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范文(通用15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范文(通用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1
一、目的和任務
通過開展綜合應急演練,檢驗防汛及山洪災害防御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處置能力;提高干部及群眾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應對能力和防災避災意識,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防汛及山洪災害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演練科目及時間
本次演練科目為幸福村突遇泥石流災害,應急人員正確引導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本次演練活動有序推進,順利完成,成立以鎮長為組長的演練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由辦公室主任,負責此次演練的籌備工作。
四、現場組織分工
成立受災群眾轉移安置應急演練現場指揮部,統籌指揮:
①信息保障組、
、趽岆U救援組、
③物資保障組、
、苄l生救護組、
⑤治安防護組、
、揠娏⿷M、
⑦人員安置組。
由鎮長任現場指揮長,人大副主席任副指揮長。現場各任務組成員及工作職責如下:
。ㄒ唬┬畔⒈U辖M
組長:鎮黨委副書記。負責做好現場指揮部的信息收集,照相和錄像。通訊設備維護,確,F場指揮部的通訊暢通。
(二)搶險救援組
組長:黨委委員、副鎮長、武裝部部長。負責組織基干民兵及自愿者組成搶險救援隊,對受災群眾進行疏散、引導轉移。負責臨時安置點帳篷搭建及重要物質的搬運轉移工作。
。ㄈ┤藛T安置組
組長: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受災群眾轉移后的安置工作,召集黨員突擊隊、社區青年志愿者為受災群眾的服務工作,負責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
。ㄋ模┪镔Y保障組
組長:副鎮長,負責臨時安置點的救援物資管理和發放。
。ㄎ澹┬l生救護組
組長:衛生院院長。負責受傷人員及受災群眾的醫療救治工作,負責臨時安置點的衛生防疫和災后衛生防疫工作。負責食品衛生及營養搭配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伟卜雷o組
組長:派出所所長。負責維護群眾秩序,做好治安防治工作。
(六)電力供應組
組長:供電所所長。負責臨時安置點的電力供應。確保指揮部的通訊器材和醫療救護點的電力供應。
五、參演部門籌備工作及職責
1、人民政府鎮長;負責演練的指揮、組織和實施;
2、黨委副書記;負責做好現場指揮部的信息維護工作,確,F場指揮部的通訊暢通。
3、民政辦,負責防汛及山洪災害救災安置所需的帳篷3頂、床2張、棉被2床。
4、財政所;負責協助民政辦和武裝部做好臨時安置點的物資發放工作。
5、村主任,負責上報監測數據,負責對轄區干部進行分工落實水、雨情監測、險情預警播報廣播、手搖報警器、敲鼓、鳴鑼、吹號,以及疏散、轉移引導、指揮等工作。
6、武裝部,負責組織基干民兵20人,負責按指揮部指令,對防汛及山洪災害危險區域人員進行施救,及時疏散、轉移受災群眾;負責協助民政辦搬運、搭建、回收帳篷以及安置點生活救助物資的搬運工作;負責災后協助群眾有序返回和恢復工作。
7、衛生院,負責組織衛生院、社區醫療點做好醫療、救護人員及救護車、床、擔架和其他相關救護設施、器材、藥品的準備工作;開展現場安置點人員的醫療、衛生防疫和災后消毒殺菌等工作。
8、派出所。負責演練期間轉移區域和安置區域的警戒標志、警戒線布置;負責提供演練和安置區域及轉移線路沿線的治安保障;協助幸福村完成演練區域群眾轉移完成后的`清場工作。
9、供電所。負責做好現場的用電建設和維護。
10、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負責按指揮長和副指揮長的要求做好演練時間、地點、路線及參加演練人員、隊伍的通知落實,將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和參演人員、隊伍名單及分工情況上報副指揮長和指揮長;做好演練所需的場地布置、器材、設施設備和宣傳標語、橫幅及所有文稿資料等物資,并將各項物資及具體工作籌備任務分別落實到人,確保各項籌備工作準確到位。
11、幸福村黨支部。負責幸福村八社臨時安置點食品的安全,并協助發放食品及其他物質。負責聚集附近青年群眾組織20名青年志愿者,協助各部門進行疏散轉移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各參演部門各自負責集合參演隊伍。演練當天9:00前集結完畢,前往演練等待區域,各部門自行準備演練隊伍的交通工具。
。ǘ⿴づ、床、棉被、面包、礦泉水等救災物資籌備;
(三)幸福村八社演練點
1、八社群眾轉移臨時安置點,鎮應急辦、武裝部、派出所應在正式演練之前做好周邊環境整治,確保演練正常、順利進行。
2、負責消毒防疫的醫護人員在群眾到達之前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群眾到達之后,做好安置點醫療救護工作,負責安置點的食品衛生工作。
。ㄋ模┣鍒龉ぷ
1、群眾發動工作,由幸福村具體負責,做好群眾的宣傳動員工作,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演練中來,以豐富群眾的應急逃生知識,提升群眾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達到本次演練的目的。
2、清場工作由幸福村牽頭,武裝部、派出所、青年志愿者協助。清場工作要做到不漏戶、不漏人,確保危險區域內群眾全部轉移。
。ㄎ澹┨貙憟鼍昂腿罕娧輪T
特寫場景的群眾演員由組宣委負責安排,并負責群眾演員學習腳本,進行彩排等。
(六)演練期間的安全保障
各演練部門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各參演部門要對負責的參演項目的安全工作負責,安全實行“一崗多職”;充分檢查預防演練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堅決杜絕演練期間的各種安全事故,確保演練安全進行,圓滿成功。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2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山洪災害給人民群眾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結合我鄉山洪地質災害分布規律,形成特點,主要誘發因素及危險程度,特制定如下預案。
一、基本情況
我鄉山洪地質災害點多面廣,以崩塌、滑坡、危巖為主,其中較為嚴重的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有4處。
二、20xx年趨勢預測
。ㄒ)降水預測
在汛期(3—10月),集中降雨和持續強降雨是導致山洪地質災害發生的直接誘發因素。主汛期(4-6月)全鄉的降雨量略多于去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為降雨相對集中期,局部特強降雨引起的局面洪澇和衍生山洪地質災害發生的機率高。后汛期(7-9月)降雨量與去年基本相當。
(二)山洪地質災害發展預測
由于長期干旱,導致地表開裂嚴重,一旦降雨,必將增加雨水的滲透量,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發生的可能性就變大。全年各時段均有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地質災害以群發突發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防治形勢非常嚴峻。
(三)山洪地質災害分布的主要區段
村10、11組;高龍8、9、10、12組;清水4、5組;紅旗3、11、12組;以上4個村組的部分地帶為防范重點。
(四)重點防范期
今年,我鄉山洪地質災害的重點防范期為4-7月的主汛期。8-10月的后汛期,受暴雨等影響,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可能性也很大,尤其要加強連續集中降雨時期及此后數天內重點區段、重要災害點的防范,必要時應采取臨時緊急避讓措施,避免人員傷亡。
三、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村(居)委會應成立以村委會主任為組長的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轄區內的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國土資源所在國土資源局及鄉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牽頭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鄉安辦、經發辦等部門各自負責職責范圍內的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形成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職能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體系。
。ǘ┙∪贫,明確人員
各村委會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災情速報制度和月報制度。要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明確值班責任,做到人員到崗,向社會公布聯系方式和聯系電話,確保聯絡暢通。鄉政府汛期山洪地質災害值班電話:各村委會、各部門要按照山洪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規定,做好山洪地質災害災情和地質災害隱患點險情的速報工作。
。ㄈ┝⒆惴罏模o以治理
1、國土資源所及各村委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和防洪科普知識的宣傳培訓,要進村入戶宣傳,讓廣大基層干部及受威脅群眾懂得基本的防災、減災知識,切實增強山洪地質災害和防洪防范意識和臨災自救、互救能力。
2、各村委會要在汛期對轄區內山洪地質災害情況進行調查,掌握各隱患(危險)點、危險區段的'情況,對重點防護區段和重要災害隱患點落實防災責任人。
3、各村委會要對重要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對需要理溝排水的,組織人員完善排水系統。國土資源所要向上爭取項目,對危險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治理。對由工程建設引起的山洪地質災害,責任單位要及時做好治理工作。
(四)完善機制,群測群防
重點山洪地質災害隱患,由所在村委會明確防治責任人。完善村、組二級群測群防網絡,及時報告和調整網絡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國土資源所要及時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落實巡查監測和報告責任;發現險情有擴大、加劇異變情況,或其他明顯征兆,要及時上報并立即組織人員撤離。新發現的隱患點要及時落實群測群防責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ㄎ澹⿵娀熑,明確主體
為了使山洪地質災害發生后治理工作能及時開展,防治在災害治理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諉。根據屬地管理原則,結合我鄉實際,現再次明確防治主體和責任。
1、因采礦引發山洪地質災害的防治監測主體為誘發山洪地質災害礦山企業。
2、因建校開挖山體引發的滑坡、崩塌等山洪地質災害的防治監測主體為學校。
3、因建房開挖山體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的防治監測主體為建房戶。
4、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防治主體為當地村委會。
5、村委會要認真負責開展本村山洪地質災害監測巡防工作,切實掌握本轄區內山洪地質災害狀況,建立災情報告和聯戶防災網絡,認真負責開展好本轄區內災害防治和避災、疏散工作。
6、監測人員要熟練掌握監測儀器,做好監測記錄,切實掌握災情變化情況,發現災情有異常變化要及時疏散群眾。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3
據金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南溪鎮實際,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演練工作的意義和目的:
目前要進入主汛期,開展山洪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本著“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宗旨,立足防大汛、搶大險,在遇到暴雨天氣,汛情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地安全撤離受災區域,做好防洪防汛救災工作,通過這次防汛搶險演練,切實提高干群防汛搶險實戰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一旦臨災能夠迅速有效安全撤離避讓,最大限度減輕水災造成的損失,保障廣大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演練時間與人員:
演練時間:20XX年5月7日下午2:00
演練人員: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分管防汛、地質災害、公安、人武的負責人,鎮防汛搶險救援隊,鎮水利、衛生、公安、國土單位負責人,街道、余山村兩委相關人員。
三、演練規則
1、預防為主、全面規劃、常備不懈、全力搶險
2、保護人員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先。
3、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負責。
四、演練方案
(一)演練背景
因連日暴雨,南溪鎮余山村河道下游人員出現險情,需要立即轉移相關人員。
(二)演練指揮組
指揮長:廖家喜
副指揮長:張家福(常務)晏紹 游徐昶
舒鵬鵬 林興海
成員:王中和 蔡章琪 張智勇 曾瑜
呂祥峰 袁曉云 廖明 段昌塬
章浩 李國紅 李峰 常金晨
呂祥峰
(三)演練各小組
1、預警組(信息組):由水利站廖明和辦公室主任常金晨負責,負責對縣級防指、氣象、水文等部門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預報,及時為領導指揮決策提供依據,發現險情立即報告預警。
2、搶險組:由鎮人武部長舒鵬鵬負責,組織不少于30人抗洪搶險突擊隊,在接到指揮部下達的命令后聽從命令進行有序的'搶險救援工作;鎮抗洪搶險突擊隊統一服裝由鎮人武部負責臨時提供。
3、轉移組:由鎮黨委委員林興海負責,負責按照指揮部的命令及預警通知,做好受威脅群眾按預定的路線和地點轉移的組織工作,負責轉移任務的責任人要一個不漏地動員到戶到人,同時確保轉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員安全,準備好王畈小學安置點內桌椅、板凳,做好王畈小學安置點內人員安置登記工作。
4、物資供應組:由財政所曾瑜和辦公室袁曉云負責負責,負責臨時轉移群眾的基本生活。
5、醫療保障組:由鎮中心衛生院張智勇負責,負責救災現場的醫療衛生服務及醫療保障工作,王畈王畈小學安置點配備1-2名醫護人員及藥箱,配備解說員隨行。
6、保衛組:由派出所王中和負責,負責救災現場的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負責重點部位、重點地區、重要物資設備和群眾財產的治安防控和保護。
(四)演練工作準備
1、物資準備
“南溪鎮山洪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橫幅,“南溪鎮山洪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王畈小學安置點”橫幅,“南溪鎮防汛搶險救援隊”旗幟,救生衣10件,編織袋100條,電動擴音器2只,鐵鍬30把,救援繩一捆,礦泉水5箱,方便面2箱。
2、演練出動人員和車輛
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及派出所、鎮衛生院等相關人員,車輛有派出所警車、衛生院救護車與執法分局執法車組成。
(五)演練路線:
南溪鎮余山村王畈中心村莊受災群眾轉移至王畈村臨時王畈小學安置點。
(六)演練步驟
見演練劇本。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4
一、演練目的
模擬在突發暴雨的情況下,根據預案,啟動預警,組織群眾撤離,使群眾清楚轉移路線、安置地點,不亂陣腳,安全轉移。演練內容包括應急響應、轉移、后勤保障、人員安置、治安和秩序維護等。通過演練,使參演人員提高暴雨洪澇災害發生時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能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有效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發生。
二、演練組織機構
1、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楊列橋
副組長:黃小燕
成員:鄉、村干部、衛生院、學校
職責: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與防汛搶險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以及與地方指揮中心的協調;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負責組織與指揮整個事故現場的搶救工作,向各應急小組調配應急所需的資源(人力、物力、資金)并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工作作出決定。決定請求外部援助或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應急演練下設機構:
(1)搶險救援組
組長:黃長生;副組長:趙陽安
成員:太陽村村干部,各組組長,應急民兵
職責:負責組織轉移現場物資材料、汽車、設備至安全地帶,了解事故現場需要搶救人員的數量和搶救地點、危險程度并具體組織搶救疏散。負責車輛及相應工具的供應,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事故現場全面情況及其變化,及時向現場指揮組提供真實可靠的情況。
(2)醫療救護組
組長:徐峰;副組長:梁根
成員:醫護人員2人(中心衛生院派出一個醫生一個護士)
職責:引導現場人員疏散撤離至安全地帶;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負責組織搶救傷員的應急救護工作,視傷者情況與醫院聯系。
(3)后勤保障組
組長:丁明敏;副組長:盧洪元
成員:鄉黨政辦、民政辦、食堂工作人員
職責:迅速調配搶險物資設備至災害發生點;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救災物資;迅速組織并及時發放后勤必須供給的保障物品。
(4)治安秩序組
組長:林教明;副組長:吳哲
成員:派出所1人、交警隊1人,聯防隊4人、村組干部
職責:負責撤離區域和安置點及周邊環境的社會治安管控、道路交通秩序維護等。
三、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
主要應急物資儲備表
四、應急演練地點:
布甲鄉太陽村5組和村辦公室
五、演練現場規則
為確保演練參與人員、觀摩人員的安全,應急演練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演練過程中所有消息或溝通必須以“這是一次演練”作為開頭或結束語,以便保證演練人員和可能受其影響的人員都知道這是一次模擬緊急事件;
2、參與演練的'所有人員不得采取降低保證本人或他人安全條件的行動,不得進入禁止進入的區域,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險;
3、演練過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擬條件錯當成真實的,特別是在可能使用模擬的方法來提高演練真實程度的那些地方,如虛構受傷亡事故等,當計劃這種模擬行動時,事先必須考慮可能影響工程設施安全運行的所有問題;
4、所有演練人員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服從指揮人員的指令;
5、演練過程中不應妨礙發現真正的緊急情況,應同時制訂發現真正緊急事件時可立即終止、取消演練的程序,迅速、明確地通知所有響應人員從演練到真正應急的轉變。
六、應急演練前的準備
1、演練前1-2天,村組干部應告知參加演練的群眾,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演練領導小組對參演人員進行培訓,讓各演練小組熟悉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3、培訓所有參演人員,熟悉并遵守演練現場規則;
4、準備好模擬演練的物資和器材,包括各指示牌、標志牌。
5、準備好攝像器材,以便進行拍攝圖片及攝像,做好資料搜集和整理。
七、布甲鄉防汛搶險應急演練流程
1.布甲鄉領導講話。并宣布演練正式開始。
2.進行演練。
3.縣、鄉領導講話。
八、布甲鄉防汛搶險應急演練程序及流程說明
演練地點:布甲鄉太陽村
演練時間:20XX年2月23上午9點至11點。
演練規模:100人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5
一、應急預案演練目的
模擬在硯臺鎮定安村蒙子橋、順昌村夏壩灣、太安村二斗井和鐵橋發生山洪災害的緊急情況下,通過對應急預案的演練,旨在檢驗各單位(部門)職責的分工落實、應急隊伍的協調能力、技術裝備的合理配置、受災群眾的防災自救意識,進一步熟悉應急處置程序,提高應急處置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能迅速、高效、有序的做好山洪災害的防災和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的減輕山洪災害造成的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應急預案演練任務
本次山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受連續強降雨的誘發,硯臺鎮定安村秦家溝河溝、順昌村廟坡河、太安村硯臺河水位急劇上漲,有發生山洪災害的危險,情況十分危急。按照《硯臺鎮山洪災害防御應急預案》,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單位(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安全地撤離危險區的群眾,盡快采取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
三、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一)指導單位:墊江縣硯臺鎮人民政府
參與人員:賀治超、揭成林、張官榮、王章、周小平、譚勇、余羅、劉春輝
(二)實施單位:硯臺鎮定安村村民委員會、硯臺鎮順昌村村民委員會、太安村村民委員會
參與人員:硯臺鎮定安村全體村社干部、定安村應急搶險隊10人、定安村蒙子橋村民;
硯臺鎮順昌村全體村社干部、順昌村應急搶險隊10人、順昌村夏壩灣村民;
硯臺鎮太安村全體村社干部、太安村應急搶險隊10人、太安村二斗井和鐵橋附近村民。
。ㄈ┡浜蠁挝唬撼幣_鎮衛生院、硯臺鎮派出所
硯臺鎮衛生院醫生和護士各一人,硯臺鎮派出所民警兩名。
四、演練時間
定安村、順昌村、太安村山洪災害防御演練于20XX年4月18日前完成。
五、演練地點
(一)山洪災害隱患點:硯臺鎮定安村蒙子橋、順昌村夏壩灣、太安村二斗井和鐵橋;
(二)撤離安置點:硯臺鎮定安村便民服務中心、順昌村便民服務中心、太安村便民服務中心;
。ㄈ┭菥殨䦂觯撼冯x道路沿線及安置點周邊。
六、演練預警信號
此次演練采用銅鑼為預警信號。銅鑼報警分準備轉移和立即轉移兩種,連續敲擊銅鑼1分鐘、停10秒鐘,再連續敲擊銅鑼1分鐘、停10秒鐘為準備轉移;持續快速敲擊為立即轉移。
七、演練實施步驟
。ㄒ唬┣捌跍蕚涔ぷ
為確保應急預案演練的'成功,切實體現統一指揮、迅速、高效和單位(部門)的一體性,在4月15日上午召開協調會議。
會議內容:
1.介紹演練方案;
2.討論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征求參會人員意見;
3.組建由鎮人武部長、副鎮長王章為指揮長,人大主席賀治超,副鎮長揭成林,政法委員、副鎮長張官榮為副指揮長,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周小平,鎮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主任余羅,鎮應急管理辦負責人譚勇,鎮民政和社會事務辦主任劉春輝、鎮衛生院院長陳波、硯臺派出所所長朱柏汶以及定安村、順昌村、太安村三個村的支部書記和支部副書記為成員的硯臺鎮山洪災害應急演練指揮部,明確各自工作職責。
。ǘ└髀毮芙M及工作職責
調度指揮組:由人武部長、副鎮長王章牽頭,全面負責各項準備工作的協調與籌劃,負責演練方案的制定,參與演練人員的組織與分工,搶險人員和物資的調配。
信息監測組:由鎮人大主席賀治超牽頭,負責雨量、水位、工程險情等監測,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及時上傳下達。村監測預警員應及時獲取監測、預警信息,按規定發布預警信號。
應急搶險組:由政法委員、副鎮長張官榮牽頭,主要負責及時掌握和報告現場處置和險情處置情況,及時組織危險區所有人員按照預定路線轉移至安全地點。在緊急情況下,有序開展搶險救援。
后勤保障組:由鎮副鎮長揭成林牽頭,負責提供交通、電力、通信、搶險物資等保障,確保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和醫療。
。ㄈ⿷鳖A案演練實施程序
災情總體設想:硯臺鎮定安村蒙子橋(順昌村夏壩灣、太安村二斗井和鐵橋),因受連續強降雨影響,秦家溝河溝(順昌村廟坡河、太安村硯臺河)水位急劇上漲,據氣象預報,強降雨天氣還將持續,很可能發生山洪災害,直接危害蔡家壩(夏壩灣、二斗井和鐵橋)XX戶XX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情況十分危急!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6
為提升應急救援隊伍應對洪澇災害突發事件的能力,強化打撮壩村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為村防汛搶險工作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結合我村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演練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科學應對”的應急救援工作方針,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確?茖W、迅速、有效地應洪澇災害突發事件,實現“早發現、早預防”的目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自然資源安全,特制定本次聯合實戰演練實施方案。
二、演練內容
防汛搶險演練。
三、時間和地點
1.時間:20XX年7月30日
。.地點:福寶鎮打撮壩村五社,干溪口。
四、參加人員
打撮壩村應急救援隊伍。
五、組織領導
指揮長:
副指揮長:
防汛搶險演練組:
后勤保障組:
交通維穩組:
醫療衛生組:
六、職責分工
(一)指揮長、副指揮長負責審核演練方案、現場演練指揮;
(二)防汛演練組負責制定防汛演練、人員分工名單并通知相應人員,準備演練所需器具和物資、標志標語以及布置演練點位;
(三)后勤保障組負責通知所有參加人員集合時間、地點和聯系演練所需車輛;
。ㄋ模┬麄鲌蟮澜M負責采集演練現場照片及視頻資料、后續新聞報道;
。ㄎ澹┙煌ňS穩組負責現場交通秩序維持、管制和現場群眾疏散;
。┽t療衛生組、消防安全組按照演練安排參與演練。
七、演練步驟
(一)人員集合
所有村社干部于20XX年9月30日早上8:30在村委會,統一前往;各村應急隊員于9:00前自行前往演練地點(打撮壩村五社,干西口)。
。ǘI務培訓
到達演練地點后,進行演練前培訓:
廣泛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群眾識災、避災、防災能力。完善“縣、鎮(街道)、村、社、監測點”五級監測體系,要抓好地質災害隱患常態巡查排查。
(三)演練準備
培訓結束后,按照防汛搶險的演練順序,先由應急演練組分發演練器具,準備演練環境,宣讀人員分工;
。ㄋ模┭菥殑訂T和開始
做好演練準備后,由指揮長發表動員講話和演練要求,并按照演練腳本發出演練開始信號,各參演人員按照分工和演練腳本,開展演練。一個演練完成后,相應演練組完成演練器具收集后,由下一個演練組分發演練器具、宣讀人員分工。準備完成后指揮長發出信號,開始下一個演練。按順序交替,直至所有演練完成,指揮長宣布聯合演練結束。
。ㄎ澹┭菥毷瘴
聯合演練結束后,指揮長對本次演練結果作點評。副指揮長指揮各演練組清點演練器具和物資、參加人員返回。
八、工作要求
(一)所有參加人員務必按照方案分工認真履職,相互協調配合,完成相應工作任務。演練現場所有人員必須聽從指揮長指揮,不得擅自離崗,有情況應立即向副指揮長、指揮長報告。
。ǘ└餮菥毥M在演練前后必須認真清點演練器具和物資,不得隨意放置,以免造成器具損壞和丟失,演練結束后要及時將器具和物資歸還到專用儲存場所。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7
一、應急預案演練的目的
在高升鄉水庫即將發生潰壩、山洪災害的緊急情況下,通過應急預案的演練,檢驗我鄉應急處置能力、受災群眾的防災自救意識,進一步熟悉應急處置程序,提高應急處置的快速反應能力,從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防洪、防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洪災造成的損失,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二、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
本次防汛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的誘發,高升鄉水庫洪水直奔而下,情況十分緊急。按《蓬溪縣高升鄉人民政府關于制定高升鄉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需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用最短的時間安全地撤離危險區的'住戶,盡快采取防災減災的有效措施。
三、應急預案演練的原則
。ㄒ唬┮匀藶楸、避讓為主的原則;
(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三)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ㄋ模┎块T配合、密切協作的原則。
四、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ㄒ唬└呱l高升二水庫,總庫容164.17萬方,如果發生潰壩,將嚴重危害文峰村500余戶居民近1500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ǘ└呱l山洪地質災害點,原毛公灘社區、蓮枝村漫水橋,如果發生連續降雨,將嚴重危害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在縣防汛搶險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由高升鄉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六、演練時間
2020年4月27日上午9:00——10:00
七、演練地點
。ㄒ唬暮﹄[患點:高升鄉高二水庫、蓮枝村漫水橋河段、社區河段。
。ǘ┏冯x安置點:在高升鄉政府設置1處、文峰村村辦公室設置1處安置點。
(三)演練會場:要求地面平整寬敞,視野開闊,便于參演人員集中和觀摩演練習過程。
八、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ㄒ唬⿷鳖A案演練預備工作
為確保應急預案演練的成功,切實體現統一指揮、迅速、高效和部門協調的一體性, 4月27日提前召開協調會議。
會議內容:
1.介紹演練方案;
2.討論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征求參會人員意見;
3.組建由鄉長任指揮長、分管領導、衛生院院長副指揮長,演練所在村組負責人和監測員為成員的高升鄉防汛搶險指揮部,明確各組工作職責
(二)各職能組及工作職責:
1.信息收集組:呂道金牽頭,及時收發氣象、水文、水利工程信息;掌握高二水庫汛期庫容水位并及時上報縣防汛辦;快速掌握大壩安全情況并報告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和縣防汛辦;參與水庫汛期調度運行計劃。
2.大壩觀測組:王錢軍牽頭,掌握雨水情況,執行縣防汛辦汛期水庫蓄水調控運行計劃;按要求對大壩沉降、位移、滲漏等情況進行觀測;及時將水庫情況向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3.工程搶險組組:張鑫牽頭,分析掌握雨水情況、工情提出洪水調度方案;組織搶險隊伍實施工程應急搶險,確保工程安全;幫助修復水毀工程和除險加固。
4.物資保障組:陳進牽頭,按計劃儲備工程搶險所需的物資;做好電力、通訊、交通設施的維護與搶修工作,保障通暢。
5.衛生救護組:衛生院梁院長牽頭,及時到災區搶救傷病員,組織協調醫療器械和藥品的采購和調動,指導醫療衛生防疫工作;加強災區疫情監測,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災防病的宣傳,做到災后無大疫。
6.轉移安置組:李鄉長牽頭,做好水庫下游群眾和財產的轉移;組織進行落水和受困人員的搶救轉移;指揮災區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解決衣、食、住等問題;加強監控,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
。ㄈ⿷鳖A案演練工作準備
1.綜合協調組:明確所有參與演練人員的組織與分工,組織后勤保障組搞好演練現場的部署和物資供應工作;做好緊急撤離群眾的訓導工作。
2.后勤保障組:落實好本組參加人員及分工;落實演練場所的布置;劃好群眾撤離線路、撤離安置點警示標志以及解決撤離群眾急需物資供應等有關事項。
3.醫療衛生組:落實好本組參加人員及分工;由衛生院負責擔架、急救箱等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原地待命)。
4.緊急搶險組:落實應急搶險小分隊參加人員和工作職責。
第二部分:應急預案演練實施程序
災情總體設想:高升鄉,因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水庫在今天早晨堤壩開始滲漏突然加大。據氣象預報,強降雨天氣還將持續,極易引起潰壩,直接危及下方500戶、近1500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第一環節:縣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通知鄉鎮做好地質災害監測。
第二環節:監測員給村和鄉報告險情。
第三環節:鄉給縣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報告險情。
第四環節:縣政府同意啟動應急響應并通知鄉鎮。
第五環節:鄉進行應急準備。
(鄉啟動應急預案,鄉防汛搶險指揮部召集各組開會)
第六環節:向村民發布預警。
第七環節:組織村民進行撤離。
第八環節:開展醫療救援。
第九環節:清場。
第十環節:搞好群眾安置。
第十一環節:解除警報。
參加單位及人員名單
單位:鄉農業服務中心 衛生院 獸防站
人員:部分鄉干部、防汛搶險涉及村村社干部、村監測員
分組情況:
信息收集組:呂道金、申武、彭聰
大壩觀測組:王錢軍、劉曉琴、胡尚松
工程搶險組:張鑫、王開敏、李悅、李根
物資保障組:陳進、劉洋、李建兵
轉移安置組:李正海、楊柳、胡國平、衡泉、陶茂誠、陸學文、胡旭成、劉仁兵
衛生救護組:康玲、梁平
治安保衛組:劉艷、梁三中
群眾:30余人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8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提高處理突發地質災害的綜合水平和緊急救援的快速反映能力,以正確迅速有效地處置地質災害事故,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據相關要求,按照“及時施救、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掌握災情,如實上報
鎮轄區內發生突發地質災害事故后,鎮機關領導及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展開應急調查,形成應急調查報告,及時向上級匯報災害的基本情況、形成原因、發展趨勢,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積極組織指導搶險排危工作。
二、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救援程序和措施
鎮政府領導接到地質災害事故后,應及時趕赴現場,調查災情,分析災害發展趨勢,組織全鎮機關工作人員召開會議,對工作做細致安排,工作人員到崗到位,各施其職,各負其責。
(一)工作步驟
1.成立指揮小組;
2.調集力量,開展施救;
3.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4.配合上級開展災情調查工作;
5.將受災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二)工作內容
1.成立指揮小組
。1)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指揮小組由鎮黨政領導、分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責任人組成。鎮主要領導任總指揮,有關領導任副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協調工作。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指揮小組辦公室設在鎮社會和經濟事務辦公室。
。2)突發地質災害事故處理指揮小組的工作職責
、侔l生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時,由指揮小組發布應急救援命令。
、诮M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轉移行動。
、奂皶r向上級匯報和向有關單位通報受災情況。
、芡咨瓢仓檬転娜罕姷娘、食、居住條件,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⑤認真開展受災情況調查工作,并寫出書面材料上報。
。3)現場處理工作指揮小組由地質災害事故發生所在地的行政村、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搶險施救,現場保護和災害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2.迅速開展救治工作
成立現場指揮小組后,可根據災情下設:
。1)綜合協調聯絡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災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2)專業搶救組:主要任務是對受災群眾進行現場救治,如組織機械、挖土、工程拆除等。
。3)警戒維護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域人員撤離、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發現場。
(4)醫療救護組:開設現場救護所,負責受傷人員的救護,保證救護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做好災后的防疫工作。
(5)后勤保障組:迅速調集車輛運送現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輸送現場受災群眾,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
。6)搬遷安置組:負責協調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的飲、食、居住,如協調搭建臨時建筑、帳篷等。
(7)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傷者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
在開展搶險救災過程中,應注意組織協調好各類救援力量,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防止在救援過程中發生其它意外事故。
3.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要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迅速將地質災情向市相關部門匯報,同時將上級的指示及時傳達到基層。
4.災后調查工作
在災情調查過程中,相關各行政村、社、受災群眾和受災企業事業單位要積極配合調查組的工作。
三、各部門職責
。ㄒ唬╂傊饕I導:親臨現場,聽取匯報,作出指示,調集力量并向上級領導和部門匯報災情情況。
(二)鎮分管領導:協助主要領導提出建議,具體組織受災情況處理工作。
。ㄈ╂傸h政辦:向各工作組傳達指揮小組工作指令并監督落實,負責災情和救災工作信息發布;收集各工作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指揮小組報告;落實鎮、村24小時值班監測制度。
。ㄋ模╂偨洕蜕鐣聞辙k公室:
(1)根據領導指示,綜合協調災情事故處理;
。2)與相關部門配合搞好地質災害重點地段的監測、預警、疏散、應急搶險預防措施;
。3)協調救災工作過程中的問題。
。ㄎ澹╂倧V播站:負責災后廣播、電視系統的搶修、恢復和災區救災情況的宣傳報道工作。
。┡沙鏊壕唧w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實施治安保衛、道路交通、現場警戒、人員疏散等工作。
。ㄆ撸╂偽溲b部:組織和指揮民兵搶險救災工作。
。ò耍╂偩C合治理巡邏中隊:在市交通局的幫助指導下,具體負責轉移、輸送受災群眾,做好搶險救援物資的組織和調運工作。
(九)鎮農業辦:在市農業局的領導和幫助下,統計好受災農作物的損失情況,并指導好受災群眾的.農作物自救工作,將損失減低到最低限度。
(十)鎮民政辦:積極做好受災群眾和傷亡人員家屬的安撫工作。
(十一)鎮衛生院:具體負責并與相關部門配合做好受災群眾傷員的救治工作,以及災后防疫工作等,及時通報人員的救援與疫情的控制情況。、
(十二)鎮分管教育工作人員:在市教育局的幫助指導下,負責安排好受災群眾子女入學問題。
。ㄊ╂偣╇娝涸谑泄╇娋值膸椭笇拢撠煹刭|災害區的電力供應和搶修,確保災區用電安全。
(十四)通信單位:負責災區的通信保障工作,確保信息暢通。
。ㄊ澹┓矊冁傒爡^內所有行政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收到突發地質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命令、信號時應立即派出救援隊伍、調運救援設備、物質趕赴受災現場,實施救援工作。
四、應急保障
。ㄒ唬⿷标犖楸U
由派出所牽頭,由民兵、城管辦20人組成,每人配備必要搶險裝備,在鎮地質災害指揮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ǘ⿷蔽镔Y、裝備保障
根據災害發生、發展趨勢,征調搶險必需的機械設備,儲備、籌集足夠的搶險物資,民政、糧站、供銷等部門要儲備、籌集足夠的救助物。
五、善后處理工作
1.為確保安全,設立警示標志,提醒行人和住戶隨時觀察。
2.災情穩定后,盡快組織災民返回家園。組織群眾盡快恢復生活、生產秩序。
3.認真組織查災核災工作,重點是因災造成房屋倒塌、家財毀光重災戶以及困難戶的情況。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9
一、總則
(—)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察是發生地質災害或者出現地質災害險情時,防止災害發生或災情擴大的緊急行動方案。
(二)本預案所稱突發性地質災害是指突然發生的、成災過程即致災速度較快的地質災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三)地質災害災、險情按照人員傷亡多少,經濟損失大小,受威脅的人數及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分為四個等級:
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受威脅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億元以上的。
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受威脅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
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受威脅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
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受威脅人數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500萬元以下的。
按照地質災害預警等級劃分標準,依次為I級(特大)、II級(重大)、III級(較重)、IV級(一般)。
(四)地質災害應急是指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或者地質災害隱患點出現臨災狀態時,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緊急防災和搶險救災行動。
臨災狀態:是指巖(土)體在短時間內不斷發生位移、變形明顯加劇,短期內可能發生地質災害,并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危急狀態。
地質災害應急分為臨災應急和災害應急兩類:
臨災應急:地質災害隱患點出現臨災狀態后,即進入臨災應急期,所采取的緊急防災避險行動稱為臨災應急。
災害應急:地質災害發生后,即進入災害應急期,所采取的緊急搶險救災和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的行動稱為災害應急。
(五)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原則: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綜合協調、有備無患、快速高效。
二、應急機構和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市政府成立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按照《市人民政府突發性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在市突發性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和市政府領導下,統一指揮和組織中型以上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和搶險救災工作。
(一)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的組成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由市政府領導、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
(二)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的主要職責
1、負責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實施,指揮現場搶險救援隊伍;
2、迅速有效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開展地質災害的調查、預測、分析、評估工作,判斷災害的等級和影響范圍及其再次發生災害的可能性;
3、制定并組織實施防止或減輕地質災害險情災情擴大的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的具體措施;
4、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
5、負責迅速組織、調集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的設施、設備。
(三)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機構的組織和分工
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辦公室)、災險情評估組、現場搶險組、現場治安組、醫療救治組、災后重建組、物資保障組。其組成與職責分工:
1、綜合協調組(辦公室)
(1)由市國土局、民政局、建設局、交通局、水利局、氣象局,安監局、公安局、衛生局,滑坡泥石流預警一級站、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災害發生地所在鄉鎮政府負責人組成。市政府副秘書長任組長,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負責人任副組長。
(2)主要職責:在指揮部決定啟用本預案后,通知協調其他各組、各有關部門和縣(區)政府具體實施;及時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報指揮部審定后,立即送觀場搶險小組組織實施;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及時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并同時向上級上管部門報告;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并研究對策;組織相關部門開展新聞報道、涉外事務、接受援助等工作;承辦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2、災險情評估組
(1)由市國土局、氣象局、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人任組長、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國土資源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
(2)主要職責: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災害等級;設立專業監測網絡,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地質災害的,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產生災害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準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意見;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負責人交辦的其它工作。
3、現場搶險組
(1)由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武警中隊、災害發生地所在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組成。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分管負責人任組長,武警中隊負責人任副組長。
(2)主要職責:負責組織,指導遇險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負責統一調集、指揮現場施救隊伍,實施現場搶險救災;負責實施搶險救災中安全措施,搶救遇險人員;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負責人交辦的其它工作。
4、醫療救治組
(1)由市衛生局、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以及有關技術專家組成。市衛生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衛生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
(2)主要職責: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聯系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療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負責人交辦的其它工作。
5、現場治安組
。1)由市公安局、武警支隊、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市公安局負責人任組長、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公安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
(2)主要職責:迅速組建現場治安隊伍;維護現場秩序和區域交通秩序;組織現場保護,疏散受災區域內無關人員;市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負責人交辦的其它工作。
6、物資保障組
(1)由市民政局、交通局、財政局、中小企業局、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鄉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市民政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民政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
(2)主要職責:負責災民的臨時安置工作;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存放、發放;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災民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
7、災后重建組
(1)由市建設局、民政局、規劃局、發改委、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市建設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建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
(2)主要職責:負責及時組織災后恢復與重建工作。幫助災區修繕、重建因災倒塌和損壞的居民住房;修復因災損毀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幫助災區修復或重建校舍、醫院等;幫助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提出治理恢復與重建方案。
(四)地質災害發生后,其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等應全力參加、配合施救組工作,提供必要的圖紙、資料等,協助做好地質災害發生地周圍群眾的防護工作。
(五)本市相關單位以及擔負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任務的單位與個人,必須服從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三、搶險救援人員的組織和應急、救助裝備、資金、物資的準備
(一)搶險救援人員的組織
1、搶險救援的人員主要由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的武警中隊、基層民兵和青壯年勞動力組成,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當地人民政府要建立搶險救災應急小分隊;災害規模較大時,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組織市武警支隊及預備役民兵參加搶險救援工作,必要時請求當地駐軍支援。
2,搶險救援人員由現場搶險組統—指揮調度,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按照分工,盡職盡責,把災害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應急、救助裝備、資金、物資的準備
物資保障組的成員單位平時要做好救災物資的儲備。財政部門要把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款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民政部門儲備一定數量的帳篷、棉絮和維持災民生活—段時間所需的糧食和飲用水等救濟物資;交通部門提供交通運輸工具和工程機械,保障運輸線路的暢通;中小企業、商務部門負責其他生活必需品物資的儲備和調運。
四、地質災害的等級與影響分析準備
(一)地質災害等級判斷
根據地質災害區劃與調查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以及有關材料,在主汛期到來之前,市、縣(區)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汛前調查工作,判斷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預測地質災害的等級和影響范圍。地質災害發生時,依據已掌握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狀況,迅速確定實際發生災害的等級。
(二)地質災害的影響分析準備
1、根據已掌握的資料,對具有險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確定該地質災害威脅人口和財產情況,分析地質災害發生后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范圍、地質災害的影響區域。同時,必須對地質災害發生后產生次生災害的可能性及次生災害的類型、威脅對象、影響范圍等做出符合客觀實際的.預測分析。
2、地質災害發生后,災險情評估組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和原來已掌握的資料,評估災害的穩定性。評估的內容包括災害點目前的穩定性、再次發生災害的可能性、產生次生災害和次生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程度、災民安置點的選擇、搶險救災現場和搶險救災物資運輸線路的安全性等。
五、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和處理程序
(一)地質災害的調查程序
1、本應急預案啟動后,市國土資源局應立即組織災險情評估組專家趕赴現場,開展現場調查,迅速查明災害的規模、成災的范圍等情況,并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災害點的穩定性,指導搶險救災工作。
2、開展地質災害應急凋查,查明災害發生的位置、行政區劃、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發生的主要原因、發展趨勢,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和今后防治工作建議,及時提交調查報告。
(二)地質災害的報告程序
1、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其他部門或者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接到報告的,應當立即轉報當地縣(區)人民政府,縣(區)人民政府根據《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規定,中型地質災害24小時內、大型地質災害12小時內、特大型地質災害6小時內報市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并按有關規定越級上報省和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2、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綜合協調組根據已獲得的信息,在規定時間內提交速報報告,向市政府和上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匯報,闡明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地質災害的類型、災害體的規模、成因和發展趨勢,及已采取的對策和措施、防治工作建議以及災民生活安置情況、災區存在的問題和需求等。
3、綜合協調組要及時匯總當日各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向現場指揮負責人報告,并按《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規定,在每日下午17:00向市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4、搶險救災工作結束后,綜合協調組負責將地質災害損失和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形成書面總結材料,報市政府和省、部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三)地質災害的處理程序
1、按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基層人民政府、群眾自治組織、有關責任單位應當在上報災情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宣布進入臨災狀態。當地人民政府應成立臨災應急搶險指揮部,采取臨災應急措施,按照既定的財產轉移和人民撤離路線,及時動員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災疏散,并劃定危險區,設立警示標志,加強預報監測,有序組織搶險防災各項工作。
2、地質災害發生后,各級人民政府立即啟動并組織實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根據預案的規定,組織人員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3、對出現險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專家調查,確定引發災害的主要條件并提出的處理意見,采取有針對性的應急措施,阻止或延緩災害的發生。接到特大型或大型地質災害隱患臨災報告,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應急調查,專家組趕赴現場,協助和指導現場臨災應急指揮部開展搶險防災工作。必要時建議應急指揮部提前啟動災害應急預案。
4、地質災害險情得到有效控制時,應解除臨災應急狀態,確定撤銷或者繼續保留有關事項,提出下—步防災、搬遷避讓或工程治理措施,移交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組織實施。
禁上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地質災害災情。
六、發生地質災害時的預警信號、應急通信保障
(一)災害監測、預報
各縣(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建設,水利、交通、氣象、預警等部門加強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對出現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要及時發出預警,劃定危險區,下發《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并制定隱患點的突發性應急預案、設置警示標志予以公告。要加大汛期巡查力度,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氣象主管部門要在汛期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工作,并聯合發布預報。預報內容包括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災范圍和影響程度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社會發布地質災害預報。
(二)預警信號的發布
1、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根據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布置,明確預警信號的形式和發布方式,—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換。
2、預警信號應具有震撼力,并用具有強大的穿透能力工具發布,可采用廣播、警報器、喊話器、敲鑼打鼓等方式報警,必須有兩種方式可以利用。預警信號的`形式和發布方式必須告知所有受災害威脅的群眾,對有可能產生次生災害的隱患點,同時要告知可能受次生災害威脅的群眾。
3、預警信號必須由專人發布,一般為災害點的監測人成群測群防組織的負責人,預警信號發布人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為群眾服務的意愿。
(三)通訊保障
1、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地質災害防治的責任人、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人、聯系人要建立通訊聯系制度,主汛期24小時都要保證通訊工具的暢通,在危險區、危險點應保證有線或無線通訊設施有一種完好。
2、搶險救災期間,各級政府的負責人、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現場搶險人員必須保持移動通訊工具的暢通。
3、搶險救災現場為移動通訊盲區或移動通訊設備被損毀時,電信部門要架設臨時設備,保證通訊的暢通。
七、人員財產撤離、轉移路線、醫療救治、疾病控制等應急行動方案
(一)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路線
各地質災害隱患點根據地質災害調查的成果,在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應急預案中確定人員財產的撤離和轉移路線,撤離和轉移路線的選擇必須遵循安全和迅速的原則;原轉移路線遭到破壞時,要根據專家的意見重新確定路線。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要保證《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下發到群眾手中,并可組織防災救災演習。
(二)應急、衛生防疫措施
1、由市衛生局牽頭組成醫療救治組,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組織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療救治,技術力量不足時向請求上級醫療機構幫助。
2、開展災民臨時安置場地的消毒工作,控制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保護公共水源地的衛生,及時對災害垃圾和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其他應急措施
根據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的需要,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可以緊急調集人員、調用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的設施、設備;必要時,可以根據需要在搶險救災區域范圍內采取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應急措施。
八、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啟動程序與要求
(一)市國土資源局接到地質災害災情報告后,應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或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負責人請示同意啟動本預案,并通知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各成員單位。
(二)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立即組織制定應急處理和搶險救災方案;災害發生地所在縣(區)政府應立即啟動本級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基層人民政府、群眾自治組織、有關責任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自救,及時動員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控制危害和損失擴大,并隨時報告災情情況。
(三)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綜合協調組(辦公室)立即通知各小組負責人、有關組成人員和有關專家,到指定地點就位,履行職責。
(四)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各小組負責人,、有關組成人員、技術專家和搶險救援的人員接到通知后,應裝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攜帶有關儀器、設備,迅速趕赴現場,參加搶險救災。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10
我鎮地處皖南山區,地質構造比較復雜,屬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災害點位于鎮村小河里組,災害類型為滑坡,規模主軸長100米,最大寬為300米,估計厚5—10米,體積1.68萬立方米,誘發原因為強降雨,威脅小河里組25戶130人,約125萬元財產。
一、防治方案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地下水活動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帶整體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而造成的,我鎮擬對該地質災害點進行重點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豎立醒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警示標志牌,同時發放群防群測“明白卡”,加強農戶特別是受威脅對象的防治意識;其次,做好對該災害點的監測工作,設定監測人,做好日常監測數據的紀錄,雨季尤其是強降雨期間加強監測,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災害點的地表條件,要植樹種草,禁止亂砍濫伐,保證植被覆蓋率,同時適當削方減載,采取支檔、避讓等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二、應急預案
。ㄒ唬那邦A警
一方面根據縣氣象局的異常暴雨天氣預報發現監測點出現異常變化時,由辦公室提前通知災害易發點的責任人,發出預警;另一方面根據監測人對災害點的監測情況進行統計,判斷出險情時發出預警。預警方式為鳴鑼,同時向受害點群眾發出警告,要求盡快疏散,盡可能搬離災害點,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ǘ┘訌娊M織領導
成立領導組,由鎮長任組長,明確責任,統一部署救災工作,各部門負責人任成員,明確分工責任,服從組織領導,保障救災效率。
。ㄈ┓罏拇胧
根據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確定險情發生后的`撤離路線為向滑坡體的兩側疏散,最后在龍山村路集中,要有組織有紀律地在監測人汪四清的帶領下,盡快逃離災害點,嚴禁向災害體運動前方撤離,盡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ㄋ模┓罏臋C構組成
1、災害調查組:由國土所牽頭,負責災情調查上報和監測點的建立,危險區、段、點的確立。
2、宣傳教育組:由中學及中心小學牽頭,負責防治知識宣傳、災情收集報道。
3、醫療救護組:由衛生院具體負責救護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秩序維護組:由司法所、派出所組成,負責秩序維護,組織疏散、保護財產等。
5、后勤保障組:由民政所及財政分局組成,負責對災后情況進行統計上報,并及時向有關部門申請援助,盡量減少人民的財產損失。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11
為確保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每天的正常上課工作,根據xx教育局有關防汛文件精神,特制定學校防汛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按照防汛工作“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條條保證”的原則,實行防汛責任學校領導負責制,快速、及時、有效地處置學校防汛工作中出現的各類突發性災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學校,堅持自保、自救,防大災、保安全,確保學校汛期安全。
二、防汛應急預案內容
1.堅持實行教育局、氣象等有關部門發布暴雨將達起始標準,學校值班校長和值班人員必須到位,加強值班,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在汛期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和報告制度,做好防汛值班記錄,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2.當教育局、氣象臺發布暴雨警報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全部到位。及時通知各村校防汛信息,通報風情、水情、雨情。各村校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加強值班,進一步檢查落實各項防汛應急措施。
3.遇暴雨突發性災害天氣時,學校要迅速組織人員及時檢查疏通排水管道和溝渠,做到排水暢通;要組織專門力量,對學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積水情況進行監測,及時報告災情,監督學校有關人員到位、到崗,確保學校排澇設施全過程、滿負荷運轉,必要時及時組織足夠的臨時排澇設施進行強排,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當遇到暴風雨襲擊時,學校應及時把校舍倒塌、師生受傷情況在第一時間報告教育局學校防汛工作辦公室,并立即報告所在鄉鎮,及時查明是否有人員被困,如發現人員被困,要立即組織營救,并做好傷員的`搶救工作,轉移和安置師生。各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實落實安全工作的責任制。要特別注意預防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及時掌握災情預測預報。根據校內的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分布特點及誘發因素,立即對低洼地帶、操場、校舍和易發生山體滑坡地帶等地方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凡有安全隱患的,要立即轉移到安全地方上課。必要時要采取停課等緊急措施,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汛期期間嚴禁各校組織學生外出及重大活動。各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師生開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和自救自護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學校一旦發生汛情,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根據災情,聯系有關部門及時趕赴現場,做好搶救、轉移和安置受災師生工作,把受災情況降到最低點。
三、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xx
副組長:xx、xx、xx
成員:學校全體教師工和全體學生
四、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成員職責
1.全面掌握汛情、災情和各類動態等消息,按重要信息匯報制度在第一時間報送縣教育局防汛辦公室,保證信息渠道暢通。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學校的防汛和搶險工作,做好學校防災、抗災和災后恢復教學活動的指導工作。
2.負責檢查、監督各學校防汛措施的落實情況,負責檢查、監督學校的防汛安全,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組織一定的人力,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災工作,確保師生安全,杜絕人員傷亡。
各成員除上述職責外,在學校汛情緊急時,均需承擔突擊性防汛救災任務。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12
為切實做好我校地質災害的防范工作,確保大風、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地組織搶險救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條例的規定,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演練預案。
一、地質災害搶險工作方針
地質災害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
二、領導成員及職責
1.如發生地質災害和出現嚴重地質災害險情時,xx小學立即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xx
成員:xx小學全體教師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根據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執行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下達的'地質災害防治救災任務。
2.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搶險組、引導學生疏散組、治安保衛組、各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1)綜合協調組:由校長xx負責。主要職責:調查、核實險情或災情,組織險情或災情監測和評估,預測災害發展趨勢和潛在威脅,提出應急防范對策、措施。負責協調、落實并督促、檢查各項應急工作;有關信息收集、匯總上報和現場聯絡等工作。
(2)現場搶險組:由教務主任xx、安全管理員xx和少先隊輔導員xx負責。主要職責:組織搶險救災隊伍和必要的設備,搶救被壓埋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組織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人員財產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3)引導學生疏散組:由生管老師及各班班主任擔任。主要職責:負責清點班級學生人數并組織本班學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衛組:由體育教研組xx、數學教研組組長xx、語文教研組組長xx和門衛xx負責。主要職責:迅速組建現場治安隊伍,維護校園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組織現場保護,疏散受災校園內無關人員,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3.擔負地質災害搶險救災任務的老師和個人,必須服從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領導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三、險情匯報和搶險處理程序
。ㄒ唬╇U情匯報
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或者有地質災害險情,學校要堅持晝夜24小時值班制度。發現災情須向當地xx和鎮中心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小組或教育局值班人員匯報,同時立即啟動應急避險預案。
(二)搶險處理程序
1、當地質災害險情發生時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小組根據險情擬訂搶險方案、采取必要措施,并指派教師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其他各組按照職責開展工作。
2、當重大險情發生時我校地質災害搶險協調領導小組協調各成員單位協同行動。
3、轉移信號、路線及地點當險情發生時,由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險情信號,并按指定的線路、地點進行緊急疏散,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13
一、演練目的
為了檢驗在地質災害發生的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險區受威脅住戶,做好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和搶險救災工作,提高村居、科室、有關企事業單位應對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演練時間:
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30日
三、演練地點:
轄區所有登記備案地質災害隱患點
四、演練任務
鳳城地區因遭受連續降雨、強降雨和三峽水庫蓄水等因素誘發,滑坡崩塌、坍塌等地質災害有可能產生的緊急情況下,及時啟動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領導下,組織相關職能科室各司其職積極配合,由村居和企事業單位用最短的時間組織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的所有住戶和人員用最快的時間最短的距離快速有序撤離到安全區域的.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五、演練原則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遵照: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村居負責,群眾參與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干群配合、假戲真做的原則。
六、演練步驟
1、全體演練單位及駐村人員于演練前30分鐘集中村居委會,所有參演的工作人員就位待命。
2、村居委會書記演練零時宣布演練開始。
3、村居委會主任演練零時一分接到監測人報告,因連續降雨、強降雨等因素誘發,地質災害隱患點活動性增強,有明顯下滑趨勢,地質災害有可能隨時發生。
4、村居委會主任立即向村居委會書記報告建議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經村居書記批準,于演練零時五分立即啟動地質災害單點應急預案并通知分別由村居委會書記、主任擔任隊長和副隊長的地質災害應急搶險隊伍,并報告街道地防辦主任黃長豐、職能分管領導和駐村居領導。
5、村居綜治專干、樓棟長、灣長、組長以及自愿者組成的搶險隊伍立即趕赴現場,監測險情,于演練零時十分實行交通管制,根據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設立危險區警戒線控制周邊區域,阻止非搶險救災工作人員進入危險區。同時,監測人員佩戴醒目搶險標志,于演練零時十分用話筒根據避險明白卡人員名單通知危險區域的每一個人讓群眾知曉險情,做好應急撤離準備。
6災害點監測人于演練零時十五分鳴鑼報警。受威脅群眾聽到鳴鑼警報立即按照先人后物,先婦女、兒童、老人后青壯年的順序開始撤離。綜治專干、樓棟長、灣長、組長等搶險隊員佩戴搶險標志迅速進入危險區按照避險明白卡人員名單對未撤離的人員進行清場,對拒絕撤離的立即按照4:1的比例安排強壯搶險隊員依法強制帶離。搶險隊員要牢記使命、嚴格履職和避險人員積極配合、互相協調,務必將避險明白卡中人員全部轉移出地質災害危險區并帶離到安全區域,做到緊急避險不放棄一人,搶險救災不放棄一人,真正做到不離不棄(即群眾不撤干部不走),真正做到寧愿群眾罵不愿群眾哭,與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奪取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的全面勝利。
7、演練零時三十分務必撤離完畢。
8、村居委會書記、主任演練零時三十一分到災民轉移臨時安置點看望災民撤離安置情況,村居主任組織災民學習《江西小萍鄉鳥嘴嶺滑坡成功避險》,并對演習進行點評并進一步完善預案。
9、演練一時村居書記宣布演練結束。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14
為切實做好我縣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市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縣地質災害點分布、發展變化趨勢及威脅范圍,制定本方案。
一、境內地質災害概況
。ㄒ唬┑刭|災害重點防范期
我縣境內地質災害發生受氣象因素影響十分明顯,主要集中在夏季汛期和冬季融雪天氣,汛期降雨誘發地質災害是我縣地質災害發育的主要特征,尤以份隨降雨量增加呈現高發態勢。因此,每年汛期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期。
(二)地質災害分布區域
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和環境,我縣全境都處于地質災害危險區域內,地質災害的特征就是發育點多面廣,在各島嶼的山體及周邊區域均有分布,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是滑坡和不穩定斜坡、崩塌等。
二、地質災害重點隱患區域
根據以往地質災害發生情況和后期地質災害調查,我縣境內隱患較為嚴重的區域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區:
。ㄒ唬┚耪裳戮皡^落石防治區。該景區是我縣重點旅游景區,主要為懸崖峭壁,由于長年受海水侵蝕、風化作用,部分巖石松散,易造成巖石墜落,影響旅游安全。
。ǘ┝沂苛陥@南側落石、山體滑坡防治區。該區南側為懸崖峭壁和陡坡區,易造成巖石墜落、滑坡,區內有多處育苗場房和臨時住所,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ㄈ┩蚪妇皡^落石防治區。該景區東側為懸崖峭壁區,近年已發生多處巖石墜落,影響游人安全。
。ㄋ模┫删吃淳皡^落石、滑坡防治區。該景區通海路段山體有一處裂痕,山體松軟、陡峭,易造成巖石墜落、滑坡,山腳有多處育保苗場,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ㄎ澹┝趾>皡^落石、滑坡防治區。該景區海天梯兩側為懸崖峭壁區,易造成巖石墜落、滑坡,應提醒游人注意安全。
(六)砣磯鎮后口村黃土崩塌、滑坡易發防治區。該村有多處民房座落在垂直黃土崖下,且區域內植被覆蓋率低,地表風化,汛期容易發生黃土崩塌、滑坡等地質險情。
。ㄆ撸╉却夋偼ǜ勐肺鞔宥螏r體墜落、滑坡易發防治區。該路段山體松軟、陡峭,易發生巖體墜落、滑坡。
。ò耍┎墒瘓龇乐螀^。全縣多處廢棄采石場,存在較為嚴重的山體滑坡、巖石墜落等隱患。特別是北長山鄉北城村、嵩前村兩處采石場交界處山體,已出現斷裂、滑坡和自山頂向下的通貫裂縫,對山頂道路和附近風機構成威脅。
。ň牛┛h城區海水淡化站西側黃土崩塌、滑坡易發防治區。該區內雖無居民居住,但有行人、車輛過往,應警示行人及車輛快速通過,避免險情。
。ㄊ堊ι骄皡^落石防治區。該景區因長年海蝕和風化,有多層巖石松散,易造成墜落。
(十一)王溝村山體崩塌、滑坡防治區。該區東側為陡坡區,易造成巖石墜落、滑坡,應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ㄊ┍壁虺青l北隍城客貨碼頭落石防治區。該區東側是陡峭的山坡,西側是公路。東側部分山體已有明顯的裂痕,易造成巖石墜落、滑坡。
三、地質災害隱患防治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主要領導負責制,嚴格落實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有關規定,組織開展好有關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工作。為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應急辦、國土、農林水務、安監、旅游及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分管負責人任成員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辦事處)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層層落實責任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治力度。
。ǘ⿵娀O測巡查。要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動態監測體系和防災預案編制體系。要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責任人,強化汛期巡查,對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進行巡查,特別在強降雨期間要確保24小時連續不間斷的監測和巡查。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要設立警示標志,制定具體可行的防治措施,并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干部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
。ㄈ┳ズ弥攸c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根據我縣重點地質災害隱患的分布狀況,確定年縣級重點地質災害隱患15處(附表2)。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籌集資金開展治理工程,及時消除隱患。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好地質災害威脅區域內的人員避讓撤離和建筑物搬遷。在隱患排除前,應封閉危險區域,在外圍設置明顯警示標志,指定專人看管,防止突發滑坡、落石等對人身和財產造成損害。對因人為原因造成的災害隱患,應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由有關責任人承擔相應的治理費用。
(四)落實汛期值班和災害報告制度。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值班工作,設立并公開聯系電話,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如遇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要立即上報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并迅速啟動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預案,最大限度的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15
為進一步提高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學校全體教師工和全體學生的防災避災意識,根據上級要求和應急管理計劃安排,經局黨組研究決定,在20xx年x月x日舉行一次突發地質災害逃生演練。通過這次演練,保證在發生突發地質災害的情況下,學校全體教師工和全體學生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危險區,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災避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一、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
本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的任務是:設定20xx年x月x日x時x分,我市發生x級地震,震源深度x公里。我校及時啟動《防范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指揮部的領導下,組織學校全體教師工和全體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采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二、應急預案演練的原則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遵照: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互相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三、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1、由局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指揮部組織實施。
2、參加人員:學校全體教師工和全體學生。
四、演練時間
20xx年x月x日x時x分。
五、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1、9:00時:突感地面震動,教學樓搖晃,預測地震發生,立即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指揮部下達撤離命令。
2、9:01時:學校吹響緊急撤離哨音,指揮部各成員分別把守各樓道口,按原定路線組織人員有序安全撤離辦公樓。
3、9:04時:人員撤離到樓院空曠處,各單位對人員進行清點,并向指揮部報告。
4、9:06時:根據匯總情況,對未及時撤離人員進行救援。
5、9:08時:指揮部組織人員對學校全體教師工和全體學生安全情況進行統計。
6、9:18時:指揮部組織人員繼續跟蹤監測災情,有情況迅速報告。
7、9:20時:演練工作講評會。總指揮作演練講評。
8、9:35時:宣布演練結束。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方案】相關文章:
山洪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通用12篇)07-21
山洪災害應急預案03-31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2-14
山洪災害應急預案8篇01-06
村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范文最新,村級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方案09-25
有關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1-02
【熱】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4-05
小學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4-05
【推薦】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