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與夢想講話稿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講話稿的機會越來越多,講話稿是為發言者表達自己想要講的話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寫講話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春與夢想講話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青春與夢想講話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重慶市鐵路中學校學生黎詩宇。20xx年,我十三歲,看《天才知道》第一季,有了第一個男神。他棄清華而讀武大,只為那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遙感信息專業。畢業后,他又想將之運用于實際,于是研讀了水利水電專業。現在的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
同年9月,我追逐了三年的偶像,也以670的高分,考上了哈工大土木工程專業,并且是本碩連讀。20xx年我十五歲,那個冬天窩在被窩里一遍又一遍的讀著苑子文、苑子豪的固執與堅持,媽媽說人大也行,但哥倆眼里只有北大。20xx年我十七歲,我有幸給即將高考的學長學姐寫幾句加油打氣的話,我只寫了兩句,現在的你是最好的女兒,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也許是一路走來,仰望了太多星光,一時間,竟忘了自己也該有一些屬于自己的風景。
前段時間,學霸姐姐在給我的郵件里說,清華是她的夢,但因為種種原因,她去了南大。從此,南大因為有了她的存在,成為了我想要追逐的夢想。
但,676的錄取分數,讓頂破天只有640的我幾度淚目,那,就這樣放棄嗎?放棄我一直向往的文化氛圍和生活狀態嗎?不,我不愿意。我要和許多奮戰在高考一線的同學一樣,努力奮斗!
于是,入睡前我總會再加一下六科分數,苦想著要怎樣排列組合,才能達到680分。每天走出寢室,看著天空,我都會問自己:“黎詩宇,你敢不敢和自己賭一把。”
老師說過,有夢想的人眼睛里總有光芒。我相信老師的話,也更相信奮斗的青春會讓你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老師還說,高中的.學習和生活讓你們蛻變了。所謂蛻變,我想應該就是一個入坑、受累、參悟、收獲、成長的過程。經歷高三,更是在經歷著一次次的蛻變。偶有考差,瓶頸高原期,會讓我們懷疑自我,懷疑方式方法的正確性,甚至懷疑夢想。但是我相信,總有那么一個時刻,你會閃過一絲渴望,關于青春的理想,關于曾經的信仰。
其實,現在你所懊喪的,莫過于那些揮霍的時光和錯過的機會;你所逃避的,莫過于那些慘不忍睹的成績和回天無力的差距。但是還沒有高考啊,在一切成為定局前就放棄,導致的不僅是一個慘淡的成績,還有多年以后不減的遺憾。問問自己,青春怎么能還沒戰斗就退場呢?所以,請找回奮斗的理由,為自己賭一把,用盡全力堅持三十天,拼出一個的無怨無悔。
之前,我也想過,講一些勵志向上催人淚下的話語來鼓勵大家,但很明顯我談得最多的是自己,因為經歷過高三的大起大落,在得意與失意之間漸漸地有了一種叫做心的東西。所以,我謹愿以我的心路歷程為鏡,映照出諸位內心的光華,以及對夢想的渴望。
講到此處,我的腦海里放映著一幅幅畫面,那是我戰友們的歡聲笑語,我的同學們在最后的時刻仍在拼搏奮進。在追夢的路上,我們這群人,同百萬高三學子一樣,因為有夢,所以執著,因為青春,所以選擇奮力飛翔。同學們,讓我們為了自己的青春夢想,加油吧!
謝謝大家!
青春與夢想講話稿2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校志愿者協會的鄭煬楷。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志愿與青春同行,服務夢想助力。
12月5日是國際志愿者日,是所有為社會無償付出自己時間與精力的人共同的節日。志愿者,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份責任擔當,一種無私奉獻。他們不為私利,助人于困境,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服務社會的精神。我校也致力于開展各項志愿活動:從校園開放日、運動會到保護紅樹林、慰問社會福利院等活動,一中的志愿者們用昂揚奮發的熱情,為服務社會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得到了群眾廣泛認可。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已成為了這個社會迸發力量的聲音。對于一名志愿者而言,最大的收獲便是付出。志愿者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在提升自我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對建立和諧社會起積極影響。他們在把關懷帶給社會的同時,傳遞了愛心,也傳播了文明,盡了作為社會公民的一份責任。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不干涸;一個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充分展現自我價值。為這個社會大眾服務,更是我們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我們是朝氣蓬勃的一代,是有責任心的一代,我們正值青春年華,我們有足夠的激情與勇氣投身于服務社會的事業當中。讓我們用不懈的追求,辛勤的汗水,演繹我們的青春,在志愿服務中實現自我價值。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青春與夢想講話稿】相關文章:
唱響青春放飛夢想歌詠比賽講話稿07-08
散文:青春與夢想06-15
經典散文青春與夢想06-08
青春、夢想隨筆12-13
青春伴我成長自律成就夢想國旗下講話稿05-27
中學生關于青春夢想勵志講話稿范文08-26
兩分鐘青春與夢想講話稿600字11-12
播種綠色種子收獲青春夢想國旗下講話稿03-01
拼搏實現夢想,奮斗綻放青春國旗下講話稿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