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寫讀書的作文匯編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讀書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寫讀書的作文 篇1
我與書有著莫名的情緣。
從小家中書多,兩堵極大的書架塞滿了書,拼在一起就像一面墻,緊挨著老爸睡著的那邊床;不僅如此,家中柜子里、抽屜里等等也是滿滿當當的書:有偉人的生平、政治的分析,人性的剖析,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地質地貌和旅游手冊,還有各種名著………幾乎是應有盡有了。甚至還有好多放在爺爺家,現在極少見的小人書也有兩大箱,可惜當時我看不懂里面寫著什么,只記得有圖畫長方形的,隨著搬家,小人書也搬走了,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惜。
我爸書多,他愛讀書,似乎也培養了我對書的興趣。他總是讓我背《三字經》,可我“冥頑不化”總是不樂意開口讀,但很樂意聽他講其中的故事。《三字經》里面涉及了很多歷史故事我也樂意聽。他也偶爾跟我講幾句《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還記得他講的一個小笑話:從前有一個人,他的父親姓道,在學堂里聽課時睡著了,夫子要他念《道德經》,他嚇得滿頭是汗,念著“道可道”時頓時就醒了一半“……這……這怎么能直接道出父親的名諱,這是大逆不道的啊”,“快點”夫子嚴厲地瞪著他,手上的戒尺也不閑著,他支支吾吾地念著“道不可道,非常不可道,名不可名,非常不可名……”
還記得幼兒園時,有一次老師要開展一次讀書活動,自己家里看完的書可以帶到幼兒園里給其他小朋友看,我就樂滋滋地選了一本講名人歷史故事的書帶到學校,而實際上我只看了一則故事:曹植作七步詩。雖然只看了一遍,當時我就把它記住了,在父親的鼓勵下,逢人便講這個故事,看著他們佩服的眼神,心里喜滋滋的。老師是要求帶去給同學們看不可以帶回家的——理由是你看過了給別的小朋友看,但我都沒看完,再說這么好的一本書也舍不得不要,我也喜歡書,總覺得沉甸甸地捧在懷里好像就有了財富,所以,最后我還是悄悄地帶著這本書離開了幼兒園。
據我媽說,我3歲那會兒可以背50首古詩呢,我不記得小時競那么厲害,但聽著磁帶里唱歌一樣的古詩、還有朗頌的有聲有色的神話故事是我幼時最喜歡的事了,和莫言說的“用耳閱讀”相似。
也許從那時開始我便對古人產生了興趣,開始自主的找書閱讀。我很喜歡一系列的古今中外名人故事。關于中國古代苦學的和外國科學家的故事,我至今還能記得幾個。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一個古人住寺院苦讀,早上幫寺院挑水砍柴干活,好住在寺廟,晚上讀書。他用少許米燒成粥,冷卻后結成了塊,他把它劃分成四塊,早上兩塊,中午晚上各一塊。“冷了的粥可以劃成好多塊?那不是跟果凍一樣軟軟的、有彈性?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問媽媽“粥可以結塊的嗎?”媽媽說“可以的,以前外婆經常燒,只要將粥燒得稠一點,等冷卻后便可以結塊。我滿心期待的“可以咬的粥”在前不久外婆的手中得以嘗到。
漸漸地,我對書越來越癡迷。有自己的手機那會兒,幾乎整個暑假不分晝夜的進行著閱讀,甚至為防止被老媽發現,晚上躲進被窩里看,以至于悶出全身的汗水,一整個像從水里被撈出來一般,后來還悶出病來了!自從被老媽發現我這個壞毛病后就乖乖地上交了手機。從此攢錢買書。
每當我沉浸于書中,像海綿一樣汲取著無盡的知識,幫我解開各種困惑時,那種感覺真是美妙極了:我了解到了希特勒的成長歷程;達芬奇的繪畫論;愛因斯坦對時間、空間和重力三者關系的研究;我還知道了植物能與人進行精神交流;陶器中參入骨粉會令它更玲瓏剔透……
多么奇妙的書啊,我與它的感情正日益漸增!
寫讀書的作文 篇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伴我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不知從何時起,書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一天不讀書,便覺得日子無味,便覺得時光的漫長、單調,便覺得生命失去了生機。
我對書的欣賞和閱讀,在于博、雜:或天文地理、或歷史哲學、或軍事藝術、或人物傳奇、或詩歌散文、或新聞軼事……古今中外諸子百家,都令我如癡如醉。古人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確不錯,我從書籍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課余生活。從書中,我了解到了真假、善惡、美丑。在三國演義中,我了解了很多的歷史知識,如“三顧茅廬”“三氣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計”。劉備的守信、關羽的義蓋天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都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也讓我懂得了人不能因為挫折或失敗就氣餒,而是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我佩服勇敢堅強的霍金,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遭遇,欽佩居里夫人的大公無私、造福人類,讀書伴我行。
書讓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從書本上,我知曉了人類之偉大,自然之神奇,宇宙之浩瀚,科學之奧秘,知識之力量。
書,它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引領我通向知識的殿堂。書,是一葉扁舟,承載著我,搏擊在浩淼的知識海洋中,讓我領略學習的趣味。書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它陪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的美好歲月。它給我帶來了智慧和力量,它在我苦惱徘徊時給我點亮前進的航標……書,給予了我太多太多。所以,我愛讀書!
同學們,在祖國和平的藍天下,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我們比先輩擁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所以,我們應當心無旁騖地讀好書。我們要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博覽群書。只有博覽群書,才能使我們的知識淵博。書本豐富人生,知識改變命運!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一起遨游于知識的海洋,勇敢地去開創屬于我們的美好未來吧!
有利的知識,更給我的心靈帶來有利的力量,它讓我明白了許多深刻的哲理,它將永遠伴我成長。
寫讀書的'作文 篇3
“讀書”一聽到這個詞多么熟悉啊!懂得讀書的人就會體會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怎么回事。
喜歡讀書的人,時把心思投入進去,身臨其境。在書中他看到了雄偉壯麗的山川河流,看到了天真活潑的童年時代;在書中他同作者一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悲傷,一同欣賞優美的歌曲……
當我捧起《鋼鐵識怎樣煉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時,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為我擁有健康的身體,保爾雖然殘廢,但他那種不向命運低頭,堅強的毅志和頑強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讓我佩服。我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希望。我更愛讀書了。
《伊索寓言》給我了諸多感受,在黑暗處給予我啟發,這本書的每一段小小故事,都蘊含著無限的哲理、寓意,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例如龜兔賽跑,它就給我們了一個很大的啟示,由兔子的松懈,到烏龜的堅持,給我們了一個大道理,說明了奮發進取往往會勝過恃才自負。如果你想永遠比別人快一點、聰明一點,那你得戒驕戒躁,如果比別人“笨”一點或是慢一點也沒關系,你只要向烏龜學習那種一刻不停始終堅持到最后的堅韌毅力和精神。《烏鴉找水喝》的故事又讓我們明白了另外一個道理,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不害怕不氣餒,要勇于面對困難,運用你的智慧,只要你開動腦筋積極面對,困難一定能夠迎刃而解。
《魯賓遜漂流記》中的魯賓遜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王國,我們也可以用勤奮和智慧打開成功之門。不論做什么事,都不能喪失意志,不能怕苦,要盡可能的發揮出你的才智。因為,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讀書不僅可以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對于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在我認為,讀書是人生中最好的娛樂、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夠給予人無窮無盡的知識,而且可以給予人無限的樂趣并且培養人為人處事的的能力。
我想,書籍是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讀書呢?
寫讀書的作文 篇4
我的生物鐘被徹底攪亂了。
我成了夜貓子,深夜12點的時候精神十足,早上一起來卻是哈欠連天。
這一切,都是因為前不久從外婆家帶來的那些舊書——母親的書。
翻看母親的書就像探寶一樣有趣。那些古舊的封面下塵封著一段不為我所知的歷史。走至陽臺,那些線裝的舊書不知何時又蒙上了一層灰,就好像戴上了一張灰色的面紗,朦朧,看不真切,吸引著我去揭開,去駐足。
坐在小板凳上,我逐一看著書脊,“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等這些標記令人肅然起敬。隨手抽出一本書,卻是一本《三國演義》。我感到有些好笑,四大名著對我來說只能算是給小孩子看的普及讀物。不過,這古舊的東西還是讓我感到著迷。翻開一看,眼前盡是泛黃的書頁,豈止是泛黃,已經完全變了顏色,是一種如泥土般的淺棕色。湊上去聞,一股干燥的古舊灰塵味撲鼻而來,仿佛還殘留著那個年代的氣息,對我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新鮮的味道?
我小心翼翼地翻著。整行整行工整的圓珠筆字映入眼簾,這是媽媽的字體。工整的批注,空白處的長篇大論。我從未見過如此認真地讀過的書。我被一種難以形容的東西感動了,一種深沉而又真摯的東西,也許是理想,也許也是信仰。我仿佛透過這本書,看到了幾十年前母親的漫漫求學路:背著布挎包在山間奔跑著,跳躍著。
這些書是過去年代的老物件了,殘留著過去的痕跡,蘊含著多少故事,帶著過去年代的氣息撲鼻而來,歷久彌香,久久縈繞在鼻間,經久不去。
轉頭看鐘,12點了。外面淅淅瀝瀝地下著雨,給灰黑色的玻璃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氣,映著我的身影。我躺在床上想著,沒準,幾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也有一個人躺在床上全無睡意,不是像我這樣的閑情雅致,而是不止的嘆息。
寫讀書的作文 篇5
我不知道從么時候開始看書的,好像有記憶以來我就每天在看書。
媽媽說,從我一歲多開始,她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繪本故事。那時,我最喜歡《要不要當爸
爸》那個故事,每天都要媽媽講來聽,聽到媽媽現在都能把它背過。這個故事講的是:小漢斯過生日得到一盒巧克力球,他想當一次爸爸,于是端著巧克力球走出門,大喊:“今天我當爸爸!”一群小朋友圍上來:“漢斯爸爸,能給我一顆巧克力球嗎?”小漢斯想:既然當爸爸,就應該讓著小孩子。于是,就把巧克力球分給了他們。自己只剩下一顆巧克力球了,他正想吃掉那顆,又有一個小朋友跑來了:“漢斯爸爸,能給我一顆巧克力球嗎?”小漢斯為難了:還要不要當爸爸呢?
這些最初的小故事在我的腦海中,也許已經煙消云散了,但我相信,它們并沒有說再見。
有一天,我翻到一大堆每頁都像拼圖一樣用透明膠粘在一起的幼兒書,這是怎么回事?媽媽告訴我,是我到了撒紙的年齡,看書時順便就撕爛,于是愛書的媽媽每天粘呀粘。
二年級時,我看了部《哈利·波特》的電影,我被哈利和他的兩個好朋友吸引住了。媽媽趁機“引誘”我:《哈利·波特》的小說比電影更精彩。于是我“上當”地看完了整套書。媽媽在一旁煽風點火,給我買了“哈利·波特”牌的衣服、鞋子、圍巾、帽子,明信片。于是,我引起了全年級的“哈利波特”風暴,我們還在課間、體育課時扮演各種角色對話呢!這時,媽媽給我挖了一個“坑”,她說:“《哈利·波特》的原版英文小說比中文的更詳細,更有趣。”我毫不猶豫地跳進了“坑”中。
今年暑假,我又掉進了媽媽的“陷井”里,她讓我迷上了《梅林傳奇》。在一個魔法時代的國度里,整個王國的命運,都肩負在這個亞瑟王身邊的年輕的巫師身上。他的勇敢、忠誠深深地吸引了我。媽媽故計重施,又抱來一堆《梅林傳奇》的英文小說,我又一次“義無反顧”地跳進了“陷井”
讀書,并不僅僅是娛樂,我可以跟隨它的文字,去瀏覽世界各地,領略風土人情;可以穿越到侏羅紀、中世紀,探尋萬物;我也可以隨著人物的悲喜,在腦海中與他們溝通……
打開一本書,就像踏入一段神秘的旅程……
寫讀書的作文 篇6
近日,來自廣州某小學《學生機場席地而坐看書》的一組圖片,走紅網絡。30多名四、五年級的孩子,在機場翻出準備好的書本席地而坐,進行閱讀。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我卻想就這件事情的幾處細節提出質疑。
首先,相關的帶隊老師說這次特別要求,不允許孩子們帶手機等電子設備。這一點就不免有些不符合人性,有點作秀的成分。這是一個四、五年級孩子的游學團啊。成年人出門在外都會很想念家人,經常打電話。這群小孩子出國在外,又怎會不思念家呢?如果有突發事件時,孩子們的安全又如何保證呢?游學團的本質就是在游玩兒之中體會文化習俗和英國的教育理念,孩子們是去開拓眼界的,不是去增長知識儲備量的。如果游學都要步步緊抓,那還不如用那些錢報個輔導班呢,何必要出門去游學呢?
接下來,便是中心環節,其實這只是孩子們的日常行為習慣。相信很多中國小學生也能做到。看到老師的這一句話,我的內心很受刺激。讀書當然是每個孩子,每個人都應有的習慣。可是,他們只是群十來歲的孩子,他們正處在玩鬧的年齡。面對即將啟程的旅途,我相信沒有幾個孩子是真的能靜下心來,深入閱讀的。他們之中絕對不乏眼睛盯著書,思緒卻飄在他處之人。
作為老師,他們應該知道:在機場這種喧鬧的環境下,許多人是無法沉靜的。老師們組織他們看書,還不如教一教他們在機場應該注意些什么,如果發生緊急事件,應該如何來處理等等。這些知識對孩子們來說,更加實際。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萬里路就擺在面前,這么好的實踐機會不去把握,為什么偏要在如此紛擾的環境下讀書呢?因此,我很懷疑這些小學生的行為,他們是自己要讀呢?還是老師要求他們讀呢?還是讀給路人看呢?
我們都說:在正確的地點,要做正確的事情。在學校里面,孩子們就應該積極學習知識;在課外就應該積極參加活動,獲取成長。他們的行為,在我看來,就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顯得自己是個學生而讀書,為了顯得學校優秀老師認真負責而讀書。他們就是在不正確的地方干了正確的事,這是荒謬而毫無意義的。
讀書最怕的就是為了讀而讀。我們不能掉進入這個陷阱。老師培養孩子們讀書的習慣,這個沒錯,但是,不能把讀書作為嘩眾取寵的手段。只有當孩子們真正意識到讀書的必要并且主動閱讀時,讀書才會變得有意義。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即使這群孩子帶著手機,我想他們也會拿著手機讀電子書,而非被逼無奈,在機場的地上,捧著書本,思緒萬千。
所以學校啊,真的應該反思一下你們的教育方式了,學生們真的愿意在那里閱讀嗎?別讓他們為了讀書而讀書就好。
寫讀書的作文 篇7
喜歡聞淡淡的書香,思緒彌漫于寂寥的星空。可能是疏星、幽月下的柔柳、翠禾透著些許清新。也可能是稠云、碧落里的絲絲點點勾勒著未萌動的憧憬。
大多時候,靜靜的坐著。摩挲著溫軟的扉頁,想著故事的動人之處,便思索著何處為點睛之筆。可許久之后都是悵然而歸。為何呢?因為故事的通篇都有伏筆的影子,都是有用的成分。不像我,寫了老半天中心思想還沒出來。所以現在只好品品別人的好文章吧!
休息片刻,一種閑適的回歸。
沒有倦鳥歸巢,秋葉鋪地的蕭瑟;沒有鱗次櫛比、摩肩接踵的繁華。只有踏在松軟的河沙上,想著海浪的味道,臆想著海風的撲面而至,甜美的味道縈于耳畔。最后卻不得不回到現實、回到喧囂的城市: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于是,用書陶醉自己。
讀過很多很多故事,從未發現如我般任務存在。于是便認為故事全是虛構的,他們只是為了名和利,僅此而已。直到淡淡的青色胡茬帶來晚秋的遲暮成熟,才發現,每個少年都是多變的。他可能愛一個人愛到死去活來,下一秒就形同陌路了。所以我我不總是我。
常常也乖乖的坐著,猶如料峭的春風吹過枝椏般的輕的讀完一篇文章。只不過,讀完后的心底依然揮不去那些悵然和無奈:甜蜜的故事有一星半點的遺憾,更何況那一幀幀悲慘畫面呢?
一直想做個書中的過客,這樣就不會流連忘返、用情過深了。可忍不住的,還是那顆少年心呀!
所以,只好讀書著想。這是中很不好的習慣,因為你隨時可能忘乎所以,但我喜歡。因為這讓我忘記那些惱人的事。譬如沉重的學習壓力。
讀書著想,我喜歡這四個字,就好像書于我不再只是一件工具。它可以是我最好的秘密好友,也可以是我的特別老師。
我喜歡讀書著想。
寫讀書的作文 篇8
書籍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沒有上過任何學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們都不拒絕。我讀過一點點書,最初是為了從里面尋找快樂和安慰。后來,是為了從里面尋找苦惱和疑問。只要活著,我今后還要讀一點點書,這是為了更深地認識我自己和我同輩人知識的貧乏。
書籍,在所有動物里面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制造出來。讀書,人才能更加像人。
如果一個人有了知識這樣一個概念,并且認識到自己知識貧乏的現狀,他就可以去尋求、靠近知識。相反,如果他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遠離知識,在他自以為前進的時候,走著倒退的路。當我明白了自己讀書非常少的時候,我就產生了求學的強烈愿望;當我知道世界上書籍數目如何龐大的時候,我又產生了分辨好壞、選擇好書的愿望。
教科書不過是古往今來的各種書籍中一個非常小的部分,你不得不去尊敬它們,但是你不必害怕它們,更不要被它們捆住手腳。為此我已經付出了不少的代價,我沒能夠考進大學。我并不認為自己不好學。如果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當代的求索者求教。為著一個明顯的目的,我打開了一本又一本的書。有的書給了我許多啟發,有的書也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書面前,我還是感覺到有所收獲,那就是道路沒有走完,還得繼續走下去。
書籍默不作聲,帶著神秘的笑容等待著我們。當你打開任何一本書的時候,馬上你就會聽見許多聲音,美妙的音樂或刺耳的噪聲。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馬上退出來。至于我,即使那本書里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聽一聽,這是為了辨別小夜曲、牛鳴、獅吼、蒼蠅的嗡嗡和魔鬼的歌唱到底有什么樣的差別。這些差別也是知識。
書籍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沒有上過任何學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們都不拒絕。我讀過一點點書,最初是為了從里面尋找快樂和安慰。后來,是為了從里面尋找苦惱和疑問。只要活著,我今后還要讀一點點書,這是為了更深地認識我自己和我同輩人知識的貧乏。
書籍,在所有動物里面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制造出來。讀書,人才能更加像人。
【寫讀書的作文】相關文章:
寫讀書的作文03-19
寫讀書的作文08-17
寫讀書作文01-27
寫自己讀書的作文11-18
寫讀書見解的作文03-18
讀書作文怎么寫05-27
寫讀書的好處的作文05-25
寫讀書好處的作文08-30
寫讀書故事的作文08-28
寫讀書的滋味作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