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誠實守信的資料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都有哪些經典的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誠實守信的資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誠實守信的故事資料
20世紀初,來美國的移民十分節儉,盡量把每一分錢都積存起來。佛蘭普斯科·羅迪便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銀行,吸收移民存款。1915年圣誕節前夕的一天,這家銀行的出納員外出午餐,這里只有羅迪。突然,三個蒙面歹徒沖進來,把羅迪關進廁所后,將銀行里的22000美元席卷一空。儲戶聽到這個消息后,都蜂擁來提款。雖然羅迪盡了最大的努力兌付,但仍然不支,最后被迫清盤,宣告破產。250個儲戶共損失了18000美元。從此,羅迪家一貧如洗。他們失去了住宅、積蓄、存款和所有的一切,連家里一塊稍好的紅地毯也被人當債務拿走了。一位銀行家對羅迪說:"銀行遭遇搶劫,這是天災人禍,既然已經宣告破產,你就沒有任何責任了,存款也不用還了。"羅迪說:"法律上也許是這樣。不過,我個人是要認賬的,這是信義上的債務。今后我一定要歸還!"
羅迪為了還債努力奮斗,他白天殺豬,晚上為人補鞋,還發動大一點的孩子上街賣報,幫人搬貨物。一家省吃儉用,積了一點錢,有了一定的還債條件了。羅迪聽說一位儲戶患了重病,生活困難,他就把那位儲戶十幾年前存的177元還清了。以后,羅迪一家積了一點錢總是先還給最困難的儲戶。羅迪聽說一位身患重病的寡婦無力撫養孩子。羅迪首先還給她100元,另外每月還她10元,使她付清房租。羅迪還聽說一位儲戶欠了稅,有坐牢的危險。20年前他在羅迪這里存了一筆錢。羅迪連忙找到他,還了他的存款,使他免受牢獄之災。
但由于時間太長,許多儲戶記不清了,羅迪就在保險公司、教堂、開發商甚至是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尋找存款人。他從一篇新聞報道上,發現加利福尼亞有久未尋到的當年的三位儲戶,他便把存款分別寄給了他們。他們特別感動,其中兩個人把存款退了回來。請他轉寄給別的窮人或他們的孩子。羅迪通過牧師的幫助,找到了90里外的一對老年儲戶。羅迪踏著深深的積雪,來到了他們家。幾十年來,他們的存款憑據都丟失了,但記得當年羅迪的儲蓄銀行的位置,街角的當鋪、鐵匠鋪等。羅迪認為,他們的說法是對的,便按他們提供的數目給他們兌現了存款。1946年圣誕節前夕,銀行被搶31年以后,羅迪還清了250位儲戶18000元存款。
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散居各地的羅迪的子女也再行團聚在一起,此時羅迪向過去所有儲戶或他們的子女寄出了一張賀年卡,賀年卡上附了幾句話:"我,佛蘭普斯科·羅迪曾經經營一家儲蓄銀行。1915年該行遭劫后,被迫停業,但當時我曾向各位保證,日后必將存款歸還。經過多年的奮斗,我們兌現了諾言,現在還清了所有的存款和利息,誠感欣慰。祝大家圣誕快樂!"當最后一張賀卡寄出以后,羅迪說:"我幸福,因為我無愧于我的承諾!"信用是金,守信既是市場經濟應該和必須遵守的法則,也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誠實守信故事
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
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于誠實守信的故事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里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于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后我就入土了。"后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誠實守信的故事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他是一個非常守信用的人。他曾經多次與諸侯訂立,即使是訂立了不利于自己的,他也能遵守,因而在諸侯中的威信很高,被為霸主。
有一次,齊桓公出兵魯國,把魯軍打得大敗,魯莊公不得不提出獻邑求和,齊桓公同意了,齊魯兩國就在柯地會盟。這時,曹沫突然用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要他退回被侵占的魯地。齊桓公,只好同意。曹沫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齊桓公真有點后悔,而管仲則從大處考慮,勸他說,如果背信,則失信于諸侯。最后,齊桓公終于將侵占的魯地歸還魯國。諸侯們聽到這事,都認為齊桓公言而有信,能遵守,都愿意歸附齊國。
齊桓公成為霸主后,有一次,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告急。齊桓公立刻起兵把山戎到孤竹這個地方。燕莊公十分感激齊國的救援,熱情地把齊桓公直送到齊國的境界。齊桓公說:“我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國界,這是規矩,我不能對燕國。你把我送到這里,這里就是你的境地。”于是,就把這塊本來屬于齊國的土地割讓給了燕國。諸侯們聽說這件事后,都贊揚齊桓公救人又遵禮,對齊桓公更加欽佩了。
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
城里住著三位年輕人,他們是商人,而且是兄弟仨,一起做買賣,平分利潤。在金錢至上的社會里,他們唯利是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
有一次,他們準備到很遠的地方去做生意。可是,家里的錢怎么辦呢?老三說:“這樣吧,我認識一個農民,他非常窮,但很誠實。我們請他給我們把錢保管一下,回來取就是。怎么樣?”
老大老二表示同意。于是他們就把錢交給農民,他們與那個農民約定:只有他們兄弟三個一起來取錢時,才可以把錢交還。
這兄弟仨人把錢送到農民的手里,然后放心地去了。過了三年后,他們做了許多買賣,賺了很多錢,然后又回到家里。他們決定取回他們存放在農民那里的錢,就來到了替他們保管錢的那個農民住的村子。
老大說,“先別急,想一想,這個農民為我們做了好事,我們怎么向他表示敬意呢?”
老三思忖了會兒說:“我記得每逢禮拜天他總是坐在窗前看大街,明天是禮拜天,明天一早我們從他窗前走一趟,我們一齊向他打招呼,脫下帽子向他揮動一下,再向他深深地鞠一躬,然后就可以去拿錢了。”
這三個吝嗇的商人兄弟興高采烈地笑了,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因為這不需要花他們一個銅子兒。
可是,老三心里早就心懷鬼胎,當天晚上就跑到農民的家里,對那位農民說:“我們兄弟三個這次做生意賠錢了,想用放在你這里的錢在附近買些田產,你明天就得付錢。”激勵人的話
那個誠實的農民說:“當初說好的需要你們三個人來取才行。”
老三說:“我是兩個哥哥派我來向你把這個情況說一說的,讓你把錢交給我。我不騙你,明天一早我們兄弟三個一塊到你窗前來向你脫帽鞠躬為證,我大哥和二哥還會特地向你揮動一下帽子,表示是他們同意的,然后我再來你這兒拿錢。”
第二天一早,農民就坐在窗前等候。就在太陽出來時,這三個商人果然來到了他的窗前,他們摘下帽子,老大和老二向他揮動著帽子,然后一齊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分手前他們兄弟三人約定:中午在飯店吃飯,飯后再一起去找農民取錢。看到老大老二的背影走遠后,分手后的老三很快又到了農民家里。
老三說:“怎么樣,我沒騙你吧?快把錢給我吧。”
農民以為他真是他哥哥們派來的,二話不說就把錢給了他。老三拿了錢后,馬不停蹄地逃走了。
兩個哥哥在飯店里點好了菜坐在那里等,等呀,等呀,可一直等到下午卻不見弟弟來。他們預感到事情不妙,就跑到農民家里,問那個農民看見他們弟弟沒有。農民將他弟弟拿走錢的事如實說給他們聽,當他們知道弟弟已取走了錢,氣得要死,狠狠地罵了農民一頓,并威脅農民不把他們損失的錢給他們,他們就到法院告他。農民拿不出錢來,只有上法庭打官司。法官認為農民失約,判決農民賠錢,不然就要他拿出全部家產作抵押。老實的農民為了保存他們的錢不僅沒得到好處,還要賠償損失,心里難受極了。
經過幾天的痛苦思索后,他終于想出了一個主意。
商人雇了一位有名的職業律師。在法庭上,商人的律師先開腔,把農民說得好像真的犯了大罪一樣。
農民不慌不忙地說:“法官先生,剛才商人的辯護律師所說的都是廢話,沒有根據,他們的錢并沒有被他們的弟弟拿走,現在就在我的口袋里,我隨時可以還給他們。他們的弟弟根本沒到我這兒來取走錢,我之所以不將錢給他們,是因為我們之間還有這么一個約定:我把錢交出來時,必須有他們三人在場。這樣吧,讓他們兄弟三人一起來,他們馬上就可把錢取回去。”
法官一聽,覺得有道理,便要老大老二去找老三。可是老三早已失蹤,兩個商人找了城市的各個角落也沒找到,他們的發財夢破滅了。
歷史和現實漸漸把許多人的善心磨損了,心腸變得堅硬和漠然起來,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去傷害別人。個人的力量抵制不了道德的滑坡,但我們也不可以隨波逐流。如果誠實面臨陷阱時,我們不妨好像這位被騙的農民一樣,用智慧救自己。
【誠實守信的資料】相關文章:
誠實守信的格言11-23
誠實守信的經典格言03-16
誠實守信名言01-02
誠實守信句子03-19
誠實守信的名言12-07
誠實守信經典名言02-15
誠實守信的作文08-20
誠實守信的作文11-30
誠實守信的事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