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的家鄉作文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家鄉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山清水秀,非常美麗。
那的山是那么的綠,遠望如一條巨龍在守護著我那美麗的家鄉;那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近看像一面碩大的銀鏡一樣閃亮
春節的這一天是家鄉最美的時候。
剛下過雪,那雪是那么的潔白,那么的柔美。“啪啪啪”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跑來了,一雙雙小手拎著一只只紅通通的小燈籠,心里覺得美滋滋的。中午,房屋上就掛上了一只只紅燈籠,這樣當夜晚來臨后,就可以點燃這些燈籠,家鄉便成了燈得海洋。
夜晚終于來臨了,人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吃團圓飯。每張餐桌上都會有一道菜——魚。俗話說得好“年年有余,歲歲平安”,所以每到春節家家戶戶的桌子上都不能少了“魚”。
人們吃完年夜飯后,還會放煙火。這個時候的天空就如盛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一樣,別提有多美了。
啊!我愛你家鄉!更愛家鄉那熱鬧非凡的春節!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2
家家戶戶趕做年 夜 飯,處處酒肉飄香;男女老少穿著新衣,每扇門上貼著春聯;萬家燈火通宵,炮竹聲聲不絕;吃團圓飯祭祖,發壓歲錢全家守歲……
這就是一個個難忘的春節。
而我,最難忘的就是放煙花了。
找來兩個好伙伴,一起放煙花。我從家里拿出了最喜歡的煙花——沖天炮。我心里有了數,這玩藝危險,必須要有大人照看。老爸點了一根,隨著“噼哩啪啦”的響聲,煙花沖上了天,一朵朵五顏六色的煙花飛升降落,有的像是天女散花,有的像是信號飛射,忽明忽暗五彩繽紛。最好看的是煙花飛上天,變成了一大朵大牡丹,一眨眼,這花又化作了無數朵小花變化莫測:一會兒紅色,一會兒黃色,如一群“變臉”的蝴蝶在高空飛舞。
瞧,灰暗的天空又升起了一個紅紅的“火球”,緊接著,一只金黃色的“火箭”,還沒反應過來,就盛開了一朵大焰火,炸開了一朵紅色的花……太美了,我趕緊又放了一個。
春節真好,現在,雖然是年剛過,我是多么希望明年的春節早點到來啊。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3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隨著一聲又一聲的“新年好”,羅定人民開始了新的一年。
在農歷三十,春節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在貼對聯、貼“倒福”、剪窗花、大掃除和做年菜。總之,從街頭到巷末,家家都忙里忙外。在外面工作的人沒有特殊情況的,必定趕回鄉下和家人團聚,一起吃團圓飯。小孩子們呢?他們有的在家幫忙;有的和大人一起上街買各式各樣的堅果、榛子、栗子……為的是在看春節晚會時,既“看飽”也“吃飽”。
在迎接新年到來之際,為了在新的一年和家幸福、出入平安、學業有成,新年有好運!大年初一一大早,人們便準備了雞、肉、水果,再點幾枝香,拜神祈福!當然拜神祈福放鞭炮是不能少的,接著,大人們找來一根棍子,將一捆鞭炮搭在棍子上,像一長串紅紅辣椒。大人們用打火機點燃鞭炮后便“抱頭鼠竄”了。鞭炮聲噼里啪啦的響聲里,帶來了新年的喜慶。
初二開始,是拜訪親戚時候了。人們坐上了汽車,一家一家地拜訪親戚。大人們教小孩子們在親戚面前要說吉祥的話,親戚們會很開心,當然他們也會給小孩子派紅包。在羅定,人們不在乎有錢的多少,他們只在乎心意。
到了初四,老人一大早,忙里忙外,他們到底在干什么呢?哦,原來是在包粽子,她們要把糯米塞進葉子里,包出一個又一個粽子。一家人圍著餐桌,吃著粽子,有說有笑。家人們吃著香噴噴的粽子,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羅定的春節十分傳統,但也不失樂趣,它綜合了其他傳統節日的習俗,博大精深。你那邊的春節又是怎樣的呢?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4
溫州的除夕,熱鬧非凡,熱火朝天,年味十分濃,有種特別的溫州味。
街上到處掛滿了紅燈籠,簡直是紅的海洋,喜慶的樂章。一大早,人們已經開始上街買菜,為晚上的年夜飯做準備。時間還早,菜場卻人山人海。而大掃除,也就是掃房也在此時進行。
一張張平整,火紅的對聯已經準備就緒。貼上,整層樓都紅紅火火的,人們的臉上洋溢著一年中最熱情、快樂的笑容。除夕,已被紅占有主導。
忙碌許久,與往常不同,4點多,我家中的廚神——爸爸已經穿好圍裙,準備開始洗菜了。各種年味菜肴陸續上桌,一翻,一炒,不愧是年夜飯桌上的最亮的菜!高腳碗擺成一桌,別家的香味也隨風飄來。親朋好友都來了,菜也上齊了。食材很有講究,寓意好的菜也是大特色。年糕,又名“水晶糕”(溫州話),白得晶瑩剔透,美味又顏值高,寓意著孩子長高,大人步步高升。還有魚,便是年年有余。松糕,就是步步高升……酒,飲料都倒滿了,大家舉杯慶祝,一個一個高潮在一聲聲敬酒、祝福中度過。全街都熱鬧不已,一陣陣歡笑穿過街頭,傳遍每一戶熱鬧非凡的家庭,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熱情。
飯后,大家如全國統一一般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大人們開始包紅包,孩子們也開始收紅包。各個家族群里,紅包如雨一般“落”下來。人們趕緊寫好祝福,發給老師、朋友、同學……
9點多,孩子們結伴下樓放煙花。各種煙花爆竹——摔炮,手持煙花,小蜜蜂,竄天猴,小花筒……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玩著,不亦樂乎。眼睛里好似有光芒,閃爍著。一聲聲“嘭,嘭,嘭”與孩子們的歡笑聲融合在一起,是種春節獨特的風味。
大多人到了凌晨十二點,長大了一歲時,才興奮地去睡覺,但也是不眠夜。
熱鬧非凡的`除夕很平常,但很熱鬧,很有溫情。除夕,人人都喜歡。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5
每年春節我們一家都要回德會爺爺奶奶家過年。這也是我最高興的。農村有好多我不熟悉和我向往的事。奶奶說過年也
是她最高興的事,兒孫們可以回來多住幾天,平時各種事情使你們脫不開身,只能趁春節放假回來陪陪我們。爺爺在一旁忙著燒水,又給我去倉子拿好吃的。爸爸,爺爺的臉上又有好多皺紋,我望著爸爸 ,看他聽我說完,臉色有些難過,可他還是笑著對我說:你爺爺都76歲了,這皺紋是歲月在他臉上勾勒的畫卷。奶奶也笑了,老孫子,你看我兒子這書沒有白念,出口成章,將來你也要象你爸爸學習,超 過你爸爸考個好大學。奶奶,一定,為我加油。我和奶奶擊掌,69歲的奶奶也隨我喊了一聲:耶!滿屋子人都笑了。
奶奶家的院子真大,大門的左側有豬圈、羊圈。羊圈后墻與西廂房中間還有兩棵蘋果樹,麻雀飛來飛去,嘰嘰喳喳的叫著,好像它知道要過年了,在為我們演唱歌曲,果樹下地上有一個小門,我 好奇的問二伯,他告訴我這是地窖,用來儲存冬天的蔬菜,二伯打開蓋子,我一看,好深好黑呀。大門的右側是很大很大的園子,二伯告訴我春天可以種大白菜、蔥、豆角、辣椒等等。二伯抓住一只小 羊:大侄子,你敢騎馬?敢。我騎上了,二伯拽著,其實我也很害怕的,可是我是第一次騎羊, 我可高興了。二娘還帶我去喂豬,喂雞。小羊、小豬、小雞、小鳥的叫聲混在一起就像交響樂一樣,給春 節增添了很多樂趣。
年三十白天大人們忙著準備年夜飯,孩子們在貼春聯,我雖然凍得哆嗦,但還是抹漿糊,取春聯,讓哥哥姐姐貼。奶奶帶領二娘和媽媽忙著把老祖宗請出來供奉。這是農村的一種風俗,每年年三 十開始,將一張流傳下來的家譜掛在北墻上,下面擺上飯菜,點燃蠟燭,表示對已逝先人的敬重。
新年鐘聲即將敲響是我們一大家正忙碌的時候。老祖宗前的蠟燭燃燒旺盛,美酒已斟滿,奶奶首先雙腿跪地向老祖宗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還說我們兒孫滿堂,生活紅火,家人平安都有老祖宗 的功勞。接下來二伯、爸爸一一向老祖宗跪拜,轉過來又向爺爺奶奶叩頭祝爺爺奶奶健康、快樂。二娘、媽媽依次、最后輪到我和哥哥,剛開始我還不習慣,問爸爸這是為什么啊?爸爸告訴我這是祖宗 留下的規矩,是對長輩最大尊敬的表現形式。我明白了,恭恭敬敬的給老祖宗磕頭。然后給爺爺奶奶磕頭。祝他們永遠健康。年邁的爺爺奶奶臉上始終綻放著幸福的笑容,同時我也感到了尊重和孝敬長 輩是件快樂的事,賀歲的鞭炮鳴響,午夜的鐘聲也響起,我們歡呼祝福著。
時間催促我們不得不離開奶奶家,春節來得晚些又走得早些,爺爺奶奶舍不得我離開,我更舍不得爺爺奶奶,春節快點到來吧,我還回家鄉過春節。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6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春節。今年春節我們提前回到奶奶家,除夕之夜,而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好不開心。團圓飯過后,我們幾個小孩決定包餃子給大家吃。過年包餃子本來是北方人的習俗,但今天我們也興一興這個習俗。
一開始,堂哥和面,堂姐準備肉餡。看著堂哥用力的來回揉壓面團,我們也躍躍欲試。但是他覺得我們太小,不夠力氣,就沒讓我們摻和。到面和好后,他卻犯難了——原來他試做的幾個餃子皮根本不象餃子皮的樣:有些又大又厚,有些又太小太薄。這時,我跳出來說:“讓我試試!”我心里想,堂哥力氣大也是個麻煩,這下可以看我的了。我亦要先從大面團里分出幾份小的,然后用搟面杖開始搟,不快不慢,不輕不重。不久,那一團團小面粉在我手下成了一塊塊形狀相近,厚薄適中的餃子皮。堂哥看著這些圓圓的餃子皮,在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剛好,堂姐從廚房里端出準備好的餃子餡,而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決定邊做餃子皮,邊包餃子。于是,一邊,堂弟幫我把面團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只負責搟餃子皮;另一邊,堂哥堂姐也在合作,一人放肉餡一人用餃子器包餃子。由于他們那邊用上了餃子器,包餃子的速度很快,一開始我們這邊還差點跟不上。可是我們也不甘示弱,我找出一套搟餃子的更好方法,加上堂弟的幫忙,速度也越來越快,最后竟然還超過了他們包餃子的速度。
等所有面團都搟完,一共包了六十多個餃子。水一燒開,我們就把餃子一個個下鍋。之前我們還擔心餃子下鍋后會煮爛,那樣我們花的工夫就會白費。但這些擔心是多余的,餃子出鍋了!它們不僅沒有爛,而且一個個圓鼓鼓的,香噴噴的,令人垂涎三尺。我們把餃子分好,配上熱湯,端給大人們吃。他們一個個都夸口稱贊,我們的心里也樂滋滋的!
經過今天這次包餃子,我知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知道了父母平常的辛勞,更明白了只有勞動最光榮。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7
我的家鄉是中國的首都—北京,按照習俗北京有很多這樣或那樣的節日,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北京的春節。
春節也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聽奶奶講,按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應該從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然而人們并不會因為寒冷而減少對過年與迎春的熱情,因為冬天到了,春天就不會遠了。
在臘八那天,家家戶戶都要熬臘八粥。這種粥是用所有的各種的米,各種的豆,與各種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蓮子、花生米、葡萄干……)熬成的。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時,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過了臘月二十三,大家就開始忙起來,在除夕以前,家家戶戶必須大掃除一次,名曰掃房,備年貨、貼春聯,給小孩子買新衣服,大人們忙的不亦樂乎。奶奶每年都要在過年前炸一些年貨,我和小弟弟則有了口福,奶奶一邊炸我們一邊吃,整個家沉浸在過年的忙碌和喜慶中。
除夕真熱鬧。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戶戶門外張貼著紅紅的對聯和喜慶的年畫,有的人家的陽臺上還掛上了大大小小的紅燈籠和一閃一閃的彩燈。工作在外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早早地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家家都要團聚在一起守歲、祈福、迎春、看春晚。奶奶說,除夕要把一切該切出來的東西都切好,省得在正月初一再動刀,因為初一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這當然含有迷信的意思,不過它也表現了大家是熱愛和平的人,在一歲之首連切菜刀都不愿動一動。我們家每年三十都要邊看春晚邊包午夜時吃的餃子,大人們會特意包幾個糖的,看誰有福吃到了甜餃子,那便預示著這一年都甜甜蜜蜜的。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在過年的時候收壓歲錢和放鞭炮。為了盡快的拿到壓歲錢我都會主動給大人磕頭拜年,奶奶每次都會笑的合不攏嘴,全家在一起幸福極了。在北京,年三十放炮從下午便頻繁起來,午夜十一點半至十二點半則是到了一個放炮的頂峰。每年這個時候,五彩繽紛的禮花,有的像鋼花飛濺,有的似麥浪滾滾,有的好比金雨陣陣,有的仿佛銀花朵朵,有的恰似輕燕飛舞,有的宛如孔雀開屏。一串串爆竹在人們手中點燃,噼噼啪啪地響著,仿佛要把每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鞭炮聲、禮花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叫喊聲連成了一片,簡直就是一段有聲有色的“交響樂”,把所有的喜慶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連天上的星星都忘掉了睡眠,停下來觀看!除夕是快樂的,除夕的北京是無眠的。
初一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走親訪友了。這也是我們小孩子獲得壓歲錢最好的時期了。除此之外,我最期待的就是每年可以在春節時逛廟會。廟會里好熱鬧呀,到處都聚滿了穿著新衣的游人,廟會里有各種賣工藝品的攤位、有各類種目繁多的游戲、以及各種各樣的各地的小吃,雖說人挨人、人擠人的,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喜愛放鞭炮,喜愛五彩繽紛的煙花,喜愛舉國歡慶、全家團圓的美好時刻,更喜歡過年時收獲的壓歲錢,這樣我就可以用它購買更多的圖書和玩具寄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讓他們和我們一樣過上幸福美滿的時光。
我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8
我的家鄉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地區,聚焦著回漢560萬人口,是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塞上江南”之鄉。在這里過春節可熱鬧了,對于孩子的我是樂趣無窮的。我們穿著新衣,與家人共同分享新年的快樂。家家都掛著紅燈籠,貼著喜慶的春聯,把福神請到家,處處都洋溢著節日帶給我們的歡快氣息。
大年三十,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到處玩了。和哥哥、妹妹在樓下放著各式各樣的煙花炮竹,歡快地奔跑著。而家人呢?這時,都在忙忙碌碌地準備著年夜飯。今晚的年夜飯特別豐富:有我愛吃的腰果、魚、大螃蟹和香味十足的烤鴨,中意還有一盆家鄉的特色菜肴——清燉羊肉,真是美味極了!這可是奶奶和大舅的功勞啊!我們邊吃邊聊著,開心地互相與家人舉杯拜年,真是其樂融融,幸福極了!晚上8點,春節晚會開始了,全家人目不轉睛地觀看電視節目。春節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有相聲、小品、歌曲大聯唱……每個節目都博得大家的歡聲笑語。不知不覺,晚會接近了尾聲,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鐘聲敲響,新的一年開始了,而外面的禮花這時也在空中隨處飛舞,星光燦爛,整個天空被照耀地如白晝一樣。
新年是家人歡聚一堂的日子,我們共同祝福新年好,家家幸福、快樂!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9
每年春節回老家時,高速公路上都會堵成長長的車龍,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速公路。但今年春節我們提前三天回老家,避開了車流的高峰,只用了二個小時就輕輕松松地回到了老家。
除夕當天,爺爺奶奶為年夜飯忙碌著,媽媽負責帶小妹妹,而我和爸爸則開始貼春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春節都是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我一直是爸爸的小助手,我計劃著等我長到一米六時,讓爸爸當我的助手。春聯貼好燈籠掛好后,滿院都是紅通通、喜氣洋洋的。我再往巷子里瞅瞅,發現不知什么時候左鄰右舍全都貼好春聯掛好燈籠,整條巷子頓時映紅了天空,讓上覺得渾身暖洋洋的。晚飯后,我們開始敬香、放鞭炮,整個村子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天空也不時亮起絢爛的煙花。八點整我們全家開始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節目就是開車子那個小品,我們全家都被逗的哈哈大笑。當然,睡覺前,爺爺奶奶、我的爸爸媽媽都會給我我小妹妹每人包一個大紅包,并叮囑大年初一見人一定要講吉利的話。
大年初一我被鞭炮聲吵醒了,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給爺爺奶媽我的爸爸媽媽拜年,講了好多吉利的話,然后洗臉刷牙后開始敬香、放鞭炮。吃過早飯后,我便把我的爸爸媽媽的手機搶過來開始搶微信紅包、發紅包,忙得我的手酸痛酸痛的。
大年初三,我的爸爸媽媽帶上妹妹和我一起去外婆家拜年。外婆、舅舅、舅媽每個人都給我和妹妹妹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我呢?當然少不了講了許多討人喜歡的吉利話。大我十五歲已經工作的哥哥也給我買了一大堆我愛吃的零食,我可開心呢!一晃就大年初九了,這個年過的可真快,我多么希望每天都在過年啊!
我眼中的春節就是跟我的爸爸媽媽回到老家,跟家里的人團聚在一起,喜氣洋洋,開開心心的玩、吃好吃的、收長輩的紅包、拜年。哈哈!
春節的家鄉作文 篇10
小城大山環繞,綠樹環合。這里是一個美麗的小縣城,而我就是這個縣城里的一個小女孩。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春節。
說到春節,習俗可是數不勝數。而說到這來歷,可是說來話長。春節,即農歷春節,為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祭天法祖。在古代民間,人們在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四就開始忙年了。古時有個順口溜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裝香斗;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芮城很小,可是過年紅紅火火,街上到處張燈結彩,燈火通明。熱情好客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我們這里的人吶,過年總少不了一樣東西——花饃。花饃的造型多種多樣,有胖乎乎的正在咧著嘴傻笑的小豬,有雍容華貴的鳳凰、象征著多子多福的石榴,還有各種各樣的花朵,代表著心靈手巧的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雪白的花饃上點染著各種各樣的顏色,令人垂涎欲滴。另外,在我們的餐桌上,除了常見的雞鴨魚肉、餃子外,還會放上大雜燴、涼拌蓮藕片,炒菜要炒夠八個,俗稱“八碟”等。
芮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農耕文明的源頭,五千年的文明滋養,道德延續,在很大程度上都凝結了在新春佳節這一年俗活動中,群眾通過鬧社火、唱大戲、趕廟會、逛燈展等一系列年俗活動,祝愿祖國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希望家庭健康平安、闔家幸福。也希望自己來年鴻運當頭、事業有成。每當過年的時候,當您走進和東大地,徜徉在農村社區,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熱火朝天的年節氣氛。
天黑,燈亮,燈火通明,猶如白晝。我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的家鄉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家鄉的春節作文02-25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精選01-30
春節家鄉作文11-13
家鄉的春節作文01-19
家鄉的春節的作文12-25
家鄉的春節作文01-19
家鄉春節作文01-19
家鄉的春節作文01-19
家鄉的春節作文精選06-09
家鄉的春節作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