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精選15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精選1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1
“異鄉為異客,逢佳節思親。”身處異鄉,面對突如其來的現象時,人可能突然感到家鄉的親切,見到家鄉的人,聽著家鄉的歌流下了眼淚。電影《萬里歸途》讓所有居住在海外的中國人感受祖國的強大,讓居住在中國本土的人感到自豪和自豪。
其一;電影開頭,中國外交官宗大偉(張譯)用號筒喊道!艾F在各位,請舉起手中的國旗、護照!我們帶你們回家!”中國同胞們異口同聲地說:“回家吧!快回家!快回家!’這也馬上帶我去電影里,帶我去那個年代,是的,那時大家希望的是回家,能平安回來。就在大家驚慌失措中,悲觀的時候,國家派人來了。我們也許可以通過改變立場,理解現在國家的概念是什么。
其二;電影中中國外交官宗大偉(張譯)被無數槍指著,面對極度危險時,他堅定地拿出印有中國字的“外交護照”,霸氣地下車穿過人流,震懾著叛軍的人們。我看到這一幕真的很感動!爸袊o照”之所以有這么強的威懾力,是因為背后有強大的中國。國家強大,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大,這種威懾力很大。外國叛軍如果敢對中國外交人員動武,那就意味著向中國政府挑釁,其結果絕對會讓他們心驚肉跳。所以中國的外交護照可以在國外成為所有中國人的“護身符”。
我們平時覺得中國護照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在國外面臨危險的時候,在束手無策的時候,在拿出中國外交護照威懾叛軍的時候,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中國護照的強大威懾。這時,你就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祖國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其三;電影中中國駐大使呂毅松(李雪健)說。祖國,決不拋棄任何同胞。我們一定會帶大家回家這句話說明了國家的態度。那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國家都不會拋棄所有處于痛苦之中的中國人。國家永遠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永遠對所有海外華人不離不棄、永不放棄。也就是說,這個堅定的信念,讓每個旅居海外的中國人都感受到國家賦予的安全感、歸宿感和幸福感。我看到國家說無論是在利比亞的僑民撤退還是在也門的僑民撤退都將完成。在國內遭遇大災害的'時候,國家也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和自豪。
其四;電影《萬里歸途》有特殊的群演,基本上來自戰亂地區,拍攝中往往接觸風景。因為這些事情不是虛構的,而是他們家鄉正在經歷的事情,更殘酷。當我們每天在敘利亞、利比亞看到各種槍戰、屠殺、死亡、流血、廢墟時,我們看到的是身邊的環境。我們生活在這樣的國家,很溫暖祥和。通過前后對比,你能深深體會到生活在華夏大地上是多么幸運的事情。
電影的名字是《萬里歸途》。是的。無論我們海外游子在世界的哪個地方,祖國都會永遠掛念著我們。永遠是我們在國外有尊嚴地生活的強大后盾和保障。最終我們踏上萬里歸途。畢竟我們的根在華夏大地,葉落根落,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銘記的,也是刻骨銘心的基因。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2
爭劇情題材影片《萬里歸途》在北京舉辦首映禮,目前電影在平臺想看人數位居國慶檔第一。影片根據真實外交官撤僑事件改編,講述了努米亞共和國爆發戰亂,外交官宗大偉與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任務順利結束,卻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情急之下,兩人放棄了回家機會,逆行進入戰區,帶領同胞走出一條回家之路。
外交人員迎著困難,一邊躲避風險一邊尋找公民,在找到這一百二十多個人后,還要帶領他們跋涉一百多公里,帶他們回家。這樣歷經艱險的故事,在利比亞真實發生過,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外交人員組織公民們拉著彼此的衣服前進,在走了很遠之后,前頭突然有人大喊了一聲,是中國人嗎?國家的工作人員已經在當地準備接應了,可以想見當時僑民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在異鄉看見中國的五星紅旗,聽到親切的鄉音。所以《萬里歸途》的情節也更加值得大家仔細品味、帶入,因為電影真實地再現了很多現實曾經發生的狀況。
在努米亞國內局勢緊張升級、撤僑刻不容緩的時刻,張譯所飾演的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一等秘書宗大偉去當地各個部門求助撤僑時,得到的回復都是“出去”。這一句句生硬的“出去”,讓人感受到了外交工作的復雜。評論員王健表示:“在很多人心中,對于外交官都有一個刻板的印象,外交官代表著國家,西服筆挺、正襟危坐,但外交工作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何時何地保護好僑民、國家利益,這其中包括戰火、自然災害以及各種各樣的混亂局面,都要求外交官挺身而出!度f里歸途》就是在一個混亂時刻,在異域他鄉的領保中心外交官,要率領大家回國,想辦法拯救大家的生命安全!
在接到撤僑任務之后,外交官們不論是面對任何困難,都會用盡全力、想盡辦法,帶同胞們回家。預告片中,125名中國同胞被困戰區多日,終于迎來了接他們的人,張譯舉起話筒說:“我們代表中國大使館,來接大家回家。”這一句回家,給予大家無窮的`力量與信心。在和平年代,回家的路相對平坦,但一旦發生狀況,這條路會非常崎嶇、坎坷,在幾次撤僑的過程中,動用了各種各樣的回家手段,有坐軍艦、軍機、客機、也有包外機、商船回來的。在發生動蕩的異國他鄉,想要憑一己之力回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每當危難發生的時候,外交部門會第一時間作出研判,采取緊急行動,多部門相互協同,為僑民鋪就一條回家坦途。
《萬里歸途》題目當中點明了萬里的距離,對于漂泊他鄉的人,回家是一個非常有儀式感并且值得期待的事情,而一旦遇到險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王健提到影片的一個細節:“電影當中講到,遇到危險的時候,要保護好自己的臉。身在海外的時候,我們這張面孔是一個重要的通行證,如果被槍擊中,或者被槍托打一下,在面目全非的情況下,很少有人能辨認出來,會使得所有后續工作面臨很多困難。所以,真的在異域他鄉身處危險當中時,才會讓人想到那些最本真、最關鍵的細節。在這一點上面,電影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電影發布了多條預告片,其中有一條打動了不少人,在拍攝現場,有一位敘利亞群眾演員在表演時候突然崩潰哭泣,因為拍攝電影讓他很有感觸,他們的國家此時正真實發生著這樣的情境。很多人生活在中國這樣和平的環境中,難以想象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在碰到危險的時候,那是真的命懸一線。電影當中所表現出來的那一幕幕戰亂、硝煙,值得觀眾去用心體會。
一直以來,饒曉志導演的作品都非常注重對人的刻畫,這一次也不例外。影片當中的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臨危險時也有脆弱的表現。影片真實再現當地的情景,通過張譯在面對危難情況的鏡頭特寫,能夠看出他也很擔心、惶恐,生而為人,面對黑色的槍口,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不害怕。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背后也有深愛自己的伴侶、孩子、父母家人,但他們的另一個身份是外交官,在危難時刻,他們要為僑民的生命負責。所以觀眾能通過鏡頭語言的表現,在感受到他那份痛苦、恐懼的同時,看到他內心當中潛在的鎮定以及對職責的堅守。
電影中撤僑團隊不但有外在的危險,還有內部的矛盾沖突,預告中,張譯與王俊凱飾演的角色之間有過數次爭吵。在很多人看來,外交官是很遵守紀律的,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但他們之間發生的是無關原則的矛盾沖突,而是關于怎么做、怎么解決、哪一條選擇才更好,這恰恰反映了危難當中實際存在的情況!度f里歸途》當中這些真實的還原,可以說讓整個電影的含金量有所提升,更加能讓觀眾真實體會到撤僑的那一刻,所面臨的各種各樣困難。
“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一定帶領大家回家!
這是影片當中李雪健飾演的中國駐盧米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的一句臺詞,中國式撤僑,真的是一諾千金。影片中,手無寸鐵的外交官,頻頻拿出中國護照,面對叛軍、戰亂,他們只有手中的護照來代表身份,來為廣大中國公民筑起一道堅強的防線。中國政府對于保護中國公民的態度、人民至上的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日漸深刻地體現在外交領域當中,同時,中國有能力迅速撤僑,同時能夠做到平穩、平順,讓大家安心,確保好大家的生命安全與利益,這也正說明,中國強大了!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3
看過《萬里歸途》之后,心情久久未能平復,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震撼于生命的脆弱。
影片中出現了四次“瞬殺”時刻,每一次都能讓觀眾嚇一跳,心跳不由自主加速。
時刻一
宗大偉(張譯飾)等一行四人遭到當地武裝人員的扣押,目的是為了索賄,宗大偉自掏腰包擺平了武裝人員的頭目,正準備要開門離去。這個時候突然發生了爆炸,產生的氣浪擊倒了所有人,當宗大偉等人起身來到大街上時,放眼望去是一片狼藉。
一名武裝人員因爆炸而“腰斬”,下半身倒在一邊,上半身還在垂死掙扎。隔著大熒幕,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惶恐的情緒,試想一下,身臨其境又會如何?常常會在新聞中看到流離失所的難民,作為旁觀者往往是心中毫無波瀾,但《萬里歸途》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一旦身陷戰爭會有多么的無助。
時刻二
當宗大偉、成朗(王俊凱飾)和章寧(張子賢飾)在樓下交談時,不遠處的街邊毫無征兆就發生了交火,然后很快就結束了。確認安全之后,宗大偉回頭去看章寧,后者的頸部已經中槍了,最終因搶救無效而犧牲。
發生交火的前一刻,章寧還在跟宗大偉較勁兒,剛剛要和好,人就不行了。嘴角兒冒著血,還念叨著自己的口頭禪“Easy”,不知道怎么形容這種感受,只能說太不真實了。明明不久之前還在侃侃而談的一個人,頃刻間就倒在了血泊里,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中充斥著莫名的`崩潰。
時刻三
當得知章寧的妻子白婳(殷桃飾)失聯了,宗大偉和成朗決定掉頭尋找,來到了白婳有可能藏身的城市。在與武裝人員的頭目對話時,對方突然間遭到了射殺,接下來宗大偉和成朗也是九死一生,先后躲過了武裝直升機的無差別射擊以及墜毀。
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自己正在與某人說著話,眨個眼的功夫,這個人就被爆頭了。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了,好比“死神”的鐮刀擦著自己的脖子劃過,絕對是深入骨髓的恐懼。
時刻四
在找到白婳并準備出境之前,宗大偉與努米亞(影片中發生戰亂的虛擬國家)的邊境官握手言和,成為了彼此欣賞的朋友。不曾想,叛軍來襲,不久前剛與宗大偉親切擁抱的邊境官,直接被吊死了。
宗大偉看著自己的朋友慘死,依舊要為了同胞們的生命安全,不得不跟叛軍首領玩盤賭。不好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但深刻理解了一句話,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4
電影《萬里歸途》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同伴在撤僑大巴前等待張譯、王迅、殷桃的音訊。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眺望著前方高坡的地平線,期待著那條輪廓線有所起伏……尤其此處饒曉志導演特意用了一個小女孩的主觀視角鏡頭來呈現,就更加讓人共情了。
電影《萬里歸途》多處用敘事節奏來故意“欺騙”觀眾,調動觀影時的情緒。
比如電影的一開頭,就讓主角們陷入了麻煩,然后一番交涉問題解決,隨即高興離去……讓觀眾以為危機解除,跟著心情放松了下來。結果下一幕就突然來個大場面,以此不斷撥弄觀眾的情緒。使得電影節奏緊湊,基本能一直吸引住你的注意力。
前面一度被我認為是“槽點”的反派與張譯互射橋段,還好有后面的“梅開二度”。一方面算是做了合理的解釋,反派只不過是通過“不對等的信息騙局”讓別人在自己面前膽怯、求饒,從而彰顯自己狐假虎威式的“強硬”。同時也再次callback了電影的經典臺詞“面具戴久了,真以為是自己臉了?”。
另一方面,也給了張譯這個角色救贖的機會,為宗大偉正了名。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絕對是充滿正義感的人物,只是他的'勇敢又夾雜了一份隱忍和牽掛。正是多了這份顧慮,讓人物才更真實,更具立體感。不得不說張譯老師把這個角色拿捏的準確、自然。
王俊凱飾演的成朗,就像曾經的宗大偉。這一對歡喜冤家,一個初出茅廬,一個久經沙場。一個莽撞勇猛,一個圓潤變通。從起初的互相看不上,到最后互相欣賞、互相理解、互相中和。
電影插曲《星星點燈》歌詞和旋律,與當時電影的那段“逆行奔赴”劇情也很貼合,這首老歌我早已聽過太多遍,但第一次聽得這么激昂、動容。
雖然自己身上的“平安符摘下送人必領盒飯”的定律依然存在、個別幾處臺詞也略顯生硬、作為領銜主演王俊凱演技還有待提高……
但整體上看電影還是很不錯的,故事不卑不亢,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用“國家的特殊性”推進劇情,敘事重點放在了不斷遇到困難,然后協作解決困難的坎坷撤僑路上。
直白的說就是主旋律含量沒有預想的那么多,電影交火爆炸場面也比預期激烈。
最后張譯從天安門駛過天安門,突然有點夢回《士兵突擊》。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5
國慶檔上映的幾部大片,《萬里歸途》目前占據著各大主流電影平臺“想看”的頭把交椅,可見這部電影的熱度之高。除了改編自真實的撤僑事件,“師徒組合”(王俊凱和張譯)和“雞毛夫妻”(張譯和殷桃)重聚,《萬里歸途》還有什么賣點吸引觀眾?
《萬里歸途》以2015年努米亞共和國內戰為背景,講述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和新人成朗臨危受命,帶領北非邊境的中國同胞回家的故事。不難想象,影迷很容易把《萬里歸途》和類似題材的《摩加迪沙》作對比。
不同的是,《摩加迪沙》以外交官及其家屬、工作人員的撤離為主,落腳點是韓國電影擅長的南北關系!度f里歸途》則關注125名在外打工的普通民眾,在沒有物資和支援的危急情況下,徒步穿越戰火和荒漠,最后走出困境,體現的是中國外交官的勇氣和智慧。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所謂撤僑就是飛機軍艦開到,所有人揮舞國旗歡欣團聚,根本想象不出他們曾經歷多少磨難!度f里歸途》正是聚焦回家前的這一段征途,設置了大量的障礙和考驗,比如政府軍不協助、反叛軍的挑釁、通訊中斷失聯、撤離點情況不明等,讓主人公不斷卷入未知的風險和危機,并用15天、32萬步這樣直觀的數據,給觀眾帶來極強的心理壓迫感。
物理層面的困難同時帶來了精神層面的交鋒,成朗和宗大偉在經驗和原則上的沖突,則把外交官的個性和品質落到實處,讓普通觀眾對這個職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張譯扮演的宗大偉是《萬里歸途》的絕對一號。他熟悉當地語言,懂民情接地氣,在底線之上懂得靈活變通,并具備優秀的研判和交際能力,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可謂是“說軟話辦硬事”的典型代表。片中,張譯的表現一如既往的穩,有血有肉,實現了觀眾情緒的最大調動。
宗大偉一開始在成朗眼里并不討喜,甚至顯得油滑世故。作為初出茅廬的外交官,成朗勇敢熱血卻經驗不足。這是他第一次主動請纓,深入戰區參與撤僑工作,雖然工作處事有點“軸”,但在原則紀律和政策外宣上,顯然具備更多的`優勢。從王俊凱出場的扮相上來說,非常符合青年才俊的定位,不過稚嫩的五官很容易出戲,好在時間不長,后面灰頭土臉的妝容,大力掩蓋了他的少年感,增加了角色的可信度。
殷桃扮演駐外企業高管白婳,一名已故外交官的家屬,有著堅忍和擔當的一面。而片中另一名女性角色——宗大偉的妻子陳悅,則憑借一通電話和一個擁抱,牢牢抓住了人心。
拍攝真實的人和生活,《萬里歸途》采用了很多細節,賦予角色深入戰區最可信的動機。所以當最后真實的撤僑畫面出現,我們才不由得對這些外交官肅然起敬。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6
饒曉志導演,張譯、王俊凱、殷桃主演的電影《萬里歸途》根據真實撤僑事件改編,首次以外交官視角,聚焦了一段在海外戰區險象環生的歸家之路。自八月底影片殺青后,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首支預告片發布后,短視頻平臺物料播放量突破一億,截至上周末累計播放量超五億。
《萬里歸途》目前還沒正式宣布定檔,卻已經獲得了這么高的關注度!拔从诚然稹钡臒岫缺澈,影片有著哪些吸引觀眾的點,最終又能有多少觀眾走進電影院?本期《今日影評》邀請影評人吳燕雨,與大家一同聊聊《萬里歸途》為何如此“火熱”。
從題材上來說,《萬里歸途》講述的撤僑事件是許多中國觀眾關心的,此前同樣關于撤僑的《戰狼2》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與《戰狼2》不同,《萬里歸途》是以外交官的視角展開的,這個視角會讓人覺得比較新穎,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去看偉大時代背景下,每個人的'感受和經歷。
從影片卡司上來說,《萬里歸途》集結了老中青三代演員,他們的實力也過硬。李雪健、張譯都是為觀眾稱道的戲骨,他們對于很多觀眾來說是影片演技保障;王俊凱作為備受關注的青年演員,自然也是為影片增添了不少熱度。自電影物料曝光以來,“王俊凱《萬里歸途》素顏出演”“王俊凱定妝花絮”等詞條就頻頻登上熱搜。吳燕雨也表示了對王俊凱這次表現的期待。
王俊凱他作為一個新人演員,在大銀幕上面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粉絲號召力!稊唷颉返谋憩F上來看,的確能夠感覺得到王俊凱作為一個演員,他慢慢地開始進入角色了,比較沉得下來。然后再到這個戲里面,也能感覺到他可能在很多表演的前輩面前很認真學習的一個狀態。包括他跟角色外在上面的一個融合度,也確實是比較高了。但是也的確知道,對于演員來說,他這條路還很漫長。但這樣一個角色,一定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我相信他個人應該也是有很多的感受跟成長。
在宣發物料中,除了和演員相關的話題,有一個短視頻也獲得極高的關注度,就是張譯飾演的外交官,面對武裝排查舉起了中國外交護照。該視頻獲得一百八十多萬點贊量。這一幕之所以能獲得這么高的點贊量,背后是中國觀眾發自內心對祖國的自豪感。這一本小小的外交護照,象征著中國的民族自信,和國家給予的巨大安全感。與《戰狼2》中吳京手舉國旗有異曲同工之妙。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7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電影,國慶檔播出的主旋律電影《萬里歸途》,這部電影深深打動了我。
影片剛開始,就介紹了發生內亂的努米亞共和國的背景:整個國家發生動亂,保衛家園的政府軍,還有殘忍的反叛軍之間的戰斗,導致很多無辜的人流連失所,還有很多人員傷亡。
機敏的宗大偉、正直堅定的成朗還有善良體貼的白婳,他們帶領一群撤離的華僑,正在往指定的地點趕。
這部電影,我要站在主角宗大偉的角度去看,他是中國在努米亞的外交官,真正讓我敬佩的是,他在面對叛軍時的.表現,還有他如何去鼓勵華僑的那種勇氣。
宗大偉在電影里面說了很多謊話,但是說謊話是需要很大的擔當承擔的,他需要把每一個華僑給帶到安全的地點撤離。
他們被叛軍抓到的時候,叛軍首領想利用他中國外交官的身份,來承認他們叛軍的合法地位,但是被宗大偉拒絕了,這非常需要勇氣,還有考驗。
包括在整個劇的結尾時,他又被反叛軍給抓住,我清楚都記得他第一次跟反叛軍交鋒時,他努力的抖擻那拯救的衣領,以便使自己鎮定下來。還有這一次跟反叛軍的首領交鋒,他非常緊張,腿發抖。我非常知道他跟那種情況之下非常害怕,作為外交官,又不是軍人,但是這種勇氣來自于他對同胞的愛,來自于他的責任,來自于他的擔當。
電影當中還有一處細節我非常清楚,就是在成朗的帶領之下,撤離的華僑穿過沙漠,到達指定地點時那種激動的時刻。
有一位華僑親自計數了他們從出發地點到達指定地點的步數,總共是32萬6713步,期間,他們穿過了一望無際的沙漠,相互扶持,相互鼓勵,最終抵達了目的地。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覺得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有這種實力去撤出本國的華僑,我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真心的體會到那句話:我們并非生在和平的時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國度。
我在想如果讓我去走那么長的沙漠距離,我肯定會絕望,正所謂‘楚善不可及,歸路但蕭條’,這也是我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外交官在面對所在國發生動亂時,他們需要處理各種各樣棘手的情況,有時候甚至可能會丟掉性命。
《萬里歸途》這部電影代入感非常強,在國慶檔播出這樣一部電影,我覺得非常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8
《萬里歸途》用商業大片的質感拍出了最真實感人的情感,尤其是對于戰亂場景和跋涉沙漠的刻畫,越是驚心動魄的沉浸,越能體會到撤僑道路的不易。我總是會被這樣的故事打動,沒有口號,不存在說教。
在這樣的戰亂背景下,《萬里歸途》還向我們呈現了無國界的愛,在緊急撤僑過程中會去救努米亞的孩子;也呈現了真實的、有血有肉外交官,外交官也是普通人,會有驚懼、會有擔憂、會有躊躇。但在面對刻不容緩的撤僑任務時,他們會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我們能看到撤僑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會看到同胞的困境,國家的努力,還有各種小愛與大愛的互相幫扶。
張譯的.演技再一次賺足了我的眼淚,在“家庭”與“責任”的抉擇上,他牽掛萬里外待產的妻子,卻也毅然逆行進入戰區執行撤僑任務。跟妻子兩次通話的愧歉,一路上的千萬種情緒,也融進了最后終于抵達的那個緊擁。
電影中每一個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豐盈了整個情感節奏。只有外交官們安全帶所有人回家的堅定信念和全力以赴。影片最后是一段飄雪的北京街景,安謐卻震撼,前段的炮火紛飛恍如隔世,原來這樣“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卻是有人跨越山海終于歸來的日子!
片中最讓人驚喜的一點是,雖然故事是圍繞張譯飾演的宗大偉展開的,但是全片可以說是沒有群演,生動描繪了在戰亂地區支援建設的同胞群像。
宗大偉打電話“騙”妻子在度假、成朗無畏的用英文喊話、白婳的那一句“別怕,有媽媽在”,還有哈桑、瓦迪爾……每一個覺得都熠熠生輝,描繪了人性的底色。
萬里歸途,是同胞們的歸途,也是祖國和無數外交官為大家搭起來的歸途,晴空風雨幾萬里,都要平安歸家。謝謝萬里歸途,讓我們看到驚心動魄的撤僑,和背后無數的愛與無言的付出。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9
國慶假期的第二天,我與家人冒著綿綿秋雨,在省城一家影視城觀看了主旋律電影大片《萬里歸途》。節后看到媒體報道說,這部影11片的票房已突破億,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實現了口碑和市場雙贏的目標,做為曾經看過這部影片的一名觀眾,我也是感慨萬千,深以為然。
2015《萬里歸途》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的。敘述的是年的努米亞共和國爆發戰亂,面對生死未卜的一百多名同胞,本應回家陪妻子待產的我國外交官宗大偉(張譯飾)與沖勁十足的新人外交官成朗(王俊凱飾),臨危受命前往協助撤僑。
當撤僑任務順利結束時,卻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嫄(殷桃飾)的帶領下,前往邊境撤離點。情急之下,兩人果斷放棄回家的機會,毅然選擇逆行進入戰區。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戰火和荒漠,面對反叛軍的槍口,沉著應對,斗智斗勇,臨危不懼,終于帶領同胞們走出了一條無比艱辛的回家之路,《萬里歸途》實際上是一部講述“團圓”的電影。
影片既有燃點也有淚點,首次聚焦中國外交官撤僑的幕后故事,藝術形象地展現了撤僑路上種種驚險時刻與感人瞬間。
影片中表現的異國他鄉的風情,戰火紛飛的城市,硝煙彌漫的村鎮,既有燒毀的房屋,還有吐著火舌的坦克和武裝直升機,更有驚慌失措,流離失所的難民。影片節奏感較強,讓人目不暇接,心驚膽戰,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從一開始就牢牢抓住了觀眾的情緒。
在現場觀看過程中,寬大的銀幕上的人物撲面而來,戰火硝煙就在眼前,電影音樂鏗鏘有力,震耳欲聾,觀眾仿佛置身于炮火連天,血肉橫飛的慘烈戰場,每個人的視覺聽覺和心靈都得到極大的震撼。
在影片的最后,張譯飾演的外交官宗大偉歷盡千難萬險,跨越千125山萬水,帶領名同胞成功返回中國。我們看到銀幕上春節的鞭炮聲代替了戰地的槍炮聲,鄰里之間的爭執拌嘴,代替了戰火紛飛中的哭喊和嘶嚎,濃濃的人間煙火氣代替了生死攸關,危在旦夕的漫漫歸途。祖國大地上到處萬家燈火,禮花綻放,喜氣洋洋,一派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鏡頭隨著宗大偉回到家中,這時家里沒有關門,他徑直走了進去,里面有他的父母、妻子和剛出世的孩子,在久別重逢,其樂融融的新年場景中,宗大偉關上了家門,家門外貼著的春聯和福字格外引人注目,一種溫馨幸福,平安吉祥的感覺油然而生。
看到這里,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這既是激動的淚水,也是幸福的淚水,更是自豪的淚水,我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而驕傲!女兒在昏暗的光線中看到了我的熱淚盈眶,她悄悄地和小外孫說,你姥爺感動的掉淚了。
看完電影我們走出影院,盡管秋雨還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但省城大街上依然是車水馬龍,人流如潮,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幸73福的人們正在歡度國慶佳節,共慶祖國母親歲生日。此情此景,一句話在我腦海中浮現:“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10
一陣飛機引擎的巨響在空中愈來愈近,但這架飛機運來的不是援助,不是異客,而是噩夢,隨著聲音的愈來愈遠,地面上的鬼火才剛剛燃起、地面上的哀嚎才剛剛響起、地面上的悲劇才剛剛上演……
這就是一個戰亂時期的國家,故事背景發生在2015年的努米亞共和國,發生戰亂后,這里變得非常危險,各國都在撤出滯留于當地的僑民,而駐努米亞共和國的中國大使館,更是派出所有外交專員進行撤僑行動。
故事的主人公宗大偉便是外交官中的一員,他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率領中國僑民走出危險。電影中的每一個畫面都讓我感到觸目驚心:到處都是供應不足和物資匱乏,到處都是燒不盡的烈火和流不盡的鮮血,到處都是荒蕪的沙漠和污濁不堪的溪流。電影中的一個片段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宗大偉和另外一名外交官及一名助手在街頭談話,車邊的三人顯得十分開心,正當他們還在互相調侃的時候,一陣劇烈的槍聲響起,剛剛還十分寧靜的被夜色籠罩的街頭,立馬火光沖天,汽車的玻璃被震的粉碎,居民樓里傳來聲聲尖叫,三人立馬伏在汽車下,等這場短暫的危機過后,宗大偉緩緩抬起頭,拉起助手,正在這時身后傳來微弱的.氣息聲:“大偉……大偉……”宗大偉轉過頭,看到他的這位摯友脖子上,只留下一個黑色的洞眼,和一片殷紅的血水?吹竭@里我的眼眶濕潤了,他們并沒有做錯什么,卻為什么要得到這些懲罰?再看看正在平靜的看著電影的觀眾們,我覺得,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平安的國家,我原本攢緊的心也慢慢放下來,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社會和國家,我們可以平安的度過每一個晝和夜,不用為晚間是否被尖叫聲和槍聲吵醒而擔憂,想到這兒我不禁自豪,而更讓我感到自豪的是影片中有一段宗大偉我們確實是幸福的!
看著電影中皮包骨頭、因病餓而呻吟的小孩,我不禁臉頰一紅,在當今這個和平的社會,和平的國家,我們的吃穿行住都得到了保障,卻還有一點小小的不足而感到不滿,而那些處于水深火熱的小孩,又該如何度過呢?不管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時代,我們都應該居安思危,保持良好的簡約生活。
而更讓我感動的,是外交官們的奮不顧身和祖國以及中國政府對僑民的關心,不管身在何處,我們都要牢牢記住,在我們的身后有一個挺著我們的強大祖國!
通過這部電影,除了讓我感受到了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外,我還懂得了許多道理,至今我的腦海里仍時時浮現著電影里的淚目場景,破涕一笑,我仍然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因為我堅信:在我們的建設下,祖國將會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11
國慶節看了一部饒曉志執導的電影,感觸頗深,想到近期工作生活的一系列事情,幾個思考念念不忘,記錄并分享一下。
《希望》
電影中宗大偉、成朗帶領百名同胞穿越戰火,徒步前往迪拉特地區,一路上面對反叛軍的槍口,穿越戰火和荒漠,兩名赤手空拳的外交官,心懷希望帶領老弱病殘的同胞走出一條回家之路。他們成功回家的關鍵是心懷希望。假如成郎把迪拉特地區沒有車輛、沒有物資、沒有救援的可能性告訴大家,大家還能克服重重困難到達終點嗎?我想答案肯定是不能的!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敝灰膽严M愕纳芯蜎]有寒風刺骨的冬季,也沒有蕭瑟枯黃的秋天,有的只是那和煦的春風和熱情的盛夏。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币苍S你置身于陰暗的.洞窟,也許你迷失在千年森林之中,但你莫要驚慌,莫要悲傷,也不要想到放棄生命。只要心懷希望,內心有朝陽,你就會撥開陰霾,重見光明。王寶強,六歲步入少林寺,一心夢想成為演員明星;十六歲獨自去北京闖蕩,饑餓、苦痛、嘲笑,都沒能阻擋他向前追求的腳步。他心懷希望,敢于為夢想拼搏奮斗,他把最細微的動作演繹得淋漓盡致,把最危險的動作表演的毫無破綻。終于,他成為了受人歡迎的演藝明星。心懷希望,給了王寶強在逆境中演繹生命的自信舞臺。
《責任》
這部電影讓大家認識到外交官的工作不是宴會中高談闊論、觥籌交錯,也不全是會見會談、電視曝光,還有很多工作是你要冒著生命危險、甚至槍林彈雨出生入死。宗大偉因為學習的阿語的原因,所以他的駐外工作幾乎總是和艱苦、復雜、戰亂、危險聯系在一起,在一個個危急時刻,他堅守初心、無懼生死、不辱使命,令人肅然起敬。
影片里有一個場景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反叛軍讓宗大偉錄制中國外交官承認反叛軍獨立建國的視頻,他沒有絲毫猶豫,直接說出了敢于犧牲的宣言,這個片段很好詮釋了對待祖國忠誠,敢于擔當的表現。但是另外一個片段中,宗大偉在被迫跟反叛軍首領用槍玩輪盤游戲時,他也表現出了膽怯和害怕,這是普通人都會有的反應和感受。但他有一個信念,就是我要把他們救出來。我覺得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牽絆,他們也會在某些危險的時刻感到害怕,但出于職責所在,使命所在,促使他們堅守自己的職責,堅守自己的使命,也正是因為這種堅守會更加凸顯他們在那一刻的人性光輝。聯想到自己何嘗不是呢,對待事業、對待家人都要有足夠的責任。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不同的責任,當你逃避時,責任只能越發沉重,讓你喘不過起來。但當你勇敢的面對它的挑戰,生活將會變得越發精彩。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12
微博評分9.2,大V推薦度95%,熱搜榜TOP1。這部剛剛上映15小時22分鐘就票房破億的國慶檔電影《萬里歸途》真的神了!
如果你問我這個電影好看嗎?我會摸著良心告訴你:這個電影超級無敵好看!電影的故事題材很新穎,是根據真實外交官撤僑事件改編而成。
說實話在看這個電影之前,我只覺得“撤僑”這個詞只出現在新聞聯播里。至于這個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我并不了解,可看完電影之后我的情緒真的是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背景是北非努米亞爆發戰亂,在兩位主人公完成撤僑任務準備回國時聽到還有一百多名僑胞被困,于是放棄歸國機會,逆行進入戰區營救百名僑胞。
在戰火紛飛的國家,不遺余力地營救我國同胞,這些外交官就是不拿武器的戰士,他們要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也要拼盡全力營救、保護僑胞安全撤離。在隨時有可能被炮彈轟炸的城市,在戰火燃燒的異國他鄉。
還記得今年,新聞聯播播報烏克蘭撤僑工作,其中有一段采訪撤僑歸國的留學生。他說在機槍和炮彈的狂轟亂炸下,我們拼命逃跑,但是我們國家的大使館卻在第一時間幫助和保護我們。當我們歷盡千辛萬苦坐上歸國的飛機時,機長說的一段話,我們永生不忘。機長說:“當你們踏上這趟航班,就意味著踏上了祖國的國土,不再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不再因為動蕩的社會環境而感到不安,國航帶你們回家”。就像電影最后,機長用廣播說:“女士們先生們,飛機已經進入中國領空,歡迎大家回到祖國的懷抱”。就像定海神針般撫平了所有人心中的不安和焦慮。也真的打開了我們所有人的淚點。
也許對于在異國他鄉,經歷戰火和動蕩的人來說,回國、回家這是他們最大的期盼,而真正能把他們平安地帶回來的正是我們如今日益強大的中國。許多親歷撤僑的人都說過:我們的護照就是保命符。中國護照不能把你帶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但是中國護照卻可以把你從世界的任何地方帶回家。
影片中有許多“中國人!我們是中國人!”的臺詞?粗莻飄揚在異國他鄉的紅旗總是有種說不出來的自豪感和安全感。也許對于眾多僑胞來說,那一抹紅就是家,就是希望。只有五星紅旗做指引,才能帶回所有在戰火中迷失方向的同胞,只有撤僑外交人員的拼命付出和努力,才能將眾多同胞順利護送回祖國的懷抱。
不管你身在何處,你都不是孤身一人,你的背后有祖國,有一個強大而獨立的大中國。無論多遠,祖國都會接你們回家,再遠再難的萬里歸途,祖國都會是我們最強大的依靠。
何其有幸生在中華!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目光所至皆是華夏大地,心之所向皆是各族人民。無論你身在何處,總有紅旗做指引;無論你遇到什么,總有國家是后盾。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1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闭n堂上學這首詩時我知道這是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今天我徹底明白了:或許只有身在異國他鄉,面對突發現象的時候,才會更加覺得祖國親切,才會因見到國人和國旗而淚流滿面。
這個國慶假,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萬里歸途》這部影片。看完之后我的心情是復雜的。這是一部既驚心動魄又感人至深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是努米亞共和國爆發內亂,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與外交部新成員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任務結束后,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前往邊境撤離點,兩位外交官放棄回家機會,逆行進入戰區。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重重戰火和一望無際的荒漠,面對反叛軍的槍口,帶領同胞走出一條回家之路……這部影片的誕生讓每個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也讓我們生活在祖國的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讓我感到難忘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大批中國人在怒米亞每天面對的是周圍槍林彈雨,火光四起,耳邊槍炮轟鳴······當中國外交官宗大偉出現時,高舉喇叭喊道:“現在請大家把手上的國旗和護照舉起來了,我帶你們回家!”中國同胞們異口同聲地喊著:“回家!回家!回家!”這也一下子就把我帶進了電影里,帶進了那個年代里,是的,那個時候大家渴望的就是回家,就是能夠平安地歸來。就在大家慌亂的時候,悲觀的時候,國家就派人來了,或許我們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就能明白此時此刻“國家”的概念是什么。
讓我難以忘記的第二個鏡頭是:宗大偉面對無數把槍指著,危險重重的時候,他拿出了中國人的氣概,堅定地拿印有中國字的“外交護照”霸氣地下車穿過人流,震懾住了叛軍分子,我被這一幕深深感動了。“中國護照”之所以有這么強大的威力,是因為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國家強,在世界就有影響力! ∥矣浀脙赡昵胺磱寢屛募,發現了一個護照,還不屑地說:“這有什么用!”是的,平時覺得自己手中的護照沒有什么特殘殊之處,但是當我們在海外面對危險的時候、無助的時候、遇到叛軍的'時候,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到“中國護照”強大的威攝力。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更加深入體會到祖國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電影的名稱叫《萬里歸途》,在爸爸媽媽的解說下,我更深入明白了無論我們海外的游子在世界的哪里,祖國都會永遠牽掛著他們,永遠是中國人在海外有尊嚴活著的堅強后盾。萬里歸途——我們的根在華下大地,葉落歸根,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銘記的事,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14
無論身處何地,無論有多遠的路,祖國都會帶你回家,哪怕有歸途萬里。
國慶檔期上映的《萬里歸途》,是根據努比亞撤僑事件真實改編。主人公宗大偉與程朗被戰爭所逼,從平凡人變成英雄。一路上,在小家與大家中選擇,在真相與謊言中徘徊,在生與死中考驗。他們堅信著絕不放棄一個人,于是一次又一次撲進火海,他們沒有搶卻帶回125個人……
走出電影院,淚水已然拭干。只是望著這平安盛世的萬家燈火,不由得思考了很多。
國安家才安,有國才有家。全劇有很多線索,其中一條是宗大偉在小家和大家中多次抉擇。一邊是孕產的寶寶,一邊是無辜的中國公民。他一次又一次堅定地選擇路國家,他高呼“一個都不能落下,是我的使命,更是國家的承諾!睂Ρ扰葋喌碾y民,四處逃竄,民不聊生,骯臟的土地與鮮血混在一起。被扎成兩半的人,燒糊的'人,自殺的人……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何來百姓幸福的生活?反觀我國,舉國上下焦頭爛額也要找出那125個人的痕跡,這就是大國帶給人民的安全感。
“國家就是信仰”這是努比亞邊境官所說。在困難當頭123人聽到國家的救援,他們歡呼,他們尖叫,他們喜極而泣,前方有多艱難都已不畏懼,這是祖國帶來的信念感。一次又一次地大喊“we are chinese!笆潜C,更是驕傲,為了等到救援,他們徒步沙漠,走了32萬6731步,當望到國旗的那一刻,他們狂奔于沙漠。就是這一抹紅色,支撐他們走了32萬6732步。
這個世界會好的,因為愛會證明活著。宗大偉向邊境官承諾:“這個世界會好的”最終邊境官也被感動,他們激動地重復一遍又一遍:“活著!”宗大偉與妻子淚述著“一直不肯辭職,不肯放棄,因為堅信這個世界還有希望!”什么時候世界會好呢?我不知道。但終有一天,和平與微笑會成為世界的主色調。正如邊境官說:“我希望有機會看到那一天!边@又何嘗不是所有人的愿望呢?人類有愛,則當之不會絕望,應然絕不放棄。
電影開篇是:努比亞上熱鍋的螞蟻,亂作一團,人們痛苦又絕望的眼神,令人陣陣發寒;電影的結尾是:碩大的天安門廣場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紅色的燈光下,人們悠閑地在夜晚逛街,天上煙花絢爛繽紛,人們團聚過著新年。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做中國人!
他們高舉著手揮動紅旗,伴隨著幾滴淚落下,發出氣震山河的歡呼聲:“回家啦!”
是的,讓月光,帶你們回家;讓我用淚,與你們重逢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 15
“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一定帶大家回家! 電影《萬里歸途》中的這句臺詞,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位觀眾的心間,也讓我對這部電影有了更深的感觸。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努米亞共和國爆發戰亂,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和外交部新人成朗臨危受命,深入戰區協助撤僑的故事。他們手無寸鐵,卻要穿越戰火紛飛的地帶,面對重重困難和危險,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對祖國的忠誠,將一百多名同胞安全帶出了戰區。
宗大偉這一角色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經驗豐富、能力出眾的外交官,但同時也是一位普通人,有著自己的家庭和牽掛。在撤僑過程中,他多次面臨生死抉擇,每一次都讓人揪心不已。尤其是在與叛軍首領的那場 “輪盤游戲” 中,他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面對死亡的威脅,他沒有退縮,眼神中透露出的堅毅讓人動容。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保護同胞的重任,這種責任感讓他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正是有了像宗大偉這樣的外交官,在海外默默守護著同胞們的安全,我們才能在異國他鄉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后盾。
成朗這一角色則代表了新一代外交人的成長與擔當。他起初懷著一腔熱血,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經驗不足,也引發了一些小波折。然而,他在宗大偉的影響下,逐漸學會了如何在復雜的局勢中保持冷靜,如何更好地與同胞溝通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他的轉變過程真實而動人,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一代外交人的潛力和可塑性。他們在前輩的引領下,不斷成長,為祖國的外交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影片中的戰爭場景十分震撼,槍林彈雨、硝煙彌漫,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深刻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而在這殘酷的背景下,外交官們的堅守和努力更加凸顯出人性的光輝。他們不僅要應對戰爭帶來的危險,還要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突發狀況。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將同胞安全帶回家。
從電影中,我也看到了祖國的日益強大。正是因為國家有足夠的實力和影響力,才能在海外同胞遭遇危險時迅速做出反應,組織撤僑行動。這讓我深感自豪和驕傲,也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穩定。
《萬里歸途》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更像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它讓我們看到了外交官們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艱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祖國對每一位公民的關懷和守護。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應當學習外交官們的勇敢、擔當和忠誠,努力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要珍惜和平,感恩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也能找到回家的路,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懷抱。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萬里歸途》電影觀后感08-05
萬里歸途電影觀后感07-20
《萬里歸途》心得11-09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精選33篇)06-07
萬里歸途電影觀后感(通用32篇)05-15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通用15篇)01-27
看萬里歸途電影觀后感(通用32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