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通用7篇)
在廣播站鍛煉的學生,我們廣播前都會提前準備好廣播稿,廣播稿寫得優秀才會有好的節目效果,怎樣寫廣播稿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1
甲:我們是雛鷹,正在展翅!
乙:我們是星光,正在閃爍!
丙:同學們,少先隊員們
合:紅領巾廣播現在開始。
甲:我是主持人 xx。
乙:我是主持人xxx 。
丙:我是主持人xxx 。
甲:今天由我們五(5)中隊進行本次播音,希望大家能喜歡。
乙:本次播音的主題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甲:人們常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講文明,懂禮儀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更是展現自身修養和素質,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
乙:講禮儀的結果是推崇自己,尊重自我。
丙:學校利用廣播,板報宣講禮儀規范,希望同學們從我做起,人人講文明、懂禮貌,在校園中形成“講禮儀光榮,講文明被人尊重”的氛圍。
甲:我最近讀到了一個小故事:“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乙: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丙:這只是古代的,還有很多現代的故事。中國是禮儀之邦,父母老師教育我們從小就應該去學習文明禮儀,爭做四有新人。最近,我看到了《文明禮儀教育讀本》這本書。以前,我一直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在看了這本書以后,我像變了個人似的,在書的海洋里汲取了很多營養,更是讓我堅定了信念,讓我明確了學習的方向,奮斗的目標。首先,我要尊老愛幼。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敬長輩,孝敬老人,愛護比自己弱小的人,甚至是路邊的花花草草。在家里主動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甲:我們要牢記孟子的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首先,我們要尊敬師長。這不僅僅表現在向老師敬個禮,問聲“早安”上。而是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開動腦筋,不做小動作,不開小差。課后更是要認真、及時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爭取做到又快又好。正確對待每一次測驗,珍惜老師每一次的勞動果實,用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表現來回報老師。再次,同學之間相處時,我們要做到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習他人的優點,取長補短,爭取共同進步。最后,我們要講衛生講道德。不論是個人衛生,還是集體環境……
乙:說的好!我這里有一首《文明禮儀歌》,大家來分享一下:
學做人,講禮貌,“禮儀之邦”人知曉。
有禮節,互尊重,禮貌待人好品行。
“您好”“謝謝”“對不起”,文明語言通情理。
坐立走,要端莊,舉止文明有修養。
常洗澡,勤換衣,儀表文明好風紀。
同學間,鄰里情,民族習慣要尊重。
見外賓,要大方,彬彬有禮樹形象。
重禮節,講禮儀,社會生活鋪路基。
丙:剛才我們講到的是社會文明,其實,作為我們小學生,還要擁有更高的校園文明。校園文明的創造靠我們每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習慣會使人受益終生。讓我們試問自己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中你做得怎樣呢?
甲:見到老師,你主動問好了嗎?為了我們健康成長,老師們辛勤地工作著。尊敬老師,就讓我們從一聲親切的問候做起吧。
乙:你在樓道追跑、喧嘩嗎?安靜的教學樓,是我們學習的地方。追跑打鬧少一點兒,文明禮貌多一點兒。高素質的學生,輕輕走路靠右行。我們要用文明的行為,為他人創造方便。
丙:你隨地亂扔垃圾嗎?不分場合隨地亂扔垃圾,這幾乎已經成了社會的通病和頑疾。愛護環境、講究衛生,人人有責,我們應從愛護校園環境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創造我們美好的家園。
甲:用完東西,你歸位了嗎?好習慣,早養成,將用完的東西放回原處,方便自己方便他人,同時還省去了你和他人翻找東西的煩惱,省去了打掃,整理物品的時間。
乙:做值日時,你會偷懶嗎?每一名學生都是學校的主人。愛護校園環境人人有責,我們應該用我們的雙手一起來創造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清晨,教室里、操場上到處都是同學們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在用我們的勞動去創造干凈、整齊、優美的校園環境。
丙: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校園美》
校園美
教學樓,真熱鬧。 楊柳青青花兒俏。
同學們,蹦又跳。 講文明,懂禮貌。
見老師,問聲好。 見同學,問聲早。
愛環境,出新招。 有垃圾,專人管。
見廢紙,彎腰撿。 護環境,人有責。
校園美,齊歡笑。
甲:文明校園中有你匆匆的腳步,文明校園中有你勞動的碩果,文明校園中有你精彩的瞬間。
乙:老師們,同學們,今天的播音到此結束,下周再見
結束音樂——《校園的早晨》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
今天,我播音的主題是《文明禮儀伴我行,校園常開文明花》。大家看,校園里花香四溢,老師們精于事業,全心從教,同學們猶如拔節的竹子!學校一天天在發展,環境一天天在改善。身為同盛小學的一份子,試問誰又能不為此自豪和歡呼?
但是,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形象要高大,光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才能塑造出同盛小學高大、美麗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隊員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品味,關系著學校的.榮辱。
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有勤勞、勇敢、誠實、謙遜的美德,所以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而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更為我們作出了榜樣,無論對上級、下級或老百姓說話總是誠懇親切、平易近人。古人說:言為心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講文明、講禮貌,多使用禮貌用語,往往是消除誤解,緩和矛盾的良方。謙遜禮讓的文明語,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養水平,讓我們的心靈更純潔,更受人歡迎!
有同學會問:什么是文明禮儀?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這文明嗎?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地上你扔一張小紙屑,我扔一張小紙屑,今天你打我一下,明天我鬧騰一下,想象一下,教室里會是什么狀況?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請想一下:當我們有一天,成為白發蒼蒼的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會不會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呢?
因此,文明禮儀就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之中,就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之上。
送大家一首文明歌謠:
中隊長:報告輔導員老師,五(4)中隊共有少先隊員65人,在這次《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中隊會上全部出席,我們一切準備就緒,請您批準并參加我們的隊會,報告完畢!
學做人,講禮貌,“禮儀之邦”人知曉。
有禮節,互尊重,禮貌待人好品行。
中學生首先要衣著整潔、樸素、得體、協調,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扣齊紐扣或拉齊拉鏈,不隨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內衣,不披衣散扣,不把上衣捆在腰間;衣服干凈整潔;不得穿奇裝異服;校牌或團徽佩戴在左胸前。提倡平時穿衣服,參加升旗儀式和重要集體活動,一律穿校服。
乙: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還能給自己帶來溫馨,帶來快樂。在學校,文明禮貌表現出的不僅是個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反映了學校的文明程度。這一點,越來越成為我們全體師生的共識。作為一名小學生,怎樣來講文明禮貌呢?
“您好”“謝謝”“對不起”,文明語言通情理。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想必我們的父母或者老師,曾告訴我們,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做人,做一個講文明的人。人若是不講文明再富有的人也會變成窮人,官再大的人也會被貶成為平民。我們有些同學認為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它很簡單。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就要尊老愛幼,關愛一切需要關愛的人。
我們從小就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在咿呀學語時,父母教導我們如何禮貌待人。進入學校后,老師教育我們如何講文明、有道德,可以說我們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在我們的身
坐立走,要端莊,舉止文明有修養。
常洗澡,勤換衣,儀表文明好風紀。
同學間,鄰里情,民族習慣要尊重。
見外賓,要大方,彬彬有禮樹形象。
重禮節,講禮儀,社會生活鋪路基。
樓梯上,有些同學不是走下樓,而是坐在扶手上滑了下去;校園里,有些同學橫沖直撞,根本不去顧及身邊的小同學;欄桿上,有同學踮起腳尖,甚至爬上欄桿,好奇地向下張望……
同學們,讓我們拭目以待,全體行動起來,比一比,誰才是真正的文明禮儀的好學生。相信自己,你一定行!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孔夫子的這句話意思是就是說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地。由此可見文明禮儀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從小學習禮儀!禮儀是反映一個人的修養,禮儀無孔不入,如果你在重要場合口吐臟話,衣衫襤褸,那就有可能受到別人的鄙視;但若如果你衣冠楚楚,談吐大方,就肯定會得到別人的好感,甚至會引起對方對你的重視!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3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早上好!
甲:今天是x月xx日,星期x,我是播音員。
乙:我是播音員。
甲:同學們,今天繼續播送本周主題“牽手文明禮儀”內容。
乙:美麗的校園不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
甲: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自覺說好普通話,禮貌用語常在嘴邊,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乙: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著良好衛生習慣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不會隨便丟飲料瓶、塑料袋、紙片,而且會動手撿拾垃圾等,因為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甲: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和一切設施,不會亂涂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而且會勸阻、制止破壞行為,及時報告。
乙:文明的學生,一定是遵守紀律的人。他會將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會自覺排隊出操、安靜就餐,不會大聲喧嘩影響別人的學習。
甲: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乙:文明禮儀無處不在,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我們在學校又該以怎樣的準則來規范自己的文明禮儀呢?
甲:我們小學生要著裝得體,堅持每天穿校服、佩戴紅領巾,堅持講普通話,體現思陽鎮小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為穿著、語言、精神面貌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
乙: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艷。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脫帽行隊禮,不負于“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甲: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乙:活動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后的休息時間,不追逐打鬧,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
甲: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
乙: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共同遵守禮儀規范,告別陋習,走向文明,攜手憧憬青春的夢想,在成長的路上并肩前行!
甲:本次廣播已經接近尾聲,感謝您的收聽。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結束今天的播音。咱們下周星期二早上再見。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4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甲:伴隨著這熟悉的樂曲,
乙:聆聽著這動人的旋律;
甲:瀏陽河小學紅領巾廣播站又與你見面了,我是主持人楊雨欣。
乙:我是主持人黎家琦。
甲:人們常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講文明,懂禮儀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更是展現自身修養和素質,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
乙:學校利用廣播,板報宣講禮儀規范,希望同學們從我做起,人人講文明、懂禮貌,在校園中形成了“講禮儀光榮,講文明被人尊重,”的氛圍。
甲:一直以來,我們瀏小的領導和老師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為同學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學校一天天在發展,環境一天天在改善,爭做文登市的一流學校。但是,同學們,你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天瀏小高大、美麗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隊員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品味,關系著學校的榮辱。
乙:說的好!下面有請譚曦露為我們演講。她演講的主題是《精彩盛會,文明先行》
乙:剛才我們講到的社會文明,其實,作為我們小學生,還要擁有更高的校園文明。校園文明的創造靠我們每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習慣會使人受益終生。讓我們試問自己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中你做得怎樣呢?
甲:見到老師,你主動問好了嗎?為了我們健康成長,老師們辛勤地工作著。尊敬老師,就讓我們從一聲親切的問候做起吧。
乙:你在樓道追跑、喧嘩嗎?安靜的教學樓,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的《新童謠》中說得好,“追跑打鬧少一點兒,文明禮貌多一點兒。”高素質的學生,輕輕走路靠右行。我們要用文明的行為,為他人創造方便,同時讓遠離身邊。
甲:你隨地亂扔垃圾嗎?不分場合地點隨地亂扔垃圾,這幾乎已經成了社會的通病和頑疾。愛護環境、講究衛生,人人有責,我們應從愛護校園環境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創造我們美好的家園。
乙:在這里,我對同學們提出希望,希望每個同學都爭做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遇到師長、來客,主動敬禮問好;
甲:上下樓梯,注意謙讓,靠右行走,保障暢通;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愛護公共財物,不亂寫亂劃……
乙: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按照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大家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同學們,你能做到嗎?
齊:讓我們拭目以待,全體行動起來,比一比,誰才是真正的說到做到的文明禮儀的好學生。
甲: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校園美》
校園美(黎領)
女:教學樓,真熱鬧。楊柳青青花兒俏。
齊:同學們,蹦又跳。講文明,懂禮貌。
女:見老師,問聲好。見同學,問聲早。
齊:愛環境,出新招。有垃圾,專人管。
齊:見廢紙,彎腰撿。護環境,人有責。
齊:校園美,齊歡笑,齊歡笑!
乙:同學們,讓我們從生活細節做起,從生活的點滴細節中追求文明,發現文明,創造文明。
甲:文明校園中有你匆匆的腳步,文明校園中有你勞動的碩果,文明校園中有你精彩的瞬間。
乙:好了,老師們,同學們,今天的播音到此結束,我們下周再見!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5
1、王:敬愛的老師們!
2、葛:親愛的同學們!
3、合:大家好!
4、王:我是本次播音王美歐
5、葛:我是本次播音葛健
6、李:我是本次播音李梓萌
7、王:歡迎大家收聽今天的紅領巾廣播。今天我們三位給大家播出的內容是——文明禮貌伴我行。
8、葛:中國是文明古國,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周恩來總理一向被人們稱為禮貌待人的楷模。
9、李:有一次,周恩來總理請一位理發師給他刮臉,一不小心,刮了一個小口子,師傅忙說:“對不起。”總理笑著寬慰他。事后,總理還一再向那位師傅道謝,盡力消除了他的顧慮。
10、王:作為小學生我們更應該講文明,懂禮貌,語言和行為都要彬彬有禮,文雅而不粗野,要學會使用文明用語。
11、葛:是的。對長輩,對老師表示尊敬時,要稱呼“您”,請求別人做什么或給予幫助時,要說“請”,別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當別人感謝你或有事向你道謝時,要說“別客氣”或“沒關系”;
12、李:當你無意中防礙了別人或給別人添麻煩時,要主動說:“對不起”。早晨上學或路上遇到老師、同學、朋友或其他熟人時,要主動打招呼,說“您早”“你好”,分手時互相說“再見”。說話時要和藹、謙讓、文雅、得體,決不可以說臟話、粗話。
13、王:是啊,我們來看看有些同學是怎樣做的呢?
14、葛:在家里,稍不如意,對長輩就任意發脾氣,在學校,見到老師不理不睬,同學之間有愛磅值,甚至有說臟話的現象。
15、李:還有的同學啊明明是自己不對,卻死不承認,當別人不對時,不能原諒別人的過失,當別人對自己表示歉意時,更是得理不讓人。
16、王:再就是,學校辦公室是老師工作、學習的地方,學生不應該隨便進入。如果有事一定要進入辦公室,應該先敲門,喊報告,經同意后再進入辦公室,并要輕手輕腳,避免發出響聲,影響他人。
17、葛:這些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啊,該引起注意,時時處處要講文明、懂禮貌。
18、李:對。如果人不講禮貌,那么,很容易使人對你產生討厭的感覺,沒有禮貌會造成很多惡果,輕者別人會認為你沒教養,不愿和你深交。重者則對你產生不滿或漸漸地由不滿變為怨恨,甚至發生沖突或發生意外。
19、王:長此下去,別人還會遠離你,使你很難得到別人的幫助。但如果你是一個講禮貌的人,碰到叔叔阿姨老師同學問個好,這短暫而又隨意的語句,卻能換來微笑和熱情,讓你受益匪淺,別人會認為你是個有修養的人,愿意和你交往和幫助你,信任你,對你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你的才智,在事業上便不難有成功的一日。
20、葛:禮貌要怎樣培養呢?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增強自己的素質修養,見到叔叔阿姨問聲好,不小心撞到別人要道歉,和長輩說話要說您……總之,我們要注意養成文明待人的好習慣。
21、李:我們中華民族一向被稱為“禮儀之邦”,意思是說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禮節、講道理的高尚民族。伙伴們,別忘了,你是一名少先隊員,你是一名中華民族的一員。
22、王:在這里,我們還要奉勸那些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同學,改掉自己的壞毛病。
23、葛:希望通過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同學們的日常行為真正規范起來。
24、李: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文明禮貌永遠伴隨我們成長,人人爭當文明禮貌好少年吧!
25、王: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本次快樂陽光十分鐘紅領巾廣播又將和大家說再見了!衷心祝愿我們的節目能給您帶來快樂。
26、合:下周再見。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6
一、開場白
男:采擷一束鮮花陽光,點綴五彩的生活。
女:留住一陣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誠,打造出溫馨的世界。
女:帶走一絲煩惱,讓快樂與我們同行。
合: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女:小蜜蜂廣播站《養成教育》欄目又與您見面了啦!
男:本期廣播的主題是“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
女:我是主持人xx
男:我是主持人xx
女:今天的節目就由我們倆為大家主持。
二、禮儀小知識
男: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璨文明。中華禮儀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把這屬于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請大家聽聽我們生活中的禮儀小知識。
女:問候禮儀
平時見到老師、客人,要面帶微笑,行禮問好;遇見一位老師或客人老師,說“老師好”或“客人老師好”;遇見幾位老師或客人老師,說“老師們好”或“客人老師們好”;與同學相處要和睦友善,語言文明,不講粗言臟話;常用文明禮貌用語14字:“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使用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男:集隊禮儀
集隊要做到快、靜、齊,去專用教室、多功能教室、操場的過程中要排隊,不講話,行走樓梯間時腳步要輕,不大聲喧嘩,不影響他人學習和休息;做操時動作整齊劃一、精神飽滿;升旗時,要脫帽肅立,面向國旗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聽到國歌響起,升旗儀式正在進行時,不能隨意走動;如果遲到,應在原地立正站好,面向國旗敬禮;唱國歌時要莊重、音調、歌詞準確,聲音洪亮;聽國旗下講話時,要專注,要尊重發言人,對精彩的發言要報以熱烈的掌聲。,
三、故事講壇
女: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一則童話故事題目是:
《粗魯的小老鼠》
從前有一只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一次他去上學,一只蝸牛
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男: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里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于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女: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只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么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
男: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男:同學們,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
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男: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多少。
女: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男: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女: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四、結束語
男:時間過得真快,同學們,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
女: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衷心地祝愿:小蜜蜂廣播站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愿它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為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男:愿它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你度過金色的童年。
女: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再見。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7
(合:)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中午好,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播音員劉丁瑤
(乙:)我是播音員徐曼翔
(合:)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文明禮儀知多少”
(甲:)人們常說“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講文明,懂禮儀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更是展現自身修養和素質,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我們中國以“禮儀大國”、“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我們,更應走進歷史,了解這屬于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下面請聽古人尊師禮儀故事《程門立雪》。
(乙:)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后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鉆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睡著了。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一尺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是由于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進步很快,后來終于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各地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甲:)聽了這個故事,我被楊時的尊師重道、虛心求學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后,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學習和工作的開展。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大家都不歡迎,怎么與人交往,立足社會呢?
(乙:)所以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我們小學、中學都有《學生守則》和《行為規范》,這里,就最重要的文明禮儀和大家一起來學習。
(甲:)先請聽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走路除了注意體態、姿式之外,要遵守交通規則,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如見到熟人需要交談,應靠邊兒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行人互相禮讓,青年人主動給長者讓路,健康人主動給殘疾人讓路。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到商店購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禮貌語言,忌諱用“喂”、“咳”等字眼,購物之后也應說“謝謝”。乘坐公共汽車、火車,人多擁擠,要照顧老人、小孩和殘疾人;人與人之間互相擠撞,不要惡言惡語,要抱理解、寬容態度;要保持車上衛生環境,不亂扔東西;學生上車不要搶座。
(乙:)那我們在學校又應該以怎樣的準則來規范自己的文明禮儀呢?做到安全文明在校園呢?
(甲:)我們小學生要著裝得體,堅持每天穿校服、佩戴紅領巾,堅持講普通話,體現出我們學校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為穿著、語言、精神面貌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
(乙:)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艷。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脫帽行隊禮,不負于“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甲:)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乙:)課余活動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后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主動問好。
(甲:)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乙:)這么多禮儀都要學習和注意啊,讓我們用一個好方法來記一下,下面請聽校園文明禮儀歌,大家來分享一下:
教學樓,真熱鬧。綠樹蔭,花兒俏。
同學們,蹦又跳。講文明,懂禮貌。
見老師,問聲好。見同學,問聲好。
愛環境,要環保。有垃圾,要撿掉。
護環境,人有責。校園美,齊歡笑。
(甲:)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合:)時間過得真快,希望今天的廣播能在你們心中播下文明禮儀的種子。感謝大家的收聽!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相關文章: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范文(精選5篇)10-20
共創文明校園廣播稿(通用10篇)10-20
共創文明校園倡議書06-15
共創文明校園演講稿03-28
共創文明作文01-16
學生共創文明校園演講稿范文08-09
規范行為共創文明校園作文(精選29篇)04-19
共創文明校園演講稿(通用12篇)07-02
共創文明校園倡議書范文(精選6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