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旱煙管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外婆的旱煙管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此書作者為蘇青,實在是吾孤漏寡聞,第一次聽得此名字。其實當初在四十年代她與張愛玲齊名或更有名,是上海文壇的兩大女作家。
一本書斷斷續續地看了幾個月,從她的小時候寫起,寫了年少時在外婆家的一些趣事或家常,讓我看到一個舊時代有手腕的老太,但是又是那么護仔的.老太。而后來,寫到她被父母領回身邊教養時,與大家庭的格格不入,但是又是那么地幸運,有一個疼愛她的爺爺。細細碎碎的回憶,讓我又思及蕭紅。
再之后,寫她考入民國第一學府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的一些生活點滴,文字中漸漸顯露出她的不同思想。同學間對當時時事政治的一些反應等。但她一年后卻因結婚退學,后與丈夫移居上海。
從第一個孩子“菱”的出生,大抵是因為生的是女孩,再則生活瑣事不斷,將生活中的一些苦悶以文字形式敘述下來。在這期中觸動較大的一句話是,“什么地方是我的歸宿?─一湖匯山只是埋葬我的軀殼所在,而我真正的靈魂將永遠依傍著善良與愛。”之后的文字大部分摘自《浣錦集》或《飲食男女》,這時候的文字已經犀利地讓我詫舌,我連連考證她的出生年月,在40年代,她的思想已是如此前衛,我不得不佩服。但是一千個讀者心中一千個哈姆雷特,佩服并不等于認同所有,“一個女子不難得到半打愛人,卻難交上一個朋友。你不要以為某先生口口聲聲贊美某小姐的學問,謙卑地要求她答應做個朋友,便是他倆真正友誼的開始。天下沒有這樣傻的男人,真想從女子身上去找求友情;更沒有這樣傻的女子,真相信男人會向她要求友誼。他們在打啞謎,誰都以為對方給自己瞞過了,實際上誰都料得透誰的心思。”
這段是蘇青發表在1940年9月《宇宙風˙乙刊》上的文字。是不是很特別的立論?但是對于女權與平等這些問題上,她覺得她的思想是超前的。其中有一段文字這樣寫道,“一般知識階級的職業婦女盡可不必因婚姻問題不得解決為痛苦,須知你們已能自立,有男人保護與否可不必介意。假如遇到合意的人,自然是結婚,否則又何妨把性和婚姻分開來講。”看了一下網評,褒貶不一,可能棱角過于尖的人總會傷到人。她的《結婚十年》當然創下發行紀錄,但是后來各種問題,生活多舛,晚年更是凄涼,病危時想再看看自己寫的這本書,家中無。
讀文小感,接觸與理解各種年代背景下的文字,只有沉淀,方能升華。
【外婆的旱煙管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外婆》讀后感04-07
佐賀的超級外婆讀后感03-17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05-22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10-22
外婆03-23
《安安和她的“狼外婆”》讀后感02-21
蘋果樹上的外婆讀后感08-12
《蘋果樹上的外婆》讀后感06-22
《外婆的道歉信》讀后感范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