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日記模板集合7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日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日記 篇1
每逢過年,都有一個很鮮明的共同點,那就是家家戶戶都是張燈結彩,滿是喜氣之情。家家戶戶的小孩子都會喊:“過年啦,過年啦!”
“噼哩啪啦”五彩繽紛的鞭炮響徹天空,像一朵朵爭芬斗艷的花兒開滿天空,我在自家窗臺前靜悄悄地看著。內心突然涌現出好奇之心,想自己去試試,也去放鞭炮。
我躍躍欲試,帶著媽媽特意為我準備的小鞭炮,裝了滿滿一袋子,有三角狀的、陀螺狀的、長條狀的`……五花八門,喊了樓下的弟弟妹妹們一起下去玩。
大家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一窩蜂地沖到了樓下。
陳瑤裝出小大人的樣子,先提出建議說:“我們先放小長條的吧!”
我看了看袋子:“好吧!”
大家都搶著拿出小鞭炮,每個人手里抓得都滿滿當當的,爸爸這會突然發話了:“我來每個人都發一根香,幫你們點燃,然后由你們自己再去把小鞭炮點然!
這時我的心“噼哩啪啦”怦怦直跳,心里:哇!我最害怕的就是火了。
眼看著手里的香要靠近小鞭炮,我渾身都在抖,可是,當看到小鞭炮被燃起來,綻放出燦爛的火花,然后五顏六色的花兒又很快得就漸漸消失了,我的心也被它感染了,漸漸地平靜下來,不再膽怯。
我們中就數周子杰的表現最為突出,他表情很自如地靠近火花,把小鞭炮排成了一個“蛇隊”,一個接著一個的,“噼哩啪啦”的聲響如滾滾潮流,五顏六色的火花在翩翩起舞。周子杰像猴子似的,奔跑著、歡笑著,無時無刻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熱鬧極了!
我看著他那歡樂樣兒,也試著給自己壯膽,“耶!”又點燃啦,我終于沖過了心理上的重重圍突,這下我高興得手舞足蹈,那被點燃的鞭炮也在地上自由自在的轉圈圈。我心里不禁喜滋滋地想:我愛過年,我也會放鞭炮了!
后來我們還放了“一炮沖天”、“天女散花”、“龍飛鳳舞”……好多好多,真是過癮。
“噼哩啪啦”過大年,我太喜歡過年給我帶來的無限樂趣!
春節日記 篇2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春節應該算最熱鬧,最有意義的了。從臘月初八開始,臘八粥的香味,就使年味溢了出來。臘八粥的配制特別豐富:紅棗、栗子、苡仁、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雜豆瓣,再輔以五顏六色的各樣果脯。有的.臘八粥還做得很別致,在粥面上用核桃,松子堆起個小獅子,不僅圖案精美,還色味俱全。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白天,我們要在水果店里買一些新鮮的水果,到了夜晚的時候,再把水果供奉給灶神婆婆,保佑大家這一年都過得平平安安。
讓我最難忘的,還是每年的大年初一。
在中午的時候,我和弟弟他們在客廳里玩,可盡興了。而大人們在廚房里忙地不可開交。我們在客廳里都能聽到他們說笑的聲音。大家在飯桌上開心地聊天,一家人其樂融融,特別幸福。估計樓下的鄰居都能聽到我們的歡笑聲。天快黑時,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把頭伸出窗外。看五光十色的煙花點亮夜空;聽,轟隆隆如炸雷!氨衤曋幸粴q除”,煙花爆竹無疑給春節增添了喜氣。
這就是春節,既熱鬧,又值得懷念。
春節日記 篇3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边@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農閑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然后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然后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明白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弊嬉艺f:“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后,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之后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節日記 篇4
瞧,這就是我的家,一個酷愛讀書的家。
這個帶著眼鏡,顯得那么文質彬彬的人,就是我媽媽。這個小不點,一副天真可愛的樣子,講起話來就知道他是個愛看書的孩子,哈哈,這就是我啦。旁邊高個子是我的爸爸,總是笑瞇瞇的,不說可沒人知道他是個文武雙全的軍人哦。
我們全家人都很愛讀書,只不過,看得類型不一樣罷了。我不喜歡看恐怖小說,看完常常讓我睡不著覺。媽媽喜歡看文學的書,她是教師。爸爸呢,喜歡看政治類的,他是一名軍人。
一次,吃完午飯我們去書店看書。一進去,我便感慨道:這里的書真多啊。你看,一排排的書架上,擺著一本本大小不一的書,有中文的,外文的,書多的數都數不過來。
我們按照指示牌尋找各自喜歡的書籍去了。
我看書的'時候,喜歡看好幾遍,因為這書實在是太精彩了。我癡癡地看著書,眼睛一眨也不眨,沉浸在《無人島逃生記》中。連爸爸媽媽問我渴不渴,我都沒有聽見。爸爸則沒有我這么全神貫注了,他不時地瞟一眼我們,那眼神似乎在詢問我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么。媽媽顯然比爸爸專心了,她看完了一本薄薄的書,又轉身走向書架,掃視過去,輕輕地抽出了一本文學書,端到角落里,細細的看了起來。
突然,一個人大聲地說:怎么六點了,我得回家吃飯了。聽了這句話,我才發現我的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了。已經過了這么久了,我們都沒有察覺。你看,我們是不是一個酷愛讀書的家庭?
我喜歡我家濃濃的學習氣氛,我愛我家。
春節日記 篇5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就從小年夜就開始了,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小孩子們都圍在大人旁幫忙,把房間的里里外外打掃的干干凈凈,我也不例外,我自己把自己的房間打掃的干干凈凈。 從這天起人們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買糖果……到了除夕就更熱鬧,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晚會,吃年夜飯,可開心啦!大人們送給我很多祝福,還有 壓歲錢呢。我也祝愿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家吃著,喝著、說著、笑著。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
我們梅村初九很熱鬧的!每年的初九那天梅村都要舉辦隆重的節場。那天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來到梅村游玩。那天,梅村的.廣場、街上都人山人海、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到處都漂浮著一串串彩色的氣 球和條幅;鑼鼓聲很響,有唱歌、跳舞,真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都沉浸在這節日的歡慶氣氛中。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結束了。
春節日記 篇6
眨眼之間,春節來到。在這讓所有中國人高興喜悅的節日里,一些美食也會被人們端上餐桌,而讓我一直所期盼的食物——餃子,也會到我們家里來做客。
果不其然,今天一大早起來,媽媽就要包餃子。我馬上就報名要幫媽媽做餃子。在經過和面、發面、搟面、包餡、蒸煮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忙活了一個上午的我們,終于可以說出一聲“開飯啦”。
我一溜煙跑到椅子上,眼巴巴地看著媽媽從鍋里撈出一個個的餃子,嘴里幸福地留下了口水。不一會,餃子就被端上餐桌了。看著這剛出鍋的`餃子,皮上帶水,閃閃發光,晃動飯碗,餃子竟滑來滑去,猶如一條條小銀魚在歡樂地舞蹈。白得耀眼的餃子皮中,不知包裹著多少鮮美的餃子餡。而從一個個餃子身上所散發出的香味,配合著這如仙境般的景象
令我十分迷醉。就在這時,媽媽恰到好處地遞給了我一雙筷子。頓時,一種饑餓感油然而生。
我忍不住了,將筷子伸向餃子,送入了口中。這美味的餃子一入口,一種滑而又細膩的感覺讓人十分舒適。一口咬下去,薄薄的餃子皮立即破開,咸香的餡露了出來。這時,再咬開餡,整個餃子的味道才算是體現了出來。一種香甜而又微咸的味道在我的嘴中彌漫開來,說不出的滿足。
平時的餃子也可謂是美味十足,可是到了春節前后,這餃子的味道竟如珍饈佳肴一般好吃;蛟S是濃濃的年味給它增加了香味,或許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分外珍惜。總之,在這個春節中的餃子,格外香,格外美味。我至今都念念不忘,很想再去品嘗。
春節日記 篇7
春節開心的事有很多: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吃年糕。最讓我開心的還是包餃子。春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去看望姥姥。到了姥姥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那是姥姥包餃子的香味。平時我特別喜歡姥姥包的餃子,在我看來姥姥包的餃子就是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我和姥姥一起包餃子,我發現我和姥姥包的餃子的樣子完全不一樣。姥姥包的餃子像一群彎彎的香蕉,排著整齊的隊伍,個個精神抖擻;又像許多大腹便便的紳士,穿著整潔,興高采烈地在一起跳集體舞。再看我包的餃子,像幾天沒吃飯的乞丐似的',一個個無精打采地癱在盤子里,又像幾個頑皮的孩子,彎著腰、曲著腿,活像一群殘兵敗將。
我看看我包的餃子,他們看看我,仿佛在不滿地說:“請把我們打扮好看一點兒,你看看人家,再看看我們,真讓我們羞愧難當!”姥姥笑著,對難為情的我說:“只要好好練,你的餃子一定會更漂亮!”大家看著我都笑了。這個春節,我不但吃到了美味的餃子,讓我更高興的是我學會了包餃子。
【春節日記】相關文章:
春節的日記11-07
春節的日記08-06
春節英語日記01-12
春節拜年的日記12-09
過春節的日記12-13
春節的日記【推薦】01-17
春節拜年日記02-21
春節系列的日記04-27
春節風俗的日記04-29
春節風俗日記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