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名人格言語錄匯總60句
在我的心里似乎是沒有所謂"公平",在別人心里我也沒有看見過。下文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魯迅名人格言語錄,一起來欣賞吧。
1、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2、刪掉枝葉的人,決定得不到花果。
3、他所談的我幾乎都忘記了,等于不談。
4、我們的交情是依然存在的,卻久已彼此不通消息。
5、但是話不行,要緊的是做。
6、文人的遭殃,不在于他生前的被攻擊和被冷落,而是在"一暝之后,言行兩亡,于是無聊之徒,謬托知己,是非峰起,既以自炫,又以賣錢,連死尸也成了他們的沽名獲利之具"
7、無論如何,我總覺得洋鬼子比中國人文明,貨只管排,而那品性卻很有可學的地方。這種敢于指摘自己國度的錯誤的,中國人就很少。
8、中國公共的東西,實在不容易保存。如果當局者是外行,他便將東西糟完,倘是內行,他便將東西偷完。
9、所說的《現代版畫》的內容小資產階級的氣分太重,固然不錯,但這是意識如此,所以有此氣分,并非因此而有"意識墮落之危險",不過非革命的而已。但要消除此氣分,必先改變這意識,這須由經驗,觀察、思索而來,非空言所能轉變,如果硬裝前進,其實比直抒他所固有的情緒還要壞。因為前者我們還可以看見社會中一部分人的心情的反映,后者便成為虛偽了。
10、我有時決不想在言論界求得勝利,因為我的言論有時是梟鳴,報告著大不吉利事,我的言中,是大家會有不幸的。
11、不能革新的人種,也不能保古的。
12、獨有靠了一兩本"西方"的舊批評論,或則撈一點頭腦板滯的先生們的唾余,或則仗著中國固有的什么天經地義之類的,也到文壇上來踐踏,則我以為委實太濫用了批評的權威。試將粗淺的事實來比罷:譬如廚子做菜,有人品評他壞,他固不應該將廚刀鐵釜交給批評者,說道你試來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卻可以有幾條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沒有"嗜癡之癖",沒有喝醉了酒,沒有害著熱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13、文字在人民間萌芽,后來卻一定為特權者所收攬。
14、舊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刪除,既有刪除,必有所增益,這結果是新形式的出現,也就是變革。
15、幻想飛得太高,墮在現實上的時候,傷就格外沉重了;力氣用得太驟,歇下來的時候,身體就難于動彈了。
16、堅韌不拔,持久戰斗對于舊社會和舊勢力的斗爭,必須堅決,持久不斷,而且注重實力。舊社會的根柢原是非常堅固的,新運動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動搖它什么。并且舊社會還有它使新勢力妥協的好辦法,但它自己是決不妥協的。在中國也有過許多新的運動了,卻每次都是新的敵不過舊的,那原因大抵是在新的一面沒有堅決的廣大的'目的,要求很小,容易滿足。
17、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8、我們看歷史,能夠據過去以推知未來,看一個人的以往的經歷,也有一樣的效用。
19、我覺得古人寫在書上的可惡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
20、所以我的經驗是:毀或無妨,譽倒可怕,有時候是極其"汲汲乎殆哉"的。
21、把達觀富翁、紳士淑女、反動文人等群丑的嘴臉拿出來示眾庚子義和拳敗后的達觀,富翁,巨商,士人的思想,自己念佛,子弟卻學些"洋務",使將來可以事人,便是現在,抱這樣思想的人恐怕還不少。……在中國社會上,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有蕩滌的必要。
22、中國確也還盛行著《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但這是為了社會還有三國氣和水滸氣的緣故。
23、希望文藝為工農服務和工農自己創作文藝我以為聯合戰線是以有共同目的為必要條件的。……我們戰線不能統一,就證明我們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為了小團體,或者還其實只為了個人,如果目的都在工農大眾,那當然戰線也就統一了。
24、中國人有一種矛盾思想,即是:二要子孫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很長久,永遠不死;及至知道沒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卻希望自己的尸身永遠不瘸爛。但是,想一想罷,如果從有人類以來的人們都不死,地面上早已擠得密密的,現在的我們早已無地可容了;如果從有人類以來的人們的尸身都不爛,豈不是地面上的死尸早已堆得比魚店里的魚還更多,連掘井,造房子空地都沒有了么?所以,我想,凡是老的,舊的,實在倒不如高高興興的死去的好。
25、批判國粹主義等反動思潮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即使無名腫毒,倘若生在中國人身上,也便"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奶酪"。國粹所在,好不可言。
26、溫暾之談,兩可之論,也即所謂執中之說,公允之言,其實等于不寫而已。
27、歷史決不倒退,文壇是無須悲觀的。
28、即是筆戰,就也如別的兵戰或拳斗一樣.不妨伺隙乘虛,以一擊制敵人的死命,如果一味鼓噪,已是《—國志演義》式戰法,至于罵一句爹娘,揚長而去,還自以為勝利,那簡直是"阿Q"式的戰法了。
29、我們蔑棄古訓,是刻不容緩的了。
30、以硬自居了,而實則其軟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種特色。
31、以前,外國人所作的書籍,多是嘲罵中國的腐敗;到了現在,不大嘲罵了,或者反而稱贊中國的文化了。常聽到他們說"我在中國住得很舒服呵!"這就是中國人已經漸漸地把自己的幸福送給外國人享受的證據。所以他們愈贊美,我們中國將來的苦痛要愈深的!
32、愿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
33、老的讓開道,催促著,獎勵著,讓他們走去。路上有深淵,便用那個死填平了,讓他們走去。少的感謝他們填了深淵,給自己走去;老的也感謝他們從我填平的深淵上走去。——遠了遠了。
34、所以我想,無論如何,總要改革才好。但改革最快的還是火與劍,孫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國還是如此者,最大原因還在他沒有黨軍,因此不能不遷就有武力的別人。
35、提倡白話的時候,保守者對于改革者的第一彈,是說改革者不識字,不通文,所以主張用白話。對于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是就用古書作"法寶",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己的不識字,不通文。要不然,這古文旗子恐怕至今還不倒下。
36、大眾并無舊文學的修養,比起士大夫文學的細致來,或者會顯得所謂"低落"的,但也未染舊文學的痼疾,所以它又剛健,清新。
37、對于文學上的"小擺設"——"小品文"的要求,卻正在越加旺盛起來,要求者以為可以靠著低速或微吟,將粗獷的人心,磨得漸漸的平滑。
38、我覺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隸;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隸的騙,變成他們的奴隸了。
39、可以寶貴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換來的東西,非身經戰斗的戰士,不能寫出。
40、其實"革命"是并不稀奇的,惟其有了它,社會才會改革,人類才會進步,能從原蟲到人類,從野蠻到文明,就因為沒有一刻不在革命。
41、世界竟是這么廣大,而又這么狹窄;窮人是這么相愛,而又不得相愛;暮年是這么孤寂,而又不安于孤寂。
42、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成正比例,有分勞動就有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43、中國人沒記性,因為沒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明天再聽到,還是覺得很新鮮。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也還不是「仍舊貫」的老調子。
44、沒有藝術手段,沒有鋒利的文筆,沒有幽默,沒有圖景,就沒有小品。
45、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了。
46、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夢醒時發現無路可走。
47、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48、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前面才有路。
49、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50、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即恐懼顫抖),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常有幾個人張嘴艨窗羊,仿佛頗為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后走不幾步,他們并這一點也就忘了。
51、冰的針刺著我的靈魂,使我永遠苦于麻木的疼痛。生活的路還很多,我也還沒有忘卻翅子的扇動,我想。——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
52、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沒。然而我終于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干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53、我不信;但是屋子里是異樣的寂寞和空虛。我遍看各處,尋覓子君;只見幾件破舊而黯淡的家具,都顯得極其清疏,在證明著它們毫無隱匿一人一物的能力。
54、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到天空,他想潛入蟻穴。
55、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份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56、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57、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
58、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59、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擠,總還是有的。
60、失掉了此刻就等于沒有了未來。
【魯迅名人格言語錄】相關文章:
魯迅名人格言語錄(精選40句)09-10
魯迅名人格言語錄(通用30句)09-06
魯迅名人格言短句70句精選09-04
魯迅名人格言句子(精選40句)09-05
魯迅名人格言匯總60句09-06
魯迅名人格言(通用30句)09-12
魯迅名人警句語錄40句09-12
魯迅名人警句語錄30句09-01
魯迅名人語錄(精選50句)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