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元宵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作文1
佳節至,祝福至,元宵快樂迎喜氣,給你溫馨暖心意,愿你生活最勝意,吃湯圓,祝夢圓,十五月圓萬事圓,牛年運程最先圓,事業愛情樣樣圓。祝元宵快樂。
帶上誠摯的祝福,愿你在元宵佳節有一個好的心情,有一個好的家庭,有一個好的財運,有一個好的生活,有一個好的工作,有一個好的元宵!元宵快樂!
美好的祝愿傳到你的手機,在元宵節到來之時,愿你全家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美美滿滿,快快樂樂,和和美美,幸幸福福直到永永遠遠!
吉祥是包廂,平安是路軌,快樂是路標,幸福是車站,好運是站臺,成功是特快,貨物就是我的祝福集裝箱,請于元宵佳節簽收,內有一年好運哦!
帶著幸福跟美好,元宵短信我最早,給你快樂來圍繞,愿你歡欣愿你笑,給你成功來開道,祝愿開心伴你笑,生活數你最美妙,祝你元宵快樂。
陽光,是藍天給的;豐收,是大地給的;滋潤,是細雨給的;快樂,是朋友給的;溫暖,是祝福給的;祝福,是我給的。元宵節到了,祝你一切順利!
因為緣分,我才有幸認識了你;因為有你,我才增加一份友情;因有友情,我才多了一份祝福;因有祝福,我才增加一份美好。祝朋友元宵節快樂!
朋友,我對你的思念,就像這元宵一樣,塞得鼓鼓的,捏得圓圓的,煮在鍋里沸了,盛在碗里滿了,含在嘴里,呀,太甜了!元宵快樂!
美女,今天內趕快準備兩張一寸免冠彩照、身份證和學歷證書復印件、個人簡歷一份,送到航天局。可靠消息:為慶祝元宵節,國家要招聘嫦娥!
元宵節作文2
期盼,期盼,元宵節終于來到啦!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由于這一天,不但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湯圓,還能觀賞五彩繽紛的煙花。
上午,母親帶我去超市里買湯圓。來到超市,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湯圓,有簡裝的,也有精裝的;有水果餡的,也有花生、芝麻餡的,真是多種多樣,應有盡有。我和母親挑了兩袋簡裝的、黑芝麻餡的湯圓,就高開心興地回到了家。
終于到了晚飯時間,母親開始煮湯圓,當我看到雪白的湯圓在鍋里翻滾時,早就饞得直流口水了。母親剛把湯圓盛出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幸虧母親喊了一聲:“小心燙!”我才沒動手。等了幾分鐘,開始吃湯圓了,我挑了一個放在嘴里,感覺湯圓粘粘的,軟軟的,輕輕咬一口,里面的黑芝麻餡流出來,真是又香又甜,美味極了!我連續吃了好幾個,母親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笑著說:“小饞貓,慢慢吃!”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一個湯圓“調皮”地掉到了地上,當我正從心底里感到可惜時,父親一塊身,正巧踩在湯圓上,結果湯圓黏在了鞋底上,父親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引得我和母親大笑不止。
吃完湯圓,天色也暗下來,我和父母到大街上看煙花。空中的煙花好美啊!有些像盛開的花朵,有些像無數顆亮晶晶的小星星、有些像長長的瀑布,還有些像一個巨大的降落傘……看著五顏六色的煙花,我不禁歡呼雀躍!
多么開心的元宵節啊,我企盼下一個元宵節快點到來!
元宵節作文3
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后,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是一種中國人依照習俗在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春節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種名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
吃元宵的習俗源于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
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后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長久、向上。
元宵節作文4
今天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春節之后第一個重要的節日,它又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
元宵節有兩個重要習俗,其中一個便是眾所周知的吃元宵了,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是淵遠流長。聽說早在宋代那個時分盛行著一種元宵節的奇特食品,這個食品最初被稱為“浮元子”,“浮元子”就是今天的元宵。其中一些做生意的商人還給他們起了一個很有寓意的名字叫“元寶”。這種用糯米包裹著各種餡兒的圓形,風味各異,一口咬下去香味灌滿整個口腔,讓人耐人尋味!
元宵節的另一個習俗,便是盛行全球的猜燈謎了,這也是獨具中國特征的、富有民族作風的一種文娛方式。在我國古代就已開端盛行,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街頭巷尾都要掛滿彩燈,放煙花。大家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到五光十色各種外型的彩燈下面供人們去猜,饒有興味。后來猜燈謎,固然有的變了方式,但依舊是元宵節一種不可短少的文娛方式。
晚上,媽媽早早的煮了糯米、黑芝麻制成的元宵,我們全家坐在陽臺上邊吃元宵邊觀賞天上又圓又亮的月亮,它像一個白玉盤掛在夜空中,媽媽說:“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我對著月亮悄然許下自己的愿望:愿春暖大地,中國安全,家人永遠幸福安康!
元宵節作文5
火樹銀花觀燈,歡度元宵節。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冒雨去西環路看節目。我們去得有點晚。當我們來到西環路的時候,這里已經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們沒有看到以前的節目。那里有秧歌演員、龍燈、龍舟、花籃、騎驢人、小丑、木棍和漁夫。他們大多數是秧歌演員。龍燈里有兩條龍,一條龍里有七條龍。騎驢不是真的驢。驢再也不走了。其實人在走。有的是小丑,有的是雞,有的奶奶是爺爺,有的爺爺是孩子,還有一個老人在玩木棍。他像孫悟空。有一個老人在釣魚。每個節目前面都有一輛車,向全市人民說新年快樂。每個節目都有一個人在前面吹哨子,只有一個
晚上雨停了,我們在學校看煙花。很多煙花連在一起,一個點燃,所有的`煙花都點燃了。有各種各樣的煙花,最多的一百響,綠色、紅色、藍色、橙色和紫色。煙花亮了起來,有的像散花,有的像星星,有的在空中閃過,聲音雷鳴般震耳欲聾,震得汽車發出嗡嗡的聲音。所以人們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
看完煙花,我和父母去看燈籠。大部分是牛,因為是牛年。有許多畫,非常漂亮。在美麗的燈光下,他們看起來更加美麗。樹上掛著許多燈籠,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四字成語。
火紅的樹木和銀色的花朵――焰火表演和燈籠的海洋(在節日的夜晚)無數的燈火通明觀眾像墻一樣圍著站著而我媽工作的榮軍醫院也有燈籠,照亮夜空。這是一個熱鬧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6
每年的農歷15是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算得上是繼春節過后,比較大的一個節日了。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踩高蹺賽龍舟,猜燈謎,觀燈等慶祝活動。早在幾天前,大街上已經開始張燈結彩,道路兩邊也開始掛上了紅燈籠,以展示節日的氛圍。這古代元宵節最主要的就是觀燈和猜燈謎,現在好像很少有人猜燈謎尤其是在農村和小縣城里面,更多的是鑼鼓喧天,每到晚上的時候,鑼鼓隊就會走街串巷的,來慶賀元宵節。
元宵節當然也有吃湯圓的習俗,早在之前的時候大家比較喜歡吃的就是黑芝麻湯圓,香香糯糯的,現在就是隨著人們的發展,當然也有了各種各樣的口味比如水果味的,甚至還有榴蓮味的湯圓,也是花樣百出。每年元宵節的時候都會來打不動的回村里去,因為村里到了晚上有社會也有鑼鼓隊。雖然說現在縣城里面禁止放煙花,但是看著街道兩邊的紅燈籠,可每天晚上的鑼鼓隊,還是依舊能夠感受到節日的氛圍。
元宵節算是正月里最后一個節日了,過完元宵節之后,弄得年為也就隨之散去,那就可以開啟一年的新生活了。出去打工的打工,開店的開店,期待著在來年的春節和元宵節,可以更加的熱鬧更加的喜慶!雖然說自己并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熱鬧的人,但是因為孩子比較愛熱鬧,所以一大早也就紅紅火火的和某人開著車還村里慶賀元宵節。
當然也少不了中午的湯圓,想到香香糯糯的湯圓,你就會覺得這個元宵節過得太值得了。當然最后祝大家元宵節快樂,每一天快樂才是生活的真諦!
元宵節作文7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節有不少風俗,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放煙花、猜燈謎......還有啊,就是要吃湯圓。
俗話說中秋節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今年的元宵節雖然天氣非常冷,但沒下雪,絲毫不影響大伙的心情,到了晚上,大多數人都走出家門,到廣場看放煙花,賞燈,猜燈謎。
煙花還是像往年一樣好看,今年是在淄博體育中心集中燃放,天剛黑下來,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大多數人,周圍的道路都封閉了。七點半,焰火晚會正式開始了,伴隨噼噼啪啪的鞭炮鳴響,夜空變成了一塊漂亮的畫布,各色禮花騰空而起,競相綻放,似流星,似蝴蝶,似花冠,似奔騰的駿馬,似奔流而下的瀑布......展示出一幕幕流光溢彩,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人間勝景。大家忍不住歡呼起來,真是太美了!
回來的路上,母親給我講他們小時候如何過元宵節,那時候的節目可多呢,一般從正月十四持續到正月十六,天天上午聽到鑼鼓聲一響,大人小孩都聚集到馬路兩旁,等著扮玩的隊伍,那喧天的鑼鼓聲,整齊的高蹺隊伍,被人精神振奮的舞龍舞獅,最傳統的打鐵花……是他們兒時最愛看的節目。
母親說她小時候最怕的是扮玩隊伍里騎小毛驢的,那些人化妝的像小老太太一樣,歪戴著帽子,嘴里叼著大的煙袋,嘴角還點著一顆大黑痣,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后面的人拿小鞭子一抽,他就撒歡一樣往人群里亂竄,一不小心就來到你面前,嚇得大人小孩們直往后退,大呼小叫的,也給大家帶來了無數的歡笑聲,哈哈!
我也想看那樣的節目,父親幫我問了好多地方,這部分傳統的節目大都被彩車彩燈代替了,太遺憾了。
元宵節作文8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家的漢族。
漢族——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漸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2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漸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的傳統節日特別讓我縈繞于心。元宵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的大節,有著兩千余年的歷史,它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風靡。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1、個月(元)的15日夜(宵)舉行而來。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在端上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大伙快樂的笑著,多溫馨的場面,被人難以忘懷。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由于在每屆元宵前后,無論鄉村還是市鎮,大家都要張燈結彩,觀燈游賞,煙火當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燈,那時可謂是萬家燈火連成一片,壯觀而漂亮。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以外,更為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譬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節,正可以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元宵節作文9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來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有些人家不只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好似白天一樣。
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瑯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
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容易。
看那金豬燈,制作好框架后,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如此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示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說它過了時,可還是那樣青春年華那樣有風度,有氣魄。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
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個時候,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么壯觀,多么漂亮啊!還真有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日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好似夢般在我的腦海里回蕩。
聽,一陣陣鑼鼓聲持續的吸引著我,使我不能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著入口,一邊大大的寫著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魅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著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
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
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里,今后的元宵節肯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元宵節作文10
今年的元宵節,爸爸帶我去參加云龍地區舉辦的元宵燈會展,我們可以大顯身手——猜燈謎了。
一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沖了出去,一口氣跑到猜燈謎的地方,爸爸一邊在后面氣喘吁吁地跟著,一邊喊著:“慢點,小心走丟了!”我擠進人群,看見各式各樣的彩燈在風中搖擺,心里想:怎么還沒開始?
就在我疑惑的時候,有人開始出題,他指著一個燈籠說:“一道黑一道白,又大又胖是什么?”我想都沒想,脫口而出:“熊貓!”他贊許地點了點頭說:“對了。”
接著,他又指著第二個燈籠問:“同樣又黑又白,只是長出了一對角,又高又大是什么?”我正絞盡腦汁想的時候,旁邊已經有人把答案說了出來:“奶牛!”
“渾身綠色,眼睛大大,梅雨季節,叫醒你的不是公雞卻是它,是什么?”我歪著頭想了一下:是壁虎嗎?還沒等對方回答,有人搶著說:是青蛙!
“脖子很長……”主辦方一開口,我就說出了答案——長頸鹿,他笑著沖我豎起大拇指,還沒等我從喜悅的心情中回過神來,我就被爸爸拉著去看民俗表演了。
一路上,我心不甘情不愿,跟在爸爸身后,這時,路邊賣卷筆刀的吆喝聲吸引了我,我借題發揮,沖爸爸說:“誰讓你不讓我猜燈謎的?你必須給我買這個卷筆刀我才走。”說完我就賴著不肯走了,爸爸看看我,笑著搖搖頭買下了它,這可是一個難忘的夜晚。
猜燈謎又好玩又有趣,明年的元宵節我還要來猜燈謎。
元宵節作文11
元宵節來了!在國內的傳統節日中,它是新年活動的一個高潮,過了元宵節,這年才算真的過完了。在古時候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或“燈節”,到目前已有二千年的歷史了。民間有逛燈會、社火表演、喝酒、猜謎、放煙花等活動,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所以呢,元宵節是一個“雙眼”的節日,但同時也是一個“嘴巴”的節日。
大家這兒不是什么古城,沒什么廟會,也沒燈會,大家有些就是縣有關部門組織的每年一次的放煙花活動。放煙花的地址就定在縣有關部門門前。大約七點左右。
大家趕去看煙花時已經有一些的晚了,花炮已經開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熱鬧極了!大家先是看到無數個孔明燈升上天空,我連忙許愿。還沒有來得及閉上雙眼,只聽一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漂亮的火花,同時掉下來一個個“降落傘”,五顏六色的,漂亮極了。有些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樣綻放開來,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煙花愈加多,形態各異。有些像撐開的傘,有些像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有些像數十條金色的銀蛇,扭動著升上天空。天空宛若一幅漂亮,迷人的畫面。
大家被罩在五彩斑斕的煙花下面,有一種仙女飛天的感覺;又象是若大的空間,只有我一個人在遨游神州。
賞析煙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的風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團圓之意。賞完煙花,大家也要回家吃湯圓了!
元宵節作文12
期待,期待元宵節。今天爸媽要帶我去張掖看燈籠,我很開心。
來到甘泉公園門口,門口擠滿了看燈的人。我們好不容易才買到去公園的票。當我走進公園時,我看到公園里擠滿了人,很熱鬧。五顏六色的燈籠使公園非常美麗。它只是一個充滿燈光和人山人海的世界。我忍不住大喊:“哇,好美!”
隨著人流,高大的燈籠陳列在我眼前:雙牛燈、神舟飛船燈、天鵝燈……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甘泉假山”燈。這盞燈中間是一座裝飾著銀色霓虹燈的假山。假山兩邊各有一棵高大的綠色“松樹”。花池周圍粉紅色的“蓮花”在燈光的映襯下格外耀眼,仿佛活了過來。
我們來到公園東邊的兒童公園,走進了“春節門”。我簡直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我在每片草坪上都看到了一群兒童燈籠。看,在這里的草地上,小白兔正用籃子摘著五顏六色的大“蘑菇”;那邊一些可愛的“小黃雞”正在草地上尋找食物。他們很可愛。更有意思的是“司馬光砸壇子”這一組,只看到旁邊司馬光砸了一個大洞,一個小孩從洞里爬出來,真的很生動。好奇的我去抱河口的大缸,卻看到眼前一亮。我父親用他的相機為我拍下了這個美好的瞬間。“曹沖是大象”也很有意思。一只大象站在船上,旁邊是曹操和曹沖,看著這一切仿佛回到了古代。我全神貫注,我媽拽著我的手說:“該回家了。”
勉強離開了甘泉公園。今年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13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爺爺奶奶今天晚上要來姥姥家吃飯,姥爺準備了許多食材,準備給我們露一手。
大家都來齊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品嘗著姥爺做的美食,邊吃邊聊。聽爺爺說,他們那時的生活物資很匱乏,沒有電視機,更沒有電視元宵節晚會。沒有元宵,晚飯的時候能吃上一頓餃子,就算是過節了。爸爸又和我說起來他小時候的元宵節,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比爺爺小時候那個年代好些了,但還是要憑票來買東西,有黑白電視機了,但是屏幕很小,仍然沒有元宵節晚會。晚飯時的元宵也只能吃到一、兩種餡兒。聽了大人們說的話,我覺得:相比較起來我們現在的元宵節真的是多姿多彩呀。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元宵、看電視、賞花燈......從爺爺那個年代到爸爸那個年代再到現在,生活是一點點在改變,說明我們在進步,現在的條件好了,國家在變富強。
我們品嘗著姥爺做的美味佳肴,真是色香味俱全。其中一道最令我喜歡的菜是蒸海蟹。原本張牙舞爪的蟹將軍,一上鍋蒸個個都被悶的不行。蒸好的海蟹端上桌來,紅紅的蟹將軍象征著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元宵熟了。”元宵白白的,像雪球;元宵圓圓的,像孩子們一張一張甜蜜的笑臉。我品嘗著甜甜的元宵感覺美滋滋的。
香醇的濃酒,美味的佳肴,甜甜的元宵,那一刻我幸福極了。
元宵節作文14
立,行也是立,睡還是立?“一物生得巧,有毛不是鳥。無翅卻能飛。打它來回跑。”“一院隔成兩塊,五男兩女分了家,兩家打得亂紛紛,打到清明才罷休。”
嘿嘿,怎么樣?這些可都是我從元宵節的猜謎花燈會上收集來的,有謎語、腦筋急轉彎,來測試一下吧!這些都比較難,尤其是那個“清明前的晚上”,是不是思維定勢了?你可別以為就是清明節前,想要破解這道題,得去上堂歷史課才能知道。告訴你吧,清朝前是明朝,明朝前是元朝,“清明前”是“元”,“晚上”就是“宵”,連起來就是“元宵”。絕吧。
元宵不僅要猜燈謎,還要吃湯團。俗話說“吃了湯團,一家團圓。”還別說,這湯團的種類可真多,有麻芯、豆沙、肉餡等等,品種齊全。今年還多了一種擂沙湯團:把煮好的湯圓從鍋里撈出來,在黃豆沙里翻滾幾下,不一會兒,湯圓就披上了一件金燦燦的衣服,可愛極了!輕輕地咬一口,豆沙餡就溢出來,那味道別提有多好了呢!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該去賞燈了。信義坊里張燈結彩,無數的燈籠,映著一張張笑臉;造型各異的花燈讓人流連忘返。最露臉的是立在高處的一只神氣十足的大公雞,仿佛在說“鼠年,我就牛!”
月亮又該圓了,正月十五鬧元宵,在這最后一個給好友拜年的日子里,我要真誠地對關心我的好友同學,愛我的親人,還有老師們說:“祝你們新春愉快,開心過每一天!”
元宵節作文15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首詩寫的就是元宵節的場景,元宵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有賞月、猜燈謎、逛廟會、吃元宵等等習俗。
記得去年元宵節前一天,我就已經高興得不得了,心想:又要過元宵節了,又可以吃湯圓了!到了元宵節的那天,媽媽給我們買回來了一盒湯圓,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那五顏六色的湯圓就像一顆顆閃閃發亮的圓球。
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湯圓是五顏六色的呀?媽媽說:那是因為湯圓的餡不同,所以顏色就不一樣。我又問:媽媽,黃色的是什么餡的呀?是流沙的。媽媽回答說。那紫色的呢?我一邊指著一個紫色的湯圓一邊問。紫色是紫薯的。真是神奇,這么多種材料都可以為湯圓增色。
看著我垂涎欲滴的模樣,善解人意的媽媽笑著說:我們一起來煮湯圓吧!我立刻響應,拿起湯圓直奔廚房,媽媽先煮上水,水開后便把湯圓逐一放進鍋里。
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鍋,一分一秒都覺得無比漫長,一會兒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冒氣了!媽媽又先后添加三次小半碗冷水進去,這下,五彩圓球全部浮起來了,呀,真香啊!好想一口把湯圓吃進肚子里,唉,不知道湯圓有沒有熟呢?想到這里,我就問媽媽湯圓熟了沒有,媽媽說:你自己來判斷一下,沉下去的就是沒煮熟的,浮上來的就是煮熟了的。我看了看鍋里,只見所有的湯圓都浮起來了,開心地說:媽媽,已經熟了。媽媽說:答對啦!媽媽把湯圓小心撈起來,平均分到我們的碗里,那一個個煮熟的湯圓就像一條條小魚一樣游了起來,煞是壯觀。
把碗端到桌子上,我就先嘗了一口,啊,真好吃!湯圓甜甜的,軟軟的,這味道讓我久久難忘,我喜歡元宵節,更喜歡和爸爸媽媽、弟弟在一起過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元宵節作文:元宵節10-02
元宵節作文《快樂元宵節》07-02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四篇05-28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6-01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3篇05-24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四篇04-12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4-14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精選5篇)03-23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四篇04-07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4-08