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的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百年孤獨》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百年一參透,百年一孤寂”。
從暴力開始,到血腥結束的家族史,人人都是孤獨患者。
他們,是孤獨的總和。
布恩迪奧,一個被小心眼打敗的男人。鄰居在他怒火焚燒的雙眼中轟然倒地。
而他,在鄰居哀怨且死氣沉沉的眼神中痛苦地掙扎著。
也許,他曾在睡夢中被嫩芽沖破土壤時的尖叫驚醒,卻撞上鄰居的鬼魂正做在他的床邊,帶著一如既往的哀怨與死氣的眼神凝視著他。
反正,他終于決定帶上家人離開這座村莊。
歷時兩年多的“大遷徙”,布恩迪奧邂逅了他夢中曾出現的地方。
他堅信這不是偶然,于是他們扎下根來。當然,布恩迪奧終于擺脫了鄰居的鬼魂。
而馬孔多小鎮,帶著不可抗拒的`速度,迅速崛起。
馬孔多的家族,七代人的生活。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時間的號角吹響了,上帝之手,將記錄歷史。
科技的進步,將布恩迪奧推入深淵。
他是個瘋子天才,深陷煉金術的泥塘不可自拔。
他“忘了”妻兒,也“忘了”他的家族,他只認識煉金術,那好似他靈魂的寄托。
“他沒有察覺到時光在家里造成的細微而又令人心碎的破壞”,以至于他只能被綁在樹上,與孤獨為伍,直到死亡來臨。
這個家族吞噬了他們生命中的可貴。
美麗的人卻冷漠無情,善良的人卻短命,瀟灑肆意的人卻死于非命……
聞名遐邇的上校,在失去了他的十七個兒子后,做起了金質小魚。
做滿十七個便熔化掉再來一次,日復一日,周而復始。
最后,他毫無預兆地停止了呼吸,脈搏與心跳。
馬孔多的家族,他們孤獨嗎?
不,他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
香蕉種植園里,那被殺害的三千多名農民的尸體,被長長的火車運往大海,拋進了海洋。
此后,馬孔多下了四年多雨,然后荒蕪。
想來,那雨應是那三千多農民的淚水。
家族的第七代人,一個剛降生的嬰兒,卻被螞蟻啃食掉。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綁在樹上,家族的最后一個人正在被螞蟻吃掉”終是驗應了。
馬孔多家族里每個人孤獨的方式皆不同,可他們無疑都是孤獨患者。
這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馬孔多家族。
畢竟“注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
亦或是馬孔多家族就是我們的縮影,“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無論是馬孔多的家族,或是我們,都是孤獨的贊歌。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2-09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5-16
《百年孤獨》讀后感06-17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7-26
《百年孤獨》讀后感07-28
百年孤獨讀后感05-22
《百年孤獨》讀后感05-19
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06-27
《百年孤獨》讀后感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