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讀后感的作文集合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懷著憤怒的心情看了《惡毒的王子》這篇文章。
這篇童話的內容是:從前有個王子,他十分的傲慢、惡毒,他還要征服全世界,他把征服的國王關在囚車里,還讓他們吃他吃剩下的飯菜,還把那些國王的財產用來雕塑自己的雕像,為的就是要讓天下人只要提起惡毒的人,就會想到他,他還專門拿人民的東西,讓人害怕他。征服鄰國后,他的野心又到上帝的頭上,他說他要征服上帝。第一次,上帝派出了一名天使,這位王子用弓箭射一到了她的翅膀,她翅膀上的一滴血就有幾萬噸重,一下子就把那位惡毒王子的部隊打敗了,第二次,他花了七年的時間制造出一批可以在空中飛行又裝有武器的船,這一次,上帝派了一群蚊子到他的蚊帳中,王子被咬出了許多又大又癢的紅疙瘩,王子又叫又吼,大臣們都說他完全瘋了。
《惡毒的王子》這個故事批判了極端膨一脹的權利和金錢欲,生活中,有許多人為了得到金錢和權利,不擇手段,最后還是一無所有,知足者常樂,我們絕對不能被金錢欲和權利所控制。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金銀島》是19世紀英國作家史蒂文森的成名作,也是一本舉世公認的世界名著。 這本書富有神奇浪漫色彩。本書已經發表就馬上被譽為:兒童冒險故事的最佳作品,是史蒂文森一生中最暢銷的小說之一,他告訴人們:最寶貴的不是金銀而是愛和正義感。
書中描寫一個叫吉姆的孩子,從一個海盜那里,偶爾得到一張埋藏巨額財富的荒島地形圖,這事引起了當地鄉紳屈利勞尼先生的興趣。為了找到這筆財富,他們駕駛了一艘三桅船去荒島探險。不料船上混入了一伙海盜,他們在獨腿西爾弗的策劃下,妄圖奪下三桅船,獨吞這筆財富。吉姆在無意中得到這一消息,他配合屈利勞尼先生同海盜們展開了英勇機智的斗爭,最后終于戰勝了他們找到了寶藏。
書中的吉姆是一個聰明.機靈的人。具有頑強的拼搏精神,不懼怕困難,不向災難低頭,勇敢地迎接挑戰,從不魯莽行事。而洗耳弗做事心狠手辣,擁有極為豐富的海盜經驗,在他身上處處體現著虛偽.邪惡.自私自利的本質。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讀了《夢想是能摘下的星》中的《李時珍寫“本草綱目”》這篇故事,我受益匪淺:成功是一段路程,而非終點。堅持到底,你就會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每個偉人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這個故事一天,李時珍剛要休息,鄰村村民跑來請他去救他妻子一命。李時珍背起藥箱到了他家,原來病人早上感到不適,找大夫開藥方,服用后,卻躺在床上不省人事了。李時珍看了藥方,覺得沒錯。他又核對藥渣。很快發現:藥渣中的一味“虎掌”藥方沒有,藥方的“漏藍子”藥渣也沒有。漏藍子又名虎掌,藥鋪應是據此抓藥。可醫書上卻無記載。回到家后,李時珍低頭細想:看來,醫書上有不少錯誤,這樣下去,悲慘的事不知將有多少。他立下志愿:重寫一本醫書,糾正錯誤,造福后人。從此,李時珍一面行醫一面閱讀書籍,經過二十七年堅持努力,走遍了長江、黃河,參考了八百多種醫書,終于寫成了《本草綱目》這部醫書巨著。李時珍通過努力,深受人們尊敬。是呀!我們只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堅持探索,不畏艱難,那么也一定能夠鑄就屬于自己的“本草綱目”。
看完這個故事,我的臉“唰”的一下變得通紅通紅。我以前遇到困難總是放棄,沒有堅持下來。就像暑假里學游泳的時候,有一個基本動作就是蹬腿,把左腿頂在邊上,雙手并攏,頭朝下面,左腿一蹬出去,能使身體飄在水面就行,可我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就當我準備放棄時,是教練鼓勵了我:“蹇艾,別放棄,相信自己!”我最后試了一下,耶!耶!我成功了!我明白了:不要輕言放棄,也許到最后就能成功。
我的總感受是:夢想是生命的靈魂,是心靈的燈塔;是引導人走向成功的信仰。矢志不渝地追求,堅持不放棄,夢想就能摘下的星。相信自己即使是一片小小的帆船,也可以去遠航,可以迎來屬于自己的浩瀚海洋。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今天晚上和女兒一起讀了《弟子規》第一部分——入則孝,并將其中部分生字和古今異意的字意解釋給她聽。原以為這是篇古文,說的又是古代日常生活的行為規范,孩子不會感興趣。但讓我驚訝的是,孩子不但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很快就能背誦下來,還一下子從幾件小事上記住了“孝”字。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可隨著時代的進步,感覺“孝”字一點點在淡化。說實在話,沒看這篇文章前,我只懂得應該孝順老人,覺得自己能讓父母高興、即使啥也沒做也算是孝順吧。看后才恍然明白怎樣才是真正的“孝”,我做的原來人家早寫著呢,更多的是應該“孝”而沒有“孝”的,雖然都是一些做起來很簡單、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父母叫時立刻答應,父母讓做事時不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作為萬物之首的人類更應該以“孝”為榮。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堅持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到入則孝,必將對促進全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編者按:笑笑學校讓家長與孩子一起讀《弟子規》,并要求家長用稿紙、手寫與孩子共讀《弟子規》的感想,想必是怕大家都從網上下載吧。笑笑爸爸真有志氣,雖然可以照搬網上的內容,偏偏熬了半夜,給女兒親自寫了一個。清晨起來,笑笑媽媽發現果然不同凡響啊!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學校來了圖畫故事書,我從中選了“季節的衣裳”這本書來看,故事描述爺爺寄來彩色月歷,點出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在欣賞完漂亮的月歷后,瑪婷和弟弟決定要利用月歷,記下他們生活中有趣的點點滴滴。
這本書幫助我們了解四季的區別,以及人們因應自然變化,所從事的各類活動。例如:春天萬物滋長,是播種的好時節;夏季天氣炎熱,到山上避暑最快樂;秋天草木凋零,但也是收獲的時節;冬天氣候嚴寒,一年即將結束,同時也是準備迎接另一年到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看體會季節的變換,并且把心得記錄下來。
如果我自己做一份月歷,我會每張月歷上寫下重要或特別的事情,例如三月的'時候,寫下賞櫻期,代表春天到來百花盛開;四月記下清明掃墓節,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去掃墓以懷念祖先;五月紀錄母親節,這個節日代表的意義就是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這一天我會送卡片及禮物給媽媽,感謝媽媽對我們的付出呢!十月寫下國家的生日,當天大家都會相約去看煙火;十二月記下圣誕節,那天我們要唱出美妙的歌曲,當圣誕節的晚宴節目。
最后,我覺得在書中,瑪婷并沒有要我們記住一年中所有的月份,只是希望能透過她和弟弟的生活,讓我們更加了解季節變化的情況,我還覺得自行創作月歷再加上生活種種有趣的回憶,將會是日后可以共同回味往事的最佳工具。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教書育人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兒童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但是學生的個性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學生的性格也會存在很大的差別。也正因為性格的不同,折射在學習上也便有了差距,也就有了“學困生”這個詞語,而最讓老師傷腦筋的也往往是這些學困生。
一位老師向我推薦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所提到的“如何對待學困生”,讓我感觸頗深。
“教育學的人道主義精神就在于,要使一個在絕大多數兒童來說能夠勝任而偏偏在他來說不能勝任的兒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一種人類最崇高的樂趣——認識的樂趣、智力勞動的樂趣、創造的樂趣。”蘇氏提倡人道教育,我們所進行的不是精英教育,就像書中所舉的例子一樣,一個孩子一個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而另一個孩子卻能提來20桶。對于別人能勝任的,可對于一些孩子確實個難題。在工作中,我也發現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樣的情況持續時間越久,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越低,在學習上表現出來的似乎的智力上無法勝任。我們給不同的孩子同等的任務與要求,“強迫”每個孩子都要一下提20桶水,一些孩子會在第一次時已經落隊,勉強能完成任務的孩子也會因無法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而落隊。蘇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給孩子進行分組的辦法,我想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在給孩子布置作業時,也可以進行嘗試。
班上有這樣一個孩子,一上課,就開始東張西望,無所事事,做小動作。看到這樣的情景,如果情緒比較好的話會在課下苦口婆心地進行思想教育,如果情緒不夠平靜會當面提示,甚至訓斥。可并沒有一點兒效果。我細細地想,孩子一直在打擊和無趣中度過每一節課,看著別人躍躍欲試地舉著小手發言,自己卻對這些不感興趣。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是多么緊迫的事情。在布置作業時,我走到他的座位,重新寫了幾道題,這些題目不需要太動腦筋。在交作業時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完成了作業,他臉上終于有了輕松的表情。只有兩周的時間,課堂上又多了一個高高舉手發言的孩子,他卻不知我給他的題目很多都是要動一番腦筋的。
是呀,孩子的學習就是智力勞動的過程,作為教師的我們不但讓孩子在“勞動”中增長知識,更要讓他們體驗到智力勞動的快樂。就像書中所指出的“我們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條專業,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面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自尊感舉足輕重。教師對學生尊重,學生的內心深處會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對于學困生所聽到最多的也可能是冷言冷語,所看到最多的也可能是那冷淡的表情。
想起有一次,一個孩子高興地問我:“老師,我也想每天寫數學日記!”她是一個多么不愛學習的孩子呀,寫日記,她能堅持寫嗎?“你可以不用寫。”我對她說。帶著一臉的失望她跑到了一邊。我犯了一個多么嚴重的錯誤呀。我自問,你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嗎?
對于學困生來說,對學習產生興趣已是很難得的事情,可公正、平等的天平總是偏向優等生。尊重學困生的人格,聽取他們的意見,對他們也是一種激勵,可太多的激勵時機,我們都放棄了。心理上對于幾個毫無辦法的學困生也總是有這樣一種想放棄的心態。也正是《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讓我改正了這種心態。他提出:“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住:對于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么程度,我們都應當讓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這里面就隱含著要愛護孩子的自尊心的問題。我們不僅要關注那些優秀的學生,其實他們所受到的關心和尊重已遠遠地超過了那些學困生,更需要我們關心和幫助的也就是那些被遺忘到一個角落的學困生。
《給教師的建議》在“如何對待學困生”的問題上,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至好的方案:循序而進,持之以恒,耐心。也包括那些在學習上遲遲不肯開竅的孩子。
經常說的一句話,教師的愛是無私的。這無私的愛更應像陽光一樣,多撒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讓他們多一絲溫暖與滋潤。讓我們一起來關愛他們,把更多的陽光給他們。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一看見這個題目,你肯定會想:“《同窗情》是寫同學之間情誼的。”那么,這是怎樣的情誼呢?下面我就來告訴你,這篇文章講一所中學有個女同學,因嚴重腿病需要治療,她的家里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在這時,全班同學用上街賣報的錢給她付醫藥費。學校同學知道后,紛紛捐款給她,終于讓她做完了手術。
看完這篇文章,我完全被他們那種互相幫助的精神所感動了。同時,我也想起了給山區捐款的一件事。那時,學校里號召我們給山區那些讀不上書的孩子們捐款。我回到家對媽媽一講,媽媽邊給我錢邊對我說:“山區那些孩子真可憐,像樣一點的黑板、桌椅、教室一樣也沒有,有時只能拿樹權在沙土上寫字,比起你們來真是天壤之別!”我聽了心里酸酸的,不禁想:“我們雖然過上了好日子,可也不能忘了他們呀!”我默默地接過錢,趕緊上學去交給老師。現在回想起來,我真高興,因為當初我做了件好事。 山區的同學和我們雖然不同班,不同校,但同是國家的未來,同是“明天的太陽”,我們之間也要互幫互助,使同窗情在我們之間長存。
我喜歡《同窗情》這篇文章,我把它定為我——一個少先隊員應有的基本標準。我把它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經常讀讀想想,以此來提醒自己: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我曾抄錄了培根的一句名言:“友誼對人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友情,生活就不會有悅耳的和音。”是啊,我們班同學中誰在學習上有了困難,別的人總會伸出援助之手;誰過生日或生了病,總會收到幾件小禮品或慰問信……我們要讓這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同窗情越來越濃厚,使我們班級像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 讀后感03-09
讀后感的作文10-19
作文與讀后感04-06
讀后感作文02-11
讀后感的作文06-09
讀后感作文06-18
讀后感的作文300字-讀后感04-12
尋找黑騎士讀后感讀后感作文09-12
讀后感作文40003-09
讀后感作文50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