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介紹的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介紹的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介紹的作文 篇1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里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啦。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啦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肴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征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啦文明、帶來啦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節介紹的作文 篇2
春節時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熱鬧的日子了。
俗話說:“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雖是在濮陽過年,但是我們很快樂。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為傳說二十三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匯報人間情況的日子,要買來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后能粘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只說好,不說壞。
“二十四,掃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間已經有幾個月沒有打掃了,得快點打掃干凈利落才行,快點行動吧。
過了二十四,大人們都忙了起來,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忙了起來,大人們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燉肉肉,貼花花、蒸饅頭……我們小孩子就去買鞭炮、放鞭炮 。有的時候還幫幫大人在家里裝飾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來了,更使人們激動人心了,除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熱鬧鬧,充滿了愛地氣息,大人們把早就準備好了地地年夜飯端出來,門外地鞭炮聲聲響震耳欲聾。吃完飯,好看地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這一夜,每家每戶地燈都亮著,都還沒有睡,鐘表一分一秒地走動著,12點了,響起了一聲聲地鞭炮聲……大年初一,大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吃完飯,就去串門了,“噔噔噔”
家里又來了一位客人,一進門,就互相說:“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們就回家了……過了這幾天,春節也就過完了,學生們就應該上學了,我們也該忙碌地生活了!
春節介紹的.作文 篇3
春節傳說之三: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啦“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啦。
算準啦“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啦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啦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啦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介紹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銅陵市,那兒的習俗可多了,就先說說春節和清明節的習俗吧。
春節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后全身換上新衣服。快到中午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燒年夜飯。不一會兒就散發出了,濃濃的香味。一會兒咱們全家老少團團圓圓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飯,非常熱鬧,開心。吃完年夜飯,可以去外面玩一會兒。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個通宵了,咱們這兒叫守歲。也就是所謂的過年了,也叫春節。
每當清明節到來時,咱們都會燒宣紙和冥幣來思念已經去世的人,這時我還會想起一首古詩,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的家鄉習俗還是挺有趣的吧!
春節介紹的作文 篇5
照寧波的老規矩,過年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臘月初八一到,人們就意識到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將從這里翻開美好而嶄新的一頁,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開了,香噴噴的臘八粥里,布滿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當然是不能放過的,咱們常常爭先恐后地品嘗著這來之不易的臘八粥,那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米果,就像在開一個小型的農業展銷會,布滿情趣的民俗讓喝粥的人們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溫暖。臘月中旬,許多商場都有“迎新春”促銷活動。那時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時兩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時一百多就可以買到了。因此,人們總會在這時不約而同地來到商場,在“人山人海”中挑選稱心的新衣服。
最有戲劇性的要算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許多人家都供奉著一位叫灶王爺的老神仙。他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來的好壞事。
過了二十三,人們就更忙了。大家必須準備過年用的東西。
除夕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飄著酒肉的香味。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和倒“福”字,屋里也貼好了各種各樣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這一夜,很多孩子都會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
正月初一咱們都趕著拜訪親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開了,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要上前攙和一下,幫助長輩做春卷,裹湯圓,薄皮甜餡,蘊含著咱們對新年美好未來的期盼與憧憬。
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寧波湯圓”。吃過晚飯后,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到公園看燈展。這里的燈種類很多——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
過了正月十五,年味兒也如硝煙一般,淡忘了。大人們還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咱們又要開始緊張地學習了。
春節介紹的作文 篇6
這幾天,媽媽和姑姑都忙著做好吃的東西,爸爸過年時要工作。于是,我和表弟、弟弟都“瘋”了起來。
就在大年初五的早上,下了一場暴雪,地上的雪差不多有兩厘米那么厚呢!這么多雪,光看著可不行。我趁姑姑和媽媽不注意,把弟弟和表弟叫了出來,到雪地里玩。走到雪地里后,都打算堆雪人。于是,咱們先拿小一點的雪球滾呀滾呀,滾成一個大圓球,當雪人的身子,又滾了一個小一點的雪球放在大雪球上面,就這樣我了完成了一半。我跑到弟弟那看,只看到一個超小的雪球。接著我又跑到表弟那看,他說:“姐姐,我不會堆雪人,只能堆寶塔了,好看嗎?”我勉強地點了點頭,去弄自己的雪人去了。
過了一會兒,我的雪人做好了,別看它非常普通,但是它面部的材料非常獨特,它的眼睛是用葡萄干做的,鼻子是鉛盒的蓋子,嘴是麻花做的。特殊吧!
咱們在雪地里堆雪人,覺得不過癮,我于是建議:“咱們玩打雪仗吧!”他們都叫好。就這樣咱們每人拿了一個盆,把盆裝滿雪。還沒開始就聞到一股火藥味了。比賽開始了,咱們各自拿著盆,分別躲在3個角落。就在這時,表弟突然襲擊。只看一個雪球砸向我,而我躲的不及時,正好砸在我的臉上,他們都張著嘴哈哈大笑。我一看:好機會!我趕緊揉了兩個雪球,放在他們嘴里,他們瞬間變了個臉,大喊:“好涼呀!”這時我忍不住大笑起來。他們為了報復我,一直拿雪球砸我,我不知道被砸了幾下。就這樣大年初五的早晨過去了,咱們玩得真開心。
這兩件事使我非常難忘,這個新年也讓我非常難忘。
【春節介紹的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春節作文09-04
介紹春節的作文03-10
春節介紹的作文08-16
春節的介紹作文08-17
介紹的春節英語作文11-23
介紹春節的小學作文03-11
介紹春節的英語作文06-01
介紹春節的作文15篇10-04
介紹春節的作文(精選36篇)01-06
介紹春節作文(1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