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初三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年初三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過年初三作文1
今天,我和爺爺一起查了一些關于過年的資料。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的最后一天,桃花村的人們正急急忙忙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
從此以后,人們把這一天叫做除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同學們,這些都是關于“年”的傳說哦!
過年初三作文2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七點就起床了。其他的家人比我起得早多了,他們要去拜年。家里就只有我和奶奶了。
我剛吃完早飯沒一會兒,嬸嬸和妹妹就來了。奶奶一看妹妹來了,就趕緊讓我和妹妹磕頭,給壓歲錢。磕完頭之后,奶奶就給了我和妹妹一人兩百塊錢。
上午,老爸、老媽、叔叔、大爺、大娘拜年回來的時候,爺爺買一條鞭炮回來,要下樓放。我一聽,感興趣了,便對爺爺說:“爺爺,我還從來沒放過鞭炮呢,就讓我放吧”爺爺答應了,但是還 是不放心,就讓老爸陪我下樓放鞭炮。妹妹知道了,也要湊湊熱鬧。下樓之后,我把鞭炮放到地上,彎下腰,拿起打火機,準備點燃引線。忽然,我聽到老爸快速的喊道:“先別點!”我起身問道:“ 怎么啦?”老爸回答:“我看這鞭炮的引線太短,點著了之后,還來不及跑,鞭炮就炸開了。這樣是很危險的。我小時候,被鞭炮炸過一次,到現在三十年沒敢放鞭炮……”“好了,好了”我不耐煩的 說,“我不會被炸到的。”說著,便彎腰想繼續點鞭炮。“這可不行!”老爸阻止了我,“為了保險” 老爸邊說邊從口袋里掏出一段衛生紙,墊在鞭炮的引線下邊。“現在可以點了,點這衛生紙的頭。 ”我乖乖地聽了老爸的話——點燃了衛生紙的頭。剛點著,就聽見老爸急切喊道:“點著了,快跑!”我邊跑邊想:老爸呀,老爸,點個鞭炮,至于嗎?當衛生紙上的火燒到鞭炮的引線的時候,鞭炮 就炸開了花。妹妹邊笑邊捂著耳朵。我看著點燃的鞭炮的火花那么大,想著如果不墊衛生紙,有可能自己還真會被炸到。
下午午飯過后,我和妹妹玩了一會兒撲克牌, 又和爺爺下了一會兒象棋。但這一會兒的時間過得十分短暫——轉眼,我和老爸、老媽,就該回家了。與爺爺奶奶告別后,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覺得年過得好快。
過年初三作文3
“廿四撣蓬垢,廿五送長工……”在我們小時候,這地方童謠常常縈繞在耳畔,而生活在城市的我卻從來沒能見到與之對應的場面。今年我終于見到地道的農村新年。
臘月廿二,我早已被告知在今日去爺爺、奶奶家,激動到凌晨才筋疲力盡才睡著。但也許是錯覺,睡了三個小時父母就將我叫醒。我一看還只是四點!我手疾眼快,全身肌肉運作“嘭”又來到了我親愛的被窩,而邊上的媽媽卻心急如焚,真是應了一句老話“皇上不急太監急”。媽媽無奈之下只得催我說:“杰,快起床,不然我們就遲到了”“遲到”這是我最不想聽到的,雖然我心里大罵:現在幾點啊!就起床?但媽媽的話從來是勿庸置疑的。于是我們就起床,去爺爺家祭祀。
到了,我吃驚了,而且很吃驚!那祭祀桃木板放在門口,上面擺上很多吃的,如一頭羊、一頭豬、豬頭、豬肉,千奇百怪的年糕、魚、水果等。你們肯定想,這有什么吃驚的。可是如果一條街,不,是一個幾千人的村子都祭祀,那可是難得一見的壯麗景象。
臘月的剩下幾天也很忙碌。二十四,家家戶戶大掃除,個個弄得灰頭土臉,而把家里搞得窗明幾凈,煥然一新。接著的幾天人們就忙著買新衣服,小孩逛超市買零食,男孩子喜歡買鞭炮,大人去集市買年貨,還有一些城市的“美容師”開始忙碌地裝扮城市,每一街道張燈結彩的,十分漂亮。
大年三十18:00,年夜飯開始了。“干杯”“祝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我稚嫩的聲音伴著門外的煙花聲音響起,輕抿一口甜甜的雪碧摻干白,心里是節日的喜悅。不管在何處,團圓飯永遠少不了,我們一家人說說笑笑,把一年中的煩惱都丟棄,新年的快樂,種在心中,所以,這些大魚大肉我們吃得有滋有味
“嘭、嘭”我枕著鞭炮聲躺在床上,我知道那是閉門炮在打響,我們家沒有守歲的習慣,所以早早地睡了。同時,也在小小的心中幻想著第二天打了開門炮之后的事,就這樣不顧外界喧鬧,靜靜地睡覺了……
過年初三作文4
印象里的新年總是熱鬧、喜慶、有著濃郁的歡樂氣氛。大街的路燈上,全都掛上了一串串燈籠,那火紅的著色,就好像馬上要燃燒了似的;大大小小的商店里,都擺滿了大小不一的燈籠和一幅幅的對聯;在超市里,購物的人好像比物品都多,就看那結賬時排的長隊的人吧,就像一條長龍;就連在學校的班級里,學生們都等待著開一場熱鬧的聯歡會,他們抑制不住自己心里的喜悅心情,早已把裝飾教室用的氣球和彩帶堆滿了書桌,等待著盼望已久的聯歡會。
年三十的那天回了老家,爺爺奶奶在桌上擺了一大桌的菜,平時忙,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回去,回去最多也只是吃頓飯就走,第二天早上繼續忙自個兒的。大桌的菜在我們家中常見的很,但這其中多了一種年味。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
到了晚上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的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豐富多彩,惹人發笑。
初一要去祭拜已逝去的先輩。祭拜是為了表達后輩對先輩的尊重,先是說些類似于禱告的話語,隨后呢,會在他們的墳前放鞭炮,在我們村里,去祭拜先人是有時間節點的,必須要在9點前去到墳上,晚去就要誤了時辰,自然,早去是最好的,更能表現后輩對先輩的尊重,去的時候呢不僅要帶上吃的,還有最重要的黃裱紙。
初二是比較空的,只有我爸爸的表哥一家會來吃午飯,剩下的時間可以供我寫作業。拜年一般都是初三開始的,初三中午去外太婆家里吃飯,初四中午晚上都要去拜年,到了初六就算截止了,拜年期間可以收到許多的紅包,代表著長輩對我們的美好祝愿。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聚會,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在這樣的氣氛烘托下,我們別了舊年,迎來了20xx。
過年初三作文5
貼春聯
大年三十,爸媽從株洲回來,爺爺奶奶在廚房忙著做年夜飯,精心準備好吃的年夜飯。
爸爸告訴我,“過年要貼春聯,迎接春節。”爸爸準備了一副春聯,我和爸媽一起去貼。春聯是:以各種顏色贏天下;全國各地新年快樂。橫幅:恭喜新年。我爸貼春聯,我媽幫我,我看。過了一會兒,春聯貼出來了。過年的節日氣氛濃厚。
貼春聯真好吃。長大了會貼春聯。
除夕
爸爸媽媽從株洲回來,買了很多年貨。我喜歡吃的東西很多。爺爺奶奶在家里忙著,精心準備著年夜飯,做了好多好吃的菜,有好吃的肉湯,好吃的池魚,新鮮的草魚,還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菜,那么多我喜歡的菜,我開心。
爸爸說:“大年三十,不管人在哪里,不管多遠,都要回家,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象征著他們圓圓的,很漂亮。”。
團圓飯后,一家人看了央視春晚,有很多我喜歡的節目。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了我壓歲錢,希望我天天向上,天天向上。
除夕之夜,我心想,今天真是完美的一天!
拜年;致以新年問候
正月初二,我和爺爺奶奶、父母去外婆家(舅舅家)拜年。
一大早,舅舅來了,我們開著舅舅的車上路了。出了縣城,車子行駛在寬闊的公路上,所以炎陵的變化真的很大。一路上,我們看到云霧籠罩的青山,田野里可愛的鴨子,路邊的高樓,門上的春聯。過了一會兒,車子駛進了一條小路上,這條路很窄,一邊是山,一邊是溪。我真的很害怕摔倒!不過不用擔心,大叔的車開的很穩。
過了一會兒,我們到了!“叔叔!祝你新年快樂。”我叔公笑著說:“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進屋來吧。”我們一進屋就看到了許多美味的食物。我很開心!爸爸說:“在新的一年里,年輕一代向長輩致敬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元旦真有意思!
過年初三作文6
時間踩在雪地上,默默流逝,只留下一串小小的腳印;新年伴隨著鐘聲,帶著笑聲向我們走來。新年多美好啊。燦爛的煙花在夜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整個天空就像一張巨大的笑臉。地球是白色的。這是一件新的白色新年禮服。多美啊。
周圍很安靜,大家都在家玩。我不喜歡臉上有熱氣的感覺,就出去散步了。現在是晚上,天上有星星,對著地上的雪眨眼睛。院子里有一個雪人。他戴著帽子,圍著一條毛茸茸的大圍巾,興高采烈地看著我。我走過去,輕輕地舀起一堆雪,拍了拍他。看著雪人,我笑了。想到過年,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
爸!爸!遠處傳來鞭炮聲。我循著聲音,看到幾個孩子,穿著厚厚的棉衣,戴著帽子和圍巾,在放鞭炮。每次他們點燃鞭炮,他們都會笑一會兒,然后拍手。看得出來他們很開心。看著他們開心地笑著跳著,我忍不住被他們感染了,笑了。
一個小孩突然走過來,拉著我說:“姐姐,來和我們一起玩吧。看我這么厲害,放了好多鞭炮!”他一臉得意的看著我,伸出手給我看他手里還躺著的最后幾個鞭炮。我沖他笑了笑,拿起一個鞭炮,點燃,扔了出去:啪!感覺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和他們一起笑著跳舞。那一刻,我真的很開心。
出去走走,回屋坐下。當時快十二點了。奶奶正在煮餃子,一陣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咽了咽口水,跑到廚房。那鍋白玉般的餃子此刻正在鍋里跳著美麗的芭蕾,潔白如玉的餃子在沸水中跳舞,很像天鵝湖里快樂跳舞的白天鵝!
當當……奶奶的.舊鐘敲了十二下,已經十二點了。我站在窗前,看著煙花在空中綻放。煙火點燃了,在空中燦爛奪目。太美了,人們的眼睛都動不了了。這時,奶奶端著餃子過來了;“吃餃子!”姐姐大叫:“耶!過年真好!”
耶!我望著窗外耀眼的夜空。過年真好!
過年初三作文7
我的家鄉是常州。過年的習俗還真不少:除塵、除夕包餛飩、放鞭炮、吃年夜飯、拜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夕包餛飩。
除夕這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吃完早餐就迫不及待地和姥姥去菜場了。姥姥用最快的速度買了青菜、肉末和餛飩皮。我還聽說姑父喜歡吃餃子,就讓姥姥也買了些餃子皮。回到家,只見姥姥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她讓老媽幫忙洗青菜。與此同時,姥姥還煮了鍋水,我心想這鍋水派什么用場呢?等老媽洗干凈一些青菜后,姥姥就把這些青菜倒入煮沸的水中,等青菜稍微熟了之后,立刻撈起來放入冷水里,過了一會兒再撈出來放入攪拌機打碎。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所有的青菜都打碎了。姥姥就把肉末和青菜放在大鐵鍋里炒熟。哇!廚房里飄出一陣陣的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
準備工作完成后,我和奶奶就開始包餛飩了。只見奶奶先拿出一張餛飩皮,用勺子舀一些青菜餡放在中間(注意:不要放太多也不要太少,要適中;要不然煮的時候餡就會漏出來的);然后把皮向前卷,直到把餡包住,成圓筒狀;注意還要稍稍留出一小部分,再用食指蘸些清水,把圓筒的兩頭和邊緣部分都弄濕,最后用手稍微用力捏住兩頭并向中間靠攏,中間也用力粘住,一個餛飩就做成了。哈哈,包餛飩也不難啊!于是,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來。看著奶奶倒是很容易的事,怎么到我的手中餛飩皮和餡就不聽使喚了呢?不是餡太多了就是沒有粘住,菜餡都掉了出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個。怎么這么難看呢?樣子也長得很奇怪,看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我毫不氣餒,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的!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作品”之后,終于,一只像模像樣的餛飩誕生了!耶!我成功了!
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餛飩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要包餃子了——這是我的拿手絕活。只見我熟練地拿出一張餃子皮,把餡放在皮中間,四周再用清水濕潤一下,然后把皮上下對齊(成半圓形)用力捏好,很快一個餃子就包好了。不一會兒,餃子都包好了。看著這些勞動成果,我心里樂開了花!
我永遠也忘不了今年的除夕!
過年初三作文8
大年初一早上的鞭炮震天響,不把人從守歲的困倦中拖出來誓不罷休,所以有了頂著熊貓眼敲字的我。
不知從何說起,關于年的記憶太多,竟是一年比一年無味。
去年的昨夜,有人大喊:“煙花這么美,誰給我群發祝福我就拉黑誰!”昨夜雨霖鈴,又是誰點了數次煙花仍未果。要我說這年是越來越不像“年”了。
昨天我陪爸媽禮佛,佛門清凈地,我咽下嘴里的肉的那刻,聽見他們說現在寺廟不讓放鞭炮了,也對,污染壞境,風險還大,只是總覺得心口也像未開封的爆竹一樣封死了。悶悶地回家,才看到小學同學讓我買摔炮,再三回絕后,我聽見他們同樣悶悶的聲音,像爆竹一樣。
還有年夜飯,依然是熟悉的味道,興許是我嘴養刁了,竟也覺得沒什么滋味。
守歲是同小學同學一起守的。咣咣鐺鐺數十個硬幣在兜里揣得按耐不住,拿出來往桌上一砸——“發牌!”四個人,一張桌,一副牌,我本以為發家致富就靠這牌了,事實卻不是。打了沒幾副,大家就不約而同拿出了手機,刷著空間聊著天,搶紅包豈不更有意思?在20xx年還剩最后一小時的時候,大家開始給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打電話,就因為QQ空間的幾條說說,徹底斬斷了我們的守歲,大家笑著,張著嘴,用真真假假的聲音說著新年快樂。
“大年三十的鞭炮再怎么響,也沒有我想你這么想。”這句話,我昨夜說了不下三十遍。
孤獨感隨著時間逐漸上升,直到十二點那刻,淅淅瀝瀝的雨沒有擋住煙火的升起,千家萬戶仍放著煙火,這里是鄉下,比起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城市,我更愛這里,文明的進步,何以要抹殺質樸來成就?我不明白,所以在那刻,不過是今夜萬家燈火,沒有你我。
從前早晨起來,大街小巷閉門過年,街邊有擺攤賣春聯的,地上到處是鞭炮的碎屑,超市里響著熱鬧的新年歌曲,路上還能看到開心地去老人家吃新年第一頓飯的一家三口,感覺到處是喜慶、是幸福。
小時候很期待過年,期待新衣服,期待香噴噴的肉肉,炸的金黃的丸子,跟小伙伴一起比誰收到的壓歲錢多,一起捂著耳朵放爆竹,可現在年依然一年一年過去,卻一切都不一樣了。
到底是誰變了?
過年初三作文9
過年習俗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么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么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么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么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習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學們,我對“年”的習俗收獲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獲,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里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過年初三作文10
每當看到人們過春節的照片和節目,我就忍不住想起去年初五做的一件“傻事”。
第五天也叫“破五”,意思是送人過年。傳統上,過年時也吃餃子,餃子也用錢、棗和糖包著,每種六個。意思是:有錢吃餃子,今年就發財了。如果吃帶棗的餃子,今年運氣會好得早;如果吃了加糖的餃子,今年就“甜甜蜜蜜”,一家人和睦相處。6是個吉利的數字。雖然這只是人們對新年的期待,但我們家繼承了這一傳統。
第五天晚上,我們吃餃子過年。父親在吃第一個餃子的時候,只聽到“搭便車”的聲音。第一筆錢被我爸吃了,他得意地笑了。這時,我媽也從我爸的長相得知,說:“你猜這餃子里有什么?”我覺得:媽媽總是喜歡開玩笑。自信地說:“沒有!”結果我媽又吃了第一顆糖。我還沒吃飯呢!我很焦慮。最后吃了20個餃子,但是只有3塊糖。我媽吃了25個餃子,4塊錢,2塊糖。我爸吃了30個餃子,2塊錢,1塊糖,3個棗。現在只剩下10個餃子了。我不想落后:這10個餃子里肯定有3個棗。雖然我很飽,但我仍然吃它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地吃了兩個餃子,還是沒吃到棗子餃子。我看著一直爭強好勝的爸爸媽媽。他們悠閑的吃著其他菜,好像不在乎我吃剩下的三個棗。我才不管那么多。吃了五個餃子,還是沒吃到棗子餃子。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把剩下的三個棗都吃了。我看了看他們的“戰利品”,沒有多少。這時,他們來夾這三個餃子。我看著他們的動作心想:最后三個日期一定在這三個餃子里!我趕緊拿起筷子,拿起三個餃子送到嘴邊。咬了一口就沒有棗了。這時,父親笑著說:“廚房里還有一盤餃子。”跑到廚房發現還有一盤餃子沒做,后悔了。恰好這三個日期在這10個餃子里。
每當我想到這件事,我總是提醒自己,我應該仔細考慮一切,不要盲目行動。
過年初三作文11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風拂過臉頰,泛起絲絲的寒意。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已到了秋天。
南國的秋天來得是那么的慢,那么的淡,似乎是在彳亍,在徘徊。以致到了深秋還不現秋色。只能在溫度變化之下才能感受到秋的氣息。沒有北方秋的廣闊,也沒有北方秋的剛強。有的只是潤濕與柔軟。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這個充滿頹廢,充滿凋零與衰敗的季節。漸漸喜歡上秋天那綿綿的風和那細細的雨,喜歡上秋天里那片片凄涼。或許是心情使然吧!
秋天,喜歡一個人漫步在幽靜的路上。行道樹呆立在路旁,好像在望著遠方深思。樹梢上,葉兒青綠中泛起點點淡黃。秋風掠過,樹葉聳動,發出沙沙的響聲,好像是在求救,在哀嚎。終于,風消散開去。樹葉還未為這得來不易勝利慶賀。卻又是一陣風吹來。帶走了幾條敗絮的生命。幾片干枯樹葉隨風飛揚,在昏黃的天空下飄蕩。簌簌作響。好似在后悔在哀嘆,在訴說著苦悶與不甘。而身后傳來的也僅僅是一陣陣的嘲諷與嘆息……
南國的秋天是多雨的。綿綿細雨無奈的飄灑于蒼穹,一連就是好幾天。尤其喜歡,一個人在雨中漫步。讓細雨潤濕頭發,任冰涼襲上額頭,讓自己感到清涼。不遠處的幾棵梧桐樹,搖曳在這愁風淡雨之中。不由想起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一滴滴的細雨滴在了孤獨的梧桐葉上,也滴在了人的心頭。充滿無奈、凄涼。
其實,這世間,有愁人又何止溫庭筠一人?只是我沒有她的才情!
我只能用我平淡的文字,述說出我心底的悲涼!
只能借一曲“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來祭奠逝去的年華……
年華像落葉般被風掃過吹散在記憶之中。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也許,許多年后,偶然間的回首,拾起了那片布滿灰塵的年華落葉。卻也早是破敗不堪……
過年初三作文12
小時候,最喜歡的便是過年。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拿,可以吃許多美味的食物。那時候總會問媽媽:“什么時候過年呀?怎能還不過年?”隨著年歲的漸漸增長,對過年的熱情卻沒消減。過年就意味著放寒假,不用上學。后來,也不知從哪年起,對過年的熱情漸漸消散,覺得過年和平時差不多,不過多放了幾天假而已。而如今,對過年似乎又有了興趣。看著一家人為著過年忙前忙后,好不熱鬧!
但有時是不喜歡過年的,過年就意味著年歲的增長,我不再是小孩子了,而那些至親也會隨著我的長大慢慢變老。更不喜歡的,就是各種拜年。由于不經常見,那些親戚根本就不熟。明明兩個差不多大的人,一個要叫哥哥,一個要叫叔叔。還有什么姑奶奶姨奶奶舅奶奶,一團亂麻。當然,每逢過年,就有吃不完的宴席。今天他家請客,明天你家,后天我家。一連幾天沒在家里吃過一餐飯。宴席吃多了也無味,雖說每次都是滿滿一大桌子菜,可看著一點食欲都沒有,還不如吃些清粥小菜來得舒坦。
不知不覺間,年快過完了。想起自己那一堆未動的作業,心中暗暗感慨:還不如不放假,不過年。每天這樣渾渾噩噩地過著,作業根本寫不完。雖說不太想過年,可漸漸地發現,過年似乎成了一種習慣,或者說一種儀式。年年臘月二十四是過小年,這些年,不管多遠,也會在二十四這天晚上趕回老家吃晚飯。
再過幾天,到臘月二十九,就是辭年。這天中午會祭祖,燒奶奶親手折的元寶。到了大年三十,就要貼對聯,準備年夜飯。接著大年初幾就是各種拜年,各種聚會。這頓吃撐了下頓還得繼續。到了大年初五,這天早上起床要放鞭炮,就意味著年過完了。接著初六初七初八就忙著各奔東西。
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是如此,又有些不同。比如這幾年崇尚健康,也為了節約,年夜飯上的大魚大肉少了許多。在過年這幾天中也不僅僅局限于走親訪友,有時也會一家人外出游玩,體會不同地方的文化風俗。聚會時長輩們也不再執著于鬧酒了,更多的是閑談。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樣會沖淡年味,但我認為這些變化都是可喜的,過年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更要棄其糟粕。
過年初三作文13
日復一日,時光飛速流逝,轉眼春節即將來臨。每當春節臨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精心準備著過一個豐盛的好年。
過年前,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都忙著采購各種應節的年貨,各大商場、采購中心內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笑容,高高興興地緊跟著父母,手里抱著自己的新衣服,拎著各種好吃的零食,東瞧瞧,西看看,別提有多開心了!
我對過年的記憶,是在媽媽的忙碌中不經意找到的。每當春節來臨,爸爸媽媽都會帶著我去會展中心海購,買一包又一包各種口味的糖果,開心果、碧根果、榛子、松子等堅果,還有花生、瓜子、葡萄干等。看著那些商家夸張的叫賣動作,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還有顧客瘋狂搶購物品的景象,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
除夕當晚,我們團團圍坐在飯桌旁,爸爸和親戚、朋友們相互敬酒、祝福。他們推杯換盞,歡聲笑語不斷:媽媽用手機不停地拍照,欣賞自己的杰作,并記錄那美好的時光,而我是在大口大口地往嘴巴塞一個又一個的魚蛋。飯桌上豐盛的菜肴熱氣騰騰,大家都在品嘗著美味佳肴。
吃過年夜飯,我們都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期待已久的春節聯歡晚會。當快要臨近12點時,我們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鐘聲敲響。12點到了,鐘聲響起,窗外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竹聲,燃放著一炮又一炮的煙花:原來漆黑一片的天空中出現了絢麗多彩的圖案,煙花在綻放它的美麗,雖然轉瞬即逝,但給人們留下的記憶卻是深刻的,心情是愉悅的。
屋外不斷傳來一陣又一陣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除夕在那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悄悄地離開了…
初一早上,家家戶戶的人們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親訪友。到處都張燈結彩,熱熱鬧鬧的。人們相互祝福,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美滿!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過年,它精彩、美好,讓我記憶猶新。
過年初三作文14
飛雪過后,一切顯得都是那樣平靜,天格外展覽,白云像是潔白的絲絨,一根一根緊貼著寶石藍般的天空,一切都很美好,前幾天那駭人的陰霾天氣,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喜洋洋的氣氛完全包圍了整個城市,家家開始忙著備年貨,大魚大肉一兜一兜的往家運。市場上的小商小販更是有了興頭,扯著嗓子在路邊上叫賣,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會心的笑,又是新的一年,處處都是映入眼簾的紅色,平時安靜的街道也變得繁華起來,連樹葉穿上了彩裝,在晚上星星點點閃爍著光芒。 家家戶戶都在這時收拾著屋子,忙的不亦樂乎,媽媽拿著雞毛撣子四處揮舞,揚起一片灰塵,不一會兒,家里邊干凈亮堂,仿佛一塵不染。住在高層的人也顫顫巍巍地爬上窗臺,哆哆嗦嗦地擦著窗戶,然后貼上那精致的窗花,瞬間就有了過年的氣氛。外面的炮聲震耳欲聾,夾雜著小孩子的歡笑聲,整個畫面變得和諧動人,那些孩子仿佛永不知疲倦,穿著嶄新的衣裳在空曠的廣場上跑著、笑著。一些舊的記憶畫面在我腦海中浮出,和眼前的影子重疊在一起,我好像看到了小時候的我,和那些小孩子一樣臉上洋溢著笑容。現在的年,再也不像小時候那般歡樂了。
不過過年的幾個步驟還是一定要有的:穿新衣、包餃子、貼對聯、放鞭炮……我們最高興的便是從長輩手里接過紅包,然后盤算著怎樣分配這些錢,老人看著我們,笑的眼睛只剩下一條縫,歡樂洋溢在每個家庭的角角落落。
我們坐在桌前,看著桌上熱氣騰騰的水餃,一家子人嘮著家常,很是快樂,一盤盤熱騰騰的水餃映著每個人臉上歡樂的笑容,很久沒有湊在一起吃飯了,所以這頓飯,顯得更加珍貴。
夜色降臨,渾圓的月亮掛在天邊,月光從云間的缺口灑下來,照穿了一整條狹長的走道,鞭炮聲時不時的在耳邊響起。守在電視機前,看著電視上的人載歌載舞,心里竟生出一份莫名的傷感,我又長大一歲,在新的一年里,我將獲得什么,又將失去什么,一切還都是個迷。
過年初三作文15
這個年,我過得很特別。因為,我不是在家里過的,而是媽媽帶我在外地旅游過的呦。在哪呢?那就是我們中國最接近赤道的省——海南省,其省會海口市過的。
海口的溫度特別怡人,風景也特別美。踏上這片熱土的一剎那,視覺一片綠意,感覺好舒爽啊!這里,有各種綠油油的植物,與我平常在家里看到的都不太一樣。
坐著電瓶車,“疾馳”在濱海大道上,最奪我眼球的是那一排高聳的棕欖樹,就像一排列隊的士兵——筆直干練。
除夕夜,媽媽帶我品嘗了海南最有名的“文昌雞”。這道菜的做法不同于我們家里的“炒”與“燉”,它是清水把雞煮熟之后切塊,然后點味即吃的那種,俗稱“白切雞”。媽媽告訴我,那煮雞的湯汁還可以用來煮飯,香噴噴的雞香飯色澤偏淡淡的金黃,可好吃了。另外,文昌的雞是全海南最好的雞種,所以,要吃白切雞,就得吃這最有名的“文昌雞”。
吃完有名的“文昌雞”飯,媽媽帶我去了海口有名的“萬綠園”觀燈展。萬綠園比我想象的大多了,整個園區一片綠意盎然。大片平坦的草地上,不知名的綠植挺拔聳立,抬頭望去,即入云霄的感覺。我置身其中,心情無比美麗、放松。天色漸暗,燈展區一瞬間全部亮起,紅色調為主,驚艷無比!我興奮地跑向燈展區的長廊,如饑似渴地觀賞著兩邊形色各異的燈展。有“動物”,有“植物”,有“大廈”,也有“字詞”……我最喜歡的還是展區中央那紅金相間的“鼠年大吉”,紅色的巨大燈籠上,一只金色的鼠寶寶,形象惟妙惟肖,喜慶福氣得很。
逛完燈展,我和媽媽又迫不及待地趕回酒店觀看“春晚”。自我記事起,每年春晚我是必看的。我最喜歡看里邊的相聲和小品了,逗得我和媽媽大笑不止……
這個年,我過的很特別。它讓我有了與平常過年不一樣的體驗。我很感謝我的媽媽,她就是這樣,總會帶給我一些不一樣的體會和驚喜!
【過年初三作文】相關文章:
過年初三作文10-27
過年初三的作文11-12
過年初三作文15篇03-23
過年初三的作文6篇03-21
過年初三的作文9篇03-21
過年初三的作文九篇03-05
關于過年初三的作文六篇03-13
實用的過年初三的作文三篇07-21
關于過年初三的作文5篇03-22
【熱門】過年初三的作文三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