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之畫像》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罪之畫像》的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罪之畫像》的讀后感1
有一種明知是虛構的恐懼,卻依舊會感到害怕的事情叫做閱讀《心理罪畫像》。
其實《心理罪畫像》是我看的心理罪系列小說的第一本,最初以為就是一本推理小說,可是閱讀之后我發現,這本書并不僅僅是一本推理小說,還有一些懸疑的色彩在里面。而且雷米老師好像很喜歡這種連環殺人的劇情。而最關鍵的是,罪犯每一次的犯罪都給了我一種罪犯距離我很近,很危險的感覺。因此常有一種感覺,就是看完心理罪不太容易入睡。
不過現在看完了所有的故事,一切都算是塵埃落定了,那顆懸著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心理罪之畫像》的.讀后感2
這本書給我的震撼極大,因為我正是畢業兩三年的年紀,對那些大學的記憶還很多。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忽然覺得,一個人平凡到老,也許并不是什么壞事。
書中的故事,我能理解,但是有些不能接受,但是這些絲毫不會影響這本書的精彩之處。
每個人都期待美好,但是現實肯定不會這樣。
我贊嘆作者的文筆。只能對生活表示些許的遺憾。
《心理罪之畫像》的讀后感3
昨天還是第七個讀者,今天就變成了第七個被害者,幾近險境,終于還是有驚無險,只可惜了學校里幾條鮮活的生命,以及再次失去的男女之情。
故事情節設計依舊緊密,犯案的手法越來越惡藝術。那個科技開始迅猛發展卻仍未實現突破的年代是罪犯們最后的狂歡。
作為犯罪心理學的專家,雷米一定比我們更能理解罪犯心理,如此令人發指的犯罪行為可能代表了人類內心深處無底的惡意。時代在變化,但害人的魔鬼一直存在,希望方木和其他現代偵探可以接過福爾摩斯的打火機,畫出惡魔的面容,好讓善良的人們遠離他們。
《心理罪之畫像》的讀后感4
之前喜歡盜墓題材的,后來有聽說過這部小說,本著喜歡探索的精神,去搜羅了這部小說,真的被深深吸引,一環扣一環的懸念,弄得我連日常工作生活都要推理一翻。
真的很喜歡所刻畫的方木的這個角色,最開始的時候讓人興起保護欲,想一探方木的內心世界,好奇方木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內心世界,看到后來他的鋒芒畢露,又覺得他的心思縝密,有才又勇敢,一步步這樣走下來,終于探索到案件的真相,有原來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覺。好看!!
【《心理罪之畫像》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心理罪城市之光讀后感04-02
讀后感:罪馬07-12
《罪馬》讀后感06-09
罪馬讀后感07-09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之讀后感07-27
微作文之我的自畫像02-24
電影心理罪中的經典臺詞語錄對白09-20
罪馬讀后感5篇03-02
《罪馬》讀后感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