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古詩作文匯編六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作文 篇1
經典古詩詞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代代吟誦,千古不衰。古詩詞不但歷史源遠流長,而且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讓我們踏上詩詞之旅!穿行在詩里詞間,留連于亭臺之上。
聽金戈鐵馬。
走進岳飛的《滿江紅》!隨著音樂的響起,趙同學把一只手臂放在胸前,手上還拿著一把劍,另一只手臂往下甩,頭向下低,身體彎曲著跑了出來,她的頭上帶著岳飛一樣的帽子,身穿戰袍,披掛鎧甲。在這時她走到中間,把劍拔了出來,下面的觀眾一陣驚呼,又在原地轉了一個圈。然后一出劍,吟到“瀟瀟雨歇抬望眼……”“啪”的一聲,她的鎧甲掉了下來,然后引起了我們的哄堂大笑,我不禁心里驚呼:小趙你是來搞笑的嗎?畫風轉變超快,小趙聽到了輕柔的音樂,聽到了那流水潺潺的聲音立馬把同學們從戰場上拉了會來。嘴咧得如綻放的荷花,久久地合不攏來。趙同學又開始吟誦杜甫的《春夜喜雨》,時而點點腳,時而甩甩袖,時而皺皺眉,時而轉一圈,家長評委們紛紛舉起手機拍照與視頻,發出了“嚓咔嚓咔”的聲音。最后在天外飛仙似的造型中,結束了吟誦。觀眾興奮與激動如同決了堤的洪水,浩浩蕩蕩,嘩嘩啦啦通過掌聲傾瀉出來。
一眨眼輪到我了,奔跑,奔跑,奔跑。我的激動已經不能用粗糙的語言來表述,似乎我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動的歡暢。接下來請欣賞小汐為大家帶來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身著旗袍,立于場中,詞句脫口而出,動作嫻熟優雅,抬手、轉圈、舒眉、翹個蘭花指,來個云舒手,上臺前的緊張已煙消云散,代替的是從容淡定,“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氣棒的敲打聲回旋在教室上空,家長的鼓勵聲不絕于耳,而我完完全全陶醉在詩詞之中。
《夢如令》、《七律長征》、《過路人莊》……讓我們在詩詞中明理,在詩詞中體驗。讓東方之美滋養著龍的傳人,讓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中華兒童的心田。
我們徜徉在詩詞的世界,一首首詩,如一盞盞明燈,照耀著我們成長的道路。
古詩作文 篇2
朋友們,你們猜今天我家又發生了什么有趣、驚奇的事?告訴你們吧,今天我爸爸竟把古詩做進了早餐中。
一大清早,“咚咚咚”的切菜聲把我從甜美的睡夢中驚醒了,我趕忙穿好衣服,穿好拖鞋來到廚房。嘿!你們瞧,爸爸腰上系了圍裙,像動畫片里的狗熊媽媽似的,在廚房里忙活了起來。于是我想:爸爸肯定又是在做什么好吃的。我走到客廳,靜靜地等著,還拿著筷子敲桌上的碗,敲得還真像一支美妙的交響曲。
哎呀!怎么還沒來啊?聽!我肚子都在“咕咕咕”地埋怨我了!等得不耐煩了,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猛地沖進廚房,苦苦哀求:“爸爸,求您啦!您快一點好嗎?”爸爸心平氣和地說:“不要急!就要做好了!”過了一會兒,我無意中發現飯桌右邊攤著一本書,仔細一看,原來是菜譜。哦!原來這是在做菜譜里的菜。我驚奇地問:“爸爸,您為什么要做這道菜?”爸爸回答道:“看不出來吧!這就是你老爸的高明之處!做好之后,再聽我慢慢道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客廳,坐回了椅子上。哎!肚子啊肚子,無論如何也要忍下去哦!可這該“死”的肚子不聽差遺,比剛才叫得還厲害!
“美味佳肴來了!”爸爸手端早餐從廚房里走出來張羅著。=
一聽這好“消息”,我精神提起來了。看著這早餐,心想:“菜越平常一定越好吃!”正準備去夾,爸爸卻攔住了我,說:“等等!這早餐就是一首古詩!”
“古詩?”我驚奇地問。
“對!”爸爸肯定地說道。
“我才不相信呢,這怎么會是一首古詩呢?”
“你再仔細看看!”
我聽了爸爸的話,定睛一看,才看出門道來。你們看,那兩個半圓的蛋黃扣在蔥絲上,不正是“兩個黃鸝鳴翠柳”嗎?蛋白絲組成的人字體現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那半個扣著的蛋白是“千秋雪”,兩個殼是“萬里船”。
哎喲喲,肚子餓得不得了了,我拿起筷子夾起就吃,眼前仿佛浮現出一只香噴噴的烤鴨正向我躊珊地走來。
過了一會兒,我把食物一掃而光!
爸爸幽默風趣地說:“東吳船走了,西嶺雪化了,白鷺飛了,黃鸝回窩了。”這話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在去上特訓班的路上,我問爸爸是怎樣想出這頓“古詩”早餐的,爸爸說是受書的啟發。接著,他還說了句:“書是知識的海洋,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像源源不斷的泉水,澆灌我們,讓我們知道什么樣的生活最有趣。”
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我想:書真是我們的好幫手啊!我以后一定要投人到知識的懷抱中。去知識的大千世界領悟知識的“風情”,領悟真理。
我真想大聲向同學們呼吁:快快乘著知識的一葉扁舟駛向遠方吧!
古詩作文 篇3
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或許是數百年前的一個黃昏,雨疏風驟,天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秋霖脈脈,陰晴不定。那天漸漸黃昏,陰得沉黑,兼著那雨滴竹梢。曹雪芹,或是說林黛玉,觸景生情,感嘆著造物弄人,心中更覺凄涼。揮筆寫下了《秋窗風雨夕》這首悲切的詞。也許,那窗外已不是海棠依舊,但是,在日后光陰的變遷中,這首《秋窗風雨夕》被廣為流傳,為世人熟知。
而在百年后的今夜,我第二次翻開了《紅樓夢》。和第一次翻開它時一樣,那同樣是一個陰沉的黃昏,我的窗外亦是“梧桐更兼細雨”,我又讀到了這首《秋窗風雨夕》。讀后,我心潮起伏,思緒猛烈地拍打著心的彼岸。我朦朧地感覺到,林黛玉就像是一簇繁花,讓單薄的身影永遠的活在了書頁之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紅顏易逝,繁花瘦,怎禁秋?
在那個蕭瑟的寒秋,繁花慘淡,碧草枯黃,小院里的景象十分蕭條,秋風吹得人心悲涼。在這個風雨來襲的夜晚,破院中的小屋里,紙窗上沾滿了淚水般的雨絲,在桌上一點微弱的燭光下,一位伊人在哀泣著,為宣泄離別的思念,淚光搖曳著面前的燭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更何況是在這簡陋的小屋里,黯淡的燭光下,蕭瑟寒冷的深秋風雨中?
繁花瘦,怎禁秋?無奈自己身世凄涼,如同浮萍無根,卻生性高傲,擁有如蘭似桂的風華月貌。繁花瘦,怎禁秋?在賈府的綺羅叢中嬌生慣養,然而性情孤僻厭俗,清風道骨。繁花瘦,怎禁秋?在短短的人生中,心事卻不住的虛化。塵世間,有太多的水中月,鏡中花。繁花瘦,怎禁秋?再美的花,終經不過春意消逝,化為香塵,有太多的哀愁……《秋窗風雨夕》就是林黛玉對生世,對處境最深切,憂傷的感嘆和哀怨!
一人之痛,永垂不朽。有人說,林黛玉的詩是女子軟弱無能,無病呻吟的寫照。但是,這在我眼里,這是她對現實最真切的情感流露。
秋風雨夜已過。在風雨摧殘后,繁花消瘦。只看那遍地遭受風雨蹂躪的.落紅,便是繁花用一生償還的眼淚……
古詩作文 篇4
吟誦是我國古代讀書人誦讀詩文的方法,自先秦以來,口傳心授,代代相傳,流傳至今。古人統稱為“讀”,今為了與西方式朗讀,誦讀區分,而改為吟誦。吟誦是古代教育系統(官學和私塾)中唯一的誦讀方式,也是創作詩詞文賦的方式。一百年以前,所有中國讀書人都是吟誦的。
現在我已經學習吟誦有一年多了。我對吟誦的感觸不再是那么膚淺,從此我對吟誦的態度更加嚴肅。是以“中華文明傳承人”的眼光看待吟誦。它是我們中國不可流失的傳統。我們將以接班人的態度去學習它。
吟誦也可以說是變化多端的。吟《江南》時你會在腦海中浮現出好風景。而吟《示兒》時你又悲傷不已。吟《贈汪倫》時感受到了朋友之間純真的友誼。
吟誦是一項本領。記得剛開始吟誦的第一首詩《詠鵝》我們可是跟著老師學也吟的不好,可現在我可以吟一首陌生的詩,真是熟能生巧啊!
我們是如何學習吟誦的呢?首先我們都買了一本書“吟誦之美”里面有75首詩。都有魏俊梅老師的音頻,我們先跟著劉老師一字一腔的學,然后聽隨音頻,看著書上的內容吟,就可以了。
吟誦你讓我學到了經典詩詞,學到了經典文化。我愛你,吟誦!
古詩作文 篇5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這其中尤為浩如煙海的唐詩宋詞讓懵懂的我一步一步地陶醉其中。從小到大,那些富有韻味韻律的古詩文一直伴我成長。在古人智慧與才華凝成的詩詞中,我品味,我陶醉,不知不覺,我在成長……
當我還小時,爸爸、媽媽就曾告訴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此,我懂得了要珍惜人們的勞動成果。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學習的知識多了,也逐漸長大,我便在心中牢牢記住“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于是便在學習上不斷堅持,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慢慢的,慢慢的,我已不再是太天真稚嫩的孩童,我也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再也不是不會不辨是非,一點兒也認不清事情的本質了,我已有了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了。已是四年級的我今后學習過程中還要面對更多的人生挑戰,我定會堅持,我會時刻銘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要不斷進取,贏得人生的挑戰!
古詩文像一泓清泉,蕩滌我心中的塵埃;古詩文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心中求知的大門;古詩文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向知識的天地;古詩文像浪濤中的一葉扁舟,載著我穿越文化的海洋,駛向成功的彼岸……古詩文是一顆知識的種子,它在我的心田生根、發芽,正茁壯成長。現在,雖然沒有枝繁葉茂,長成參天大樹,但已是嫩葉抽綠,如同碧玉。
春天,和煦的微風吹拂著青青的楊柳,溫暖的陽光照在我身上,漫步在街道人民公園的河堤邊,我仿佛同詩人白居易一起欣賞盎然的春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柳陰里白沙堤。”不禁脫口而出。夏天,荷花盛開,望著這些端坐在碧綠玉盤上的粉衣仙子,我如同詩人楊萬里一樣贊嘆:“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轉眼,來到秋天,秋天的公園一角更別具風情,滿眼如火的紅楓,令人目不暇接。我就像杜牧一樣駐足觀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天空中飄下了片片晶瑩的雪花,冬天悄然而至。清晨一睜眼,大地已披上雪白的衣服,我凝望著這銀白世界,情不自禁發出了與岑參一樣的感嘆,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古詩文已是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會永遠在這片充滿情感、意韻、想象的古詩林中暢漾,讓古詩文引領我明白生活的真諦。
古詩作文 篇6
是刻骨斷腸的愛戀?還是滄桑千載的遺憾?深藏在起起伏伏的詞句之間,凝練千年,揉碎萬般的癡情,終成曠世的奇葩。
于是,這一年的四季變化,桃紅柳綠,夏蟬冬雪,都被這寥寥數語囊括在一起,在歲月長河中綻放出璀璨的思想之花。
初春,干裂的桃樹皮在暖春的氤氳中潤出了亮亮的光澤。禿禿的枝頭頂著一個個豆大的粉色小苞,欲吐還羞。有的卻坦蕩蕩地在枝梢間綻出幾朵小花,粉粉的,淡淡的,好像雕刻家的作品一樣富有詩意。房前的小溪流里淌著汩汩的清流,家里養的肥胖笨鴨子,成群結隊地涌進水里,在里邊可勁兒地撲騰。水面上漂浮著幾片過早零落的花瓣,讓人仿佛覺得溪流是暖的。遠處還有幾縷疏疏的白煙,裊裊地升騰起來,好一幅“桃紅映暖江”啊!朗朗上口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美景,此時應景一般在我耳畔響起。
入夏之后,陣雨急而密,不知怎的就大雨傾盆,轉眼間又是光芒萬丈。真的就應了那句“六月的天,孩子的臉”。但是,生機盎然的夏終究是美的。烈日炙烤,暑氣蒸騰,荷塘里的荷葉卻密密匝匝地鋪滿了水面,綿延到天邊。一株株高聳的素雅荷花,映著太陽兀自紅得醉人!一幅“夏荷美景”在天地間倏然綻開,詩人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景象真的在我眼前立刻再現了。
深秋,獨自騎車行至密林深處,停下車,伴著傍晚涼涼的秋意,在楓林中,尤愛深秋的楓葉配以如火的晚霞,再蒙上一層薄薄的霜花,看來一點兒也不遜色于三月的繁花,美的安然平和,叫人心里踏實,這幅“晚秋楓林圖”再完美不過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大抵也就如此吧。
寒冬,獨自劃著一葉小舟,掠過覆蓋雪花的湖面,留下一道孤獨的痕跡。停在湖心處,帶著斗笠,披著蓑衣,垂下釣竿,守在船尾。船廂里的紅泥小火爐上溫著一壺酒,路上寂靜無人,靜得令人生畏,這種于蒼茫天地間,獨留一人垂釣的場景,卻別有一番滋味。這樣的一幅“雪釣圖”,該配以詩人怎樣的心境啊。我反倒覺得那句“獨釣寒江雪,萬徑人蹤滅”,有著絲絲縷縷的暖意。
詩如畫,畫如詩,二者本就一樣,只是別于表達方式的不同。詩給人以無窮無盡的想象,畫給人更直觀的感受。詩畫交融于一體,卻美得令人窒息。
【古詩作文】相關文章:
古詩的作文12-11
古詩與作文12-11
古詩 成作文12-11
古詩改寫的作文12-11
古詩秋思的作文12-11
古詩秋思作文12-11
古詩大戰作文07-19
古詩的小學作文03-27
古詩賽作文03-27
遇見古詩的作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