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圣誕節的由來習俗以及特點
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節不少孩子以為是圣誕老公公誕生的日子。其實圣誕節是來自基督教習俗,是慶祝榮耀尊貴的上帝為了愛世人,便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間,成為人的樣式,與人一同承擔苦難、救贖世人。圣誕節就是慶祝圣子耶穌基督的誕生。而在西方慶祝圣誕節不是只有圣誕節夜以及圣誕節當天,早在圣誕節前的四個星期日,便已經開始每周日慶祝耶穌誕生的習俗,這一段時間稱為“將臨期”。
在將臨節期,教會的布置全都以藍紫色為主。圣壇的桌巾、講臺的臺帷、牧師袍的肩帶都是紫色。并且圣壇中央通常會放置一個用長青樹的葉子作的花環,中間有五枝紫色的長燭,每個星期日,便多點上一枝蠟燭。到最后的圣誕夜里的“普世同慶”點上中間的最后一枝蠟燭。燭光象征著在許多年前的圣嬰孩耶穌其第一聲啼哭里,為這世上帶來了光明。
而圣誕老人其實是西元第三世紀的尼可萊斯主教。他曾冒死解救被處殛刑的政治犯、也揭發過貪婪官吏屯糧,使百姓渡過饑荒。在宗教被迫害時,被捕入獄,身上滿是鞭痕、鉗傷與烙印,仍堅持其信仰。而后半生留在米拉,設立孤兒院、照顧病患、貧民。尼可萊斯生平事跡中,最膾炙人口的是他慷慨助人的行徑和對孩童的愛心,這些事跡后來被兒童文學家,予以豐富的想像而成為我們現在所知圣誕老人故事。
圣誕節最重要的意義是講“饒恕”與“和好”,而非等待圣誕禮物。在這寧靜的夜晚,想一想有沒有人得罪你,你還沒原諒他、饒恕他呢?
各國圣誕節習俗
法國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圣誕節前后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圣誕歌之后,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圣誕美酒。
芬蘭芬蘭在12月圣誕節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圣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圣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圣誕節假日外出旅游。
美國美國人過圣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圣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瑞士人在圣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后,圣誕節就到了。
中國圣誕節是啥情況
一、“西風壓倒東風”,圣誕節為何來勢漸猛
近年來,以圣誕節為主打菜的洋節攻勢越來越猛,而中國傳統節日相對于洋節則越來越冷清。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年輕人一提到過圣誕就眉飛色舞,而傳統的農歷春節卻越來越覺得“老一套、單調、冷靜、越過越沒意思……”。圣誕節這種咄咄逼人的局面的出現有其特定的原因:
1、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過圣誕節,是國家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經濟越發達,居民收入越高,居民的物質基礎就越雄厚,對閑暇的追求也就越強,假期和節日就越多。
2、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和西方強勢經濟的作用
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大量的歐美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為數眾多的西方人到中國工作和旅游,西方的很多傳統習慣也被更為廣泛的帶入并產生深遠影響。
圣誕節在中國日漸盛行,經濟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在中國這樣一個根本沒有基督教傳統的國家,圣誕節這么風靡,西方的經濟、文化的相對強勢起了微妙的作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區興起過圣誕節的歷史比中國要長,主要就是因為經濟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的擴散和傳播。
3、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對圣誕節形成了特殊定位
春節是中國人習慣了的重溫親情的時間,講的是團聚;xxx一是奢侈的休息時間,居民只想著舉家出游,或干脆休養生息睡懶覺養精神;而對于圣誕節為代表的洋節,中國的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模糊了它原有的意義,已經把它變成了聚會瘋狂開心狂歡的盛宴了。如果從民俗學的角度上說,中國的傳統節日更強調團圓,因此對于很多青年人來說反倒顯得是一種負擔,而西方的節日大多帶有狂歡的色彩,圣誕節更像是為自己過的。對于崇尚個性、追求時尚的青年人來說,洋節日更加能夠張揚一種自由的心情。
4、商家和媒體推波助瀾的宣傳
商家和媒體從各方面推波助瀾的宣傳攻勢引領了普通大眾對節日的幻想和渴望,從而產生出波瀾壯闊的圣誕節大軍。正如現在的國慶黃金周,民眾本來不一定非要出去旅游,但當大環境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行為的條件,當媒體和商家又做好這樣一個“美麗的”陷阱后,民眾就不得不往里面跳了。當然,讓更多的人跳這種陷阱并無壞處,這也是一種節假日經濟。
二、中國圣誕節消費的特征
圣誕節作為一種舶來品,在中國有其特定的適用主體和時空條件。從當前來看,中國的圣誕節消費存在以下特征:
1、圣誕節消費的主體是青年人
調查發現,70%過圣誕節的人為38歲以下的青年人,而他們中的45%都有相當的經濟實力。
學生和一些比較開放的、直接與腦力相關的行業的從業人員是圣誕節的主要買單者。學生能夠迅速接受新鮮事物,而一些比較開放的、直接與腦力相關的.行業,比如網絡、商務、教育等等,容易接觸到外來的新事物,在這些行業中工作的人自然而然就被職業帶進了平安夜,其中突出的是外企白領階層。
2、發達開放城市是圣誕節消費的集中區域
一個城市是否過圣誕節,怎么過圣誕節,這與城市的文化構成、經濟發展、開放程度緊密相關。在北京、上海、廣州這種發達開放的城市,圣誕節已經成為尋常百姓都知道的洋節日,但是西北一些內地城市平安夜的熱鬧空氣十分稀薄,尤其是一些經濟并不發達的中小型城市,圣誕節形同虛設。再到城鎮、農村,圣誕節更沒有蹤跡了。
3、圣誕節娛樂消費時間集中于平安夜
因為沒有假期,所以慶祝活動100%都聚集在夜晚進行,忙碌了一天的學生、白領,這些活躍在時尚前沿的人群,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放松一把。因為圣誕節也是“第二個情人節”,所以高校里的學子們最為熱衷于此,尤其是那些熱戀之中的情侶,都會選擇在平安夜里聚眾狂歡。同樣因為沒有假期,圣誕節完全沒有闔家團聚的意義,圣誕節也就止于圣誕夜。
4、圣誕節娛樂消費強調其特有的情調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喜歡圣誕的年輕人的理由是“因為浪漫”、“是一個快樂的借口”等等,其實他們喜歡的是的圣誕節特有的一種情調。
消費者對西餐廳、酒吧、咖啡館和迪廳情有獨衷,據新華社報道,XX年圣誕平安夜,廣州市幾乎所有的西餐廳、酒吧、咖啡店都人滿為患。另據統計,上海城里70%的14-30歲的年輕人在平安夜選擇走出家門,狂吃狂歡,其中90%的人會選擇像jj、紐約客等可容納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廳,去參加通宵達旦的化妝舞會,發泄旺盛的精力。情侶中則有88.3%去排場不大的西餐館享受一頓浪漫的西餐。年輕人向往的是在節日的氣氛中,感受到他們所向往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另外一種文化氛圍。
5、圣誕節禮物不可或缺
在圣誕節互贈禮品,很有人情味,對人際關系也是一種很好的促進,因此圣誕節禮物被青年人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對于圣誕賀卡,電子賀卡正在對傳統賀卡發起強有力的沖擊。
三、商家的圣誕節對策
針對中國圣誕節消費的特點,相關商家應該認真研究這一市場,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做出準確的定位,以在中國的圣誕節消費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1、因人而異,為不同消費主體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學生因為沒有收入而個體消費能力有限,但是由于學生數量眾多,對圣誕節的認可度又相對偏高,所以學生市場龐大。考慮到學生的群體性,餐飲娛樂服務商家應準備較大規模場地,同時不要設置高的進入價格,內部服務可以拉開檔次,但是必須以大眾價格為主,薄利多銷對于學生群體最為適用。針對學生的圣誕禮品則要充分考慮同學、情侶、師生等之間的互贈需求,而價格也不宜過高。
白領階層收入水平較高,從而可以以較多的支出來獲取較多的個體服務,他們是高檔西餐廳、酒吧和咖啡店的主要服務對象,也是高價高質圣誕禮品的購買者,產品和服務價格不菲沒有關系,但是必須要保證高的品質。
老年人和兒童這兩個群體屬于潛力群體,如果商家對其市場需求有把握,可以進行試開發,家庭消費也是同樣的情況。對于這些特定群體,有市無價可能是一種真實的現狀,商家進行開發可能會有意外收獲。
2、因地制宜,把握好市場規模
由于中國地區間發展和開放程度的差異,各地區各城市之間在圣誕節消費規模上是有差異的,商家要合理估計自身所在地的市場規模,切不可盲目求大。
3、相時而動,重點放在圣誕平安夜
因為中國圣誕節娛樂消費時間集中于平安夜,所以商家要有目的地擴大平安夜的服務規模,增加平安夜的服務種類,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禮品經銷商要注意庫存問題,因為圣誕節當天后,在中國圣誕禮品很難再找到買主。
4、認真研究西方圣誕節風俗,烹飪地道“圣誕大餐”
圣誕樹、圣誕大餐、圣誕party、圣誕帽、圣誕襪、圣誕卡、報佳音、頌歌、圣誕老人以及圣誕禮物,所有這一些構成了西方圣誕節的完整風景,消費者所需要的也正是這種綜合的效果,商家應該充分考慮這種需求,以地道的“圣誕大餐”滿足消費者。
【圣誕節的由來習俗以及特點】相關文章:
泰國鬼節的由來以及習俗08-03
圣誕節的作文:圣誕節的由來和習俗08-27
春節的由來與習俗01-08
圣誕節吃火雞習俗的由來作文05-07
剪紙的由來和特點02-24
立秋的由來和習俗08-09
中國春節的由來與習俗01-15
春節拜年的由來習俗08-07
春節的由來和習俗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