寄宿學校里得了自閉癥,也變得越來越自卑。
直到有一天,一位教師的出現改變了伊夏,他就是尼克教師。尼克教師的出現和他獨特的教學方法使伊夏敞開了心扉,也使伊夏的父母改變了對待伊夏的教育方式。
最終,在一場尼克教師精心準備的繪畫比賽中,伊夏獲得了第一,也不再自卑,成為了真正的第一名。
電影中,伊夏有著非凡的想象力,但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為了學習,不參加任何戶外活動,成為一個個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傻瓜。而此刻的生活和社會中,需要不是天才,二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學習,什么是都不讓孩子做,就像之前電視上說的那樣:一位男生年幼父母雙亡,由他的大姐撫養他長大,他的大姐為了讓他好好讀書,什么事也不讓他做。最終有一天,這個男生考上了夢想的大學。在大學里,他什么事也不會做,不會洗衣服,不會疊被子,甚至不會洗碗,最終的下場只能是退學回家學習生活的基本技能。
其實,如果那些家長能多給孩子一點自由,多給他們一點自我創造的時間,世界就能充滿童真,也會少一點埋怨和悔恨,更不會存在那么多的啃老族。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1
有一些人,你只能看見他,卻不能感受他的心、他的念。而他們卻是一群在等待的、地球上的閃亮的星!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患有先天閱讀困難癥的八歲兒童伊桑,卻在父親、老師的誤會與責罵中一次次無奈地學習那些在他看來如蝌蚪般游動的文字。無數次的失敗讓他走入了自閉的陰影,看著他大而無助的眼睛,憂傷的臉龐、瘦小的身軀,真是令人心酸。最后,一位代課的美術老師尼庫姆巴的到來改變了他。尼庫姆巴用熱情點燃同學們的樂觀、自由;用行動教會孩子思考、夢想、想象。當他發現了伊桑的個性時,更是用盡心血以特殊的方式教導他、鼓勵他,發揚長處。最終,伊桑在繪畫大賽上一舉奪冠,并重新開朗起來……
伊桑無疑是不幸的。因為,他是一顆掉落在地球上,并被沙土掩埋起來的星星,還在種種踐踏下失去了光輝。然他一向在等待有那么一個人發現他,用關愛與鼓勵讓他找回光芒,重回天空。從而成為那夜里為人們指路照明的、最閃亮的星!伊桑等到了。尼庫姆巴老師用睿智、熱情的眼睛發現了他。關愛的心更是令他找到了了依靠、找回了自我!這看似容易,卻又何其困難?也許,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那寫不完的試卷及學習名次,將學生變成了一些讀書做題的“書生”。雖是完美卻千篇一律的答案也泯滅了無數學生的特性、天賦。如此缺乏靈性的成長我想并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而也只需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壓制,便能成就一個七彩的童年,而創造世上一顆閃亮純潔的心!
同學們,多一些自信、陽光吧!老師們多一些關心、幫忙吧!我堅信,快樂、幸福、創造就在眼前!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2
這是一部和兒子全程一起看完的影片。我問兒子看完后的感想是什么?兒子說:“媽媽,要多了解小孩的感受”!雖然是一句簡短的回應,但也說明了孩子內心的需求,需要被愛、被關注、被理解、需要成人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了解,沒有及時的發現孩子問題背后的原因,導致孩子在學校里被貼上了很多負面的標簽,讓孩子產生厭學、學不會的結果!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強加給孩子,但是從來沒有用心去關注過是不是符合孩子本身發展的方向。尤其是他的父親,剛開始一出現問題就會去訓斥甚至動手,如果能靜下心來像尼康老師那樣去跟孩子心與心的交流,孩子會少有很多彎路,心理也不會承受那么多痛苦!主人翁是眾多問題孩子的代表,希望更多的父母能看到這個影片;影片也映射到體制教育是大眾教育,不可能去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如果身為家長的我們不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把教育推給學校和老師是不負責任的!
問題孩子背后一定是有問題的教育方法!要想改變,必須調整方法!
而理解小主人公的老師,從孩子的問題所在去幫助他建立自信,一點點找回。生活中作為老師還是作為家長引導和發現更重要。孩子的內心是單純的,他們小小的心靈需要更多的安全和自信。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3
以前的我,真的是不太愛看印度的電影,總是看不進去,例如大熱的《摔跤吧!爸爸》總是看一點就看不進去。但是這一部電影卻很吸引我。這一個特立獨行的小男孩,剛開始看是一個特別頑皮的孩子,不愛寫作業,不愛學習,好像是我們小時候想成為的樣子,但是卻不敢做。前面的歷歷場景看似搞笑,但其實全都是小男孩后面轉變的一些小伏筆。
觸動很深,小男孩剛開始時候總是很鬧的,上課不聽講一直往窗外看,上課時候腦中也總是在開小差,天馬行空的想象在不停的上演,例如3×9這一個簡單的運算,但是他卻計算不出來;上英語課時老師讓打開書,但是他卻沒有辦法接收到那個訊號,所以一直沒有辦法打開,讀課文時,也沒有辦法直接讀出來,但是這些情況都沒有讓老師們對他有了一點耐心,反而是講他列為“智障”一類,他的父母卻不相信,將他送到了一所私立寄宿學校,在這里伊桑開始慢慢變得不愛說話,變得有一絲的自閉,每天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對所有事情充滿畏懼。
幸好,又出現他的老師尼克姆,用自己的事情鼓勵他,讓他變得越來越好。
這個電影也不由得讓我們思考到我們現在的教育現狀,我們作為一位教師在面對這樣調皮的學生,我們是不是也是直接很生氣,很粗暴的對待,還是耐心的幫助他變好呢?我想當然是慢慢幫助變好,但是這也需要我們自己慢慢變好,變成一個溫暖的人,去溫暖身邊的人,去溫暖自己的學生。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4
這個男孩從出生之時就不是惹人疼愛的小孩子,當他的閱讀障礙越來越嚴重的時候,父母便送他去寄宿學校的時候,那個時候我看到了那個小男孩的臉上開始出現恐懼的神色。他的內心,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受到百般煎熬,一方面,他不愿意離開父母;另一方面,他恐懼寄宿學校的一切東西。
當他真的被迫來到寄宿學校的時候,這部影片的故事也開始發生轉折。在這所學校里,他遇到了能夠理解自己、關心自己并且樂于包容自己的尼克老師。
在寄宿學校的伊桑,顯然是孤獨并且不合群的。每一個老師都認為伊桑每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美術老師用教尺打伊桑的手掌心,羞恥心在這個小孩子的心里生根、發芽;與此同時,英語老師也因為伊桑拼寫單詞不正確罵他白癡;同學也取笑他……只有他腿部有殘疾的同桌,對他關照有加,幫助他。他們兩個人,在這個冰冷的社會中相互鼓勵對方,因為在他們的脆弱的內心深處知道,他們兩個人都是處在這個社會中的弱者,身處惡劣環境之下,他們只能相互“取暖”,也就是這強烈的對比,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這部影片對學校和家庭的一種諷刺,讓我們不禁為這兩個主人公潸然落淚。
就在我們以為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尼克老師出現在伊桑的身邊。這位慈愛的老師,從伊桑的點滴生活入手,每一個方面都給予伊桑幫助,讓伊桑一步步成長起來。當我看到尼克老師去辦公室把伊桑的試卷、作業本一本本翻找的時候,此刻我就在我的腦海中感慨:這是一個多么稱職的老師啊,同時也是一個讓我心生佩服的老師。如果我的讀書生涯中也能夠碰見這樣子的老師,今日的我會不會也是另外的模樣呢?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5
第一部分:伊桑的困惑。總是很努力的小孩子,天真的小孩子,叛逆的小孩子,不合群的小孩子,勇敢的小孩子,戀家的小孩子,成績總是很差,老師不喜歡,家長無奈。 第二部分:收起的叛逆。新的學校,離家的孩子,依然找不到自信,連最喜歡的畫畫都不感興趣了,媽媽的電話也不接了,總是沉默不語,黯然恐懼!一個八、九歲孩子,內心的掙扎已盡。 第三部分:伊桑的教父。一個穿花衣、吹長笛、跳擺舞的美術代課老師,眼里透著淚水,畫著不盡的愛。對于他來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地球上的小星星”。你們多孩子都被他吸引了,唯獨伊桑那么特別。其實,他也那么特別,一個特殊學校的老師的教學方式,與“正規”學校,那么的格格不入!滿含淚水、內心焦慮、探秘于行,為什么伊桑那么恐懼呢?伊桑的家,父母的錯頜,他的痛心、決心。伊桑是個獨特的孩子,一個極具天賦的孩子,就像很多改變世界的人們一樣,他看世界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他關注伊桑,幫助伊桑。
第四部分:伊桑是個天才。伊桑在其導師的幫助下,走出了陰霾,贏回了自信。伊桑本來就是個天才。父母的驚訝和感激,教學風氣的轉變,伊桑的快樂,無不讓人感到希望和快慰!
我們有時候也是個小孩子,一直滿努力,一直沒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四處碰壁,媽媽不能為力,爸爸又視我們甚高,我們無力又困惑,我們也需要一位導師,指點我們走出困惑,走出迷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我們一步步走來充滿艱辛,在面對別人渴望的眼神,怯弱的內心,是否有勇氣去戰勝自己和他人的困頓,去寬慰一顆顆如同我們曾經害怕和困惑的內心!不一定是指引的燈塔,或許只是一句“你還好嗎?”。
想起一首歌:我們都是好孩子,異想天開的孩子。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7-06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7-09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7-05
地球上的星星的觀后感11-21
《地球上的星星》的觀后感01-20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8-24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08-27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作文06-16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范文06-05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